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专项化运动训练实践问题研究

2015-04-09马连鹏

四川体育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教练员竞技

马连鹏,范 升



早期专项化运动训练实践问题研究

马连鹏,范 升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中现存的问题进行研究。认为:现阶段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中所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实施主体认识不到位、评价与监督体系基础性保障的匮乏、实时监控的缺失等问题相对突出。并提出了强化主体队伍建设、全方位提高教练员水平、规范理论指导、加强实践评价与监督体系基础性保障建设、实施强化实时性监控构建等较为具体的措施方案。

早期专项化运动训练;实践;问题研究

早期专项化训练作为一种训练方法总是成为众多学者激烈讨论的话题。早期专项化训练是一种培养竞技人才基础训练向高水平发展的走向,视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初级战略中心,对于提高运动成绩以及竞技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运动员“揠苗助长”以及“早衰”、“过早挖掘”等现象的频繁发生,同时影响少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也较为突显。既然是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就必须重视、落实人才要从全面、持久、健康、质量、高标准去衡量的发展轨迹诠释。那么如何以科学训练为基准点在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标杆的考量下,解决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所产生的问题,亟待具有创新破题的深刻认识和实证依据。

1 我国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发展历程回顾

“早期专项化”一词,是五十年代由苏联从事训练工作的学者、专家率先提出来的。早期专项化训练是指从儿童少年(以下简称“少儿”)开始,以某一项为目标而进行的早期训练[1]。据我国材料记载,从1956年人民体育出版社的《体育译丛》第11期刊登了纳基(苏)著《论提早期专项化》的文章起,我国体育论坛首次出现了这样一提法,于是“早期专项(门)化”的问题,便成为我国竞技体育从训练理论到实践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据统计,1981年以前,全国中文期刊发表过关于少儿训练的普及以及理性论文共58篇,其观点是“百花齐放,百花争鸣”[2]。于此,随着我国少儿训练指导方针1956年-1979年国家体委颁发的《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草案)》不断推进,早期专项化训练也开始逐步在少儿训练指导方针崭露头角。进入80年代以来,关于儿童少年的训练方针更具体,要求也更高,相关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理论研究也逐式走高,通过早期专项化训练获得成功的例子也是逐渐增多,但是早期专项化训练所产生的不良现象也逐渐暴露。在进入21世纪以后,徐本力、陶于等众多专家、学者对早期专项化训练展开广泛讨论与论证,对于早期专项化训练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及建议。但是,直到发展的今日对于早期专项化训练的争论还未停止,同时对早期专项化训练理论的界定也没有达成共识,在实践中运用所带来的结果也是褒贬不一。早期专项化训练发展总是在曲折中慢慢摸索中前行。

然而,我国早期专项化训练从起初到现今发展经历了近60年的历程,从最初的简单理论认识到初步实践尝试走到如今,人们已经赋予了早期专项化训练以更多的思想内涵,这也为我国科学化运动训练奠定基础,为我国提供着更多高质量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对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也是产生着深远影响。大量的事实证明,早期专项化训练作为一种训练方法在竞技体坛上立下了丰功伟绩,对于推动全球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作用。如我国的乒乓球、体操、游泳、跳水、武术等位居世界领先地位的项目,都是这一方针下获得成功的,另外还有击剑、羽毛球、棒球、垒球等也是在这一方针指导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但是,也有一些项目,虽然采取了早期专项化训练的方法,并做了相当大的努力,仍然收入甚微[3]。由于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中的不良现象层出不穷,必须历经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漫长过程,才能使这种训练方法跟上科学训练的指导方针符合快速发展竞技体育的节奏。

2 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的存在问题

早期专项化训练付诸实践后的几十年里,失败与成功并存。值得肯定的是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实践中确实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实践过程中总是存在许多不良现象,总是阻碍早期专项化训练向前发展,时下我国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

(1)我国儿童少年早期训练中“拔苗助长”、“过早早期专项化”的短期行为和不注意基础训练的问题十分严重。由此造成了许多早期训练中反常规现象,例如我国参加青少年国家比赛的成绩优异,而成人国际比赛成绩滞后;成年人世界优秀运动员,绝大部分都不是当年的青少年全国冠军;全国青少年比赛优胜者大多数运动寿命极短,而奥运选手的始训年龄普遍较晚;后备力量人数不少,但输送率和成材率很低,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成材更低;传统项目学校和试点学校运动队“拔苗助长”及“过早早期专项化训练”日益严重[4]。(2)在儿童专项训练中,过多追求专项,专项技术练得太多,忽视了儿童少年时期要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以素质来带动专项成绩提高的特点。另外,训练安排不当,训练强度过大、参加比赛过多、营养搭配不合理,导致各种伤病的发生,也是引起“早衰”的重要原因。运动员发生“早衰”的结果,导致运动寿命缩短和过早退出运动训练队伍,严重时会影响儿童少年的正常发育过程[5]。(3)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徐本力、陈小平博士等,指出在运动员的基础和初级阶段,过早地运用成人选手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专项训练的比例和强度过大,造成了运动员训练的“早期专项化”。的确这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过早地运用成人选手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专项训练的比例和强度过大的问题,违背了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问题。但是,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界一直重视和强调并刻意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始终没有得到解决[6]?因此,只有深入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才能得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实施办法。使得早期专项化训练走向科学训练,发挥其重要作用。

3 早期专项化训练实施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早期专项化训练理论的诞生,对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乃至竞技体育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的高度要求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它承接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竞技水平及运动成绩向高水平竞技发展的桥梁,但早期专项化训练实施所要发挥的作用与期望的内需要求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使得早期专项化训练的争论也是久而不停。因此,只有仔细审视我国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多年的发展轨迹,深层次分析我国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才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良性发展,丰富、完善运动训练体系,对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3.1 实施执行主体认识不到位是早期专项化训练实施中产生问题的根本性障碍

教练员是实践、执行早期专项化训练理论的主刀手实施主体,一种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不只是根植于理论观点能体现价值性,而是科学的运动训练方法不经过教练员的实施与运用,很难反应这一种训练方法的价值。现今教练员已经成为各国提高竞技体育科学化训练水平的主要途径。但是,教练员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同背景和环境形势下,教练员素质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形式,它是随着相关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它对科学化训练的理解也产生不同认识。

然而,在对于我国教练员发展现状相关文献的研究中发现,优秀教练员主要放在第一阶梯竞技人才的培养上。相对于二、三线竞技人才的培养教练员的主要来源,聘请已退休原专业队的高级教练员,他们的专业能力很强,但较为陈旧的训练方法与现今科学的训练方法存在一定差距。其次,毕业于体育院校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积累一定的教学、训练经验转化为教练员,但是自身缺乏运动年限,对于当代竞技体育的发展理论、训练方法、训练手段、认知也相对薄弱,很难适应科学训练的内需要求。再者,于此恰恰相反的是长期从事专业队运动训练较为丰富实践经验的教练员,但是他们对理论知识与认知相对缺乏,学历层次也普遍偏低,相当一部分是运动员退役后,未经过高等教育或专门培训学习之间进入教练员的队伍来。因此,相对而言这类教练员对于早期专项化训练的正确认识也存在局限性,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科学团队的支撑、组织学习与经验分享的机会较少的形式下,凭经验训练的主观性成分很大,片面的追求早期专项化训练的最大利益化,急于求成,往往就会产生运动员揠苗助长、过早早期专项化、过早挖掘等不良现象。因此,他们对于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成果。

同时,在众多专家、学者对于早期专项化训练概念的鉴定以及弊端的研究中,首先,在概念鉴定中并没有达成共识,只是从宏观层面上将其称为较为正规的早期全面训练、进入专项高水平训练之前的基础训练、准备性练习或者基础能力训练等,并没有对概念的定义进行深入研究,当然也没有对早期专项化训练进行分类或更深入的研究[7]。其次,在对于早期专项化的弊端研究中主要集中在训练负荷与青少年的正常发育之间关系、专门与全面之关系、训练效应的可持续性问题等方面,出现是研究者片面理解早期专项化训练的概念,或将早期专项化训练绝对化,或割裂训练负荷与青少年的正常发育之关系等[7]。专家和学者对于早期专项化都没有一个定性的认识或者深刻准确理解,尤其教练员的理论来源主要依靠专家、学者认识作为基础。专家、学者对于早期专项化训练认知也是模棱两可,必然对教练员认识早期专项化训练产生具有一定自己的主观性片面理解,这是导致实施主体早期专项化训练被异化的主要原因。

3.2 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评价与监督体系基础性保障匮乏

我国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过程中总是有造成运动员“早衰”或“昙花一现”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而在德国儿童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年龄也比较早,但是不会出现拔苗助长的成人化训练现象,通过早期专项化训练大纲的制约,建立正确的评价与监督体系,训练科学化在制度上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中是需要正确客观评价与监督体系的作为基础性保障,没有正确客观评价与监督体系的支撑,毋庸置疑这会对于早期专项化训练实施结果大打折扣。在孙岩等《当前我国业余体育训练的问题及改革策略》中提到:从训练内容看,国家体委颁发的关于业余体育训练的“大纲”“教材”既没有严格执行,也没有监督实施,对于训练追求“大而全,小而全”[9]。多年来,我国业余体校训练中评价与监督体系建设较为落后,国家相关部门也没有落实到评价与监督体系基础性建设问题,体校也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建立评价与监督体系,科学的训练方法总不能在制度的规范化中体现。可见早期专项化训练在业余体校的运用实施中,也存在评价与监督基础性保障的匮乏。纵观一种科学训练方法的形成,除理论的指导,没有正确客观的评价引导,没有实施中相关监督体系的支撑,就没有了控制力与制约力,凭借经验训练的成分很大,所产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将会严重影响训练结果,难以对这种训练方法的科学性产生正确客观的评价,阻碍运动训练健康有序的发展。

再者,业余体校作为运用早期专项化训练方法与手段、训练负荷与强度等主要实施载体,都没有对实施主体以及实施的过程正确客观的评价与监督体系的基础性保障,更何况其他普通学校、俱乐部等从事体育训练的基地更是评价与监督体系的匮乏。这务必会对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结果产生直接或间接性影响。

3.3 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时效性监控的缺失影响深刻

《实践论》指出:“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适,就会在实践中失败。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理论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因此,早期专项化训练必须要经历理论的正确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漫长的体育实践过程,如何实事求是稳扎实打夯实早期专项化的训练理念与实践之间紧密联系,是需要在实践中某一时段或整个时间段的有效性监控漫长验证的过程。而这个漫长的过程不经过时效性监控的点点积累与检验,很难有更高层次的发展以及实用性的价值认识。

然而,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产生问题的原因中方法与手段、训练量的负荷和强度、结合运动员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运动能力发展的“敏感期”是专家学者高频率提到重视的内容要求。在韩鲁安《关于早期专项化训练若干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徐文娟《对我国少儿田径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可行性的讨论》,陶于《我国运动训练亟待重新认识的早期训练理论问题》等研究者中都提到了相应对于早期专项化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训练量的负荷和强度、身体运动发展的“敏感期”的不同的认识与理解。所提到的认识与理解到底适不适应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发展显的模糊不清。

根据现今早期专项化训练相关文献研究中发现,众多研究者对于早期专项化训练论理分析较多,实践过程中问题研究较少。例如:少年儿童早期专项化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少年儿童自然发展趋势中敏感发展时期、专项化训练量与负荷强度量度等是否在实践过程中适应发展,很显然没有实质性的反映。没有对于实践过程中时效性监控,就不能客观的反应这种训练方法、手段、运动负荷等在运动员这一时段以及整个时间段内运用所产生的作用以及不良影响。因此,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时效性监控的缺失,就很难验证早期专项化训练在实践中所运用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训练的负荷和强度等是否适合运动员发展要求,有时候仅只是在实践的最终结果看到取得成就或者出现的不良现象的表象,去断定一个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或者它的实用性,这种做法只是主观性的看待问题研究问题产生主观的评断罢了。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时效性监控的缺失,对于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所产生的不良现象有着深远影响。

4 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产生问题的对策研究

4.1 强化主体队伍建设,规范理论指导

教练员作为早期专项化训练实施的主体,仅凭教练员一个人要担负起科学运动训练的重任来,往往就显得孤掌难鸣。只有做到各方相互支持、协调合作,规整教练员培养以及教练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细则,解决教练员现今发展问题等层面上来,才能使教练员的角色得到充分发挥。

(1)充分利用教育、科研团队、共享资源平台以及管理服务的众多优势,建立起一个在训练、科研与服务管理上分工明确有配合协调的高标准、高效的教练团队来,才能适应现今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内需要求。其次,加强教练员再教育的后劲动力,充分利用现代网路等资源平台,及时更新最前沿知识进行学习与交流,不断更新教练员的理论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练员科学训练与文化传承的能力,并构建起基础训练与专业训练相结合的多层次教练员梯队来,将教练员培养真正的转换为理论认知的科学性、训练实践的有效性双轨并行的目标上来。最后,健全、完善现行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建立推进教练员培训的规范化、制度化、扩大规模,拓展培训覆盖面。做好先进知识理论认知与教学训练资源共享平台搭建。抓好培养高水平、优秀教练员的光荣使命上。

(2)单纯从事理论工作的院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应深入运动队去挖掘正确的经验和做法,甚至亲自带队训练,而不再以“指导者”的身份做出早期专项化训练主观性的论断,还是要在实践中深入研究早期专项化训练,必须把处理训练理论与训练实践两者的关系放在首要位置,实事求是客观正确的提出早期专项化训练理论指导,只有脚踏实地的行动中才能得到解决。

4.2 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评价与监督体系基础性保障建设

离开了评价与监督体系,早期专项化训练在国家颁发运动训练教学“大纲”中就会失去控制力和约束力。建立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评价与监督体系基础性保障的目的在于督促实施主体符合国家运动训练教学“大纲”规定要求及相关制度,发现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中薄弱环节,保证实践的规范化、制度化,促进早期专项化训练有效利用与发展,实现竞技体育人才基础培养的目标上来。

拓宽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评价与监督相关知识领域,对实施过程实行全方位跟踪监督。通过国家运动训练教学“大纲”为准戒线,实行定期、有计划的、有组织的评价与监督,充分发挥评价与监督作用功能,杜绝过早早期专项化、成人化训练的发生,确保实施的合理化和可行性,保证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的合理性、有效性。同时,对于监督实践过程中,有不良现象的产生,及时进行反馈与对策研究,及时纠正实施中的不良苗头。当然,评价与监督体系也要符合现代化、国际化训练教学的目标要求,落实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评价与监督体系还需要建立在相关制度体系。让评价与监督体系在制度上执行,在制度上细化,从制度的层面上处理好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评价与监督体系建设与实行。

4.3 实施强化实时性监控构建

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的实时性监控构建是有必要运用实施的。要构建时效性监控人才队伍管理实时性监控与设备实时性监控的实施双行方案。以国家运动训练教学“大纲”为导向,有程序、有重点、有计划安排好早期专项化训练适以发展标准,做好实施时效性监控追踪,对于实践过程产生问题进行备案,营造有效的监控环境。主要针对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训练方法与手段、运动强度与负荷等某一时段或者这个时段训练实践的定向实时性监控的构建。当然,也不能忽视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人才队伍管理实时性监控与机器设配实时性监控的构建,借鉴和吸收一些国外较为成熟的有效性监控方案。这样才可以查漏补缺,好则加冕,不足改之或者寻找良策,才能满足早期专项化训练实践符合科学训练的重大任务要求,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 正.儿童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报,1987(3).

[2] 张平国.也谈少儿早期专项化[J].百家争鸣,2000(8).

[3] 韩鲁安,等.关于早期专项化训练若干问题的调查与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3(3):72.

[4] 徐本力.早期训练科学化的提出及系统化训练理论--对早期训练科学化中几个理论问题的再认识(之一)[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2):1.

[5] 文 君.儿童早期专项化训练应注意的医学问题[J].中国教练员,2003(1).

[6] 陶 于.我国运动训练亟待重新认识的早期训练理论问题—早期专项化与早期专门化训练问题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3):8.

[7] 张玉宝,张玉珍.青少年田径运动早期专项化训练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2013,1.

[8] 孙 岩,等.当前我国业余体育训练的问题及改革策略[J].福建体育科技,2004,22(2)2:7.

The Research of the Early Specialized Sports Training Practice Problem

MA Lianpeng, FAN Sheng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early special training practice 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s. Consider: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main reason of the problem in the early special training practice is the problem such as implementation main body understanding does not reach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the lack of basic security evaluation and supervision system, the lack of real-time monitoring is relatively outstanding. Put forward some more concrete 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 subject constructio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coaches, norm theory instruction, strengthens 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 security evaluation and supervision system, implement strengthened real-time monitoring builds.

Early specialized training; Practice; Problem research

1007―6891(2015)06―0054―04

10.13932/j.cnki.sctykx.2015.06.14

G808.1

A

2015-06-09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暨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2。

Institute of P.E., & the Center of Sport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2, China.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教练员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竞技精神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花与竞技少女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