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手机“微”传播路径研究

2015-04-09张阔海

社科纵横 2015年5期
关键词:显性马克思主义微课

张阔海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1)

一、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现状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传播的目的,是为了使广大青年大学生更好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实质,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能够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学习和生活,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采用多种方式广开渠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归纳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显性传播和隐性传播两种。显性传播是传播者通过有目的的、主动的和直接的方式进行的传播。显性传播意图性明显,主要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和理论工作者的科学研究来进行;隐性传播则是传播者通过间接和内隐的方式进行的传播。隐性传播意图性不明显,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来进行,在活动中渗透马克思主义理论,起到传播理论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功效。笔者走访了西安市部分高校,包括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重点高校和非重点高校,通过对这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途径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发现,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路径上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显性传播的“灌输”功能缺乏实效,隐性传播的“渗透”功能发挥不足

实践中,显性传播主要通过思政理论课教学向大学生传播。显性传播本应该是思政理论课教师通过教学组织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给大学生,大学生接受理论内容的互动过程。但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形式比较单一,互动性、趣味性不够,经常是教师一言堂,鲜有学生的配合和参与,而且极易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和抵触,造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空有到课率,没有抬头率”的尴尬局面。显性传播的“灌输”功能没有取得应有的实效。隐性传播本来是显性传播的重要补充,它虽然不如显性传播那么直接和强烈,但是它可以将教育目的隐藏在形式多样的教育载体中,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悄无声息地将富有深刻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渗透于大学生的头脑,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理论的熏陶,逐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和接受度。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实效性。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加之时间和精力上的限制,高校和教师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隐性传播重视不够,与显性传播相比,投入上也明显不足,使得隐性传播的“渗透”功能无从发挥。

(二)借助于手机等新媒体进行理论传播的探索不深入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实验室”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新PDA、MP4等设备为终端的媒体。”[1]近年来,手机作为新媒体形式异军突起,成为新的“第五媒体”。手机新媒体的诸多应用具有“自媒体”性质,有利于弥补传统传播方式单向传播的不足,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效果。但是,目前高校在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着重依靠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新媒体,而忽视或尚未重视手机媒体的传播功能。主要通过“红色网站”的开发和建设来传播渗透理论内容,试图达到传播的目的。实际上,网站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往往出现无人维护更新没有点击率的尴尬局面。不能善始善终、虎头蛇尾是很多学校在“红色网站”运行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而且,在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电脑网站已经不能激发起学生关注和学习的兴趣。在此背景下,探索利用手机新媒体的强大传播功能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传播就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二、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形式的必要性分析

(一)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理论的需要

“90”后大学生群体具有鲜明的心理特征和接受特点,他们喜欢求新求异的特点使得依赖于传统手段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传播面临严峻挑战,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变得刻不容缓。“90”后大学生对手机等新媒体情有独钟,“低头一族”已经成为校园的特有风景。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过程中,我们需要利用大学生对手机等新媒体极度依赖的心理特点,研究好、掌握好手机新媒体平台,借助手机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途径,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新天地,新路径的开辟将有助于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新思路,丰富和深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形式和内容。

(二)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实效性的需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81%。2013年中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3.3%,远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手机依然是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校园里,智能手机成为学生们的最爱,智能手机可同时支持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传输的特点使得大学生传输信息更加便捷和高效。同时,学生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手机“微”控群体,他们擅长并热衷于通过“微”手段传播信息,而“微信”、“微博”及“人人”等手机应用成为他们经常使用的“微”手段。基于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过程中,应当与时俱进,借助手机新媒体进行“微”传播。这种传播形式在尊重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实际的基础上,迎合了“90”后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将有助于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度,从而更加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的信心和信念。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手机“微”传播路径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微课”传播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3]“微课”最早兴起于中小学教学中,是针对中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行为能力而开展的教学创新活动。“微课”应用于高校教学尚处起步阶段,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中更是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微课”新颖的传播形式,精炼、简短的内容,却能够迎合“90”后大学生的求新求异的接受心理特点,而且“微课”容量微小也易于支持手机网络传播。“微课”的制作是“微课”传播的重点。所以,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和宗旨,积极选取大学生关心的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设计出精美的“微课”教学内容,以幽默风趣的表达形式,在深入浅出中,寓教于乐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大学生就容易被我们所吸引,并愿意和乐于接受我们传播的理论,理论显性传播的效果也可以得到有效改善,最终学生才可能对我们传播的理论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

(二)转化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为通俗易懂的“微”段子

“微”传播的特点是内容短小精悍,却不失完整。短小精悍的内容更加关注信息核心思想的表达与传递,简洁明了,有的放矢。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释来进行,往往是从理论到理论,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发出同样的疑问:这些伟大的理论究竟和我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关系?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将极大地影响理论的传播效果。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中,我们需要深入研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与真谛,以“三贴近”为原则,寻找理论内容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最佳切合点,努力探寻更符合大学生接受心理的理论内容,并积极将该内容转化为“微”段子的语言形式及组织形式,如充满辩证法的“微”段子:“瀑布是江河走投无路时创造的奇迹”,“人有时就需要马桶精神,按一下按扭什么都干净了”。这些段子励志、引人深思、传播正能量,是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诠释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所以,更容易获得大学生的认同和接受。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手机“微”传播平台建设

如今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再科学再正确,如果不能借助手机新媒体等新颖的传播形式在大学生中进行传播,传播效果必定大受影响。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接收信息的重要途径。手机方便快捷、易携带,易开发各种传播应用软件的特点,使得手机在信息传播中具有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优势。因此,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手机传播平台的最佳切合点,创造性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过程中,我们应当改变理论传播单纯依靠思政教师的现状,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借助大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按原则改编改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将科学严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的生活成长相结合,创编出经典“红段子”或脍炙人口的段落(包括励志短句、哲理箴言、警句良言等),再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培训一批热衷理论学习的大学生,将他们打造成手机平台上的“播种机”,并借助于“微信”朋友圈和手机人人等传播平台,在网络裂变传播功能的支持下,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传播的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隐性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1]互联网实验室.中国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R].2007.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2014.

[3]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1.

猜你喜欢

显性马克思主义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