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的尴尬与反思

2015-04-09马海燕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唐诗宋词体味意境

马海燕

【摘 要】 《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就是通过诗歌鉴赏的途径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但每天相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倦怠、厌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与探索:在吟诵中体味音韵之美,在歌吟中唱出意境之味,在探究中感悟审美之娱。让诗词赏析课上得更有诗味,让学生能如沐春风,得到诗词的熏化。

【关 键 词】 唐诗宋词;教学;尴尬;反思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从历代诗歌中汲取营养和精华,苏教版编写了《唐诗宋词选读》这一选修文本。《唐诗宋词选读》全书都是诗词鉴赏,书中每一首诗词都十分经典。当我初捧此书时,犹如拿着一本浓缩版本的诗词鉴赏词典,每每品味起来,犹口含甘饴,回味无穷。不知不觉中,半个学期的授课已经完成,在获得情感体验、心灵共鸣与精神陶冶的同时,更给我们带来审美的体验、创新与反思。

一、教学中面临的困境与尴尬

新《课标》关于选修课程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就是通过诗歌鉴赏的途径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对美有一双“自己的”像水银一样发亮的眼睛。

可是,当我心驰神往地指点着每一篇诗词,满怀激情地赏析着每一句、每一词时,却发现学生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无精打采。就连我随诗人的喜怒哀乐,在他们眼神中流露出的也是自作多情。

虽然唐诗宋词的美是不言而喻的,李白的飘逸绚丽、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豪放雄壮、李清照的婉约含蓄等等无不给人以享受,但每天重复“同样的故事”,于是学生不再有新奇感,天天呈现“精美的大餐”,学生难免消化不良。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感受到的不是“美”,而是“烦”;对我们的教学不是“渴求”,而是“厌恶”。这个结果与我们新课程设置的初衷相背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作了多方面的努力与探索,现把我的心得体会写出来让大家评判指正。

二、教学中的探索与体验

(一)在吟诵中体味音韵之美

对于文采斐然,意象斑斓,情感起伏,韵律和谐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作反复吟诵,通过老师指导朗诵技巧、反复诵读,可以达致背诵积累的目的;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增加音画等形象思维的刺激,可以丰富学生对于诗歌的审美感受。《春江花月夜》中意象纷繁,意境优美,抒情思路流畅,是欣赏的好素材,但它完整的意境之美,若经过语言拆解后会诗味大减。若可以用一曲古乐《春江花月夜》来作为衬底音乐,引导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诵中逐层深入,体味意象之美,意境之美,情致之美,熟读背诵的效果会更好。另外,《唐之韵》等电视诗文朗诵素材也曾被我们作为朗诵欣赏的素材,学生普遍反应不错。

(二)在歌吟中唱出意境之味

兴趣是教学的动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古人强调教必有趣,以趣促学。南宋朱熹说过“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如何让《唐诗宋词选读》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产生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缩小审美的距离?我想到了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展现千姿百态的生活,表达形形色色的情绪与心态,为绝大部分学生所喜爱。而唐诗宋词也是当时朝代的流行歌曲,尽管处于不同的时代,人们所经历的事物各有不同,由此衍生而出的情绪感受也相去甚远,但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反应与情感,却并不受时代与地域的限制。因此,某些古人所经历的心理变化放在今日也同样适用,那么用以表现古人情感的诗词歌赋,同样也可以是今人的心理映照。很多由唐诗宋词谱成的流行歌曲很受学生欢迎,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柳永的《雨霖铃》,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清照的《一剪梅》《武陵春》……在教学过程中,我先介绍自己搜集的几首歌曲,引导学生领略诗词与乐曲珠联璧合的美。接着,发动全班学生去寻找这样的歌曲,在寻找、搜集的过程中,学生快乐地听歌,仔细琢磨诗词的意境,也会产生许多疑问,不知不觉中就有了研究唐诗宋词的强烈欲望。

(三)在探究中感悟审美之娱

唐诗宋词是古人生活体验、生命感悟的结晶,沉淀着古人丰富的情感,文学性极强,又充满了人情味。这些决定了诗歌教学的过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实验论证、逻辑推理,而在于呈现文本内涵,激活学生的生命激情,引导学生主动进入文本世界进行审美体验。不应盲目追求唯一标准的分析与评价,而要尊重学生的多元表达与个性体验。一首《将进酒》可能激发女孩子们的一腔豪情,一曲《雨霖铃》可能感发男孩子们的缕缕愁思,一首《锦瑟》可能引发大家万种惆怅、万般感慨。当每首诗词作为教学对象出现在课堂中时,它呈现出的是一种开放的状态,召唤着师生将它唤醒、将它丰富。新课程标准中多处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既是文学鉴赏的必由之路,也是一种非常高的审美境界。

鉴于诗歌鉴赏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就不能盲目追求作品赏析时的群体共鸣(即所谓标准答案),而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个人体验,给学生独立体验的自由与空间。如讲《青玉案》时,因为之前对辛弃疾的生平、性格、作品都有过详细的介绍,所以除了授课时简单提及创作背景外,我并没有做过多的补充。在理解了全词的基本内容后,我请学生讨论:如何理解作品中“那人”及其处境?学生表现得非常活跃,解读方式也很多。有的学生是通过分析表现手法——反衬加以评价;有的学生是知人论世,通过分析辛弃疾的性情、志向与政治际遇、人生处境来理解;有些则联系南宋同时代词人的作品,如李清照的《永遇乐》,由南宋朝廷粉饰太平的做法来理解“那人”的正义感与时代感(这种对知识进行迁移的做法非常值得赞赏);还有一位同学由处于寥落、清冷之处的“那人”联想到苏轼《卜算子》中的孤鸿,表达自己并未经历过但可以感受到的那种缺少知音、独处高处的人生处境的体味,他的语言还很稚嫩,但在这样小小的年纪就能够自然地去体会人生的况味,不由我不感动。固然,“情人”“志同道合的知音”“孤傲、清醒的自我写照”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状态”。

这些解读都非新声,但学生发言的踊跃对我触动极大。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首词所营造的境界对学生内心的深深震撼。人们常常感叹现代社会是一个人心与人心隔阂不通的世界,既然语文教育格外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那我们就可以积极地以唐诗宋词的人情打通并开阔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也许诗词是太古老的东西,但诗词里那个人情的世界亘古常新,就像唐晓明教授所说:“唐诗是不死的心灵”,“在现代社会中保留一点唐诗精神,不是风花雪月,不是语言艺术,而是回到唐人的梦,回到可以通而不隔的心”。

实际上,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从来都注意对文章的直觉体悟,即意会,在学习过程中凭借直觉感受体味、领悟作品内容、形象和意义。直觉是个体的,它注重学生对作品的心领神会,即学生个人心灵的体验;它追求悉心体味、崇高灵性的把握性,着意发挥主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和能动性。这种直觉体悟的模糊性体察,是学生对文本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发散性把握。有些诗词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字词问题,对于作品的意境、语言的鉴赏,则引导学生去自己展开。

以上内容是我在上诗词鉴赏课中获得的一点肤浅的看法,其实反思是为了更好的进步。希望在不断的探讨中,能让诗词赏析课上得更有诗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如沐春风,得到诗词的熏化。

【参考文献】

[1] 王卫波. 流行歌曲与唐诗宋词[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7(12).

[2] 邹雪晴.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研究与实施[J]. 文教资料,2012(36).

[3] 何琴.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策略[J]. 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4).

猜你喜欢

唐诗宋词体味意境
你身上的体味怎么来的
补唐诗宋词组佳句
春色满园
聪明的蚊子
怕“体味骚扰”,日男人大买止汗剂
体味预报器
探析唐诗宋词中红色表示的意象
一朵花的意境
罗贯中与施耐庵(下)
唐诗宋词里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