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疗偏瘫另有新径

2015-04-09孙成彦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脑瘫偏瘫肢体

孙成彦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的高发,因脑出血、脑梗死导致肢体偏瘫的患者越来越多,且发病年龄越来越早,三十多岁发生脑出血、脑梗死的患者不在少数。此外,还有不少因交通事故导致脑外伤而发生偏瘫的患者。

在偏瘫早期,患者的肌力、肌張力下降,甚至完全瘫痪;后期随着脑功能的恢复代偿,偏瘫肢体的肌张力逐步升高,直至过度升高,肌肉持续收缩导致关节变形,严重影响肢体功能。很多人认为,肢体偏瘫了,只能通过不断进行康复训练加以改善,力争恢复部分肢体功能。其实,拯救偏瘫肢体,并非只有“功能锻炼”一条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脑血管病、脑外伤导致的肢体偏瘫与脑瘫的病理过程高度相似,用于治疗脑瘫患者的外科手术方法,同样可以用来治疗偏瘫患者。

传统的脑瘫手术主要在肌肉、肌腱和软组织层面开展,通过矫正肢体畸形来恢复部分肢体功能,效果有限。近年来,脑瘫的外科治疗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追求100%的解剖复位,而是以“在保留肢体运动功能的基础上争取解剖复位”为主要目标,在功能神经层面展开。主要手术方法包括: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离断术、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离断术、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等。这些手术需要在电生理设备的配合下,开展功能层面的神经切除,切多少、切到什么程度,都在设备的监测下进行,可以避免传统手术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肢的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且不容易旧病复发。

针对偏瘫患者,同样可以采用上述“功能神经层面”的手术方法,切除部分支配肌肉的神经,在保留感觉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偏瘫患者过度增高的神经肌肉兴奋性,使发生痉挛的肌肉松弛下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尤其是精细动作的恢复。存在关节畸形的患者,可以通过二次手术,将关节恢复至正常结构。

目前认为,偏瘫患者的最佳手术时机为起病后1~2年内。当然,并非所有偏瘫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肌张力3级以上、肌力3级以上、平衡功能良好、全身状况较好的中青年患者,手术康复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脑瘫偏瘫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护理中应用效果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世界各地的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
漫画
心理干预对轻中度脑瘫儿童综合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