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 你能承受来的压力吗?
2015-04-08
说到2014年生二胎的新政策,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称,“单独二孩”政策各地初步开始实施。相关《草案》也已经通过,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代表同务院做说明时表示,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以及教育、卫生、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造成大的压力。政策有了,你生吗?
听到单独二胎政策的消息时,已有一个儿子、符合政策的李红很是高兴了一段。不过很快,她又陷入纠结,“生二胎是一个奢侈的决定。”与李红一样,“生还是不生?”成为目前不少中国家庭考虑得最多的问题。
据统计,根据新政策,上海40多万个家庭具有生二胎资格。但有媒体对1200位上海居民进行调查发现,70%的接受调查者不想要二胎。其中,24%的人明确表示只要一个孩子,46%的人表示“可能”会只要一个孩子。
虽然,2014年生二胎的新政策表示:国家能承受人口压力,但是到个人身上负担就大了。抚养孩子的成本是让人们犹豫的重要原因。有人粗略估算,在上海将一个孩子从出生供到大学毕业至少需要100万元人民币,一个普通上海家庭每月用于孩子上幼儿同的支出为3000元,参加英语或艺术培训班的支出为2000冗。孩子的教育费用占到家庭月收入的一半。
头胎为儿子的李红更担心二胎还是男孩,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生男孩的成本远远高于女孩,“因为等孩子长大结婚时,得承担为他们买房的负担”。考虑到人口增多带来的上学难、就业难等问题,兀论对于家庭个体,还是对于整个围家,迎接二胎到来都将是一个考验。
留守儿童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不在父母身边生活的城市儿童亦可称为留守儿重)。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自己的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给这些可怜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有的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57.14%。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障碍,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引起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因积分入学政策,户籍政策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二胎政策
“单独二孩”指的是夫妻双方有一个人为独生子女且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也就是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所提到的单独二胎政策。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政策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
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由各地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通过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条例或作出规定,依法组织实施。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但是,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不宜间隔得太长。黑龙江省也将逐步实施单独二胎政策。
根据《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三条规定,黑龙江的二胎政策如下: 依法结婚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子女,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再生育一胎子女,但生育间隔不得少于4年:
夫妻双方均为归国华侨或者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定居的;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妻双方均为农村居民,只有一个女孩或者夫妻双方均为边境地区农村居民只有一个子女的;经市(行署)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指定的病残儿鉴定组织鉴定,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且医学上认为能够生育健康儿的;特殊情况经省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符合前款第四项规定要求再生育的,不受生育间隔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