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015-04-07

四川水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振动器预埋件布料

吴 宪

(长春新都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130000)

试论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吴 宪

(长春新都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130000)

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建筑结构的密实性、整体性以及相关混凝土构件尺寸的准确性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浇筑技术措施以切实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工艺流程出发,并着重就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各分项、分部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混凝土;浇筑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一、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的主要工艺流程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的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为:浇筑前的准备→混凝土布料→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其中混凝土的布料和振捣工艺,是浇筑施工中的最关键工序。

1、浇筑前的准备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浇筑开始之前必须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了技术准备、材料准备、施工设备准备、人员准备等,并做好对基础的处理,以及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的检查工作。

(1)基础处理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求结构基础必须首先根据设计标高及轴线进行校正,并仔细清除基础表面上的淤泥、积水和杂物。对于干燥的土基,应先将基础开挖过程中所保留的保护层挖除,然后用碎石垫底,并加以夯实和浇水湿润以后,方可开始浇筑;对于岩基,则应先去除凸出的棱角和松动的岩石,然后用混凝土填充岩石的缝隙,并将表面清洗干净以后,方可开始浇筑。

(2)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的检查工作

当混凝土浇筑成型以后,再想改变形状,或者增设钢筋、预埋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浇筑之前,就必须做好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的检查工作。

2、混凝土布料

布料即是指将松散的混凝土拌合物浇灌到模板内的工艺方法,它也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重点工序之一。在布料之前,应当先在岩面或者旧混凝土结构表面摊铺一层2~3cm厚度的水泥砂浆,要求砂浆的水灰比不得高于所浇筑混凝土的水灰比,且摊铺面积应当与混凝土浇筑的速度相适宜,以有利于新浇混凝土与岩基或旧混凝土施工缝面之间的良好结合。

目前,混凝土布料的方法主要有平层浇筑法、斜层浇筑法、阶梯浇筑法这三类。其中,平层浇筑法是指根据水平层次连续、逐层铺填,当第一层全部浇筑完成以后,再浇筑第二层,依次逐层施工,直至满足设计要求高度为止,由于平层浇筑法的施工简捷、方便,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应尽量优先采用平层浇筑法。

平层浇筑法最主要的问题,是当现场混凝土拌制能力较小,且布料面积较大时,容易在各层之间形成冷缝。为了避免冷缝的形成,则可以采取阶梯浇筑法或斜层浇筑法施工。

3、混凝土振捣

振捣也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关键工序之一,通过振捣时所产生的高频率、小振幅振动,不仅能有效排除新浇混凝土内部的空气与多余水分,而且能使混凝土结构更加饱满密实,并能与模板、钢筋、预埋件等更紧密结合。目前,混凝土振捣的方法主要包括了人工振捣法和机械振捣法这两类。

(1)人工振捣法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中,人工振捣的方式已较为少用,主要适用于较薄或较为复杂的混凝土构件施工。人工振捣的施工工具,主要有振捣铲、振捣杆、振捣锤等,在施工时要求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坍落度,且要求每层布料层的厚度不宜大于20cm。人工振捣多采取与布料同时进行的方式,可以边布料,边振捣,要求振捣的力度应适中而不宜过猛,以避免对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钢筋、预埋件等造成冲击,而导致漏浆。

(2)机械振捣法

机械振捣因其振捣施工时的高效率、高振捣质量、节约水泥以及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等多方面优势,在当前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机械振捣法所采用的机械主要包括了内部振动器、外部振动器、表面振动器、振动台等。这些振捣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偏心块或者是偏心台的高速旋转,而使得振动器出现高频率振动,以提高新浇筑混凝土的密实度。

二、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本文主要以梁、楼板以及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为例,分析和探讨了相关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1、梁、楼板结构的浇筑

梁与楼板作为建筑中的重要水平受弯构件,对浇筑工艺均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施工中多采用由下至上逐层浇筑的方式,只有当下部结构浇筑完成并稳定以后,方可继续逐层向上浇筑。

(1)布料工艺要点

当梁的高度大于1m时,可先浇筑主、次梁,然后再浇筑楼板;当梁的高度小于1m时,则应采用分层浇筑梁混凝土的方式,当梁混凝土与楼板底面平齐以后,再同时浇筑。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将梁混凝土分层浇筑为阶梯形状,并向前逐层施工,当起始点的混凝土到达楼板底部位置以后,再与楼板的混凝土共同浇筑,伴随着阶段的不断延长,楼板的浇筑也不断向前推移。

(2)振捣工艺要点

混凝土梁的振捣,适宜采用内部式振动器。在浇筑时通过两人配合的方式,利用赶浆捣固法一人在前面采用内部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使砂浆先流动到梁结构的前面与底部,让砂浆包裹石子;另一人则在后面利用振捣杆在侧板或底部往回勾出石子,以避免石子挡住砂浆的流动方向。当浇筑并振捣完成一段距离以后,再浇筑第二层并进行振捣,直至振捣至梁的另一端。

混凝土楼板的振捣,则适宜采用表面振动器。当混凝土楼板铺设一定工作面以后,可采用表面振动器进行振捣,振捣的方式应当与浇筑的方向相垂直。通常而言,如果楼板的厚度在10cm以上,振捣一遍即可保证密实。

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通常是指最小几何尺寸不低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结构,它多用于大型、高层建筑工程中的箱型基础、筏型基础、厚桩基承台、厚底板、深梁柱等结构的施工当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平面尺寸与截面尺寸过大,且边界约束作用较强,很容易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而形成裂缝。为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在浇筑时多采用分层分段浇筑工艺和二次振捣浇筑工艺。

(1)采用分层分段浇筑工艺

采用分层分段浇筑工艺,不仅有利于加速大体积混凝土水泥水化热的散失,而且还能减少结构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差,从而避免了裂缝的生成。分层分段浇筑的最佳间隔时间,应当以浇筑混凝土的表面温度降低到大气平均温度时为宜,通常情况下间隔时间为3~5小时。

(2)采用二次振捣工艺

二次振捣工艺不仅能提高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微小裂缝,增加结构的密实度,而且能使大体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裂强度提高约10%~20%左右。二次振捣工艺的最佳间隔时间,主要与水泥品种、温度、混凝土坍落度等因素有关,应进行相关试验来具体确定,并同时考虑到分层分段浇筑时间安排以及操作技术上的合理性。

总结:

混凝土浇筑即是将新拌制的松散混凝土拌合物浇灌到模板内进行振捣,再经过养护硬化后形成建筑工程所需混凝土结构物的工艺过程,它不仅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最后成型的环节,同样也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点环节。本文从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工艺流程出发,并主要以梁、楼板以及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为例,分析和探讨了相关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以此希望能促进混凝土浇筑技术能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更好的实施与应用,以切实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率。

[1]赵尧良.浅谈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3).

[2]张虹翔.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3(10).

[3]王望珍,陈悦华,等.建筑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张忠,曾繁锋.主体结构工程施工[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TU75

B

1007-6344(2015)10-0228-01

猜你喜欢

振动器预埋件布料
基于QZD-160型气动振动器的混凝土振捣工艺试验研究
幕墙预埋件定位精度控制技术
用布料拼图形
烧结机布料器的改进优化
砌块成型机振动方式研究
幕墙槽式预埋件现场监理探讨
对工程预埋件施工工艺的探索
对工程预埋件施工工艺的探索
按约定付账
水力振动器的研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