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村医”笑对人生
2015-04-09何迪陈春玲
何迪 陈春玲
在孝昌县周巷镇安全村,28岁的乡村女医生何志英被村民们亲切地唤作“天使村医”。可是,在她的白大褂下,却掩藏着一副令人心酸、不为人知的病残之躯:截肢的腿、半片肺叶。
初出茅庐
花季少女化解冷眼当村医
2001年,何志英从湖北职院医学分院毕业后,回到孝昌县周巷镇安全村当起了村医。那时,她还是17岁的黄毛丫头,缺乏行医诊病的实践经验。有个病人发热涨,当时她无法确定到底是什么病,结果那个病人说了句:“发热涨都不知道是什么病,还当什么医生!”然后掉头就走,只留下羞愧不堪的她。接下来的一个月,来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少,大部分病人都到镇上或其他村诊治了。日子就这样随着病人的减少而越拉越长,她想外出打工。
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时,父亲说:“你看,咱们村四周都是山,交通不便,没医生怎么行?村里老医生现在退休了,像你弟弟,小时候身体弱,一发烧就抽筋,要不是有老医生在,哪能活到现在?”父亲的话,给了她很大地触动。冷静下来后,她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想法,把心思放在了看书上,慢慢地日子过得也就不那么苦闷了。
半个月后,来了一个肚子疼的病人,她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告诉病人要立即去医院。一个星期后,病人回来对她说:“英儿,真的是阑尾炎,已经做手术了,要不是你催我去医院,还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呢,人家医生还说你看得真准呢!”第一次得到病人的肯定,更加坚定了她从医的信心。
病人渐渐多了起来,何志英的生活愈發充实。稍有闲时,她也到同行那里走动走动,不懂的问问老医生、查阅查阅资料。慢慢地,农村的常见病、疑难病都难不倒她了。
五次手术
身残志坚活出生命精彩
何志英的声誉越来越好,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2002年7月,灾难却不期而至。她左腿上长出一个拳头大的包块,被确诊为恶性肿瘤,术后3年成活率仅有50%。
“我不想活在病痛的阴影里,哪怕3年,我也要活出精彩。”何志英接受肿瘤切除手术,4个疗程放化疗。就在这时,退休的老村医因故离开,村民只能到镇卫生院或邻村看病。“村里不能没有医生!”在家养病的何志英又穿上了白大褂。
癌细胞并未罢休。2004年到2010年,何志英五次被推上手术台,截肢并切除了左肺上叶。
至今未婚
她把病人当亲人
病魔越折磨,何志英越发坚强。2003年初,非典来袭,人心惶惶。她为群众送上防疫消毒药品,向群众宣传防病知识。早出晚归,排查从疫区回来的务工人员,早晚为他们量一次体温。她得到了乡亲们的充分肯定!
“我是病人,能体会到一个病人的心理,病人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的职责就是把病医好,减轻痛苦。”在她患病期间,大人孩子不忍心来打扰她,知道她也是个病人。她让父亲告诉乡亲们,自己可以接诊,有病到卫生室来,需要上门治疗的,她可以上门治疗。
截肢后的几个月,邻村有一个婆婆骨折,要卧床休息,她叫父亲送她出诊,诊治完毕,还留下来陪婆婆谈心,给她按摩,量血压。后来婆婆好了以后,尽管走路不方便,还经常去看她,桔子黄了给她送桔子,柿子熟了给她送柿子。
“对自己来讲,活着就是胜利,活着就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何志英给自己定下两个目标:好好活着、好好治病。疾病与繁忙的工作,让她至今孑然一身,但自信的微笑常常挂在她的脸上。如今,她的诊所俨然成了村子里的老人和小孩活动中心。
何志英与癌症搏斗11年,却辗转于病人与医生的双重角色里,以仁者之心爱人,以宽容之气化人,她不求生命的长度,却延续生命开拓着为民服务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