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讲授教学模式的掌握
2015-04-09戴盈莎
戴盈莎
【摘 要】 讲授模式教学是教学中最流行而且是最基础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社会认为他们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通过目标导向的刻意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学会这一教学模式,从而学会教学。
【关 键 词】 目标导向;讲授模式;训练
一
目前最广为接受的教育目标仍然是与知识的获得与记忆有关的,学校的课程也是围绕着各类学科知识建立起来的。所以,在实践中,讲授模式依旧是教学模式的主流。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讲授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教学方法,能够被应用在所有的学科领域和年级中,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社会认为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笔者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学方向的学生讲授中小学语文学法指导这门课时,要求学生首先要掌握的教学模式就是讲授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和解释占据课堂教学时间的大约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中小学语文教师用于讲授和解释知识的时间还会增加。有的认为教师讲授的时间太长,应该创造各种以减少教师说话时间为目的的模式,但笔者认为,正式的知识讲授仍然是教学中最为流行的模式。
案例导引:在中小学语文学法指导课程的教学中,我认为,学生将来要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尽快的进步和提升,良好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布置应用讲授模式和进行课堂教学的练习时,应首先对讲授教学模式的理论特征、学习结果等进行概述,并从“知识结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等方面为该模式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支持。然后给他们布置任务,以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选取中学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进行一个课时的教学准备。包括教学前环节、互动环节和教学后环节作出的专业决策,实施专业行为——学会应用讲授模式进行教学。接下来,各小组轮流进行一个课时的课堂模拟教学。在课堂教学练习中,我看到学生们展示了他们认为很有魅力的课件——PPT,其中充满了各种漂亮的文字,大量的图片在屏幕上频繁展现,其间还穿插着很多视频短片。显然,学生们都花了大量的时间美化视觉效果,看上去很华丽,甚至有“秀”多媒体技术的嫌疑,但讲授的内容却非常空泛,对于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内容,只是简单地讲述。有些小组虽然能基本掌握该模式,但却是一讲到底,生怕有所遗漏。没有其他的教学模式和环节的配合,效果可想而知。
二
这让我思考:为什么学生的表现与教师的要求相脱节。分析原因后发现,尽管课前教师指出了目标,提出了要求,以为这样的告诫足以引导学生,尽管这种想法很合理,但要想有效指引学生的努力方向,还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路,进行重点引导和练习。我的做法是:目标导向的练习。目标导向包括讲授模式的目标导向和文本的目标导向。
首先,对讲授教学模式进行概述。讲授模式是一个教师中心的模式,它由四个主要的环节组成:1. 教师阐明课程的目标,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2. 呈现引导材料;3. 讲授新知识;4. 以交互活动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情况,并强化、拓展他们的思维技能。讲授模式的学习结果是:帮助学生习得、消化、记忆新知识;扩展其概念结构;培养他们倾听和思考知识的习惯。
其次,练习。已有的研究告诉我们,如果学生的练习具备如下三个特征,他们的学习和行为表现将得到最大提升:1. 聚焦于某个具体目标或行为标准;2. 以学生的当前行为表现为基础,具有恰当的难度水平;3. 具有足够的数量和频率,能使学生达到行为表现标准。根据这三个特征,我把讲授模式的学习和练习放在刻意练习上,即把练习聚焦于某个具体目标或标准。刻意练习的一个关键特征,在于它针对具体目标和要求进行练习。此外,刻意练习所用的时间,能够预测练习者在该领域的持续学习的结果;而花在一般性练习上的时间,则不具备这种预测作用。根据这些练习特征,我认为:如果练习者都花费大量的时间,从事某一技能的专门练习,并不断监控自己在某个特定目标上的进步。
再者,目标导向练习的另一个优势是,学习者可以全程监控并据此调节自己朝向目标的进展情况。中小学语文学科讲授教学模式的练习也可以围绕特定的目标或标准进行,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因为,特定目标或标准为学生的练习提供一个聚焦点,使学生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这一目标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练习中,教师较易出现的突出问题是:教师往往认为自己已经清楚地告知学生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就如前面案例中出现的情况)。如果教师不能清楚地陈述目标或目标导向不明,学生就很难知道自己该练习什么或怎样去练习。作为教师,应从以下两方面来陈述目标更为具体:1. 从要学生“做什么”的角度陈述目标,这能自然地引出更为具体的要求,从而使学生更易于正确地解读这些要求。2. 目标中陈述的所有行为表现,都可以(被教师或学生)监控和测量,从而使反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和技能的练习。总之,就是要明确告知学生需要做什么、学什么。
三
就目标导向进行刻意练习以促进学生讲授教学模式的掌握,笔者的具体方法:
1. 选择授课的内容。讲授课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获得陈述性知识。所以,选择授课内容即为目标之一(另一目标为讲授教学模式特征等,前面已提到),学生根据这两个目标做好讲授准备。
2. 练习的积累。学习是随着练习逐步积累的,因而多个简短的练习往往比单一的一个长练习更能促进学习。我把练习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每一阶段又包括几个具体的练习。第一阶段,第一次练习,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时间:一课时;陈述目标导向:讲授模式主要环节、教学内容目标;刻意练习:讲授模式学习结果和教学内容的实现。学生要做的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了解(预设)学生先前的知识;选择适合的、有效的引导材料(包括PPT内容的展示);计划好时间和空间的分配。然后进行课堂内容的讲授。第二次练习:教师陈述的目标和要求不变,教学内容也不变,只是把课堂讲授的时间由原来的一课时变为30分钟,来看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如何调整他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并进行讲授。第三次练习:其他的目标和要求仍然不变,只是把课堂讲授的时间由第二次的30分钟变为20分钟,再来看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如何调整他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讲授模式的教学是否掌握了。
从学生上课的情况来看,一开始的练习,学生准备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创设情境,呈现引导材料,讲授学习材料,乃至PPT的呈现,一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可谓丰富多彩,他们全然不管目标导向的标准和要求,把自己准备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展示出来,唯恐要讲授的内容有遗漏,唯恐课堂死沉沉,把那些有趣但是对正在教的课文而言并不重要的内容也纳为讲授的内容,PPT的展示也如此,一个课时的教学被“教师”的讲解填得满满的,没有空隙,“教师”不停地讲,一直讲,可谓“眉飞色舞”。当时间缩短为30分钟后,学生准备和讲授的内容较第一次有了筛选,一些与目标导向的标准和要求联系不大的讲得少了,PPT也做了选择,学生基本能够把握讲授模式教学的要求,同时教学内容更能扣住教学目标的要求。当课时压缩为20分钟后,学生的讲授已基本能紧扣目标导向的标准和要求进行了,内容精简了许多,PPT的展示也做到了少而精,紧扣讲授内容并能起到辅助的作用。课文的感知也由原来听录音、看视频,变为学生或师生共同朗读,且能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教师的提问也更有效、优质。
第二阶段,把第一阶段练习的环节反过来再进行练习。即:其他的不变,只是把时间改变一下,练习由20分钟扩展到30分钟;再由30分钟扩展到一个课时。结果,学生集中讲授目标导向要求中的最重要、最有效的知识;那些有趣但是对正在教的文本而言并不重要的内容少讲,甚至不讲了,还设置了一些环节来辅助教学。拓展的知识也紧扣文本,能将新知识和先前知识整合起来。学生对讲授这一教学模式的概念、环节和学习结果等知识也由原来的模糊,到清晰并能应用。
讲授模式特别适合用于传授给学生新信息,帮助他们记忆新信息。通过目标导向的练习,把练习聚焦于某个具体目标或标准进行刻意练习,教师或学生可以监控和测量教学效果。经过两个阶段和几个环节的练习,学生可以很容易地掌握这个模式,并在理论和实践中获得支持,从而学会教学。
【参考文献】
[1] 邵亚梅,杨金平. 意义建构为目标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 文学教育,2013(7).
[2] 时金芳. 语文教学设计[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 王相文,王松泉,韩雪屏. 语文课程教学技能[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