译者主体性关照下的《项脊轩志》两个英译本的比较
2015-04-10周莹,崔娜
周 莹, 崔 娜
(1.石家庄铁道大学 外语系,河北 石家庄 050043;2.河北传媒学院 国际交流处,河北 石家庄 050071)
译者主体性关照下的《项脊轩志》两个英译本的比较
周 莹1, 崔 娜2
(1.石家庄铁道大学 外语系,河北 石家庄 050043;2.河北传媒学院 国际交流处,河北 石家庄 050071)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在译者主体性理论的关照下,比较杨宪益和戴乃迭先生的合译本与刘士聪先生的译本,深感两者从题目的翻译、意境的传达到语言魅力的再现三个方面均有巨大差异。但是两者都忠实于原文的意义和文化内涵,而各自又发挥了译者主体的作用,均称得上是难得的翻译佳品。
项脊轩志;英译本;译者主体性
一、原文本和译本简介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1506~1571)散文作品的代表之作。文章紧扣“项脊轩”来写,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为贯穿全文的意脉,将生活琐碎事串为一个整体。撷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景来表现人物。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项脊轩”是一座百年老屋,取名自归有光远祖居住过的江苏太仓的项脊泾,颇具有纪念意义,而“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文章的前半部分写景状物,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作者借记物、事来表达对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深深的眷恋之情。作者欲扬先抑,修葺后的项脊轩有如一幅清淡优美的水墨画,而且是活的水墨画,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情趣以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1]。文章的第二部分叙写项脊轩百年来的变迁和遭遇,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反映家庭的败落,也寄托了家人对作者求学和仕途的殷切期望。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补叙,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这一部分意在写悲,却先极力叙写当年两人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以“喜”衬“悲”,衬托今日丧妻的悲哀。特别是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已故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2]。
从作者的人生经历来看,归有光生平坎坷,历经幼年丧母、科场八次落第、青年丧妻、家道衰落和叔伯不睦的挫折,但这些都不妨碍他不事雕琢、取自天然的散文风格的形成,不妨碍他被人们称为“今之欧阳修”,成为明代伟大的散文家。
《项脊轩志》内容短小精悍,语言质朴又不失优美,蕴含了丰富的情意与情怀,这给理解和翻译短文带了很大的难度。笔者通过在线查找,目前只能找到两个英文译本(资料有限,相信还会有别的译本),一个为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和戴乃迭先生的合译本(下称杨戴本),另一个则是由南开大学刘士聪教授翻译的译本(下称刘译本),译本虽然不多,从译者的能力和译本的质量角度考量,都不失为精品。《项脊轩志》反映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情怀,与沈复所作《浮生六记》有异曲同工之妙,林语堂先生翻译的《浮生六记》被西方读者悦纳,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在国内也被视作典籍英译的范本之一。虽然《项脊轩志》的篇幅短小,受重视程度不如《浮生六记》,但是如果加以译介和推广,一定也会受到西方读者的关注。
二、译者主体性理论概述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3]。20世纪70年代左右译界出现的“语用学转向”和“文化转向”使翻译研究从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中解放出来,研究的焦点从原文中心过渡到译本中心, 从规定性变为描写性, 翻译成为对原文的改写, 而一切改写都是译者对文本的操纵,这样译者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受动性得到重视,译者主体性地位才开始受到应有的承认。
译者主体性体现了译者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其研究肯定了译者作为翻译主体之一的地位和作用,加深了人们对于翻译本质的认识[4]。译者成为翻译研究的主要对象,不同译者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翻译活动,给探索翻译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批评理论不能忽视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主体性的考察和评价,翻译批评标准的设立还要参考包括译者本身及其所处环境在内的其他因素,翻译过程决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主体性投入的创造性过程,主体性投入是以翻译各要素组成的翻译环境为限制;翻译过程的探索必然离不开对译者与其他要素的关系研究,即译者主体性的具体关系研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通常反映在译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运用以及意境传达等各个方面[5]。
三、 两个译本的对比
杨宪益和戴乃迭两位先生是我国典籍翻译方面的大家,先后翻译了《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经典作品,其译本忠实于原文的意义和文化内涵,致力于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刘世聪先生长期从事翻译学研究,其译本从策略到技巧都体现了翻译理论家的自觉意识。从译本选择的角度看,中国知识分子的文章从来不是单纯的把玩文字,咏物是为了抒情,状物是为了言志,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情怀,正是基于这种情怀,两代翻译大师共同选择了这篇文章进行翻译,充分反映了译者主体在译本选择中发挥的作用,就像当年林语堂先生翻译《浮生六记》一样,选择能够反应中国知识分子情怀和生活的《项脊轩志》作为翻译对象蕴含了几位译者对诗情画意的闲适生活的向往。杨刘两个译本都是一气呵成,语言地道流畅,可读性都很高,但是仔细比照下,发现了两个译本在传达原文意境和语言魅力的手法上以及一些具体细节的处理中存在差异,下面笔者从题目的翻译、意境的传达和语言魅力的再现三个方面简要加以比较。
(一)题目的翻译
对于题目“项脊轩志”的处理,两个译本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杨戴两位先生采用了归化的策略,而刘世聪先生则采用了明显的异化手法:杨戴本根据中文题目中“项脊”二字把题目译成“Nape”,用了英文中指代人身体这个部位的单词,这种归化的翻译方法相对来说便于译入语读者的理解,能够产生一定的想象空间,这符合杨戴两位先生一贯的翻译策略,充分发挥了其学贯中西的优势;而刘译本则另辟蹊径,把题目直接用拼音译出“Xiangjixuan”,这种异化的译法虽然不太容易理解,给译入语读者产生瞬间的陌生化的感觉,但是也不失准确,值得注意的是刘士聪教授并没有把“志”也直接用拼音译出,而是采用了省略的处理,“志” “传”一类的文体为汉语文学所特有,很难找到相应的翻译,直接用拼音则又不能体现出该文的文体,刘教授的这种译法显然是经过仔细思量和取舍的。
(二)意境的传达
如上文所述,《项脊轩志》篇幅虽然不大,但是却饱含了诗情画意和悲喜交加的意境,能否成功地把这种意境传达到译本中去,是翻译中最难的部分,也是译者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致力要实现的部分。在译本的处理上,杨戴两位先生采用了先抑后扬的译法,颇具积极的意味;而刘先生的译本则更多地着墨于归有光对亡妻的思念部分,用拟人化的表达,传神地再现了原文的意境。
《项脊轩志》体现家族式微的历史意义,凸显作者文化人格的悲剧意义,而且还表现生命本质的哲学意义,都让人感到了一个家族和一个读书人的不幸命运;但是面对诸多变故和不幸,作者并没有彻底地消沉,也没有一味地喟叹,而是把情感和情怀寓于书斋的方寸之间,睹物思情,托物言志,在寒窗苦读中积蓄力量。杨戴本的第一段中,译者先是使用了一系列带有消极意味的词语如“barely” “just” “old” 和 “patched”等描述了项脊轩这座百年老屋的局促与破败,而后又转而使用了“brighten” “showing off”和“advantage”等明显具有积极意味的词语,前后对比,勾勒出的形象让读者感到了老屋焕发出希望的意象。刘译本同样处处注意到了意境的传达,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一句的翻译。这句话隐约采用了双关的手法,看似简单,却寄托了对亡妻的无限思念。杨戴本的这一句简单带过,没有作具体的描述,而刘教授译作“In the courtyard there was the loquat my wife planted the year she died.It stood there with graceful poise, its top spread out with exuberant foliage.”其中“graceful” 译出了亡妻的神态,“stand” 一词更是译出了生机,蕴含了亡妻依然活在作者心中的意味。同样,“When a gentle breeze arose, laurel leaves shimmered flecks of moonlight on the wall and it was pleasing to see the shadows dancing and hear the leaves rustling in the wind.I lived in this room, happy in some ways and sad in others.”一句,译本中的几个连续的拟人化的动词“shimmered” “dancing” 和“rustling”传神的运用也译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淡然和面对种种境遇内心中的坚毅。
(三)语言魅力的再现
归有光的散文以质朴著称,而文章动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语言质朴,不加藻饰。原文用很多白描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情感,也蕴含了作者内心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细致观察和思考。两个版本的译文都忠实于原文的这一风格,在翻译时都选用了短句和常见的词汇,这样的译本流畅而不失力量,细细品味,能够基本再现原文散文的语言魅力,在具体细节的处理上两个译本的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例如,两个译本在处理原文中反复出现的叠字(共6处)时都独具匠心,力求再现原文语言魅力。叠字能增强表达的形象性和语言的音乐美,原文的叠字就是为了取得这一效果,如“珊珊”“区区”“亭亭”等。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以语言为媒介。语言更大程度上是用来听的,它包括声响与节奏。好的声响与节奏都能产生美感。因此,“语言的声响与节奏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志之一”[1],尽量将其译出,确实能增强译本美感与可读性。
以“珊珊”“区区”和“亭亭”几个叠字为例,杨戴的译本分别是“a dappled loveliness”“shut yourself up here all the time”和省略掉了;而刘教授则译为“rustling in the wind”“ shut yourself up”和“with graceful poise”。对比看来,刘教授更重视这些叠字的翻译,而且翻译得比较传神,而杨戴两位先生更有意识地弱化这些叠字的翻译,似乎是考虑汉英词语修饰表达的不同。
此外,通读两个译本,可以发现两者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手法上存在较大差异。杨戴两位先生的译法通常是用英语表达出该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功能和意义,这种译法的好处是交代得清楚,不容易产生误解;而刘先生则倾向于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在译入语中寻找对等物,这种译法更便于译入语读者的理解,例如,“太常公”这一官职的翻译,杨戴本解释译为“officer of ceremony”,而刘译本为“Duke Taichang”,“Duke”一词使读者更能明白归有光的祖父曾经做过很高的官职。又如,“殆有神护者”中“神”的译法,杨戴译为“kindly spirits”,而刘译本直译为“gods”.不同翻译策略的选取,反映了译者对于中国文化和译语读者不同的理解和考量。
结语
高山仰止,通过从三个方面的初步比照,杨戴两位先生和刘先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虽然选取的具体策略不同,但殊途同归,都能准确理解原文的内容,都能深切体会原作者的情感与情怀,而且语言都很地道洗练,所以说均称得上是难得的翻译佳品。两个译本不仅传达了源文本的精髓和语言特色,而且便于译入语读者接受和理解,同时也为散文类典籍的翻译提供了借鉴。经典之作的译本不在多而在精,几位翻译大师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为我辈诠释了这个道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1] 孙晓晖.发挥译者主体性作用在翻译中表达散文的韵味:以归有光《项脊轩志》英译为例 [J].名作欣赏,2012(20):11-118.
[2] 陈祝华.经典常读常新:《项脊轩志》文本意义新解 [J].名作欣赏,2012(24):113-115.
[3]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J].中国翻译,2003(1):22-24.
[4] 朱献珑.译学范式转换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D].长沙:中南大学,2011:20.
[5] 王玉墚.论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J].天府新论,1995(6):34-38.
责任编辑:李 敏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English translations ofXiangjixuanzhiin relation to subjectivity
ZHOU Ying1, CUI Na2
(1.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43,China; 2.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Hebei Communication College,Shijiazhuang,Hebei 050071,China)
Xiangjixuanzhiis known as one of the best-known essays in Ming dynasty.This paper compares its two English translation ver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There are hug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ersions in terms of title translation,image transmission as well as the reproduction of language glamour.Both versions reflect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s while retaining the meaning and cultural essence of the original work,thus can be regarded as a model of translated works.
Xiangjixuanzhi; English translation;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
2014-11-30
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主体间性关照下的河北民俗文化英译研究”阶段性成果(2014041008)
周 莹(1980-),男,河北承德人,石家庄铁道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研究.
1009-4873(2015)03-0032-03
I04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