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在油茶研究中的应用
2015-04-09董斌李荣喜黄永芳洪文泓谭莎
董斌李荣喜黄永芳洪文泓谭莎
(1.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507;2.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 510642)
分子标记在油茶研究中的应用
董斌1,2李荣喜1黄永芳2洪文泓2谭莎2
(1.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507;2.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 510642)
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发展快速,其在油茶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分子标记具有高效、可靠等诸多优点,它的快速发展为油茶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优良基因定位、分子辅助育种、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研究提供了一条快速有效的途径。综述了RAPD、AFLP、SSR、ISSR和SRAP等几种分子标记在油茶研究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分子标记在油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分子标记;油茶;遗传多样性;基因定位;分子辅助育种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与油棕(Elaeis guineensis)、油橄榄(Olea europaea)、椰子(Cocos nucifera)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茶油脂肪酸主要由油酸、亚油酸和少量的饱和脂肪酸组成,并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对于维持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胆固醇,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功效[1]。此外,油茶全身都是宝,其副产品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经济价值。
我国是油茶的原产地,栽培历史悠久。广义的油茶指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中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面积的树种,我国主要栽培有油茶、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攸县油茶(Camellia yuhsienensis)、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和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等[2]。据《三农记》清张宗法(1700年)引证《山海经》绪书:“员木,南方油食也”。“员木”即油茶,可见我国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3]。油茶经过了长期的自然及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的种质资源。近年来,科研单位不断加大对油茶优良品种的选育力度,一些新品种、优良无性系不断出现,随着各地区间的引种栽培,各地区各优良无性系间的不断杂交,导致形态学差异越来越小,给油茶种质资源的分类研究带来诸多不便,进一步影响了油茶的良种选育。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分子标记的广泛应用为进一步开展油茶种质资源鉴定及良种选育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分子标记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凝胶电泳分离不同生物体的DNA分子,再经过特异探针杂交,通过同位素显色技术揭示生物多样性的方法。自从1974年Grodzicker创立RFLP技术以来[4],分子标记发展迅速,包括:RAPD、RFLP、AFLP、SSR、ISSR、SRAP等技术不断面世。本文对近几年在油茶研究中使用较多的几种分子标记进行综述和讨论,以期为该技术在油茶中的进一步研究做一些归纳性的基础工作。
1 分子标记在油茶研究中的应用
1.1 油茶RAPD标记的应用
1990年,Williams等和Welsh等对一种较为简便的检测DNA多态性技术[5,6]做了报道,即随机引物PCR(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它能快速、简便而且准确地检测DNA 的多态性。RAPD 技术与其他分子标记技术相比,其原理简单、操作容易、成本较低,直接揭示DNA水平上的差异。但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其为显性标记、重复性较差、扩增条带有限、可靠性较差等缺点逐渐显现[7],更多的研究需要通过形态数据分析和其他检测手段互相验证[8,9]。
黄永芳等[10,11]、张云等[12]、阙生全等[13]分别提出了油茶RAPD反应体系优化方案。陈永忠等[14]利用22个随机引物对13个油茶优良无性系进行RAPD分析,确定了油茶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油茶优良无性系的RAPD分子鉴别体系。张云等[15]对油茶32个品系及10个龙眼茶农家品种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性状比较发现,油茶果含油率可能与RAPD标记的某些基因有连锁关系,但各品系的单株结实量与RAPD标记间无明显相关。陈永忠等[16]在对油茶雄性不育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中,通过RAPD技术证明了油茶雄性不育系与普通油茶的遗传距离较远。谭晓风等[17]利用RAPD分子技术对山茶属油茶组植物进行了分子分类发现,油茶、狭叶油茶(Camellia lanceoleosa)和越南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亲缘关系最近,与高州油茶(Camellia gauchwensis)相对也较近,而茶梅(Camellia sasanqua)则与各种间的遗传距离最大,结果与形态分类学一致。黄永芳等[18]利用RAPD标记技术分析了90份油茶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发现,无性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的同时,还初步定位了与抗病性、果油率和产油量数量性状相关的谱带。
总体来说,RAPD标记技术是在制作基因图谱,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分类学研究及系统发育与演化的强大技术[19],也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前5年在油茶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应用较多的分子鉴定手段,但近年来逐步被其他分子标记技术所取代。
1.2 油茶AFLP标记的应用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是1993年由荷兰Keygene公司的科学家Zabeau和Vos创建发展的一种DNA分子标记技术[21]。AFLP结合了RFLP技术和RAPD技术的优点,具有DNA用量少,重复性好,精确度较高,多态性丰富,引物通用等优点。同时,它属于对基因组DNA进行分析的高通量分子标记,可以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对多个不同的遗传位点同时进行变异分析[22],广泛应用于遗传变异及基因流动方面的研究[23]。
张婷等[24]对湖北省5个地区油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居群间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差较大,油茶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居群内,油茶群体存在相对隔离的情况。金龙等[25]对安徽油茶基地23个健康植株进行AFLP分析,再次印证了油茶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的同时,也表明AFLP标记技术在油茶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适用性。冯金玲等[26]探讨油茶芽苗砧嫁接体愈合过程中嫁接口和接穗是否发生基因变化发现,在接穗母树、接穗萌发芽和砧木中有DNA特异条带的出现。
但是AFLP反应步骤多、过程复杂、影响因素多,很多实验室因不同的原因难以得到理想的结果,导致该技术在油茶研究中较少见报。近年来,越来越多针对AFLP反应体系构建的研究突破,如:黄永芳等[27]用成熟叶片为材料成功提取了高质量的DNA,打破了对仅能用幼嫩叶片作为提取材料的限制。张婷等[28],金龙等[25]也分别构建了适于油茶AFLP分析的反应体系。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成熟,AFLP标记技术在油茶中的应用将会增多。
1.3 油茶SSR标记的应用
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是于1991年由Moore等创立的分子标记技术之一,该分子标记是共显性标记,具有单基因座、等位基因变异多、多态性丰富、信息量大、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种族特异性强等优点,当前在植物育种、指纹数据库构建、品种鉴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SSR技术在油茶研究中应用暂不多见。彭婵等[29]利用SSR技术对湖北省油茶种质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证明同一地区的油茶品种相对外地品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且各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黄勇[30]应用SSR标记技术对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的5个同域分布区的10个居群复合体进行居群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之间的亲缘关系非常接近,存在着因杂交而产生的基因渐渗。
传统开发SSR标记方法投入大,工作繁琐,获得SSR阳性克隆的机率很低,成功获得引物的机率则更低[31]。虽然范小宁等和刘冰等[32,33]均对油茶SSR技术的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但总的来说,由于SSR标记要预先获得序列信息,导致该技术的应用受到较大限制。在油茶的研究中,主要还是用SSR技术进行随机标记,还未发现有相关研究利用油茶的特异SSR标记进行油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1.4 油茶ISSR标记的应用
简单重复间序列标记(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是由加拿大Zietkiewicz等[34]在1994年提出的一种利用PCR扩增进行检测的分子标记研究技术。ISSR具有简便、快捷、结果稳定、DNA用量少和DNA多态性高等优点[35],不需要繁琐地进行基因文库构建、杂交和同位素显示等步骤,重复序列和锚定碱基的选择是随机的,无需知道任何靶标序列的SSR背景信息。但ISSR技术呈孟德尔式遗传,即显性遗传标记,不能区分显性纯合基因型和杂合基因型。
关于油茶ISSR技术还是集中在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方面。张国武等[36]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我国南方10个油茶优良无性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油茶品种间存在较大遗传差异,并准确地对各无性系进行了分子鉴别。温强等[37]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江西25个产量达到750 kg/hm2的油茶无性系进行分子鉴别研究,显示各无性系遗传背景复杂。于小玉等[38]利用ISSR技术针对湖北湖南主要油茶品种,代惠萍等[39,40]针对秦巴山区的油茶品种,王保明等[41]针对湘林系列、岑软系列等无性系,彭继庆等[42]针对博白大果油茶(Camellia gigantocarpa)天然种群和人工种群的研究均能鉴定其亲缘关系并得到品种、无性系间遗传多样性丰富的类似的结果。此外,应用ISSR技术关于油茶分类及鉴定的研究也有见报,刘海龙等[43]对11份山茶属植物进行测定,成功区分了5个普通油茶无性系,同时为香花油茶(Camellia osmantha)分类地位的确认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于油茶ISS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的筛选及条件优化也获得一定突破[44-46],相关研究将进一步拓展ISSR技术在油茶中的应用,为油茶的分子辅助育种奠定良好的基础。
1.5 油茶SRAP标记的应用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是由Li博士和Quiros博士[47]于2001年创立的一种利用PCR扩增进行检测的分子标记研究技术。SRAP具有多态性高、操作简便、中等产量、高共显性、低成本、重复性高、易于分离条带及测序等优点[48],可以同时对外显子、内含子和启动子区域进行特异性扩增[49]。基于油茶SRAP分子反应体系的研究成果不断见报[50-54],为该技术在油茶研究中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基础。
王鹏良等[55]利用SRAP技术对岑软3号油茶组培苗进行分子检测,表明在以芽繁芽的组织培养体系中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范小宁等[56]对4个控制授粉家系的子代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提出杂交育种培育油茶新品种时应以杂交后代个体选择为主,优良家系选择对油茶产量提升的潜力较小。黄勇、杨扬等[57,58]利用SRAP技术对全国19个小果油茶居群进行分析,发现小果油茶的遗传多样性在居群和物种2个层次上均较为丰富,不同居群间存在较为频繁的基因流动,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局群内。此外,彭邵锋等[59]对全国14个油茶高产良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林萍等[60]对油茶长林系列的研究及韩欣等[61]对赣南油茶良种的研究更进一步地建立了该类油茶良种的分子鉴别体系。
近年来,SRAP分子标记虽在油茶研究中广泛应用,为油茶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稳定性的鉴定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手段,但可应用于油茶优良种质分子鉴别研究的SRAP引物较少,且该技术的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提高[61]。
2 存在的问题
油茶属异花授粉植物,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泛,在长期的自然生长和人工选择下,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甚至不同近缘种之间不断杂交,导致种内变异极其丰富,遗传背景非常复杂,多种分子标记均验证了这种现象。虽然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油茶品种及近缘种鉴定、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等研究中取得了不少成果,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1)当前分子标记主要开展针对油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的研究,与性状连锁开展的研究较少见报。(2)在已广泛应用的RAPD、I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只能作为诊断性的分子标记初步定位出与部分性状相关的谱带,虽然越来越多的特异性谱片段被标记出来,但几种分子标记技术均未能对目的基因精确定位和有效分离,难以直接应用在实际生产中。(3)当前分子标记的研究并未能较好地参与到油茶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图谱的不完善延缓了相关功能基因的发现。(4)现有的研究较少采取多种分子标记综合应用,与形态学、细胞学以及其他的一些生物技术手段综合评价较少开展。(5)在油茶的遗传育种中,分子标记育种与常规育种还未能很好结合,大多数分子标记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在实际育种过程中仅仅作为一种辅助育种的工具。
3 展望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大对油茶丰产、高油、抗病虫害、抗逆境胁迫等方面相关的功能基因挖掘和利用的力度。充分应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别并分离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特殊基因,获得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加快在分子辅助育种上的应用进程[62];同时,应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永久性群体所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对其重要性状进行准确QTL定位[63],加强与实际生产的联系。近年来,油茶cDNA文库[64]、EST文库[65,66],转录组[67,68],叶绿体基因组[69]等逐步构建,这些标志性成果将油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针对油茶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及蛋白组学的研究将是油茶分子生物学新的热点。此外,油茶全基因组测序也必将被公布,随着核酸序列数据库等资源的公共化和各组学的深入研究,利用相关资源开发出更为直接有效的分子标记技术,诸如已在相应植物研究中陆续取得成功的cDNA-AFLP[70,71]、cDNA-SRAP[72]和EST-SSR[73]等,这类新型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必将极大推动油茶各方面的研究。同时,还应借助生物信息学等手段开展与茶(Camellia sinensis)、山茶(Camellia japonica)等近缘种核酸序列数据库等资源的比对,此举必将获得大量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定位也将越来越精确。届时,油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将会得到更快速发展,从而为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油茶新品种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1]李丽, 吴雪辉, 寇巧花. 茶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 中国油脂, 2010, 35(3):10-14.
[2]国家油茶科学中心. 油茶高效实用栽培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3]庄瑞林. 中国油茶[M]. 第2版.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4]Grodzicker T, Williams J, Sharp P, et al. Physical mapping of temperature-sensitive mutations of adenoviruses[J]. Cold Spring Harbor Symposia on Quantitative Biology, 1975, 39:439-446.
[5]Williams JGK, Kubelik AR, Livak KJ, et al. DNA polymorphismsamplified by arbitrary primers are useful as genetic markers[J].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90, 18(22):6531-6535.
[6]Welsh J, McClelland M. Fingerprinting genomes using PCR with arbitrary primers[J].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90, 18(24):7213-7218.
[7]解庆, 刘志红, 李周岐, 等. 基于RAPD分子标记与表型标记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2):151-155.
[8]Wani GA, Mir BA, Shah MA. Evaluation of diversity in pea(Pisum sativum L. )genotypes using agro-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and RAPD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Review, 2013, 5(10):17-25.
[9]Ibrahim MM, Aboud KA, Al-Ansary AMF. Genetic variability among three sweet basil(Ocimum basilicum L.)varieties as revealed by morphological traits and RAPD markers[J]. World Applied Sciences Journal, 2013, 24(11):1411-1419.
[10]黄永芳, 陈锡沐, 雷治国, 等. 油茶种质资源RAPD分析I. DNA提取和PCR扩增条件建立[J]. 河南农业科学, 2004,(12):22-25.
[11]黄永芳, 吴雪辉, 陈锡沐, 等. 引物对油茶种质资源聚类分析结果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05(10):37-41.
[12]张云, 黄儒珠, 刘大林, 等. 油茶随机扩增多态 DNA条件的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 2003, 30(2):5-8.
[13]阙生全, 张芳. 油茶DNA提取及RAPD分析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3):902-903.
[14]陈永忠, 张智俊, 谭晓风. 油茶优良无性系的RAPD分子鉴别[J].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5, 25(4):40-45.
[15]张云. 油茶遗传多样性及遗传性状的RAPD分析[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3.
[16]陈永忠, 王德斌, 刘欲晓, 等. 油茶雄性不育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1(9):1-6.
[17]谭晓风, 漆龙霖, 贺晶, 等. 山茶属植物油茶组与金花茶组的分子分类[J].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5, 25(4):31-34.
[18]黄永芳, 陈锡沐, 庄雪影, 等. 油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林业科学, 2006, 42(4):38-43.
[19]Savva D, Depledge M, Atienzar F, et al. Optimized RAPD analysis generates high-quality genomic DNA profiles at high annealing temperature[J]. Biotechniques, 2000, 28(1):52-54.
[20]Marc Z, Pieter V. Selective restriction fragment amplification:a general method for dna fingerprinting:European Patent EP 0534858[P]. 1993-3-31.
[21]Vos P, Hogers R, Bleeker M, et al. AFLP:a new technique for DNA fingerprinting[J].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95, 23(21):4407-4414.
[22]李凤鸣, 白玉娥, 张华新, 等. 分子标记在木本油料植物种质资源和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 天津农业科学, 2010, 16(4):20-25.
[23] Ley AC, Hardy OJ. Improving AFLP analysis of large-scale patterns of genetic variation-a case study with the Central African lianas Haumania spp.(Marantaceae)showing interspecific gene flow[J]. Molecular Ecology, 2013, 22(7):1984-1997.
[24]张婷, 刘双青, 梅辉, 等. 湖北省不同地区油茶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23):14070-14071, 14075.
[25]金龙, 刘冰, 周明善, 等. 油茶AFLP反应体系建立及其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上的应用[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9(4):497-501.
[26]冯金玲, 杨志坚, 陈辉. 油茶芽苗砧嫁接体愈合过程AFLP分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3):141-146.
[27]黄永芳, 廖国春, 吴雪辉, 等. 一种适合AFLP分析的油茶DNA提取方法[J]. 广东林业科技, 2009, 25(1):23-26.
[28] 张婷, 刘双青, 郭淑倩, 等. 油茶AFLP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39(2):69-71.
[29] 彭婵, 李振芳, 陈慧玲, 等. 湖北油茶种质资源SSR分析[J].湖北林业科技, 2013, 42(5):1-4.
[30] 黄勇. 小果油茶与普通油茶居群遗传结构及种间杂交渐渗[J].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8):2345-2352.
[31]罗兵, 孙海燕, 徐港明, 等. SSR分子标记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12):5210-5212.
[32] 范小宁, 林萍, 张盛周. 油茶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23):1409-1410.
[33] 刘冰, 金龙, 曹翠萍, 等. 油茶SSR-PCR反应体系建立与优化[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8(6):858-862.
[34] Zietkiewicz E, Rafalski A, Labuda D. Genome fingerprinting by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anchor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mplification[J]. Genomics, 1994, 20(2):176-183.
[35] 桂富荣, 郭建英, 万方浩. ISSR分子标记在入侵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8(4):919-927.
[36] 张国武, 钟文斌, 谭晓风, 等. 油茶优良无性系ISSR分子鉴别[J].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2):278-282.
[37]温强, 雷小林, 叶金山, 等. 油茶高产无性系的ISSR分子鉴别[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8, 28(1):39-43.
[38]于小玉, 喻方圆, 刘建兵, 等. ISSR在油茶品种鉴别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3, 37(1):61-66.
[39]代惠萍, 赵桦, 贾根良, 等. 油茶品种ISSR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建立[J]. 西北农业学报, 2013, 22(9):101-107.
[40]代惠萍, 赵桦, 吴三桥, 等. 秦巴山区油茶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 29(2):107-111.
[41]王保明, 陈永忠, 谭晓风. 应用ISSR分析油茶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 36(6):19-23.
[42]彭继庆, 曹福祥, 范海燕. 博白大果油茶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 33(7):62-66.
[43]刘海龙, 马锦林, 张日清, 等. 11份山茶属植物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J]. 经济林研究, 2012, 30(4):87-90.
[44]范海艳, 曹福祥, 彭继庆, 等. 博白大果油茶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1(4):97-103.
[45]杨翠芳, 陈伯伦, 黄诚梅, 等. 大果油茶基因组DNA提取及ISSR反应体系建立[J]. 南方农业学报, 2011, 42(3):233-235.
[46]李国帅, 曹福祥, 彭继庆, 等. 野生小果油茶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 34(4):36-42, 49.
[47] Li G, Quiros CF.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 a new marker system based on a simple PCR reaction:its application to mapping and gene tagging in Brassica[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1, 103:455-461.
[48]徐操, 赵宝华. SRAP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生命科学仪器, 2009, 7(4):24-27.
[49]史倩倩, 王雁, 周琳, 等. SRAP分子标记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报, 2011(11):74-78, 87.
[50]张婷, 吕明治, 董妍玲, 等. 油茶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引物筛选[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17):8882-8885.
[51]吴莺莺, 彭方仁, 郝明灼, 等. 油茶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5(5):112-116.
[52]孙佩光, 奚如春, 钮世辉, 等. 油茶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0, 29(6):1192-1199.
[53]祝全东, 张党权, 李晓云, 等. 油茶SRAP标记的PCR体系建立与优化[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0(3):57-62.
[54] 郑婷婷, 林萍, 王开良, 等. 油茶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J].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2):302-307.
[55]王鹏良, 吴幼媚, 蔡玲, 等. 油茶岑软3号组培苗遗传稳定性SRAP分析[J]. 林业科技开发, 2012, 26(6):17-19.
[56]范小宁, 林萍, 张盛周. 油茶控制授粉子代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S):11-17.
[57]黄勇.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小果油茶遗传多样性分析[J].林业科学, 2013, 49(3):43-50.
[58]杨扬, 洪亚辉, 黄勇, 等. 西南地区小果油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 2011, 13:1-4.
[59]彭邵锋, 张党权, 陈永忠, 等. 14个油茶良种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1(1):80-85.
[60]林萍, 姚小华, 王开良, 等. 油茶长林系列优良无性系的SRAP分子鉴别及遗传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0,18(2):272-279.
[61]韩欣, 张党权, 王志平, 等. 基于SRAP的赣南油茶良种分子鉴别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3):147-151.
[62]王敏, 董邵云, 张圣平, 等. 黄瓜果实品质性状遗传及相关基因分子标记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 2013, 40(9):1752-1766.
[63]袁长春, 刘锴栋, 黎海利, 等. 分子标记在荔枝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40(13):152-155.
[64]胡芳名, 谭晓风, 石明旺. 油茶种子cDNA文库的构建[J].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4, 24(5):1-4.
[65]谭晓风, 胡芳名, 谢禄山, 等. 油茶种子EST文库构建及主要表达基因的分析[J]. 林业科学, 2006, 42(1):43-48.
[66]陈英, 江香梅, 张露, 等. 基于油茶组59万条EST序列的转录组学初步分析[J]. 林业科学, 2011, 47(2):161-163.
[67]Xia EH, Jiang JJ, Huang H, et al.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the oilrich tea plant, Camellia oleifera, reveals candidate genes related to lipid metabolism[J]. PLoS One, 2014, 9(8):e104150.
[68]林萍, 曹永庆, 姚小华, 等. 普通油茶种子4个发育时期的转录组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11, 9(4):498-505.
[69]Huang H, Shi C, Liu Y, et al. Thirteen Camellia chloroplast genome sequences determined b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genome structure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J]. BMC EvolutionaryBiology, 2014, 14:151.
[70]Dinari A, Niazi A, Afsharifar AR,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upregulated genes under cold stress in cold-tolerant chickpea using the cDNAAFLP approach[J]. PLoS One, 2013, 8(1):e52757.
[71]谢一青, 黄勇, 卓仁英, 等. 油茶cDNA-AFLP技术反应体系建立的研究[J]. 分子植物育种, 2013, 11(5):611-616.
[72]Liu C, Yuan D, Zhang X, et al.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mapping of gene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during fibre development between Gossypium hirsutum and G. barbadense by cDNASRAP[J]. Journal of Genetics, 2013, 92(2):175-181.
[73]Bradbury D, Smithson A, Krauss SL. Signatures of diversifying selection at EST-SSR loci and association with climate in natural Eucalyptus populations[J]. Molecular Ecology, 2013, 22(20):5112-5129.
(责任编辑 狄艳红)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in Studies of Camellia oleifera
Dong Bin1,2Li Rongxi1Huang Yongfang2Hong Wenhong2Tan Sha2
(1. Guangdong Agriculture Industry Business Polytechnic College,Guangzhou 510507;2.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
Recently the molecular marker techniques develop rapidly and are widely used in studies of Camellia oleifera. Owing to advantages of high-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with molecular marker technique, its rapid development offers fast and efficient measure in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cultivar identification, valuable gene mapping,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lecular gen etic maps. The applications of several molecular marker techniques, i.e., RAPD, AFLP, SSR, ISSR and SRAP etc. in studying C. oleifera are reviewed.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the focuses in the future researches are also discussed while utilizing the molecular marker in studying C. oleifera.
molecular marker;Camellia oleifera;genetic diversity;gene mapping;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6.011
2014-09-29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2011KJCX014-0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203003)
董斌,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园林植物及经济林的科研与教学;E-mail:bbeenn@163.com
黄永芳,女,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林及森林培育的科研和教学;E-mail:hyfang@sc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