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太行山区大梁江村传统民居特色研究★

2015-04-08王宇泓魏庭芳薛涵之郑瑜晗

山西建筑 2015年6期
关键词:武举太行山区江村

王宇泓 魏庭芳 蒋 鑫 薛涵之 郑瑜晗

(1.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 2.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 100083)

南太行山区大梁江村传统民居特色研究★

王宇泓1魏庭芳1蒋 鑫1薛涵之1郑瑜晗2

(1.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 2.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 100083)

通过对太行山中部井陉县大梁江等村镇民居的实地调查,总结分析了该地区的院落形式,并对窑洞、瓦房、平顶房等民居形式进行了阐述,探讨了一些标志性建筑的特点,为古村落民居建筑和景观保护提供帮助。

传统民居,院落形式,建筑特色

大梁江村位于河北省西南部的井陉县,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地处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之处,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也鲜有战乱,因而明清时期建筑、街巷风貌得以保存。其中有古民居院落162座,为典型的太行山区聚落,大梁江村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于一身,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作为井陉县保留最为完整的历史村落之一,被评为河北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1 院落形式

太行山区传统民居以院落为主,每家有自己相对独立的院落,供生活、交往所需。大梁江村在逐渐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积极的空间,在上百甚至上千年的演化过程中炼就最优的院落空间。根据院落主人的家境、家庭特点,形成了不同的院落形式类型,经过调查,山区地形较平坦地段民居院落平面归纳成以下几种类型。

1.1 单面围合

中国传统民居坐北朝南,主要在建筑的北侧呈“一”字形分布,为太行山山区农村的基本住宅形式,一般布局是中间为正堂,两旁为房间,边间为灶房、柴房或畜圈,各房间用檐廊贯通。即“一明两暗三开间”。太行山区地形较为复杂,村庄高差大,平地较少,深山区中条件艰苦,单面围合的成本较低,也有助于房间采光,所以太行山区农村大多数以这种方式建造院落。采用这种院落方式的家庭大多经济状况一般,建造能力有限。

1.2 两面围合

两面围合空间的院落在大梁江村数量较少,主要根据地形,因地制宜,适合宅基地不规则地段。建筑主要分布于院落的北侧及西侧,北侧为主要房间,多为主人的卧室,以保证最优采光。西侧为次要房间,多为储存空间。两面围合的院落有一定的围合度,是服从于场地的院落形式。

1.3 三面围合

三面围合是主要的院落组成形式,空间围合度较高,院落空间积极、安全,且有较好的方向性。院落空间为前院,增强空间序列感,成为村民的“室外厅堂”,同时提供晾晒粮食、大枣等食物的场所。建筑分布于院落的北侧、东侧、西侧。北侧为主要房间,多为主人起居室,前檐常设置檐廊,为联通各个房屋的通道,供雨天或闭户时使用。东西两侧为厢房。根据主人家庭条件不同,大户人家在院落前面会设置门台、门楼等。

1.4 四面围合

建筑四面围合形成院落也是太行山区常见的院落形式,中间院落围合度高,安全性、私密性强。同时,由于院落四周为房间围合,较为密实、不易透风,因而适宜北方寒冷的冬季保暖。中间的院落形成天井,采光效果一般,空间较为积极,供村民日常生活所用,如聚餐、麻将等娱乐活动。

1.5 混合式

混合式院落形式是太行山区院落具有特色的构成形式,依据地形参差错落,其中最主要的形式为复式楼房,一楼向底层开院,二层向上层开院,形成了足不出户的垂直交通。混合式院落形式的代表是大梁江村著名的梁举人宅院——“一宅九院”,占地面积达6 000多平方米,房屋数量达百间,整个梁氏家族聚居于此,梁氏家族兄弟和睦,每个独院相互串联,通过高差处理克服山地地形的影响。混合式院落的入口一般在东南角,厕所位于西南角。为几个单面围合、多面围合的院落相互串联而成,多为大户人家。

2 民居形式

大梁江村的建筑主要为明清时期民居,就地取材,以砖石结构为主。风格统一,独具特色,保存完好。依山而建,参差有致。大梁江村地处太行山区腹地,太行山区农村以传统的方式建造院落。农村家庭大多来说经济状况一般,建造能力有限,对建筑的实用性的考虑远远大于美观,对建筑形制的创新鲜有关注,因此大梁江村的建筑形态大多沿袭旧制,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形成最符合场地特征的建筑形式。同时,正因为对旧制的继承与沿袭,造就了独特而统一的建筑风貌。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是毫不做作的,是符合村民基本需求的,因而是最自然的、最合理的、具有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经过调查,将太行山区大梁江村的民居形式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2.1 窑洞

太行山区气候条件一般,位于山坡上,为了平衡气候,窑洞成为当地居民常见的民居形式。窑洞顶高屋深,因为内嵌于山坡之中,保温效果好,因而冬暖夏凉。同时,在外观上是圆拱形,拱形增加了内部的竖向空间,使人感觉开敞舒适。

2.2 瓦房

公元1500年前后的明万历年间,从山西平定县城西棋盘街迁来梁家,在此定居。后又有梁家逐渐迁入。梁氏子孙不断繁衍。清中期,梁氏更是出了一个武举人梁深,自此梁家成为了本村望族。由于大梁江村为晋商家族,所以建筑形制多遵循山西建筑风格,后辈因对功能追求而对形制鲜有探究,故以山西瓦房为主。后期大梁江村民前往北京经商,吸收北京建筑形制特点,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制。其结构以四梁八柱为主,跟脚以条石为主,作为石基,就此取材以青砖作为表墙,灰泥内砌。屋顶以抬梁式结构为主,以椽子为骨架,苇箔相覆,再加上灰泥,灰瓦相覆,形成硬山式起脊的屋顶。

2.3 平顶房

平顶房构造简单,多为小户人家采用,在屋顶用砂子、水泥或石灰等抹平,平顶房的房顶可以进行多种用处,提供晾晒粮食、大枣等食物的场所。太行山区大梁江村的平顶房会在屋顶设置一定坡度,无组织排水,将雨水收集汇聚到地窖,经过沉淀进行日常洗衣、饮食所用。

3 标志性建筑

太行山区大梁江村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建筑。

3.1 武举大院

太行山区民居中,最有代表性的为“武举大院”,为混合式建筑。占地面积达6 000 m2,房屋数量达百间。高低错落,规模庞大。

武举大院南低北高,跨越几层高差,空间序列感强。从山脚下第一个院落进入后,即可依次进入不同的院落,而在山上街道中,亦可到达。不同的院落空间以高差分割,因为大院中每个院落的主人是不同的兄弟,虽为一家,而为保证生活的私密性而相互分割,达到适宜的分割程度。武举大院的排水系统精良,每个院落的废水收集系统相互连通,从南面大院的排水沟里流出,最终汇入村中的污水收集系统。大梁江村处于太行山腹地,常年干旱,降雨量少,因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雨水收集系统。武举大院相互串联,屋顶设置汇水口,院落设置高差,并在地面的汇水口设置污水口与地窖口两个通道。雨水来临之时,先将污水口打开,使冲刷屋檐院落的污水汇集流尽,再将地窖口打开,让新鲜干净的雨水流入地窖,进行沉淀,以供饮食所需。

武举人家族势力庞大,家族兴旺,兄弟和睦,能文能武,各占其院。每家自成一院,互相独立,互相通达。族长主持家庭事务,同时进行武举大院的维护。

大炼钢铁时期,武举人所用刀具被熔,文革时期,武举大院被破坏。如今的武举大院已非“一宅九院”之规模,昔日盛况不再,对于古村落的保护迫在眉睫,引人深思。

3.2 梁氏宗祠

太行山区大梁江村居民以梁姓为主,梁家为村中德高望重的家族,由于中国古代宗族意识强烈,宗祠建筑在村中地位较高,梁氏宗祠形制较为庞大,独具特色。梁氏宗祠以石材为主的四合院,占地面积约为300 m2,共有15间房屋。

3.3 大戏台

太行山区经济相对落后,在并不丰富的文化生活中,大戏台成为居民文化生活的聚集地。大戏台位于村口,平时是居民谈天娱乐的场所,节日里聚集村民,进行演出。戏台紧靠小学堂,与村委会旧址(演出时作为化妆间)围合形成观众场地,通过约0.5 m的下沉高差定义空间。戏台为明朝时期建筑,建筑组织简易明朗,演员流线清晰。戏台旁有一棵大槐树,冠大荫浓,经鉴定有3 000多年历史,为村中时间最久的古树。

3.4 村阁

村阁位于村口处,建有阁楼一座,建造精良。阁上东西拱券正中石壁上分别镌刻着“襟山带河”“接脉通川”八个大字,字体苍劲挺拔。村阁为两面庙,为关帝庙和娘娘庙。

4 结语

通过对南太行山区大梁江村传统民居特色研究,希望为人们更多地了解太行山中部山区民居质朴自然的建筑特色,为山区古村落建筑景观风貌保护提供帮助,为现代民居的建设提供可借鉴和应用的传统民居元素,以便更好地体现地域性和民族性,和传统民居文化相互衔接、共生。

[1] 邢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邢台县志[Z].1992.

[2] 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 陈建军.风水与建筑[M].南昌:江西技术出版社,1992.

[4] 王其亨.风水理论与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5] 孟聪龄.山西传统民居群体空间组合之二——村落布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 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7] 楼庆西.中国古代村落——西文兴村[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residence features at Daliangjiang Village in South of Taihang Mountainous Region★

Wang Yuhong1Wei Tingfang1Jiang Xin1Xue Hanzhi1Zheng Yuhan2

(1.GardeningCollege,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2.ForestryCollege,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

According to the site investigation at village civil residences in Daliangjiang Village and others in Jingxing County of the center of Taihang Mountain, sums up and analyzes the courtyard forms of the region, illustrates the civil residences including cave dwelling, tile-roofed houses and flat-roofed houses, and explores the features of some symbolic buildings, so as to help the civil house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villages and landscape protection.

traditional residence, courtyard form, architectural feature

2014-12-19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G201410022014)

王宇泓(1994- ),女,在读本科生; 魏庭芳(1994- ),男,在读本科生; 蒋 鑫(1994- ),男,在读本科生; 薛涵之(1993- ),男,在读本科生; 郑瑜晗(1994- ),女,在读本科生

1009-6825(2015)06-0008-02

TU241.5

A

猜你喜欢

武举太行山区江村
从前有只猴儿
从前有只猴儿
魅力南江村
太行山区苹果节水灌溉高效技术
西热江村
江村《吴镇 秋岭归云》
宋代武举华岳的军事思想
河北将严限张承及太行山区矿业开发
旅游扶贫战略模式研究*——以太行山区旅游扶贫为例
基于SWOT分析的太行山区农业产业园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