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评

2015-04-09

四川劳动保障 2015年4期
关键词:年金工资农民工

农民工工资何时让总理放心

据新华社报道,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在长春市南部新城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考察时表示,“用工量大的企业跟劳动力富余地方的劳务公司合作,这个办法好。农民工不远万里外出打工很不容易,一定要确保他们按时领到工资。”

总理过问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显露了体察民情的拳拳心意。但消解农民工被欠薪、讨薪难的困境,显然不能光指望总理过问,而得依赖法律撑腰。今年1月,最高法、人社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查处衔接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究其意图,就在于强化落实,这也让农民工讨薪难迎来再破题的契机。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提到要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工资保证金和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探索建立欠薪保障金制度,落实清偿欠薪的施工总承包企业负责制,保障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到工资报酬。

说起来,破解农民工讨薪难的法律屏障、制度支点,要做到无罅缝并不容易,但虑及其民生关切度,必须尽快补全现有的短板。尤其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的语境中,更要从法律补漏着手,夯实法治基底,为化解讨薪难接上“法治”的接口。

央视

让企业实行年金制有多难

职业年金的好处显而易见,但目前覆盖的只是机关事业单位。当然,企业也可缴企业年金,但它只是一种可能性,不像职业年金是强制缴纳的。员工能否享受这一福利,有赖于企业的实力和老板的善意。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14 年第三季度,全国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人数为2200多万人,不到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的6%。

职业年金制度是国民所需要的养老保障。问题在于,企业年金不能强制,有些企业生存都困难,多一项强制,说不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提高企业年金普及率,现实的做法是为企业创造条件,鼓励企业改善员工养老待遇,让企业有条件有意愿实行年金制度。

中国企业负担过重是一个老话题。社保就是一个明显例子。今年全国两会,有人大代表指出:绝大部分省市企业的缴纳比例都在工资总额的40%以上,有的地区达到50%。

中国企业负担过重,还体现在社保外多个方面。比如我国增值税税率为17%,还要承担大量的非税收入,如政府性基金、行政收费等。

如何加强顶层设计,从根源上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有更多自主空间,成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破解的题。只有企业负担减轻了,企业以轻装上阵获得更好的发展,企业员工福利提高才有基础。

中国青年报 谢昱航

官员离职并非坏事

近日,关于公务员离职潮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又一次将官员阶层分化问题纳入舆论场的核心。综合各方舆论,有两点一致之处:一是认为仅仅靠一组数据就断言当前公务员离职成“潮”未免显得草率;二是将公务员离职与反腐败联系在一起分析。在充分肯定这两点结论的同时,显然还有进一步展开讨论的必要。

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比例上,官员离职都并非成“潮”。正如有评论指出,做离职潮的解读,只是反映了公众对反腐的过高期许。当下的强力反腐可以理解为这一副产品的处理方式,的确给一些公务员带来一定的外部压力,构成离职的重要动因。但应该看到,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官员群体的分化动机一直是多元的而非单一,反腐压力只不过在官员离职动机中添加了一个新的因素;另一方面,无论动机如何多元,官员离职首先出于收益比较的考虑。换言之,利益因素应是考察官员离职动机的首要因素。

无论如何,官员离职都是一件好事,是一个进步的现象。因为这种变化预示着,官员这个职业正一步一步地靠近社会结构中和大众心目中最为合理的位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波

中国劳动力已不足是个伪命题

据报道,在连续4 年公布我国50岁以上农民工的统计数据后,国家统计局突然暂停公开这一数据,这也将高龄农民工的境遇置于公共视野中。有专家揣测,2014 年我国高龄农民工总量或已突破4000万。

从高龄农民工的增多,似乎可印证一个常见的说法: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从数据上看是这样的:全国的农民工总量,从2009 年的22978 万人到2014 年的27395 万人……在这6 年中,农民工总量以平均3.59%的速度逐年增长。与此同时,50 岁以上农民工从2009 年2803 万人到2012 年的3969万人,其绝对数量以12.32%的速度,占农民工总数的比重以7.39%的速度保持增长。

我们该在社会政策上做出什么反思呢?其一,如今社会上流传甚广的“我国劳动力已然不足”并非事实真相,若说农民工数量在减少那更不是事实,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其实是地方政府的人口政策和就业政策造成的。其二,如果与在家抱孙子、跳广场舞的城市老人相比,50岁以上的大龄农民工还在干着重体力活挣钱,他们之间差的就是“国民待遇”,是社会保障。而这种情景还在继续扩散。其三,我国年轻劳动力去哪里了?尤其是80 后、90 后的农民工,数以亿计的他们如今在哪个领域就业,我们产业结构调整是否也该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值得思考。

新京报 唐钧

猜你喜欢

年金工资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说说索要工资那些事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的协调发展
退休领取年金时该如何计税
我国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超过5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