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兴市月河发展史及其对历史建筑群的保护意义

2015-04-08胡向红王山香胡亚楠方月超沈宇宸

山西建筑 2015年30期
关键词:建筑群嘉兴市嘉兴

胡向红 王山香 胡亚楠 方月超 沈宇宸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

嘉兴市月河发展史及其对历史建筑群的保护意义

胡向红 王山香 胡亚楠 方月超 沈宇宸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

以京杭大运河的嘉兴市月河段为研究本体,通过对月河的运河发展史的文化挖掘,研究了其对历史街区的建筑群在现代的保护意义,指出运河发展史可对历史建筑群的整体空间形态进行梳理、运河街巷文化可增强历史建筑群的文化内涵、运河的航运发展带来的各种文化可丰富历史建筑群。

大运河,历史建筑群,保护意义

1 嘉兴月河发展史

1.1 大运河成就了月河发展史

京杭大运河流经嘉兴段的河道全长110 km,途经嘉兴市的秀洲区、南湖区、桐乡市、海宁市共四个区市。嘉兴在2011年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境内的110 km河段在2014年随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京杭大运河北始于北京,南达杭州,全长1 794 km,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开凿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唐宋时期最为繁荣,元代取直,明清时期疏通,从开凿到全线通航共历经800年,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中国古代以水运和农田灌溉为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农业型封建社会时期为华夏大地的发展写上了重重的一笔。大运河沿岸有许多城镇都因其流经而带动了繁荣的经济发展,从而成为重要港口城镇或名城古镇,目前的浙江省嘉兴市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也是因运河而发展,因运河而壮大起来的,繁荣的经济为其带来了数百年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经济的昌盛也为嘉兴人注重和发展文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嘉兴文化名流辈出也是值得我们现代人所称道的。月河段作为古代历史上嘉兴市区的北门片区,该片区的商业发展、人口聚集都是因运河的航运带动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京杭大运河的发展成就了月河的历史,谈月河的发展史必然离不开大运河的文化。

1.2 月河发展历程

嘉兴段的大运河修建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而在嘉兴段的110 km大运河中,月河段全长2.165 km。自南北朝时期开始,京杭大运河就从月河历史街区的南侧一穿而过,但正式的文字记载因县志等记载当地相关历史的文献年久失传,而今可以找到的最早的文字记载也只能追溯到南宋或明代了。

嘉兴城从南宋开始作为当时的首都临安的外围城市,其经济被首都带动而迅速地发展起来,再加上水运繁盛,发展成为经济繁荣的城市。位于当时的秀州府北门的月河一带由于繁荣的水运,城北居民多集中居住于此,逐渐形成了市集交易场所,像猪廊下、烟作弄、任家弄、救火弄、糕作弄、居人里等等街弄的名称都反映出了当时商业与人口聚居于此的特点。东侧一岸相隔的芦席汇在明清时期也曾是制作漕运用船的苫盖的芦席的交易区和存放区。

2 月河带动下的历史街区的发展史

月河历史街区依附于月河发展起来,而街区内的物质文化是以建筑群的形式存留下来的。

南宋时期,嘉兴因靠近当时的首都临安(即:现今的杭州)和良好的航运能力已经发展成为繁荣的城市,城市规模日益增大,水路纵横交错,舟船丰阜,月河段位于嘉兴西门到北门一段,在城北部与中基路并行,据“其水弯曲抱城如月”,所以取名为月河。

在明清时期,月河被称作月河埭,东起朝东埭、西至最乐亭,长100 m。埭以月河而得名。此时的月河边依水造房,条条石板街形成了古街旧弄,再加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青砖石桥,在河水的环绕下形成一片历史风貌景观。

明清以后,繁华的月河街经过历史的变迁,有所衰败,也有的被破坏。到清末民初时期,此片区的商业发展又繁茂起来,可以从一些月河街弄的名称看出当时的商业发展,例如,猪廊下、糕作弄、蒲鞋弄、坛弄、宝元弄等。此时,也有大量的城镇居民聚居于此。建筑群自然也是排布紧密,一片昌盛之貌。

发展到民国时期,月河历史街区的中基路段仍保存着原来的古街风貌,来往的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但有些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类型发生了变化,这与社会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此时的月河历史街区发展出了一些洋货店、商校等新的建筑类型。其后,由于战乱的破坏和年代的洗礼(文化大革命等)使街区内的建筑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建设浪潮中,大量的民居和古建筑消失期间,许多历史建筑如今只有立牌来展示曾经矗立的位置。在经历了一番改造浪潮的冲击后,政府部门逐渐重视对嘉兴市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对历史文脉的延续。历史建筑群重新得到重视,月河历史街区也在整治范围之内。其整治坚持原真性、可识别性、可逆性和修旧如故的原则,采用落架大修的方式,将现有的水泥路、沥青路复原为旧石板路,门、窗、墙体、屋顶等也以符合街区风貌作为建设的基本要求。特别是2005年政府部门对月河历史街区进行了大片区域的整体性修复工作,传统风貌协调区域面积多达17 hm2,目前的月河历史街区内有花鸟市场、古玩街、端午民俗馆、粽子博物馆、德勤文化园(以前的江西会馆)、大昌当铺、财神堂等带有当地文化内涵的展览会馆。现今它也正为市区发挥着独特的文化延续作用,发展为集购物、游玩、花鸟市场等为一体的休闲娱乐仿古历史街区。

3 月河发展史对历史建筑群的现代保护意义

月河段的历史建筑群是以紧邻在大运河月河段北侧的月河历史街区形式存在的。其位于荷花堤北岸,北接同乐路,西接禾兴路,东与芦席汇历史街区隔北丽桥相望。占地面积9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是嘉兴市区内建筑形态保持最为完好、能充分反映江南水乡特色和民俗文化的历史街区。月河历史街区的总平面是以“三河三街”为基本空间组成模式,三河是指大运河、外月河、里月河,三街是指中基路、坛弄、秀水兜。三河在月河历史街区东侧的北丽桥附近汇合,而三街由于紧邻运河和府城而成为繁华的商贸地带,其中的中基路是月河最初发展起来的核心路段,其历史最为久远。然而如今经过20世纪末的旧城改造后,月河至今存留下来的原汁原味的历史建筑只有少数,但在2005年的整体性修复后,虽然许多建筑属于重建型建筑,但是在建筑尺度、街巷比例、建筑细部、历史建筑群的整体色彩形象、景观节点等等方面的恢复与把握属于贴近当地江南水乡历史建筑群的原真性的。对于原真建筑损失过多的历史建筑群来说,这也不失为一种保护策略。综合月河历史街区的现状,只有通过运河文化这剂强心针才能使月河历史街区重新焕颜。富含运河文化的运河发展史在历史建筑群的现代保护中有以下三方面的指导意义。

3.1 根据运河发展史可对历史建筑群的整体空间形态进行梳理

月河历史建筑群的空间形态是因运河发展需求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整个建筑群的空间形态中,应当以运河的航运需求以及附属发展起来的商业需求和人口聚居模式三方面需求为主要的空间形态组织方式。运河的航运需要大小各类港口空间、船只停靠的各种大小级别的河埠头,历史建筑群的河道的宽窄和形式必然追随这些功能上的需求,而形成宽窄有别,形式各异的河道。商业的发展多以建筑团体出现,建筑群或以片区或以线性街道的形式排布,月河街区的整体形态首先由三条河道划分成条形的地块,因此决定了其间商铺沿街呈线性排列形式,这种布局形式可以使买家和卖家的交流更加便捷,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人口聚居的需求和城市中有限的土地供给的矛盾使建筑群向高度和进深方面发展,宝贵的一层建筑空间可以作为商铺,其上的二、三层用来作为居住之用,其后的院落和房间也拓为舒适生活居住之所。

3.2 运河街巷文化可增强历史建筑群的文化内涵

大运河文化孕育了月河及其历史建筑群的成长,大运河所带来的文化在历史建筑中要突出体现。在月河历史建筑群的物质遗产中,加入文化元素,把运河文化纳入进来,对历史建筑群的街巷文化进行引入。对运河经济发展而来的街巷文化,例如猪廊下、烟作弄、救火弄、糕作弄、居人里等,在街巷形象的树立上突出出来,以丰富月河历史建筑群的物质文化内涵。

3.3 运河的航运发展带来的各种文化可丰富历史建筑群

大运河1700多年的历史给嘉兴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昌盛。运河不仅发展了当地经济,还加速了嘉兴与外地的各种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丰富了月河历史建筑群的建筑种类,江西会馆、各种商品的交易场所等,这在历史建筑群的现代保护中是必不可少的体现内容。运河商业发展带来的当地民俗、艺术的发展也能丰富历史建筑群的内涵。如嘉兴端午习俗、嘉兴的皮影戏、灯彩、五芳斋粽子文化,以及嘉兴的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都可为月河历史建筑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蕴意,建筑群也同时成为这些文化的延续和流传的优良载体。

不可讳言,月河历史街区存留下来的原真历史建筑数量已经不多了,能够被我们流传的许多运河发展的历史只能以文字的形式或以建筑为载体而存留于世,此时此境的历史建筑群该如何发展,走什么样的路发展延续下去,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特别是在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嘉兴的历史建筑群的文化内涵,更值得我们去研究。因此,本文以月河发展史为研究本体,探究其对历史建筑群的现代保护意义,最终能够为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想法。

[1] 周 军.运河名城嘉兴[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2] [明]沈尧中.万历嘉兴府志[M].[明]刘應钶,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3]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探索与规划实践——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4] 蔡锦堂,徐 荫.嘉兴月河历史街区浅析[J].华中建筑,2009(10):29-30.

[5] 赵 霞.基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浙北运河聚落整体性保护方法——以嘉兴名城保护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14(11):95-96.

[6] 洪 艳,朱明海,蔡旦蓓.京杭大运河沿线历史建筑再利用过程中的生命进化论——以杭州富义仓为例[J].浙江建筑,2013(5):71-72.

[7] 周乾松.杭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与对策[J].城市观察,2012(9):13-14.

On evolution history of Yuehe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preserving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in Jiaxing City

Hu Xianghong Wang Shanxiang Hu Yanan Fang Yuechao Shen Yuchen

(JiaxingCollege,Jiaxing314000,China)

Based on the Yuehe Section in Jiaxing along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the paper researches its significance for preserving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in Jiaxing City according to the cultural exploration for its canal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points out its development history can sum up the integrated space forms of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the culture of its streets and alleys can enhance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buildings, and the navigation of the canal can enrich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grand canals, historical buildings, protection significance

1009-6825(2015)30-0031-02

2015-08-18

胡向红(1994- ),女,在读本科生; 王山香(1993- ),女,在读本科生; 胡亚楠,女,讲师; 方月超(1993- ),男,在读本科生; 沈宇宸(1994- ),男,在读本科生

TU-092.9

A

猜你喜欢

建筑群嘉兴市嘉兴
《初心》
南头古城数字展厅建筑群
建筑与建筑群储能工程初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学院
浙江嘉兴卷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审视中国传统建筑群院落式构成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