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U80P加工中心硬盘故障处理
2015-04-08邬爱平刘海亮
邬爱平 刘海亮
(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制造一事业部精加车间 湖北襄阳)
1.故障现象
1台DMU80P立卧转换5轴加工中心(德国德马吉公司20世纪90年代末出厂)出现硬盘(日立DK224A-14、2.5寸并口、1.4 G)故障,开机启动时提示“Failure Fixed Disk 0”和“Operating system not found”,光标闪烁,不能完成启动过程。
2.故障处理
排除接触不良原因,取出硬盘,通过转接卡连接台式机,多种方法均无法访问该硬盘。拆开外壳发现盘片已严重划伤,只能报废,另购新硬盘重装系统和应用软件,恢复机床运行。联系德马吉办事处得知,硬盘购置、服务费需要几万元,而且3~4月才能到货,对生产影响较大,为此决定先尝试自行修复机床。
由于不易购买原装或兼容产品,故拆用1台旧笔记本电脑60 G硬盘(这是所能找到的最小容量硬盘,该机床系统不支持大硬盘,但小至何种程度能支持需要试验才能得知),通过LGH-IDE-K转接卡接至台式机。故障维修难点:①怎样合理初始化或设置大硬盘,使其能替代原小硬盘。②正确安装、配置操作系统和数控应用软件。③使机床按原启动过程正常启动(篇幅所限,硬件自检、软件加载等内容省略)。多种原因,厂商办事处不提供相应指导,甚至连软件结构、内容及存放位置都不得而知。通过机床随机说明书、软盘等有限资料,以及观察、分析同厂房内1台相近时期出厂的DMU80T 4轴加工中心启动过程,做了大量尝试后,采用下述方法最终使机床恢复运行。
(1)首先查看随机10张软盘,其中9张为软件,包括DOS系统命令、海德汉(Heidenhain)Millplus数控系统软件及工具软件等,另1张为该机床IPLC、机床参数等专有信息。在纯DOS环境下运行第一张盘上的INSTALL程序,按照提示将9张软盘内容安装在60 G硬盘。接着INSTALL程序自动运行1个CNCINST程序,依次提示串口设置、传输系统配置及主机等待远程PC准备好等提示信息。通常安装方法是将系统安装在PC机上,然后按特定机床进行软件版本配置,再通过串口或网口传输至机床硬盘中。机床硬盘必须能在机床正常启动,有相应设置且能自动或手动运行通信软件。尝试上述方法失败后决定直接人工安装、配置该硬盘,这是因为INSTALL的“安装”实际上只是解压,而CNCINST则是传输。
(2)在解压后CNC_VERS8321_331.00BROOT路径下,查看COMMAND.COM文件的字节数为54619,确定其DOS版本为6.21。在 DMU80T启动出现“HEIDENHAIN NUMERIC Service Menu”时按“ S”、“ 7”键,在 DOS 提示符下运行 Fdisk,查看分区情况,据此用DOS6.21在60G硬盘上建立50M的主分区C:及约2 G的扩展分区D:,接着格式化,安装DOS6.21至C:。INSTALL程序在硬盘根下创建CNC_VERS目录,包含8301_331.00B、8321_331.00B和 UTIL等 3个子目录以及 1个文本文件,文本文件记录各软盘中压缩的文件及属性。UTIL下为系统配置、传输等工具软件。8301_331.00B适用于(DAX/VAR)模拟及数字伺服系统,DMU80P采用(SDC/DDC)数字伺服系统,应用8321_331.00B,为叙述方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指该目录下的子目录或文件。
(3)将ROOT子目录下除DOS系统文件COMMAND.COM、IO.SYS、MSDOS.SYS外的所有文件拷贝至根下。因硬盘已装有完整DOS,故DOS子目录内容可忽略。UTIL子目录(8321_331.00B而非CNC_VERS下)包含各种硬件自检、通信等工具软件,为系统启动所必需,将其整个子目录拷至根下。SYSTEM子目录包含系统文件,整个拷至根下。
(4)NUM子目录包含在线交互编程(Interactive Part Programming,IPP)等文件,参照 DMU80T机床的文件配置,在 C:创建OEM目录,并包含CFG、LANGUAGE和MSG等3个子目录;在SYSTEM目录下创建LANGUAGE及MACROS子目录。将 NUMIPPM下 的 3个.331文 件 拷 至 OEM,NUMIPPMLANGUAGE下的所有.331文件拷至OEMLANGUAGE下,NUMUIMS下的.331文件拷至 SYSTEM,NUMUIMSLANGUAGE下的所有.331文件则拷至SYSTEMLANGUAGE。很多文件具有相似文件名,只是末尾字符或扩展名不一样,如 A830M*.331、A830T*.331及U8300*.331等,其中*可以代表D、DK和E等字符,这些字符表示语言,如D——德语、DK——丹麦语、E——西班牙语和GB——英语等,可根据选择语言拷贝相应文件。CM子目录包含默认机床参数文件,CNCINST和INSTDATA子目录包含安装及刀具、工艺等示例文件,OEM子目录为空,均不予考虑。
(5)第十张软盘内文件的处理方法。将机床参数.CM及温度补偿.CT文件拷至SYSTEM子目录。若机床参数丢失,可在DOS提示符下运行STARTUP CM命令加载。.CT文件在Millplus的菜单中加载。DSK_HINW子目录包含IPLC各版本信息,以德语存储在数据库文件DMG_INFO.DBF及DMG_INFO.DBT中,运行DMG_HINW.EXE程序(通过DMG_INFO.EXE自解压)并按提示输入版本号区间,可生成相应文本文件。可忽略该信息,直接将IPLC子目录下的I213*.*文件拷入C:OEMLANGUAGE。运行8321_331.00BSYSTEMEASYOPER.EXE程序,将其自解压生成的宏程序及第十张软盘MACRO子目录下的宏程序一并拷入 C:SYSTEMMACROS子目录。德语 MELDUNG和英语MESSAGE意义相近,将MELDUNG子目录下的文本文件拷至C:OEMMSG即可。TECHNO子目录下包含.MG加工类型表、.MA材料类型表、.TE工艺表及.TT刀具类型表文件,一般不用,忽略。UK子目录包含用户软键表文件,可拷至C:,在机床Control/InstallationUser softkeys菜单下加载。也可用文本编辑器查看,在菜单下手工键入。
硬盘软硬件配置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机床可正常运行。但是若使用在线交互编程等一些不常用功能,可能会出现问题,这时可根据错误提示,适当调整文件位置应能解决。实际上若进一步分析各文件,如用反编译工具软件等,均能了解其作用和应有位置,使配置完整、简洁,但这需要大量时间。若条件允许应充分尝试串口、网口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