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韵外之致——南通彩锦绣
2015-04-09爱涛文化艺术中心武琼玉
文/ 爱涛文化艺术中心 武琼玉
制作工艺
彩锦绣是在方格纱的底料上,灵活运用点彩、纳锦针法以及染、衬钉、盘等各种工艺手段,组成独特的点、线、面的刺绣画面。作品具有简洁、明快、华美、装饰性浓郁的艺术特色。不同于传统平绣,其明显差异在于艺术处理,主要体现在巧用材料、针法处理、关注设计等方面。
在材料的使用方面,其方格纱底料为半透明的材料,可使绣出的画面产生朦胧美和虚幻的效果。在绣制的技法方面,主要采用“点彩”、“纳锦”的针法绣制,以罗纱材料为地,穿针引线,按其网格有规律的施针,45°斜格向上一格称为点彩,横、竖、斜跨数格则为纳锦。“点彩”的绣法相对单一,“纳锦”则始终要沿着网格进行,纳锦针法的设计与编排,在于刺绣者的智慧和审美取向,存在着多样变化的可能。针法图案上亦富于变化,且色彩淡雅清逸,充分体现了针法作为刺绣艺术本体语言的作用。
彩锦绣艺术是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自上世纪60年代初,在纳纱绣(亦称“戳纱”)“点彩”、“纳锦”针法的基础上锐意创新,且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发展起来的新绣种。作为源于传统民间刺绣的新样式,被专家学者誉为“传统与现代成功的结合”。南通彩锦绣充满着丰富的刺绣针法语言,与传统平绣相比,具有更强的装饰性和表现力。
传承人
王建华(1955—),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通彩锦绣的唯一传承人。先后师从老艺人张元芳、曹国秀,曾参与和独立承担了《长城万里图》、《敦煌之梦》、《高原胜境图》、《华夏雄风图》等多幅大型作品的指导绣制。由其本人绣制、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黄培中设计的彩锦绣双面屏风《海市蜃楼》被收录在《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目前该作品馆藏于江苏省工艺美术馆(南京爱涛文化艺术中心)。
发展
彩锦绣始于南通。南通是传统产棉和蚕桑的生产地,因此织、绣、印、染的传统染织业异常发达,地方民间艺术也是品种丰富,多彩多姿。建国后,为保护和发展地方传统技艺,为经济建设服务,1959年成立了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在当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指导下,一方面努力发扬沈寿先生“仿真绣”的传统,另一方面深入民间进行针法调查研究,萌生出“将流传民间古老的针法——点彩、纳锦运用到现代刺绣中”的想法。
因文化大革命影响,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停止运营3年,1972年恢复重建,所长宁覃随即赴各地参访取经。期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珍贵古代刺绣给予了他深深的震撼:这些两千多年前的“铺绒绣锦”残片,其针法形式竟与“纳锦”极其相似。随后更加坚定了他运用传统民间刺绣针法创新的信心和决心,并从“ 点彩”、“纳锦”的称谓中各取一字,“彩锦绣”因此而得名。
之后不久,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融合纳锦针法,在当年老艺人张元芳先生点彩绣《竹林溪鹅》的启发下,成功绣制了《蕉香季节》、《初踏黄金路》等一批作品,这种出自传统民间的观赏性刺绣新样式,逐渐在业界受到肯定和关注。
随之40余年的“彩锦绣”改良革新之路离不开高校专家学者的肯定和鼓励,一直以来参与讲学和指导工作的有张道一、范曾、保彬、袁运甫、袁运生等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他们先进的理念,丰厚的学识和真知灼见,为彩锦绣艺术的发展与创新,起到了不可取代的指导作用。
如今在艺坛上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彩锦绣,除了装饰性艺术特征所产生的形式感外,尤其表现在最大限度地释放了针法语言的发挥。所产生的材质美和工艺美,既暗合古人——“材美工巧”的说法,又产生了“可以用眼睛去触摸”的视觉感知,是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审美理念的完美契合。彩锦绣具有装饰性艺术特征,在应用上也由传统日用品刺绣,发展到现代观赏性刺绣、彩锦绣壁画大型作品的研制,进而又拓展到现代公共艺术的领域。最终彩锦绣现已成为现代刺绣手工艺创新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