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物理反思小文章”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2015-04-10吕富潮

珠江教育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温度计重力错题

吕富潮

(大湾镇初级中学,广东 高要 526119)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重视探究中的交流与合作,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其中所指的“评估”就是要求学生对课堂、习题、作业等进行反思。为了解决学生存在的或新出现的问题,笔者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与别人合作完成),并形成反思小文章。

一、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反思

实验探究是学生感受较深,对认知触动较大的过程。如粤教沪科版教材中“神奇的升力”这节课,在“研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实验中,学生对于“倔强的纸片”“不听话的乒乓球”感到不可思议,并引发学生的思考、猜想、讨论,也会引起部分学生课后反思。又如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笔者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写成“沸腾实验有感”的反思小文章,收到较好的效果。

如八(5)班陆海宁同学的反思小文章比较有代表性,该同学这样写道:

“在我们做的水沸腾的实验中,在自己一步步的进行下,我们知到沸腾是在物体表面和内部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且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在实验中我们都很容易得到这个结论,可是做实验的准确性却很难掌控。

我们按老师说的要点和顺序进行实验,急于求成的同学有点手忙脚乱的,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他们身上算是应验了。我和我同桌配合得还算默契,只是中途在计时和看温度计时,双方意见不一致,而发生了争执,这是不能避免的问题吗?

同学们最后测出来水沸腾时沸点的温度是不一样的,老师看起来却很寻常,这或许是温度计的原因,也或许是摆放不恰当的原因。就拿同桌两人分工来说吧,其实应该让男同学看温度计,女同学计时,男同学的反应能力较强,能很快从口中说出温度计上的温度,而女生的敏感性强,当秒针到达28、29秒的话,就会自然的停下来,这样得出的结果也就准确了。我在实验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这篇反思小文章反映了该同学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部分同学不按实验步骤要求进行实验而手忙脚乱,这恰恰让学生懂得实验步骤重要性,而且要了然于胸。另外,对于实验男女同学分工合作问题,该同学谈了自己的看法。的确,教师在安排小组实验时会考虑到男女搭配,在这个实验中该同学还考虑到男女生差异性,应该让男同学看温度计,女同学计时更合理,这个问题的确出乎老师意料之外。虽然实验结果不尽相同,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让他们反思到如何学习、听课,这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深刻体会和认识,要比教师苦口婆心,口干舌燥的说教要强多少啊!

二、寻找“错题”引导学生反思

每一次教师批改习题或试卷后,会发现有很多题目讲过了,甚至做过了,但学生还是做错了。这种“一错再错”的现象屡屡发生,教师批评学生,学生责怪自己,都十分苦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学生利用“错题”写反思小文章,不但可以检査有没有找出错误,还可以总结和归纳错误,提升思维能力和知识构建能力,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是一位学生写的学完“重力”有感“错题”反思小文章。

“学完这节课后,我知道了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

在一次做练习题时,题目是:‘有一铜块,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得其重力为3.92N,能否用称量范围是500g的天平测量它的质量?’读完题后,我认为先求出3.92N的质量是多少,所以我写了:‘3.92N÷9.8N/kg=0.4kg=400g’,再把400g与称量范围500g作比较,所以能测量它的质量。但老师把练习册发回来时,却在这题上打了个‘叉’,我认为这样做的方法没有错,并去问老师是否能用我自己写出来的方法完成本题。老师告诉我这样做也是可以的,就是我没有用上公式再代数计算,并且要我回去用公式再写一次,我就回去写了这样 的 式 子 :‘m=G/g=3.92N ÷ 9.8N/kg=0.4kg=400g,500g>400g’,但是老师说仍然有缺陷,因为物理与数学不同,物理要先写公式再代数计算,还要用分式代替除式,物理计算中没有除式只有分式。

在这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许多物理知识,还知道了许多题的答案不是只有一种解法,我们要善于思考,去探究、发现物理的有用与有趣的东西”。

通过教师对错题评讲,该生能意识到物理计算与数学计算不同,物理计算格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两者不能等同。另外,对于老师解法有疑问,除了老师的解法外,还有其它解法吗?我的解法对吗?一系列疑问,通过学生质疑、思考、追问,问题就能得到解决。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归纳错题原因,提升把握重点,难点的方法和能力,很多题在做错了之后,学生能反思和总结原因,注重了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自觉关注重难点知识。

三、课堂提问有意引发学生反思

笔者在教学中注意了避免直接讲授重点、难点知识,而是通过巧妙的设计,引起学生的认知欲望,从而积极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如在讲“探究水和砂石的吸、放热性能”这节课时,笔者设计两个问题:

①为什么在同纬度地区海边昼夜温差小而干旱的内陆昼夜温差比较大呢?

②寒冷的冬天里,人们常用热水袋装上热水取暖,你知道为什么可以维持较长时间供热吗?

在开始实验前让学生思考:探究水和砂石吸、放热性能中使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其中控制的量是什么?变量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要求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

水(100g)/℃18 26 34 42 50加热时间/min 1 2 3 4 5砂石(100g)/℃18 22 26 30 34

提问:通过对记录的观察,加热相同的时间温度的变化量一样吗?如果温度变化量相同时哪一个所用的时间长?

通过这样的课堂设计,不少学生积极思考并作出自己的猜想,在看到实验现象的差异后不但激发了学生对水和砂石吸、放热性能探究欲望,而且引发课后的思考: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相等吗?同一种物质吸放热性能还与什么有关?“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较好?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对物质吸放热性能引向深入。经过实验、思考、归纳、总结、再反思的过程,学生写反思小文章就言之有理、水到渠成,不再是为写小文章而写文章了。

笔者从学生的反思小文章中积累了教学素材和资源,在学生的反思中掌握最贴近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努力把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融入到教学中去,取得一定的效果。当然,笔者清楚地知道还有许多不成熟,需要改进之处,在今后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将会继续“扮演”学生反思学习的启发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猜你喜欢

温度计重力错题
疯狂过山车——重力是什么
正确认识温度计
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温度计的『一二三』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三招搞定温度计
仰斜式重力挡土墙稳定计算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