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科书中的“国内战争”
2015-04-09一风
一风
前些日子,读了一本美国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的排序、内容的择取、课后的习题,都在我脑海里久久萦绕,它是那样有力地要改变我看世界的方法,无论怎么挣扎,它都牢牢地盘坐在我的大脑。
美国人的思维真是奇特,他们把教材内容按编年史的形式串起来,也就是把课文按历史的发展线索来编排,将200多年的历程分成6个主题时代:
1.文明的交汇(开始~1750年),共9篇课文。
2.国家的诞生(1750年~1800年),共8篇课文。
3.国家的发展(1800年~1870年),共8篇课文。
4.分裂、和解与发展(1850年~1914年),共12篇课文。
5.不满、觉醒与反抗(1914年~1946年),共8篇课文。
6.繁荣与保护(1946年至今)共10篇课文。
这样的编排框架,清晰地展示了美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让我这个外国人仅仅看个标题就有“一览无余”的路标感和画面感。美国人的思想真是无拘无束,完全不在乎这是语文教科书还是历史教科书。我可从来没见过这么编写教材的,怎么这么不讲规矩?
在课文的选择上,他们完全无视“主流价值”,特别是选择“美国内战”的文章,完全没有正确的价值引导,最没劲的是居然没有敌人,打仗就应该有敌人,打敌人就应该有理由(比如北方要摧毁南方的黑奴制,要解放黑奴),打胜了就应该庆贺,最起码也要来个“歼敌800万,缴获坦克几百辆”之类的报道吧,这多带劲啊,可是这些都没有。
从主题“分裂、和解与发展”就可以看到其价值的中立性:“分裂”是中性的(没有用“叛乱”),“和解”是温和的(没有用“战胜”),“发展”是共同的(没有用“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在“分裂、和解与发展”的主题下,第三课是《内战中的声音》,共收集了6篇普通人的日记和信件。这些日记和信件,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也没有伟大的政治抱负,作者只是记录了战争下的环境和内心的恐惧与希望,有着很强的纪实性,而这个单元的目标就是学习“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作品及其写作特点。
这6篇日记和信件的主角既有胜利的北方军,也有失败的南方军,还有牧师和黑人。北方军一个士兵的妻子玛丽·彻斯纳特的日记,记录了自己在内战开始阶段的乐观和恐惧交织在一起的情感;北方军士兵沃伦·李·高的日记,记录了自己为了赢得“旅游和提升”的机会而报名参军及以后严格、单调而艰苦的训练生活——当时军队招募士兵时承诺给士兵“旅游和提升”的机会(嗯,不但参军动机不纯,连招兵的宣传也不高尚);南方军士兵道尔夫·麦克吉姆的日记,记录了南方军在惨败的葛底斯堡战役中一个具体战场的情节(哎呀,打败仗这等掉底子的事情也好意思写);还有南方军的将军托马斯·杰克逊给他妻子的信,信中记述了南方军在战争中获得的第一次胜利,他把自己的喜悦和得意与妻子分享(嗯,太不谦虚了,难怪后来失败了)……
显然,编者给了敌对双方平等发声的机会,并特别让学生了解内战时期对立双方和不同角色的多种视角和声音。
我在想,我们的文学作品该如何表现内战?我们该如何让孩子们去了解那段令人心酸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将从这段历史中获得些什么?
(本文摘编自《青年博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