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初探
2015-04-08孔垂婧
孔 垂 婧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初探
孔 垂 婧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概述了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形成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对哲学审美、自然山水审美、书画曲艺审美等主要的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了古典园林审美对现代审美产生的影响,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古典园林,审美,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园林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重实用到重审美,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古典园林的审美体现了造园者的学识修养,德才情思,它的形成与发展受当时社会方方面面的因素影响。
1 古典园林审美形成的社会因素
1.1 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基础
自公元前3世纪的秦代直到公元19世纪末叶的清代,这个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段是古典园林发展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在此期间,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小农经济体制决定了农耕生产成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模式,作为大量土地拥有者的地主阶级便可以通过财富的积累脱离体力劳动,成为首先掌握文化的知识分子[1]。这便是耕读传家模式形成的经济因素。而一家一户的分散性经营于日后广泛渗透于私家园林的发展中,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的审美就是建立在这种由物质积累为根本的传承基础上的。
物质条件对园林审美发展的影响还体现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物资的丰饶多寡、粗细精良之别,直接影响了人们造园活动的审美情趣。南国四季气候温和,降雨充沛,河流如织,植物繁茂,使设计精巧雅致的园林成为可能。物产的丰盈使人们的闲情逸趣得以从容培养。而在千里冰封的北国,一年两季的收成使时间变得多余,寒冷的冬闲日,围坐火炉,喝酒啖肉,激发出豪迈直爽的性情。连年战事又熏陶出狂放不羁的性格,宽广的胸怀和豪爽不羁的气度使人们认为,即使面对死亡,也只有尺度硕大、造型宏伟有力的陵墓才能与之相匹配。正是这些地域差异,才造就了“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江南私家园林式的审美和“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浪漫”以气魄见长的皇家园林式审美。
1.2 学而优则仕——政治因素
封建社会中,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使得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序列决定着国民的社会地位,学而优则仕的科举考试制度诞生了大量由文人和官僚合流的“士”。兼具道儒两家思想的“士”们同时强调修身与治国,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方面他们努力的参加科举,为官执政,将自己的理想尽可能的现实化;另一方面他们吟诗作画,在各个艺术领域达到高超的造诣。其中由他们主导建造的古典园林,融入了他们对自然、生命以及美的理解。他们把高雅的品位赋予园林,其所经营的文人园林乃成为民间造园活动的主流[2]。
2 古典园林审美形成的文化因素
2.1 审美基础——儒、道、禅的哲学审美观
华夏美学的三大支柱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
儒家强调“天人合一”,倡导“万物与吾一体”的说法,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这样的哲学理念致使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3]。
道家认为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可以领悟到宇宙之间万物的关联与奥秘,这就是所谓的道。道德领悟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这种思想引导下的古典园林不仅仅模仿自然,更希望通过对于自然的追求领略其中的“道”与“理”。
比起儒家与道家,禅宗美学的精神则更加超脱。它力求舍去一切实体的存在,追寻心灵的空虚自在、无所束缚。在其超然旷达的哲理思想影响下中唐以后士大夫注重内心感悟体验,开始景慕追求小中见大、壶中天地的园林模式和艺术观念,在思想深度上建立了人文园林小中见大、咫尺山林的设计理念。
无论儒家美学、道家美学还是禅宗美学都立足于心性的修养,造园者将其对世界、自然的理解,对艺术文化的造诣,对情感心灵的探求融汇于古典园林的建造中,创造了一座座灵动优美、耐人寻味的城市山林。
2.2 审美共识——自然山水审美观
古代文人造园,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天成的美,追求的是一种“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的诗意栖居方式。儒家的美、善合一的自然观和“人化自然”的哲理,使得中国古典园林在其生成之际便十分重视筑山和理水。早先寄情山水的思想意识潜移默化影响了士人们的山水情节。而山水文学、山水画、山水风景对古典园林的深厚影响,自是不言而喻。中国历史上,山水风景、山水画、山水文学、山水园林的同步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山水文化”。山水文化几乎涵盖了士大夫生活的一切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1]。妙造自然的意识被体现在造园活动的方方面面,《浮生六记》中作者沈复记述儿时观察渺小微物之心得: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鹤也。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从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着为丘,凹着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4]。张潮《幽梦影》中有“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之说。山泉、石苔、水藻皆自然之物,人力为之,体现了造园者“移天缩地入君怀”妙造自然的园林审美情趣。
2.3 审美相融——书画曲艺的渗透
古典园林的审美向来和诗词曲艺、画境文心密不可分。这些艺术可以体现出人们对园林审美积极的参与性,并且在当时的社会,这种参与性往往惠及全民,盛极一时,成为大众审美的中流砥柱。比如被认为集音乐、舞蹈、戏曲、文学之美于一身的昆曲表演艺术兴起之时,正逢江南造园活动空前繁荣,艺术水平日趋成熟的时期,就是如今这门曲高和寡的表演艺术在当年也有过“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鼎盛时期,清代的苏州城甚至有城中只许唱昆曲,不许唱京戏的禁令。不仅缙绅子弟和读书人喜欢拍曲的很多,就连城中贩夫走卒都能哼上几句,小巷深处的“水磨腔”此起彼伏,极尽风雅。而园林作为美好的生活场所每每成为戏曲描写的主要场所。曲中唱园林,园中也唱曲。一方面,园林从戏曲借鉴了亦动亦静,以少胜多,婉约含蓄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它又为小规模的戏曲表现和清唱提供了理想的地点。明清两代,在园林中边顾曲边赏景是骚人墨客很喜爱的娱乐活动[5]。那水殿风来,余音绕梁,隔院笙歌,月下笛声都是园林美和昆曲美令人神往的结合。中个妙处,不可言传,在这种全民普及式的审美熏陶下,古典园林的精神内涵逐渐成为了当时人们深为企盼和共同赏识的审美追求。
3 对现代审美观的启示
吴冠中说过:如今我们中国文盲减少了,美盲还很多。一个和谐的社会最终将走向艺术的归途。古典园林之审美是民族文化千年积淀和传承的结果,19世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入侵,连年战乱,加之建国后文革十年动荡,无疑是将中国文化连根拔起,白先勇说,民族自信心丧失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对本土文化及美学的自信的丧失,人们不懂得什么叫好,什么是美,这个最糟糕。为何我国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会遭受漠视,日渐式微。不仅因为文化传承的历史断层,也因为国民审美传承在当代的断层所致。比如在英国等西方国家,人们从家中随手拉出一把椅子就是前面几代人传下来的,走进一家小酒吧或许它就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历史就在每个人生活中得到延续,而我们国家的历史仅仅是藏在博物馆里。对于个人而言,审美观的发展由早期的环境影响熏陶至后来的个人探索发现,是一个广而后深,博而后专的过程,没有早期广博基础的影响,个人的探索便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当代人们的审美更注重的是自我发挥,而不是在对传统美学理解基础上的传承和发展。
城市的发展也深受审美的影响,城市建设大一统的局面的产生除了经济方面的因素外,还在于人们对城市发展的理解定位在打造城市,而不是在历史中的从容成长,无中生有的城市缺乏文化底蕴、自身特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人文背景[J].中国园林,2004(9):59- 62.
[2] 闫 力,赵劲松.文士园林“虚与实”的美[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2,8(1):53-54.
[3] 周武忠.论中国古典园林美学观[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7(4):116-118.
[4] 沈 复.浮生六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5] 刘天华.中国古典园林之美[M].上海:三联书店,2008.
Aesthetic explor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Kong Chuijing
(ChineseArchitecturalSouthwestDesign&ResearchInstituteLimitedCompany,Chengdu610000,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aesthetic formation, analyzed the philosophical aesthetic, natural landscape aesthetic, painting folk aesthetic and other main cultural factors, finally researched the influence of classical garden aesthetic to modern aesthetic generation, had great significance to city development.
classical garden, aesthetic, social factor, cultural factor
2014-12-15
孔垂婧(1986- ),女,助理工程师
1009-6825(2015)06-0197-02
TU986.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