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的水源新特点及涵养模式创新研究
2015-04-10何伟,宋豪
何 伟,宋 豪
1.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 400041;2.中共重庆市南岸区委党校,重庆 401336)
三峡水库是全国重要的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把三峡库区列为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水源涵养重要生态功能区”。三峡库区的水源涵养关乎国家淡水资源安全。
1 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三峡库区的水资源安全一直受到政府部门和学界的高度关注,主要观点有:认为长江三峡工程论证组(1988)专题论证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三峡库区水源生态受到严重破坏;中英两国政府合作研究(1994)表明三峡建坝后水体自净能力大大下降;余轶松等(2013)表明三峡库区主要江段岸边城市已出现污染带[1];邓伟等(2015)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三峡工程的运作,三峡库区水源涵养重要区各生态系统之间的转化总体质量变差[2]。三峡库区水源保护有自身的特点:周永娟等(2010)提出应根据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脆弱性特点制定保护措施[3]120;李月臣等(2013)认为三峡库区水源涵养一般重要区面积最大,应予以重点关注[4];刘涓等(2014)提出解决三峡库区农业、环境和生态问题需要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和农业面源污染分区建立生态农业园[5];程辉等(2015)提出建立长效动态监测与评价机制以便有针对性地保护三峡库区的水源生态环境[6]。中央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三峡库区的水源涵养:《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8)把三峡库区列为全国“水源涵养重要生态功能区”,重庆市(2013)把三峡库区所在的渝东北地区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
在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国内外都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目前主要缺陷表现在:一是生态保护的研究较多、水源涵养的研究较少;二是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热门”但缺乏现实操作性;三是对接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研究的不多;四是缺乏三峡库区水源涵养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研究;五是鲜有成果根据三峡库区特点,提出适合三峡库区实际的水源涵养模式。
三峡库区面积大、人口多,存在着量大而特殊的污染源(如船舶污染、水面漂浮物等),形成的消落带达440 km2,又是三峡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载体。探索符合三峡库区实际的水源涵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2 三峡库区水源涵养面临的新挑战
2.1 总体蓄水量减少
2.1.1 大坝的修建改变了气候环境,气候的变暖使冰川逐渐融化,冰川体积萎缩;气候的变暖还升高了地温导致冻土变得不稳定,冻土层变薄甚至退化消失,水量减少[7]。
2.1.2 三峡库区的拦截蓄水导致江面变宽,如重庆城区长江江面就加宽了0.85倍,嘉陵江江面加宽了1.33倍[8]。水的蒸发量随着水面面积的增大而增加,整体蓄水量减少。
2.1.3 三峡库区左岸的诸多河流连接着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9],南水北调工程客观上减少了三峡库区水资源。同时,南水北调或将导致长江入海口咸潮倒灌,影响上海等地的饮用水质安全。
2.1.4 三峡库区建成后,江水中的泥沙多被坝体拦截,流出的水质含沙量减少。江水下泄冲刷原有河床,导致河床下切和河岸冲刷。同样的水流流量,长江下游水位将会降低,流入鄱阳湖、洞庭湖的水量就会减小,提前和延长了鄱阳湖、洞庭湖的枯水期[10];湖底出露的次数增多、时间加长,影响了当地的航运和灌溉,也威胁着湖泊生态安全。
2.2 扩散自净能力减弱
三峡库区蓄水后改变了天然水流条件,水速由平均3m/s下降到0.8m/s,水体的自净能力和输送污染物的能力弱化[11]。成库前重庆主城排放的可生化降解污染物在长寿区能降解一半,而成库后却只能降解10%[12]。
三峡库区部分支流、局部流域(如重庆大宁河、湖北香溪河)N、P等富营养化程度加深并出现“水华”现象[13],饮用水源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2.3 特殊污染物量大
2.3.1 船舶污染严重。如从图1可看出,近几年三峡库区船舶污染物排放量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2013年,三峡库区的船舶油污水达50万吨、船舶生活污水达394万吨、船舶生活垃圾达5万吨,船舶污染已成为三峡库区的重要污染源。
图1 三峡库区船舶污染物排放量情况
2.3.2 水面漂浮物量大。库区周围300多万人口产生的生活垃圾,三峡库区蓄水后淹没的城镇、农田及厂矿等区域多年堆积的生活垃圾及工业垃圾,汛期随雨水带入的秸秆杂草等累积形成的水面漂浮物等每年可达20万m3,而汛期一场洪水产生的漂浮物就可高达3 000-10 000m3[14]。
2.4 消落带污染严重
2.4.1 长达440km2的消落带改变了原生生态系统,滋生并加快传播多种细菌、病毒,诱发传染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威胁库区周边居民及其他生物的生存。
2.4.2 垃圾等污染物随着风浪和水的横向运动向两岸消落带移动,一些N、P等营养物质造成消落带土壤的富营养化。
2.4.3 消落带形成的裸地、淤泥、破坏的生态环境制约了白帝城、张飞庙、鬼城等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业[3]3-10。
2.5 泥沙淤积污染
2.5.1 三峡库区蓄水以来,入库泥沙19.01亿吨,出库泥沙 4.64亿吨,水库排沙比仅为24.4%[15],河流含沙量的减少导致吸附污染物的能力减弱。
2.5.2 一些可沉淀污染物长期残留于泥沙中,淤积河床,尤其是水库末端区域及回水末端的重庆港易淤积泥沙,经暴雨的冲刷和扰动形成了二次污染源。
2.6 传统污染新变化
2.6.1 近年来工业废水中排放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量出现了可喜的下降(如图2),然而城镇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却不断增加(如图3)。三峡库区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从2005年的4.09亿吨增加到2013年的7.87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中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量则分别从9.26万吨、0.94万吨增加到13.16万吨、2.38万吨[14]。
图2 三峡库区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状况变化图
图3 三峡库区城镇生活污染物排放状况变化图
2.6.2 农业面源污染构成三峡库区重要的污染源。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例,1998—2011年,COD、NH3-N、TN和TP年平均排放量达到44.96、9.16、13.41、6.17 万吨[16]。 2013 年,三峡库区每公顷化肥使用量达330kg,流失26kg,流失占比7.8%;每公顷农药使用量1.53kg,流失0.1kg,流失占比6.5%[14]。流失的化肥和农药致使大量N、P等营养物质通过地表径流或渗滤进入水体。
2.6.3 畜禽养殖成为三峡库区重要的污染负荷。一个规模化养殖场的排污量相当于一个中型工业企业的排污量,一头猪产生的废水相当于七个人产生的生活废水[7]。
2.7 濒危动植物面临生存危机
2.7.1 改变的长江水温和水文特征延后了“四大家鱼”和中华鲟的繁殖期,加剧了白鳍豚等长江江豚的濒危程度,圆口铜鱼等特有鱼类有可能灭绝[7],或只能依靠人工繁殖。
2.7.2 消落带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一、稳定性下降,仅适宜少量湿生和水生植物生存,栾树等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存活率降低,导致植物种类不断减少。库区水位提高到175m后,直接淹没植物120科358属560种,其中包含290种珍稀濒危植物(如川鄂新樟等),145m以下的植物将永久淹没甚至死亡绝种[17]。
3 从三峡库区实际出发创新水源涵养模式的思考
3.1 以构筑生态屏障为基础夯实水源涵养系统
3.1.1 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深山原始生态系统、浅山农村生态系统、城镇人工生态系统”建设,构建生态屏障体系。深山原始生态系统要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包括动植物保护功能区、森林生态安全保护功能区、峡谷功能型屏障区等;浅山农村生态系统要建设适合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包括河流安全保障功能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功能区、生态农业利用功能区和沿江生态景观功能区等;城镇人工生态系统则要注重交通运输保障功能区、水生生物保护功能区和污染净化功能区等的建设[18]。
3.1.2 以保护区域内河流和水库为重点,全面启动对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等水源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严格把控污水流入水源地及流域。加强沿江(河)城市和重点乡镇集聚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危岩体、塌岸等地质灾害防治。
3.1.3 按照“控源、截污、清淤、增容、拓岸、筑绿、造景、营栖”的原则修复水生态系统,如用污水处理工程或生态截流等办法对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采用特殊的环境疏浚设备清除水中的污染底泥,交换地下水、河流水等多种水源以便稀释污染水或提升河流的污染自净能力,外延城市规划红线并拓宽河岸,加强河岸带植被和亲水景观的建设,为生物营造栖息舒适环境促进人与动植物的和谐共存[19]。
3.2 以解决源头污染为重点加强生态综合治理
3.2.1 健全码头防污和溢油应急设施;提高船员和旅客的环保意识,对随意向库区丢弃垃圾的行为和个人以罚款或清洁服务等方式进行惩罚;提高对企业环保工作的要求并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对没有配备防污机构和专门防污人员的航运企业加以严厉惩处;建立专业、规范化的环保团队[3]8。
3.2.2 标本兼治,既要堵住源头漂浮物,也要对现有漂浮物进行彻底清理。成立清漂工作部门,落实清漂资金、区域分工、考核标准,建立清漂工作长效机制。
3.2.3 鼓励秸秆、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有机(复合)肥的生产和使用,推广零排放生态养殖技术和可降解地膜,控制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杜绝污水灌溉和白色污染。加强有机农药、化肥的研发和使用。
3.2.4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重点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城镇排污管网向农村延伸,推进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加强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和乡镇垃圾收运系统建设,利用生态工程修复废弃矿区。
3.2.5 针对不同类型消落区地质条件、生态环境、城镇岸坡防护等问题,分类制订整治方案。如开发利用消落区可构建集生态、生产、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新型观光农业;草地径流控制消落区可种植速生经济树种形成篱笆或草带;生态控制消落区可建立水体岸边缓冲带、等高缓冲带和农林混合缓冲带控制面源污染;水路交错消落区可建设人工湿地草丛、湿地灌丛等避免水、陆生态系统的交叉污染和水土流失[20]143-147;陡坡型消落区可建设防护林,修建护岸、护坡工程和排水工程加固库岸安全。
3.3 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契机规划生态经济
3.3.1 把生态环境作为最稀缺的发展要素,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努力实现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良性互动。发展三峡库区的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水业,鼓励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向其转移,对矿产业等进行战略性调整。
3.3.2 以生态链条为核心联系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产品的互补。推动“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传统经济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
3.3.3 规划和布局独具三峡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做靓“绿色三峡品牌”,如奉节的脐橙、云阳的牛羊、巫溪的魔芋、巫山的烟叶、宜昌的蜜桔等[21]。借助“互联网+”搭建三峡库区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展销平台,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和营销。
3.4 以发展环保产业集群为支撑注入“绿色动力”
3.4.1 扶持环保综合服务、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技术装备三大领域的环保龙头企业。推进企业内部工艺之间的能源梯级利用和物料循环系统的利用。
3.4.2 培育和完善污水和污泥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收运处理、环境仪器仪表及环境修复、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再制造等七大环保产业集群。
3.4.3 大力发展环保交易、管理咨询、环保运营等环保服务产业。鼓励环保企业在更大领域内开展环保服务(如建立环保金融机构、环保产品交易市场,构建环境第三方治理机制)。推进工业园区上中下游产业链、水电气热联供、基础设施配套、物流配送服务、生产生活环保生态管理的一体化。
3.5 以建设长江三峡国家公园为载体优化生态空间
3.5.1 依托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高峡平湖”三大资源,启动长江三峡国家公园建设,实现对具有国家代表性的生物、自然景观、人文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开发。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和主体功能区定位,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3.5.2 将长江三峡国家公园的地域划分为特别保护区、特别景观区、户外游憩区和一般管制区,实行核心功能、过渡功能、服务功能的分区控制和管理,发挥好国家公园在保护、科研、教育、游憩和社区发展等五个方面的独特功能。
3.5.3 对相对集中分布却又无法合并的生态涵养区和生态保护区,可以通过建立自然或人工生态廊道的方式,营造出涵养水源、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相对完整的生态涵养与保护链条。
3.6 以破解生态搬迁难题为突破口实现涵养扶贫
3.6.1 引导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人口和村落,采取梯度搬迁、集中搬迁、插花搬迁、异地搬迁等多种方式组织“移民式扶贫”。以城镇郊区、产业园区、景区周边、农村集镇作为安置区规划重点。鼓励有条件的农户直接进城,允许非本村人员自愿到集中安置点居住,同等享受生态扶贫政策。
3.6.2 创新土地补偿机制,消除农户失地又失业的顾虑,引导企业和大户采取承包、转租、入股等形式流转耕地、林地。形成项目跟着移民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扶持机制,努力形成“人口下山、产业上山、产品出山”格局。
三是以精品景区和乡村旅游为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养生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康体健身旅游、科普文化旅游,分享“乡村旅游潮”带来的财富机会,引导山区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转变,实现移民的安稳与致富。
3.7 以改变重栽轻管重栽轻防为着力点确保森林覆盖率
3.7.1 克服三峡库区森林资源已有一定规模下可能出现的重栽轻管、重栽轻防现象。加强对新栽树木的后期管理、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成立专业护林队伍,对新树木进行育肥、浇水、修枝等管理,对损害树木的单位和个人实施惩罚,如罚款、进行护林服务或是种一棵树等。
3.7.2 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森林火险监测预报、火情瞭望监测、防火阻隔、林火信息及指挥、林火扑救等五大系统。重点抓好关键区域、重要地段、重点时段的防火,落实森林人工巡查机制和智能预警动态机制建设,严厉打击各种涉嫌森林火灾的行为。
3.7.3 加大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严格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积极发挥林业保险在森林建设方面的保障作用,由中央财政、市级财政、区县财政和林业局相关单位和林业企业对公益林、商品林等按照不同比例承担保费,探索经济手段保障林业发展的实践。
3.8 以出台国家层面管理条例为保障实现水源涵养目标
3.8.1 三峡水库的管理除直接涉及鄂渝两省市外,还涉及上游的四川、西藏等省区和长江支流流经地区,国家应尽快出台《长江三峡水库管理条例》,实现对三峡水库管理的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重大事项决策。
3.8.2 探索以市场机制和财政政策将片区资源环境优势转变为“水源涵养区建设”稳定投入来源的具体办法,探索碳排放权、污染权、水权等生态市场化机制。在国家层面构建财政转移支付的补偿机制:对基层政府因“水源涵养区建设”造成的地方财政减收进行补偿,对农民由于“水源涵养区建设”造成的减收进行补偿,对“水源涵养区居民”的技能培训给予一定补助。在流域层面建立生态购买机制:探索流域基金制度,建立下游省份和受益地区向三峡库区的水资源、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购买机制。在企业层面创新利益分享机制:探索受益企业特别是水电企业与“水源涵养区”的利益分享机制。
3.8.3 构建以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资源利用红线为核心的水源涵养红线体系。建立针对各级决策者的科学决策和责任制度:综合评价、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空间规划、责任追究、管理体制等,特别是建立适应主体功能分区下的可操作的差异化政绩考评体系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立针对全社会各类当事主体的有效执行和管理制度:有偿使用、赔偿补偿、市场交易、执法监管、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等,特别是实行最严格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着力解决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等问题。建立针对全社会成员的内化道德和自律制度:宣传教育、生态意识、合理消费、良好风气等,特别是培育公众的现代环境公益意识和环境权利意识,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
3.8.4 加快建设环境要素更加齐全、技术设备更加先进、信息集成度更高的三峡库区环境监控平台,提高对生态环境的监控能力。建立健全环境新闻发布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节能减排、生态建设、水源质量状况,接受社会监督。建立跟踪监测、预警系统和评估体系,对三峡库区水源状况适时评估。
参考文献:
[1]余轶松,邓力.三峡库区水环境治理现状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9).
[2]邓伟,等.三峡库区水源涵养重要区生态系统格局动态演变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4).
[3]周永娟,等.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脆弱性与生态保护模式[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4]李月臣,等.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J].生态学报,2013(1).
[5]刘涓,等.基于农业面源污染分区的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建设研究[J].生态学报,2014(9).
[6]程辉,等.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2).
[7]曹文宣.三峡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生态 长江无鱼可捕[J].瞭望东方周刊,2013-12-17.
[8]蒋佩华,谢世友,熊平生.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退化及其恢复与重建[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2).
[9]仇小乐.关于将长江三峡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加快湖北省“引江补汉”工程建设的建议[EB/OL].[2015-08-03].中国民主建国会湖北省委员会网站:http://www.hbmj.org.cn/?czyz/Sqmy/368.html.
[10]严定非,钟煜豪.大坝拦沙,江湖失衡?长江新麻烦[N].南方周末,2015-04-02.
[11]段玉杰.三峡库区香溪河库湾沉积物磷释放通量的初步研究[D].宜昌: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2]尹鸿伟,范卉.长江三峡库区隐忧:各种污染严重自净能力差[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4-05-13/17373212741.shtml.
[13]章轲.环保总局:三峡库区部分支流局部水域富营养化[EB/OL].[2015-08-03].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821995134757201534.html?id=201534.
[14]王焕忠,张江.华新水泥窑处置三峡库区漂浮物介绍[EB/OL].[2015-08-03].http://www.sngyw.com/huiyi/detail/shownews.asp?newsid=47&p=2.
[15]长江.三峡库区泥沙淤积量为预测值四成[J].人民长江,2014(2).
[16]肖新成,倪九派,何丙辉,谢德体.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区域分异与预测[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4(4).
[17]艾绍强.三峡库区:失去生栖地的珍稀植物[EB/OL].[2015-08-03].国家地理中文网: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cn/environment/habitats/3468.html.
[18]刘操.把握机遇构建三峡库区生态屏障[J].中国三峡,2014(3).
[19]赵彦伟,杨志峰.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刍议[J].水土保持通报,2006(1).
[20]谢德体,范小华.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演变与调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1]杨建平,李晓莉,周嘉舟.重庆三峡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状况与对策[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