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仁政”学说的思想基础与实践

2015-04-09黄金铮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臣子仁政君主

黄金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029)

孟子“仁政”学说的思想基础与实践

黄金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029)

孟子作为有名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不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孔子学说,也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的思想瑰宝,“仁政”则是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在著述中多次提出,人民的拥护是维护君主统治、实现天下统一的核心保障,而实行“仁政”必定有利于民心的归顺。“仁政”学说的基础是“性善论”,核心是“民本”,举措的主要对象是百姓和臣子,这些在根本上将人民的地位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孟子;仁政;性善论;民本

孟子生活所在的战国时期,经过春秋时期的无数次兼并战争,周王朝彻底衰亡,连表面上的“共主”地位也已丧失[1]31,在战争中生存下来的几大诸侯国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格局,求生的欲望和扩张的野心使彼此间的攻伐愈演愈烈。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和平和统一成为无数百姓的愿望,也成为孟子的政治诉求。

孟子对于“仁政”的推崇不遗余力,在孟子看来,“仁政”能够使人民的归顺、国家的发展、天下的统一成为一件轻而易举并理所当然的事情。显然,这种逻辑囿于时代的局限,寄托了太多美好的幻想,或者说过于理想主义,尤其与当代国家的治理有着巨大差异。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追逐利益的战争年代,孟子能够发出仁义优先于利益的声音实在难能可贵。

一、“仁政”的理论基础

“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仁政”的定义便与“性善论”息息相关。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2]69紧接着,孟子为解释“不忍人之心”进行了举例:“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2]69综合以上两段孟子所说的话来看,人的同情恻隐之心是与生俱来的,人天生就有向善的能力,因而一种可采纳的施政方案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符合人的本性[3],“仁政”就是与人的善性相契合的施政方案,实施“仁政”的前提则是要有“仁心”。

“仁心”得以存在依赖两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人性之善是先天的,或者说人先天就有向善的潜质和禀赋。这个观点在孟子与告子的辩论中得到了阐述:“告子曰:‘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在这里,告子将人性比作水流,将东西方向分别比作善和不善,决口朝向哪里,水就向哪里流去,没有向东或向西的定性,人性也是如此,没有善和不善的定性。孟子针对告子所举例子的弱点非常巧妙地反驳:“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就是说水流是有方向的——“水无有不下”,人性向善就好像水流向下,即便有改变方向的可能也一定是因为受到了外力的影响[2]240。第二个方面就是前文中提到的“外力”,主要是人所处的环境。“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2]247年轻人的行为没有体现出人性之善,不是因为天生资质如此,而是丰裕或疾苦的社会环境影响了他们。因此,“性善论”并不否认人在后天学习和扩充知识的重要性,而只是肯定了人的本性中已经有的“良知”“良能”和能扩充至包括仁、义、礼、智“四德”的发端[4],性善的基础和后天的培养使“仁心”的出现成为可能,也就能够进一步催生“仁政”。

二、“仁政”的思想核心

民本思想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思想核心,主要的具体表现是“爱民”和“为民”。孟子认为,人民是政权建立和稳固的根基。换言之,政权的存在目的是尊重人民的意愿,为人民营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建立文明的社会秩序,最终使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政权为了人民而存在,统一天下只是实行“仁政”的结果[1]36,当放弃政权能够造福人民时,政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孟子曾经借邠地和太王对这一点进行了举例说明:当狄人入侵邠地时,太王曾试图“事之以皮币”“事之以犬马”“事之以珠玉”以求躲过祸患,但仍没有成效。当太王得知狄人只想得到邠地的土地时,太王说:“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于是选择离开邠地。可以试想,如果太王坚持对邠地的统治,等待百姓的可能就是狄人发动战争,而战争的代价就是劳民伤财、伤及百姓。为避免招致战争,太王选择出走,那么狄人日后占领邠就无需采用暴力的方式,这就是太王作为君主的民本思想的体现。值得一提的是,太王的仁德感动了许多百姓,出现了“从之者如归市”的场面,赢得了民心[2]46。

孟子说,桀和纣之所以丧失天下,就是因为失去了百姓的支持。由此提出了“得天下之道”的方法:“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心,斯得民矣”。也就是说,“得民心”是真正“得民”的基础,只有“得民”,才能得天下。举例而言,通过暴政对百姓进行管制,百姓受到残酷压迫,即便百姓没有离开自己的国土,对于施行暴政的君主而言,民心也已经失去了,统治的根基便不再安稳,最终导致天下动摇。想要得到人民内心的支持和爱戴,就要“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也就是说为百姓聚积百姓想要的,不强加他们厌恶的。归根结底还是尊重人民的选择,这就是“仁政”,做到这一点,百姓归服就会“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2]154般无法阻拦。

“民”在“仁政”学说中举足轻重,孟子为凸显“民”的地位,将其和“社稷”“君”进行对比,也就形成了最著名的那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2]324的精辟论述,将“重民”思想推到一个全新的政治高度。如果说“重民”是站在君主立场上的言论,出发点是劝谕君主,那么“民贵君轻”就是站在了人民的一方,使“重民”思想发生了质的转变[5]。并且,孟子将君主与社稷割裂开来,强调了社稷并非君主的私人物品,肯定了国家的独立性和公共性,是政治观念的重大突破。

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仁政”还是“民本”思想,都没有否定等级制。即便人民是政权的决定因素,“君”和“民”在实际地位上依然不平等,甚至说“民”与“民”也是不平等的。孟子对此给出的解释有:“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之,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2]111孟子将人大致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两类,认为禀赋不同的人社会分工不同,应当各司其职而非无条件平等。

三、“仁政”的实施举措

孟子的“仁政”学说并非只是对其政治理想的原则性说明,关于如何实施“仁政”,孟子也有许多具体主张,其针对的主要对象当然还是“民”,但“民”在这里是一个广义上的定义,包括百姓和臣子。

1.针对百姓的实施举措。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认为人的需求是递进的,当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求就会出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产生于1943年,有趣的是,孟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过与之相似的论断:“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2]111。虽然孟子没有非常规范正式地解释人类的需求是有层次的,但孟子看到了人的需求差异,即安稳的生活实现之后,教育、文化等其他社会价值才会被需要。结合孟子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反战思想,从这一层次引申而来“仁政”的实施需包含如下方面:

第一,稳定社会环境。在战火纷飞的战国年代,百姓面临战争带来的极度的痛苦,孟子对于和平统一的渴望也就十分强烈,而且孟子认为只有不杀人、尊重百姓生命的君主才能实现天下统一,这个观点在他与梁襄王的对话中得到体现:“‘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2]10对于努力为君主作战的人,应当施以重罚,孟子借孔子的话表达了自己反战的主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2]159。为得到土地作战的人在孔孟看来无异于吃人肉,好战的人应该接受最重的惩罚。要知道孟子是主张减刑罚的,但在发动和参与战争的人面前,孟子表现出重刑罚的立场,以期加强好战的人对于战争的恐惧,从而减少战争,为稳定社会环境创造条件。

然而,孟子并不是一个坚定的反战者,纵然在《孟子》中表现了憎恨战争的色彩,但他也肯定了某些战争的必要性,衡量战争是否必要的标准就是百姓的意愿。当宣王不知齐国是否应该吞并燕国时,孟子回答:“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2]40百姓的意愿取决于君主是否实行“仁政”,“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3]319。如果君主“仁”,君主的征讨非但不会恶化百姓的现有生活环境,还会帮助百姓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这样异国的百姓就会向渴求及时雨一样渴求君主的到来,例如“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2]131。

第二,满足生活需求。首先,要满足百姓的经济需求。土地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向来是与生死休戚相关的大事,与现代社会不同,战国年代的农业技术尚不发达,主要依靠的是“天时”,因此遵守自然规律至关重要。“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5遵守自然规律,物产就会丰富,百姓的生活就会有保障。

薄其税敛同样是满足百姓经济需求的有效措施。孟子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2]300孟子曾为君主提出过几点取得民心的建议:“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於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於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於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2]68,包括取消商人的货仓税;取消旅者的税收以稽查替代;取消农民的地税;取消地方的税收。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的税收负担虽然减轻,但国家也失去了税收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孟子提出井田制,即“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2]106。

孟子在提出“薄税敛”的同时也提出“减刑法”[2]9,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人民的爱护。孟子还借文王之政歌颂“罪人不孥”[2]32,反对罪刑的连带责任,主张罪犯一人承担责任,避免伤及无辜的家人,是法学思想的进步。

第三,加强思想教育。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性善论”也强调了后天环境对于人性的影响,因此对百姓进行思想教育同样是“仁政”的必备举措。孟子宣扬的思想教育主要是通过兴办学校向人传授以“孝悌之义”[2]5为代表的伦理思想。实施教化的具体方式有五种:“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2]312在这个过程中,君主尤其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使“小民亲于下”[2]105。

百姓的利益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君主时刻关注百姓的需求,做到君主与百姓同乐。孟子告诫齐宣王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2]29也就是范仲淹的那句脍炙人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来源,描述了君主和百姓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果君主与民共同分享快乐和忧愁,人民也会心系君主的快乐和忧愁。“与民同乐”的思想是对百姓需求的满足,亦成为中国士大夫的重要政治理念。孟子对于疾苦百姓有着深切的同情。孟子的思想大多通过他和君主之间的对话表现出来,看上去是对君主的劝勉,实际上是为实现百姓利益献计,用心良苦。

2.针对臣子的实施举措。孟子将“尊贤使能”作为政治道德的重要规范加以强调,并把知人善任、任人唯贤看做治理国家的先决条件之一[6]。孟子认为,仅依靠君主一人,纵使仁德贤明,也不能将国家治理好,君主的成功离不开“贤人”的辅佐。比如,周文王之所以被誉为一代明君,原因之一就是“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闲人也——相与辅相之”[2]53。

君和臣之间固然存在等级关系,但并不意味着君主掌控一切,臣子逆来顺受。孟子强调了臣下的能动性,指出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讎。”[2]172可见,君主对待臣子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其在臣子心目中的地位,显然,只有君主真正被臣子的内心爱戴,君主才能被效忠,“仁政”才能更顺利得推行。

君主对于贤能之士的做法主要由以下四点构成:第一,选贤。当齐宣王问孟子如何选拔贤能时,孟子有一段精妙的回答:“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2]37这段话有两个重要主张:一是卑贱者应当比尊贵者更加受到礼遇;二是是否举用或者罢免某个官员应当倾听人民的声音。孟子认为,“选贤”不受身份地位的限制,这种权利由君主赋予,但选择的背后是人民的意愿。

第二,尊贤。从原则上讲,君主与臣子拥有共同的目标,就是使人民幸福、使国家昌盛、使天下安定,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贤能的存在不可小觑,所以君主一定要给予贤能尊重、重视贤能。鲁穆公在“尊贤”方面就做得十分好:“昔者鲁缪公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2]93当贤能倍受尊崇时,就会更加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并且,“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2]224尊重贤能依旧不因贤能之士的地位不同而有所差别。

第三,信贤。这里强调的是要给予贤能一定的独立空间,供他们施展才华而不强加干预。在“信贤”这一点上,孟子将治理国家与雕琢璞玉相比较,侧面批判齐宣王干涉专业人士的做法:“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2]39这里透露出来的意思是,国君不仅需要选拔和尊重贤能之士,更要相信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允许他们有自我判断和决策的权力。不然,“不信仁贤,则国空虚”[2]323,对国家造成损害。

第四,学贤。孟子认为“人之患在好为人师”[2]165,意思是说人常常有些狂妄、不谦虚,总是喜欢教导他人,而不喜欢聆听他人的教导。国君也不例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在这种倾向之下,有真才实能的臣子反而得不到重用,从而导致“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想要有作为的君主必须主动寻求臣子的意见和教导,就像商汤对伊尹那样,“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像齐桓公对管仲那样,“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2]78。君主只有放低姿态向贤能学习,才能收获珍贵的治国建议。

孟子主张精英政治,在君主的身上寄托了太多希望,认为君主个人的行为品德会对臣子乃至天下百姓产生重大影响,只有君主不断自我反省、寻求进步,臣子才会更加优秀。孟子对此说道:“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2]164所以,君主在依靠贤士的谋略的同时,也要不断完善自己,二者相结合才是实现“仁政”的最佳途径。

当然,孟子的思想并不完美。首先,他将大量的政治问题归化为道德问题,过于理想主义的设计使政策很难转化为现实。例如,“井田制”就没有考虑土地质量、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缺乏平均分配的具体机制使“井田制”更像是“乌托邦”。其次,孟子对“仁政”的实施路径考虑得有些简单,现实中的国家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国家间存在的利益制衡和互动使政治统治和治理问题比孟子的想象要复杂得多。

[1]蒙培元.蒙培元讲孟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朱辉宇,姜晶花.以性善为根据的治国路径:从孟子性善论视角解读其仁政论思想[J].道德与文明,2006(1).

[4]李存山.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思想[J].文史知识,2014(8).

[5]王引淑.略论孟子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0(2).

[6]龙静云.仁政:先前政治儒家伦理的核心及其借鉴价值[J].道德与文明,2000(3).

The Ideological Basis and Political Measures of Mencius’s Benevolent Policy

HUANG Jinzhe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29,China)

Mencius,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Confucianism,not only improved the doctrine of Confucius further,but also left?abundance of?valuable cultural heritages.?Among them,“Policy of benevolence”is one of the most instructive and important parts of Mencius’s thoughts.From Mencius’s perspective,?satisfaction of people?is the key to maintain monarchy and realize unification.Implementation of benevolent policy,therefore,is beneficial to attract people’s allegiance.Based on“theory of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benevolent policy regards“people-oriented management”as its main idea, which?possesses capability to?enhance people’s status to an unprecedented level.?Mencius’s thoughts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could become even more?influential in the future.

Mencius;policy of benevolence;theory of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people-oriented management

D032

A

1009-4326(2015)03-0026-04

(责任编辑 王先霞)

2015-04-20

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资助

黄金铮(1992-),女,山东淄博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4级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

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5.03.008

猜你喜欢

臣子仁政君主
五张羊皮
当代皇室
浅谈中唐诗歌中屈原的“臣子”形象
和谐君主帝喾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孟子说仁德
臣子与飞蛾
臣子与飞蛾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