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阿拉善的对视

2015-04-10王振德

天工 2015年2期
关键词:王华阿拉善石头

文 王振德

与阿拉善的对视

文 王振德

欣赏——尽收眼底的美丽

驱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前行,一片荒芜。沙粒堆积的山,布满干裂的纹理。过了有名的贺兰山,我们就进入了阿拉善境内。

阿拉善的春天是来得比较晚的。三月末,还没有一抹绿意醒来。我们无法一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了,心中不免遗憾。好在这里的天空蓝得恬静、清澈,云也白得很彻底,像大块的棉花糖,让人有咬上去的冲动。透过车窗远眺,眼前的这片荒芜随着天空蔓延,一直到达目力不及的地方,我似乎感觉到一丝畅快。我开始认为夸父逐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只有这样的荒芜才让人心生不忍,只有这样的荒芜才让人在一丝畅快的蛊惑下,斗志昂扬。跑起来,阳光浓烈地洒下来,透过清澈的天空,显得那么近,那么近,仿佛一个鱼跃就可以将其揽在怀中。夸父要不是这样认为,恐怕也不会如此不自量力。要是有一个山头,挡住夸父的去路,或许他就会放弃吧。

月亮湖

这里不是沙漠,可是我却清楚了三毛一个人行走在沙漠中的迷失与麻木……

蓝天、白云,干净的阳光,思绪在荒芜中飞奔,无拘无束,淋漓尽致。我迷失在了大自然的杰作中。

阿拉善玉戒指 王华/提供

“胡服骑射”这个词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赵武灵王是不是当年喜爱驰骋的自由,而将骑术习来。用于带兵打仗只是附加效应呢?这个已无法考证。只是我作为一个常年生活在千沟万壑中的山西人,来到草原上心情是极其放松和自由的,恨不得骑上马跑几圈才过瘾。不只是山西人,我想江南水乡的同仁们也暗自生羡。否则,《套马杆》这样的歌曲为什么会这样红遍全国呢?

阿拉善玉戒面 王华/提供

在阿拉善小住几日,负责接待的朋友们说,来到阿拉善就应该看看这里的胡杨林和月亮湖。胡杨林在金秋时节最美。我们来得太早了。但是月亮湖,却时时都保持着最美的姿态等待我们的到来。

漫漫黄沙,简单机械地重复着向远处铺排。只有骆驼在夕阳的余晖中前行。清晰的驼铃声传来,在单调中撕开一个口子。这也就是沙漠中所有的生命迹象了吧。但是,谁又能理解造化者的心思。在干旱的沙漠中却有一眼形似弯月的湖泊。那些行走了多时,受尽煎熬的人畜该是怎样的惊喜呀,他们或许会为这眼湖泊唱一首赞歌。

在这幅画作的强烈反差中,一种希望冉冉升起。

一路走,一路看,风景如画,思绪飞扬。

感受——骨子里面的热情

“这个价钱不能卖,我送你一个吧。”“我的这些东西不卖,喜欢的可以拿走。”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有些错愕,有些糊涂,在这个出门都想捡钱的时代里,竟有如此“傻”的人,愿意用“送”来代替不欢而散。但是这一送却为我们的友谊埋下了强有力的伏笔。内心的温暖执此蔓延,一发不可收拾。

在阿拉善逗留的几天里,我们就沐浴在这样的温暖中,在这个人数不多的小镇上,我们确实感受着在大城市中少有的温情与热情,哪怕是初次见面,也没有生疏的感觉,却像久未见面的故人。这些热情或许与环境有关吧,那一眼望不到边,会让我们的心敞亮起来,没有丝毫的磕磕绊绊。这些热情或许与传统有关吧,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策马驰骋,广阔的胸怀如同恬静清澈的天空,可以包容一切的狭隘与自私。这些热情是透在骨子里的,散发在空气中凝结,温暖着我们这些行走在陌生大地上的异乡人……

感受阿拉善人的热情不能不说酒文化,在简单的面点之后,我们进入了喝酒的节奏,这里的人喝酒是不小酌的,就是那个杯子一大口一大口的。二十多个人的大桌子,每个人都要轮流敬酒。一轮下来,或许你能够招架得住,但是还会有第二轮、第三轮,当然这样的喝酒是不会在中午进行的。喝到酒酣处,还会即兴地唱上几句,就是你不一定能够听得懂,但是那嘹亮的嗓音也堪称天籁。在这里,你一定能够品尝到有名的手撕羊肉、风干羊肉的,因为他们总会拿最好的东西出来款待客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把酒言欢的节奏中,主人们会向你推荐当地的文化古迹、风光景点,向你介绍当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这些闲聊的话语都会成为我们的一次文化之旅。并且他们会向客人询问行程,提供必要的帮助。哪怕是放下手中的事情给你们当向导,也是相当乐意的。在我们的行程中,苏队长就一直作为我们的向导。他每次早早地出现,都会让我们这些不守时的人手忙脚乱,顿生惭愧。

阿拉善玉吊坠《葫芦》 王华/提供

阿拉善玉《普渡众生》 王华/作

酒后吐真言,在这里,听真话是不用等到酒后的,这里就好像一个没有谎话的童话世界。没有人会因为一些蝇头小利对产品动手脚,没有人会为达目的,欺瞒他们。苏队长说,如果你向牧民买一堆石头,说好了没付账,你不用担心他会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别人,也不用担心他们会拿走其中的一两块。因为一旦说定了要买,那堆石头就归你了。这是怎么回事,我听了这段话,没有高兴,竟然很惭愧呢?

在回来以后,我上网查看了有关阿拉善的风俗民情,看着那一个涵盖着简单道理的行为表现,我渐渐懂得,有些风俗习惯的形成是很长时间的结果,或许与地域有关,或许与文化有关,但是所蕴含的道理,各个民族中都是大同小异的,我们之所以在这里感受到尤为明显的热情,是因为他们还在坚持这些传统原有的本意,而我们却逐渐地将一些传统忘记了。比如蒙古谚语:“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不能飞翔,没有礼貌,再好看的容貌也要被取笑。”这样一句古老的话一直被人们践行着,我们没有这样的谚语吗?但是为什么没有体现呢?其实有时候我们不能不佩服,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丢弃传统与习惯,我们就失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

在此,我也感谢此次行程中给予我们帮助的人们。

聆听——阿拉善玉的歌唱

对于石头的认识,我是从阿拉善玉开始的。可以说,阿拉善玉为我开启了学习玉石的大门。

对初次接触阿拉善玉的我来说,我就是个门外汉,所以我将自己的行为叫做“门外窥玉”,或许会一孔之见,或许会班门弄斧,错误百出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阿拉善玉项链 王华/提供

阿拉善玉镶嵌饰品《佛》 王华/提供

阿拉善玉手链 王华/提供

在我看到一个个石头形态各异的时候,我也学着行内人的样子,用手电打一打,其实我根本不懂其中的纹理,我只是喜欢那种五彩斑斓的颜色,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手笔,我只是喜欢石头的澄澈透明,让自己的想象极力驰骋。在我的想象中,这些石头或者是一个动物,或者是一个人物,或者是一幅山水图,应该没有雕刻师的想法明确吧。几次与雕刻师的聊天,我都感觉自己的认识与他们相差甚远,他们几乎能够清晰感受到每一个纹理和形状,在他们的描述下,我们就能够感受到,这个石头未来的样子。这是特长,我们不得不承认和佩服。就像商人看见这一堆石头就可以看到钱的厚度,学者看见这堆石头就可以想到文化承载,技师看到这堆石头就看见了成品形态,李老师看见这堆石头,却聆听到了天籁之音,总的来说,我们所站的立场不同,认识就不同了。

阿拉善玉耳坠 王华/提供

阿拉善玉《连年有余》 王华/作

我自己摩挲着的这些石头,是经过怎样的造化,它们才能与众不同,从众多的石头中脱颖而出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石头。正是由于黄沙漫漫的大漠,阿拉善玉也极具想象力地塑造了自己的形态。让人容易畅想的环境、热情洋溢的居民,加上这些五彩斑斓的石头就像是一首古老的歌曲娓娓述说着这片天空的神奇。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佩戴玉,一则是认为玉文化在我国的传承与繁荣,另一方面是我们精神生活的追求。我们追求这些配饰的灵性,带给我们生活的启迪,祈福避灾。我们也仅仅注重玉石的材质和雕刻内容的寓意。或许它们承载的不仅如此,还有那些足迹,还有那些汗渍,还有那些故事。如果,我们在佩戴阿拉善玉的时候,还可以想着这里的人是多么的热情好客,还可以想到这里是何其的富饶辽阔,还可以翻开沉重的历史,看看这个古老的大地上所孕育的智慧,或者,这样我们可以聆听到阿拉善玉的歌声,古老而嘹亮。

看着手中捡来的阿拉善玉手串,我不禁想起了那位为阿拉善玉奔走的琢玉者——王华。彩色的阿拉善玉吸引这位曾经在云南瑞丽雕刻和经营翡翠的能人。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了带着那浓浓草味和苦涩风沙气息的阿拉善玉。当他连呼“好石头”“好东西”的时候,他的命运也同阿拉善这个魂牵梦绕的地方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他的心在那一刻许愿给了阿拉善。

走在阿拉善的街上,或原石市场,我们常常能够听到有关王华的事迹。

那年,王华第一次到阿拉善。品质极高、色彩斑斓、润泽通透、水头十足的阿拉善玉让他爱不释手,淳朴的民风,热情好客的阿拉善牧民。那些天,王华的眼睛时常处于一种湿润的状态。他倾其所有购买了大量阿拉善玉原石,多年的琢玉经历让他相信这儿的石头就是宝藏,他要为阿拉善瑰宝奔走终生。

我想王华对于阿拉善来说应该是一台“播种机”。介绍相好的玉雕和珠宝经营朋友到阿拉善,牵头举办阿拉善玉活动,想尽一切办法去传播阿拉善带来的福音。

前段时间,王华给我们欣赏他设计的阿拉善玉新作品。“真漂亮!”我不由赞叹。晶莹剔透、色彩温润、时尚简约,年轻时尚的朋友绝对会一见钟情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阿拉善玉在王华这样有识之士推动下,在中国饰品界和文玩界一定会大放异彩。

回家的时候,我手里握着一块阿拉善玉的原石,我想我会好好珍藏它,将这个阿拉善玉和王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像和氏璧、像佩戴在手指上的环戒,或者其他……

阿拉善玉《思想者》 王华/作

王 华

20世纪90年代,只身来到云南瑞丽开始学习玉石雕刻,从事翡翠雕刻加工。2008年来北京创办了大华玉雕工作室。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内蒙古一种色彩艳丽、质地细腻、形态各异的阿拉善玉,从此便与阿拉善玉结下不解之缘。王华是较早接触到阿拉善玉并着手艺术开发的雕刻师。“玉不琢,不成器”,千姿百态的阿拉善玉经过他巧夺天工的设计和雕琢,彰显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韵味。他被誉为当代“阿拉善玉巧雕第一人”“中国中青年玉石雕刻才俊”“中国玉石高级雕刻技师”,其作品引起玉雕宝石行业及收藏界的高度关注。

封底阿拉善玉作品由王华提供。

猜你喜欢

王华阿拉善石头
别小瞧了石头
石头里的鱼
阿拉善博物馆改陈的艺术创新与思考
阿拉善博物馆馆藏内画鼻烟壶考据
老妈的高招
江苏省侨办主任王华:侨的力量推动着我
王华主任随江苏新闻文化参访团赴台访问圆满成功
阿拉善的西夏建筑遗址
王华主任会见韩国知识文化财团理事长辛圣恩一行
我可以向它扔石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