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如何才能轻松些

2015-04-09胡素梅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大黄蜂闪光点习作

胡素梅

【摘 要】 教师如果善于捕捉话题的兴奋点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拨动灵感的触发点激醒他们的生活储备,扫除行文的困惑点激活他们的表达思维,挖掘语言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积累运用,那么,学生习作就可能逐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言之有文,作文才能轻松些。

【关 键 词】 作文教学;捕捉兴奋点;拨动触发点;扫除困惑点;挖掘闪光点

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怕作文,厌作文。一遇到作文,他们总觉得没有灵感,没有素材,不知从何下手,不知写何内容。因而写起作文就愁眉苦脸,抓耳挠腮,挤牙膏似的拼凑。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轻松、快乐地参与习作呢?我想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抓住以下四个“点”来引导。

一、捕捉话题的兴奋点,激起写作欲望,言之有物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作文教学只有让孩子们情绪高涨起来,才能激起写作的欲望。因此,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不一定非到作文课才上作文,而应在任何时候都善于捕捉学生话题的兴奋点,一有合适的素材,即刻安排学生观察、感受并习作,使之言之有物。

那天,一只大黄蜂飞进了教室。教室里立刻骚动起来,难以平静。何不学学高丽华老师把阅读课改成作文课呢?想到这,我大声说:“孩子们,看来大黄蜂想跟你们捉迷藏呢,干脆我们陪它玩吧。”听到这话,孩子们开心极了,更来劲地逗着大黄蜂,有的还拿着书不停地追逐它,教室里像炸开了的锅。过了好一会,大黄蜂飞出了教室,教室才慢慢恢复了平静。我点拨着:“孩子们,刚刚你们看到的大黄蜂长什么样子呀?它是怎样飞的呀?同学们又有什么反应呀?谁特别兴奋呢?他怎么追黄蜂呢?”由于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又是刚刚发生的事情,同学们个个说得头头是道,滔滔不绝。我当即提出要求:“同学们现在就把它写下来好吗?看谁写得精彩。”这时,孩子们没有了以往听到写作文时的愁苦,纷纷提笔写作。

有的孩子写到:上课铃响了,正当我们准备上课的时候,一只大黄蜂飞入了我们的课堂。它通身金黄,鼓着大大的眼睛,扇动着那美丽的裙子,像一位神秘的女侠,飞进了我们的教室,也许是我们的欢声笑语吸引了它吧……

有的写到:它在教室里嗡嗡嗡地飞来飞去,像一架马力十足的战斗机,时而盘旋,时而俯冲,时而倒翻……尽情地卖弄着自己的飞行技术,吸引了多少同学的眼球……

有的写到:大黄蜂好似一个调皮的孩子,你越是捉弄它,它飞得越欢,一会飞到窗台上,一会飞到吊顶上,一会又在你的脑袋中盘旋……小林追着,小金跑着,大黄蜂越发来劲地与你捉迷藏……

由于捕捉了素材,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了,那节课一篇篇精彩之作由此诞生。

二、拨动灵感的触发点,激醒生活储备,言之有据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许多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生活不够丰富,可写的素材不多。其实,我认为学生的生活经历不管怎么说都是丰富的,问题在于如何拨动他们灵感的触发点,引导他们根据习作要求唤醒生活储备,筛选合适素材,使习作内容言之凿凿,有根有据。

记得一次指导写《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时,我要求大家应写真正发生在同学身边的事情。我的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就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教室里有什么事可写呀?我们天天上课、下课、做操,无聊透了。”“是呀,是呀,”另一个孩子高声附和,“除了聊天、开玩笑、写作业,偶尔会吵架!还有什么事可写呀?”我追问道:“偶尔会吵架,你看过吗?”“看过。”“谁和谁吵呀?”“是某某和某某。”他们开始活跃起来。我又问:“他们为什么吵架呀?”有的同学说玩笑过分了,对方生气了;有的说不小心撞到对方,对方以为是故意的而吵起来了;有的说对方给起绰号自己生气了;有的说对方没经自己同意,私自动自己的东西并弄坏了它……“他们是怎么吵的?旁边的同学有什么表现?最后怎样啦?谁能说说当时的情景。”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了。我接着点拨:“除了吵架,教室里还发生过其他什么事情吗?”“我来!”“我来!”“我来!”他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滔滔不绝地讲了许多我不知道的事……就这样,他们的生活储备一经唤醒,习作的源头找着了,剩下的当然是源源不断的“溪流”喽!当然也就不必对着题目绞尽脑汁乱编乱写了,写出来的作文都是有根有据来自身边活灵活现的事例了。

三、扫除行文的困惑点,激活表达思维,言之有序

打开了思路,有了素材后,学生也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主要的问题是没办法把内容写具体。写人,三言两语就说完了;写景,简简单单把景物罗列出来;写事,言简意赅地把事情介绍好了……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干干巴巴、了无生气、味同嚼蜡。实际上这是他们思路还没打开,这是许多同学行文时共同的困惑点。老师就要通过较细致的引导,激活表达的思维,有序地把话写清楚。

如游完东山公园后,指导这篇写景文章的一个片段时,我就让学生回忆站在东山塔往下望时,自己都看到了什么?学生思考后纷纷回答:“我看到了九龙江。”“我看到了樟树林。”“看到了步行桥与九龙桥。”“看到了高楼大厦。”……我把他们看到的景物全部罗列在黑板上。又问:“同学们,如果把你们看到的景物就这样写下来好不好 ?”“不好,不够具体,不生动。”“那怎样才能把它写具体呢?”“可以按顺序写。”“可以加上一些修饰的词语。”“可以用上许多修辞手法。”学生们纷纷出言献策。“很好,我们来试试。”

一个孩子说:玉带似的九龙江穿城而过,把漳平城一分为二。

另一个说:九龙江像一条白色的绸带飘向远方。

有的说:樟树林就像一把绿伞撑在九龙江畔。

有的说:樟树林像一群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母亲河。

有的说:高高低低的房屋似火柴盒似的重重叠叠。

……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通过群体互补,还真把看到的景物说具体了。“孩子们把你们刚刚说的按一定顺序串起来就是一段很完整具体的段落了,我们动笔写吧。”那节课孩子们写得特别认真,这是他们后来的习作:

站在东山塔往下望,漳平的景色尽收眼底。玉带似的九龙江穿城而过,把漳平城一分为二。东边的樟树林像一把绿伞撑在九龙江畔。西边堤岸上怒放的鞭炮花连成一片,似熊熊燃烧的火焰,又像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咫尺为邻的步行桥与九龙桥就像两根细棍子似的架在江面上,而桥面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如蚂蚁,川流不息的车辆似挪动的甲克虫。纵观全城,你会发现高高低低的房屋似火柴盒似的重重叠叠,星罗棋布,四通八达的道路更似蜘蛛网似的纵横交叉……我第一次发现,我们的家乡这么美!

四、挖掘语言的闪光点,激发积累运用,言之有文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句话意思是说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因此,言之有文,才能行之远也。郭老有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习作时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所以,对孩子们的习作,我们要尽力挖掘其语言的闪光点,不管这些语句是引用的、仿造的、自创的,只要能把话说清楚,说明白,有道理,都要给予肯定,激发他们大量积累语言材料,大胆运用积累的语言,使习作言之有文。

如引导他们建立素材库,把平时看到的小故事、小美文、小童话分门别类归档;每天坚持积累几个成语、几个句子,或是几个歇后语、几句格言警句;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看到好的段落就划下来并尝试着背诵……这样,孩子们积累的语言就会越来越多,习作时下笔就有信手拈来的语句,把自己要说的话表达清楚。

总之,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如果善于捕捉话题的兴奋点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拨动灵感的触发点激醒他们的生活储备,扫除行文的困惑点,激活他们的表达思维,挖掘语言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积累运用,那么,学生习作就可能逐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言之有文,作文才能轻松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海英.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 学周刊,2015(3).

[3] 刘小红. 略谈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策略[J].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5(1).

猜你喜欢

大黄蜂闪光点习作
追踪大黄蜂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用温度战胜对手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大黄蜂来了
习作展示
大黄蜂为什么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