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名著阅读在活动中闪亮
2015-04-09张家群
张家群
[摘 要]
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但是,学生却没有兴趣阅读名著。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是语文教师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名著阅读;兴趣培养;活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标准》在“附录2”中还提出了具体的阅读建议。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其中要求初中学生阅读的长篇名著有:吴承恩的《西游记》、施耐庵的《水浒传》、老舍的《骆驼祥子》、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夏绿蒂·勃朗特的《简·爱》、高尔基的《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九部文学作品。初中语文教材也对这些名著做了介绍,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然而,现实情况怎样呢?应该说是存在诸多问题的。
一、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一)名著阅读的功利化
名著阅读教学容量大,费时费力,不像课文阅读教学那样具有可控性。再者,学生也没有时间读(因课外作业太多),没有兴趣读。因此,很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为了应付中考对名著导读的考查,为了短期内获得最大的成绩,提高名著阅读的效率(也就是提高考试的成绩),便代替学生去阅读。即从各种参考资料当中搜索小说故事梗概、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等知识点(即考点)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直接将这些内容记住;有些老师甚至把作品的原名、作者及国籍、主人公、写作形式等列成表格印给学生,让学生背下来。有些教师则是让学生通过做题学名著,将导读变成死板的填空题、选择题,学生看似“无所不知”,其实他们的语文素养一点也没有得到提高,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其实,名著阅读对于学生而言,不应被视作消遣,更不是仅仅为了考试。语文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感受文学艺术的美,提升审美境界”“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情趣,提高道德文化修养”。
(二)名著阅读的距离感
人文教育与知识传授是水乳交融的。名著中大量的经典文本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积极健康的价值追求,是学生最好的精神食粮。但遗憾的是,现在的初中学生往往只关注眼前;只关注中考;不愿意花时间去读,也没有兴趣去读。对经典名著中的人物有距离感,对经典名著中的思想有隔世感。他们读《童年》的时候,觉得生活太苦;他们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时候,认为保尔太傻。其实,中学生对于社会发展和生活现实的认识,除了通过师长教导和自身经历去了解之外,从名著中去学习体会也是重要途径之一。要真正学好文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努力扩大阅读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这种距离感,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找出经典名著与中学生生活的共同点,帮助他们建立同名著之间的密不可分联系,使学生从自身境遇出发,善于体察名著中人物的命运,让学生自觉地走进作品,同作品中的人物,同作者一起同悲同喜。让作品人文的魅力,塑造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个性人格。
学生为什么对阅读名著有如此大的功利性和距离感呢?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读名著呢?他们的回答是:“没有兴趣。”试想,一个对名著不感兴趣的学生怎么可能读好名著呢?
无数例子证明,兴趣是成就事业的重要因素。而阅读名著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去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二、导读策略
(一)通过读书笔记评奖活动,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的兴趣。例如,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富于创造性,喜欢制作各种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全神贯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的兴趣。例如,有的学生喜欢绘画,每当完成一幅画,他都会对自己取得的成果表现极大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如果没有直接兴趣,制作各种模型的过程就很乏味、枯燥;而没有间接兴趣的支持,也就没有目标,过程就很难持久下去。因此,只有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持之以恒,目标明确,取得成功。我们通过读书笔记的评奖活动就可以把学生阅读名著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都调动起来。有句话叫做“不动笔墨不读书”。意思是说,书光读不行,读,只能让你“进去”,使你懂;而“动笔墨”才能使你读透,让你“跳出来”。圈、点、勾、画、批注等都算是“动了笔墨”。朱熹注释孔孟,编辑《四书》,使得儒学得以传承;金圣叹批评《水浒传》,使得《水浒传》得以流传;张竹坡评点《金瓶梅》,使得《金瓶梅》得以面世;脂砚斋评点《红楼梦》,使得《红楼梦》得以保存。这些都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典范。作为后人,我们应该感谢这些评点者。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习古人的这种读书的态度和方法。当然,学生的“圈、点、勾、画”是受限制的,因为他们读的书大多是借来的,不可能在上面“动笔墨”。学生要想边“动笔墨”边读书,那就只有写读书笔记了。我们市教研室每年都进行一次读书笔记的评奖活动。我们就利用这样一个机会,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写读书笔记,可长可短,但不能少于200字。笔记的内容主要是本学期教材中推荐的名著,以此来促进学生去读名著。开始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基本上都是抄。后来逐步逐步地就有了自己的东西,且见解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富有个性。我们每年都推选相对优秀的读书笔记参加市里的评选,每次都有不少学生获奖。另外,我们每学期还编一本读书笔记专辑(类似于论文集),收藏在图书柜里,供学生们阅览。哪位学生的读书笔记入选了,都会感到是一份光荣,一份自豪。通过这些评选评奖活动,大大地调动了学生们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通过编演课本剧,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据研究,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积极性高,就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反之,他的才能只能发挥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我们让学生去编演课本中节选自名著课文的课本剧,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我们学校每年的12月,是艺术节活动月。其中有一项活动就是课本剧的展演,每个班级都要有节目参演。记得2008年的时候,我们班同学正在热读《三国演义》。那一年,我们班编排的课本剧就是《三顾茅庐》。我就利用这个机会,让演员讲对角色的认识和体会,揣摩角色的心理。让全班同学评演员的表演,包括演员的语言、动作、神态、服饰、道具,等等。我告诉他们:“要想演好这出戏,就必须把握住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此时的心理状态。比如刘备这时的求贤若渴;诸葛亮的待价而沽;关羽、张飞,尤其是张飞的嫉妒担心等等,都要通过语言、表情、动作、语气等表现出来。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把原著读懂、读透。否则,就演不到位。这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三国》的积极性。这之后,学生们在讲评的时候,都能从原著中找根据。艺术节展演的时候,我们班的课本剧《三顾茅庐》演出很成功,获得一等奖。此后,学生们还排演过《智取生辰纲》《祥子拉车》《特别法庭》(根据《威尼斯商人·节选》改编)等剧目。学生们通过读、讲、演,把原著读“懂”了,也读“透”了。不仅了解了作品的故事情节,熟悉了人物形象,还有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三)通过“百家讲坛”活动,强化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过:“天才就是对兴趣的顽强的入迷。”他还说:“制造庸人的方法是极为简单的,那就是不让孩子热衷于某一事物,只这一点就够了,对任何事情都不着迷,都不感兴趣,这就是庸人的特征。”我们学校绝不是培养庸人的场所,我们要培养出天才。那就要首先培养学生读书兴趣。还是在2008年的时候,那时,我正在做“名著导读”的研究,正巧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开播易中天的《品三国》,我觉得不错,就组织学生看了一集。谁知是一发而不可收,学生们都要求继续看。就这样,学生像入了迷一样,看完了全集。我想,既然学生对易中天的《品三国》如此感兴趣,何不刺激他们一下,让他们也读《三国演义》呢?于是,我对学生们说:“你们很喜欢易中天的《品三国》,但你们知道易中天为什么会讲得这么好吗?”学生们摇头。我说:“他在上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把《三国演义》读了十几遍,可以说他已经把《三国演义》烂熟于心了,所以他才能讲得这么好。”学生们点点头。我接着说:“如果你们也能读它个几遍,说不定也能讲得这么好。”有的学生在摇头,我看学生有点儿不信。又接着说:“其实啊,易中天讲的,只是《三国演义》的一小部分,《三国演义》比他讲的要丰富得多。你们要想真正了解《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名著,还要自己亲自去读。如果谁有兴趣的话,我们也搞个‘百家讲坛,就讲《三国演义》的故事。”于是,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全班掀起了阅读《三国演义》的热潮,几乎是人手一本《三国演义》,学生见面必谈《三国》,仿佛他们全然进入了“三国”的世界。一时间,形成了读《三国》;讲三国;议《三国》的氛围。有几位同学还真的模仿易中天做了几次“百家讲坛”。其中讲的最成功的是王大智同学,他用课外活动的时间讲《三国》,每次开讲,小会堂都是座无虚席。对此《彭城晚报》还进行了专门的报道。
歌德这样说过:“阅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名著是经过时间检验过了的经典,当然是好书。我们要想办法调动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积极性,把学生领进名著的大门,让他们走进名著,汲取力量。让他们的成长之路有更多高尚的人伴随,让他们的成长之路充满精神智慧和思想之光。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