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中的综合能力培养

2015-04-08

山西建筑 2015年6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文本专业

王 媛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5)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中的综合能力培养

王 媛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5)

结合新时期对于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要求,对《城市规划原理》课程需要注重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包括通过模型制作培养城市空间构成立体思维;通过社会调查、现场调研培养综合实践及探究能力;专业文本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培养等,并给出了检验学习效果的方法。

城市规划原理,综合能力,教学,课程

0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城市的发展建设呈现一系列的新问题与新矛盾,继而城市规划的工作也需要进行转型改变,这对于我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已经不仅仅是城市规划编制与城市建设管理的技能传授,更需要集知识技能、社会服务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于一身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塑造。

在高校城市规划专业的一系列课程中,《城市规划原理》这门课程是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很多高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在一年级基本学习的是美术等建筑学大类基础课,在二年级《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之后才开始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课程,这门课程可以说是学生最早接触到的本专业课程之一。《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系统的介绍城市规划最基础的理论以及相关的应用知识,引领学生以城市规划的思想面对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对于学生在其后的专业课学习中起到了指引入门的作用。所以,在这种新形势下,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1 通过模型制作培养城市空间构成立体思维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尤其是《城市规划原理》这种理论性课程,基本上就是以课堂授课为主,这就限制了学生学习的途径,只能通过听和看。对于城市空间构成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认知以教师引导为主,理论讲授后很大部分学生仍然会感觉很难认知,很难从二维的平面中建立起三维的空间认知,特别是对于空间的尺度认知很多学生难以把握,继而缺乏兴趣和学习的热情。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理论教学与模型制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部分主要讲述城市空间的基础知识,包括城市空间构成的要素,城市空间的限定方法及空间解析的内容,引导学生从规划的视角认知城市空间,逐步建立起城市的空间尺度概念;模型制作部分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城市模型来进一步理解城市空间构成的理论,选择现实城市有特色的空间的局部进行模型制作,如选择城市历史街区、城市中心区、传统商业街等,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平面图—制作空间模型—提出规划改进意见等步骤,逐步了解这些城市空间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用一种更加直观、感性的方法认知城市空间构成的理论,从二维的平面认知逐步提升到三维立体思维的认知。

2 通过社会调查、现场调研培养综合实践及探究能力

社会调查、现场调研是规划设计常见的工作内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学生进入高年级设计专业课学习所必须的能力储备。而传统的《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在这方面要求的内容不多,课本中只在“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这一章节中介绍了城市规划调查的几种方法,没有实际如何操作的内容,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这一部分进行了适当调整。授课时首先对于当前城市规划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组学生设计一个城市规划相关的社会调查题目,并进行小组讨论,列出社会调查提纲,设计社会调查问卷并做好调研准备;然后根据学生的题目带领学生到不同的现场进行调查,调查的方式可以有观察、拍照、访谈、问卷等,引导学生根据所观察及了解到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现场调研后再根据调研结果查找相关资料,总结调研过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次调研无法解决的问题,可重复多次调研过程,直到提出理想的解决方案。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要干预学生的调研进程,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于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使学生具备了分析解决城市问题的初步技能。

3 专业文本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城市规划工作的成果作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其内容大多为措辞准确严谨的条文性内容,有严格的规范及编制要求,所以城市规划专业的文本写作方法和普通的论文有很大的区别,而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基本没有接触过这种文本写作,在教学中需要逐步加强这方面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专门加入了城市规划项目文本写作这一环节,着重介绍不同层次的规划项目实例,如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通过对这些规划项目文本的实例讲解介绍此类文本的基本写作方法。事实上,写作方法对于学生来讲不难理解,真正困难的是将这些方法实际应用在写作中,由于和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差别很大,很多学生对于撰写这种过于严谨注重条理性的文字感到困难和无从下手。我们在教学中采取抄写—仿写—自己写的三步走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首先给学生介绍某一真实项目的文本,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并具体讲解内容的含义及写作的技巧,并要求学生熟读,在课堂上抽取部分段落要求学生当场朗读,并在课后抄写部分段落,这一过程注重的是在重复多遍的阅读、抄写过程中理解文本的内容;在熟读了文本之后,再交给学生一个类似项目的成果,将成果文本的某一部分内容隐去,要求学生仿照之前的文本进行仿写,在仿写的过程中逐渐加入自己的思想;最后,交给学生一个完全不同的项目,给出文本撰写要求,要求学生自己写文本的内容。通过这一写作练习过程,训练出严谨科学的书面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是要求学生以口头语言与人交流或介绍自己的作品,是重要的沟通能力,是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必须掌握的技能。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应局限于常用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的方法介绍,教学关键在于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这种说话并不是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沟通,而是指特定场所,比如与甲方沟通项目设计理念,介绍自己的作品等。在教学中,我们安排各种虚拟场景,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比如在某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后,要求学生根据章节内容查找相关资料,制作规划设计作品,并对于作品进行公开的介绍,设置学生评委和教师评委,模拟项目评审的过程进行答辩,在作品介绍过程中与学生评委和教师评委进行辩论的互动,强化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可更好的理解自己作品的优缺点。

4 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还延续着中学的习惯,即被动的接受课程的知识点,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中这一点尤为突出,课程学习在学生看来就是上课在书上标记或者用笔记录教师讲授的内容,下课把重要的知识点背下来,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思想僵化,缺乏适应大学学习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尤其是在后面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中,经常无法灵活运用之前理论课程学习的内容,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很多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师也提出意见,认为学生专业基础的内容掌握的不好。在《城市规划原理》授课中,需要及时的调整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为后面的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了引导性教学的方法,教师在上课中根据授课内容有针对性的设置了一些问题,但是并不马上告诉学生答案,而是给学生参考书目或者提供一些渠道,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主动思考和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灵活的学习能力;同时在授课中强调案例教学,用比较直观的以及感性的方式将原本生硬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的传授给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设置学生提问和分组讨论等环节,要求学生结合案例现场提问,教师现场予以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于学习问题进行积极反馈,对于城市规划问题进行理性的评价;或者学生分组对于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深化对于知识的认识,甚至可以大胆的提出质疑,强化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以及创新精神。

5 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城市规划专业是一个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的专业,在实际工作中,不考虑社会上公众的需求而过度的追求对于个人意愿的表达,常常会导致城市规划的成果不符合社会的需求。而新一代的大学生往往会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缺乏足够的社会责任感,缺乏对于社会的关注与对于他人的关心。所以在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学中,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我们在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对于社会的关注度,低年级的学生进入大学时间不长,往往还保留着在高中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习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于城市规划社会属性的了解,比如引导学生对于当前社会热点进行讨论;关注各地政府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平台;指导学生通过深入社区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完成作业,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公众的需求。通过唤起学生对于城市中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及时了解社会公众的意愿,对于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强调城市规划的成果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所以也是为社会大众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服务的,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 学习效果的检验

我们在授课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讲过的内容,通过提问、作业等手段检查,学生似乎明白了,但是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是否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很难获得这方面的反馈。所以我们设置了学习效果检验的环节,包括学生自评、教师互评、竞赛检验的内容。

学生自评是要求学生对于课程学习获得的知识进行自我评价,由教师将课程中的知识点总结成问卷,要求学生对于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1分~5分的打分,1表示基本没掌握或者没搞明白,5表示完全掌握,最终将每个知识点的得分和教学设计要求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对比,对应达到而没达到的部分进行反思和加强教学。学生自评的关键点在于学生打分的真实性,所以,不能完全简单的要求学生只打一个分数,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来设置相应的问题,要求学生给予回答,以检验打分的真实性。

检验《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后续课程教师的教学反馈也很重要。我们在每学期课程结束后,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都会要求下阶段教学内容的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进行填写相应的问卷,并将需改进的地方进行反馈。这样通过几次教学改革—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反馈的循环过程,使《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更加适应整个城市专业培养计划的需求。

参加各单位举办的城市规划类相应的竞赛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最好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达到以竞赛促学习的目的。每年结合《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开展主题社会调查的课内竞赛,选题内容包括各种当前社会城市规划方面热点问题。首先要求学生每3人~4人分一小组,选择感兴趣的题目进行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并制作课件进行汇报答辩。答辩是面向全校的公开答辩,由于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来旁听和提问,学生重视程度比较高,在调研的过程中会更加谨慎注重科学性,竞赛压力下的学生制作的成果效果普遍比较好。经过课内竞赛选出的优秀作品一般都会推荐参加学校级和省级、国家级竞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每次学生竞赛的作品质量,可以直接反映课堂内容学生的掌握程度,检验这一期课堂教学的成果,对于下一期的教学内容提供改进方向。

不断发展的时代对城市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城市规划的教育也应脱离传统的技能教授,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城市规划原理》这门课程作为低年级的基础入门课,更应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方向,通过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方法的完善进行创新性教学,满足新时期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1] 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Comprehensive ability training in the teaching ofPrinciplesofUrbanPlanning

Wang Yuan

(ZhejiangShurenUniversity,Hangzhou310015,China)

Combining with urban planning talents demands in new era, the paper analyzes teaching contents of the curriculum ofUrbanPlanningPrinciple, puts forward method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such as cultivating urban spatial stereoscopic thinking through model fabrication, cultivating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nd exploring abilities through social survey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writing abilities and expressing abilities, and finally points out effective methods of testing learning effects.

urban planning principle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eaching, reform

2014-12-12

王 媛(1976- ),女,讲师

1009-6825(2015)06-0250-03

G642.0

A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文本专业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