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抱箍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2015-04-07许志力

四川水泥 2015年6期
关键词:盖梁墩柱桥梁工程

许志力

(河北建设集团,河北 保定 071000)

抱箍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许志力

(河北建设集团,河北 保定 071000)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构件的内在质量,外观和经济效益要求越来越高,采用抱箍法能够节省支架,使施工操作更为简易,减少劳动力。本文主要探讨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抱箍技术的应用,为后期研究提供可参考建议。

抱箍法;道路桥梁;应用

前言:目前,盖梁施工主要有满堂支架法、抱箍法和预留孔法等。盖梁施工对底膜刚度的要求很高,因为其荷载是通过底膜传输给支架,同时对支架的稳定性和刚度都有更高的要求。盖梁施工中支架的合理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满堂支架法是所有使用支架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满堂支架法在应用过程中不会用到大型吊装设备,但是却需要消耗大量的支架模板,施工期限长,在特殊的施工环境中如遇到高墩、山区桥梁时会极其不方便。

一、简述“抱箍”法设计

抱箍设计法的主要特点是将盖梁施工承载通过彼此之间的摩擦力传递给墩柱,要求抱箍具有一定的刚度,不会因为载荷过度而发生形变。抱箍的结构形式主要是厚度为8mm,形状为两个半圆形的钢板,将各个部位用螺栓连接起来,使得墩身和钢板相互贴切,连接板中的螺栓数量可确定钢板的高度。

(一)抱箍法设计的理论原理

在具体的抱箍法设计中,墩柱与抱箍之间产生的最大静摩擦力是摩擦系数和正压力的乘积。可用f=μN来表示,其中f代表抱箍和墩柱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μ代表静摩擦系数,N代表产生的正压力。根据抱箍结构形式, 每排螺栓个数n可确定,因此而得出螺栓总数为4n,F为螺栓的预紧力,根据公式能够得出墩柱与抱箍的正压力,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混凝土与钢材之间的摩擦系数为 (0.3~0.4),螺栓型号选用为45好钢M30,根据f=μN公式可得出墩柱和抱箍的最大静摩擦力。

若设定G为盖梁和临时设施的重要,每个抱箍能够承受的力量通过计算便可得出Q=G/λ,λ在这个公式中代表墩栓的个数。如果抱箍钢板厚度为12mm,橡胶厚度为10mm,半圆弧间隙为62mm,采用1300mm直径的墩柱,M24高强螺栓,抱箍和橡胶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3,根据这些数据计算荷载力。模板G1,盖梁自身重量G1=56T,以及其他G3=5T,这三者总和为66T,即660kN。该段长度的荷载在单位面积汇中计算可得出62.9kN/m,每个抱箍受力相应计算结果为330kN。圆心角形成的过程是顺着一方切除小段距离而逐渐得到。为了进一步保证其安全可靠,需要满足f>R1的条件,并且单根紧固螺栓M24抗拉力需要是95KN,安全系数为3.45,抱箍箍板设计出的抗拉力,其安全系数为3.05,抱箍设计的尺寸可通过详细的分析进一步确定,在受力方面型号是否满足要求,具有相应的安全储备作用,以及满足盖梁施工需要等方面。

(二)抱箍法施工艺

抱箍法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有抱箍拼装、加工和吊装,盖梁模板的安装,钢筋笼吊装以及盖梁混凝土施工等。

二、抱箍法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要点

加工抱箍时,需要保证与抱箍接触的混凝土,其表面要平整,抱箍内径要大于圆柱直径的(1~2)cm,在施工中所用到的连接板可使用30mm的钢板充当。箍身可使用长度为11mm的钢板充当,保证焊接位置紧密,焊缝稳固。可将约为1cm的橡胶板垫在焊缝的接触位置,螺栓的直径可确定抱箍连接板上螺栓孔的大小。

在墩柱底部进行抱箍试拼,垫一个约为1cm长度的橡胶板在混凝土和抱箍的接触位置,等到抱箍拼接好后,为抱箍施加压力。通过计算得出的荷载力量要与所施加的压力大小相吻合,需要检查抱箍螺栓是否有缺陷,以防使用出现偏差。

抱箍吊装过程中药检查抱箍拼装是否合格,在实际要求中墩身混凝土标高要比设计高出约1cm,而且在实施吊装抱箍之前墩身混凝土的强度要达到28之久方可实施。在实施抱箍过程中,吊装的两个部位要同时进行,操作人员在固定螺栓过程中药站在脚手架上,沿着顺时针方向将抱箍连接板做好端脑模板和盖梁混凝土支撑工作。直到抱箍吊装工作完成之后,在桥墩下面做好标志,然后观察抱箍是否有下沉等现象。

在抱箍中安放好盖梁底模后,对抱箍的承重进行衡量,确定并检查抱箍下沉现象,再次拧紧加固连接螺栓。如果抱箍无下沉现象,方可进行钢筋笼和侧模的吊装,再次确定并判断抱箍是否出现移动情形,然后实施混凝土灌注等工作。盖梁在混凝土灌注的整个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时刻观察抱箍的下沉现象。

在拆模的过程中,可用吊车安装盖梁的侧模,底模可以用吊葫芦悬吊,吊车先挂住该物品,然后进行抱箍的拆除,再次连接螺柱,将抱箍下方。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做相应的考虑,在通常理论计算的前提下,每一排螺栓数量要多出1个。在抱箍连接螺栓重复使用中,要对螺栓是否出现开裂、滑丝等情况做认真的检查,如有发现不妥及时更换。

三、具体工程应用实例

在我国某省的一段名为K52+460的公路施工中,其中桥盖梁施工使用的就是抱箍法施工工艺,这种工艺能够很好地将墩柱的外形展现出来,同时也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抱箍施工工艺受到了当地的一致好评。此外,盖梁抱箍法还有很多优点,如对地基无过分严苛的要求,在具体的安装施工中,可以随着墩柱高度的变化,其高度可做任意变化,也能够将盖梁的重量传递到墩柱身上,不需要进行分配梁和调整垫木等。抱箍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不需要预压,施工简洁方便,运用到的材料少,工程完成后施工现场容易清理,施工现场也较易管理,可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其自身也有相应的局限性,如不适合圆形墩柱的使用等。

四、结束语

总之,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抱箍法是一个较新的工艺,该施工工艺本身有许多有点,因此在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的安全性以及许多细节问题,定时检查,安全使用抱箍,方可保证其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起到有效而积极的作用。

[1]骆健康,林密.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探讨[A]. 《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4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4∶2.

[2]邹阳,周水兴,李海江,杨昌龙.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第二十一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2014∶7.

[3]于海波. 浅谈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强化地基技术[A]. 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论文集(下)[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5∶1.

[4]李爱军. 软基处理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7∶119-121.

[5]马建,孙守增,杨琦,赵文义,王磊,马勇,刘辉,张伟伟,陈红燕,陈磊,康军. 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J]. 中国公路学报,2014,05∶1-96.

[6]马毓,赵启林,江克斌. 树脂基复合材料连接技术研究现状及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A]. 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钢分会(中国FRP学会)、清华大学.2011复合材料桥梁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钢分会(中国FRP学会)、清华大学∶,2011∶5.

[7]杨胜成. 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4∶82.

[8]韦龙林. 浅谈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应用[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12∶363-365.

U45

B

1007-6344(2015)06-0328-01

猜你喜欢

盖梁墩柱桥梁工程
大悬臂双柱预应力盖梁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桥梁工程设计在BIM技术中的应用
装配式墩柱施工技术
桥梁40m以上墩柱混凝土施工新工艺探讨
超高墩柱翻模施工工艺及其安全措施分析
土木工程加宽桥梁的墩柱及其盖梁标准施工技术探究
大型立交墩柱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基于MicroStation的桥梁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应用
桥梁工程中钻孔桩施工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