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制造强国之路
2015-04-09本刊编辑部
走好制造强国之路
本刊编辑部
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无疑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件大事。
制造业的稳步发展是中国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然选择。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中国还不是制造业强国。目前美国处于全球制造业第一方阵,德日处于第二方阵,中英法韩处于第三方阵。专家预测,我国大体需要用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分三步走,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就是“三步走”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路线图和时间表。这一国家战略是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孕育兴起的需要,也是应对国际制造业激烈竞争的需要。我们将结合中国工业企业的实际,走一条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通过十年的努力,进入全球制造业第二方阵。
“中国制造2025”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以下五个方面基本勾勒出了它的轮廓。
——创新驱动。我国制造业要素低成本的传统优势已难持续,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加强研发、专利、商标、设计、复杂劳动力、软件、数据库等知识资本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主导作用。同时,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质量为先。质量和效率是当代制造业发展的两大问题。我国产品的质量还不太高,需要精益求精、不断提升。眼前的生产方式变革是个契机,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发展柔性化、智能化制造来提高产品质量,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绿色发展。随着资源环境矛盾的日趋尖锐,必须实现由高耗能、高污染发展模式向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小,资源消耗尽可能少。
——结构优化。优化结构是多方面的,包括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同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大小企业互利共生,促进不同所有制企业健康地竞争合作;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升制造业全球布局能力等。
——人才为本。实现制造业由大向强的跨越,说到底要靠人。大的方向是要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要加大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同时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技工队伍,使工业基础更为扎实。
落实“中国制造2025”,未来制造业发展的目标、重点领域、主要任务、战略支撑都已明确,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制造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