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2015-04-07李富成

四川水泥 2015年6期
关键词:高性能骨料市政工程

李富成

(新疆中企宏邦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30011)

市政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李富成

(新疆中企宏邦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30011)

由于高性能混凝土能有效的降低构件的截面尺寸,降低造价,节省材料费用,寿命期延长又能大幅度减少经济开支,因而高性能混凝土在市政工程中桥梁建设中应用广泛。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从配制、搅拌、运输、浇筑等方面对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谈一些看法。

市政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市政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配制

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混凝土的水泥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选用低水化热和低碱含量的水泥,避免使用早强水泥和高C3A 含量的水泥。水泥品种一般为品质稳定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碴水泥,其强度等级宜为42.5。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宜与矿物掺和料一起使用。水泥熟料中的C3A 含量一般不超过8%,比表面积不超过350m2/kg,游离氧化钙不超过1.5%。大体积混凝土C3A 含量不超过5%。水泥的含碱量(按Na2O 当量计)不宜超过水泥质量的0.60%。钢筋混凝土中所用水泥的氯离子含量不宜超过水泥质量的0.20%。骨料选用符合行业标准,选用球形、粒形、吸水率低、孔隙率小的洁净骨料,严格控制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粗骨料的堆积密度一般应大于1500kg/m3(对较致密石子则应大于1600kg/m3),空隙率不大于7%,吸水率不大于2%,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5%。细骨料选用天然中粗河砂,细度模数宜在2.6-3.2,不使用机制砂及山砂。不同细度模数砂子的0.75mm、0.6mm 和0.15mm筛的累计筛余量分别为0-5%、40-70%和≥95%。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得超过25mm,且不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的2/3。对于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

二、市政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搅拌

采用带有自动计量和检测装置的混凝土拌合站。混凝土原材料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计量,最大允许偏差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1%;专用复合外加剂±1%;粗、细骨料±2%;拌合用水±1%。搅拌混凝土前,用直接法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以校核拌合站自动检测系统,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量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含水率每班用直接测定法抽测不少于3 次。混凝土搅拌时,先投入细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和专用复合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骨料,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每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总搅拌时间2~3min。冬季搅拌混凝土前,先经过热工计算,并经试拌确定水和骨料需要预热的最高温度,以满足混凝土最低入模温度(5℃)要求。水泥、专用复合外加剂及矿物掺合料在使用前运入暖棚进行自然预热,不得直接加热。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采取在堆料场搭设遮阳棚、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或尽可能在夜间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大于30℃规定。

三、市政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车运输。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坦畅通,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工作性能。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夏季)或受冻(冬季)。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输送车内加水。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从搅拌机出盘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以不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为限。输送车到达浇筑现场后高速旋转20~30s,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时,除按规范规定进行施工外,还要特别注意如下事项:在满足泵送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尽量小,以免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产生离析和泌水。泵送混凝土时,输送管路起始水平管段长度不小于15m。除出口处采用软管外,输送管路的其它部位均不采用软管。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输送管路分别用湿帘和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在搅拌后60min 内泵送完毕,且在1/2 初凝时间前入泵,并在初凝前浇筑完毕。因各种原因导致停泵时间超过15min 时,每隔4~5min 开泵一次,使泵机进行正转和反转两个方向的运动,同时开动料斗搅拌器,防止斗中混凝土离析。

四、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浇

浇筑混凝土前,针对工程特点、环境条件与施工条件设计浇筑方案,包括浇筑起点、浇筑进展方向和浇筑厚度等。浇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为4 个/m2,绑扎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混凝土入模前,再次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和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其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入模浇筑。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2m;当大于2m 时,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浇筑间隙时间不超过90min,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混凝土泵送作业时,先采用水泥砂浆湿润管道,再进行混凝土输送,待混凝土连续不断地输出,均匀且不产生气泡时才开始布料。混凝土的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浇筑墩台混凝土前,底部先浇入50mm 厚水灰比略小于混凝土的水泥砂浆。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前,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预先采取必要的降温防裂措施,主要有搭设遮阳棚、预设循环冷却水系统等。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大于20℃。

五、高性能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附着式高频振捣器等振捣设备。提高混凝土的振捣质量,确保密实度要求。混凝土振捣按规定的工艺路线和方式进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将浇筑的混凝土均匀振捣密实,不得随意加密振点或漏振,每点的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或不冒大气泡为准,一般不超过30s,避免过振。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采用垂直点振方式振捣。若需变换振捣棒位置,首先竖向缓慢将振捣棒拔出,然后再将振捣棒移至新的位置,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也不得用插入式振捣棒平拖驱赶下料口处堆积的拌合物。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安排专人负责监视模板、管道、钢筋和预埋件,防止螺栓松动、模板变形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六、高性能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采取保温保湿措施进行养护。混凝土终凝后就开始洒水养护,墩台表面盖麻袋以保持湿润。拆模后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养护期内向薄膜内喷水,保持其湿度。当气温偏低时采用草帘包裹,内外加塑料薄膜。

七、结束语

总之,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面的混凝土,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工程安全使用期、经济合理性、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益,因此被各国学者所接受,被认为是今后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

[1]艾厚军,高性能混凝土在客运专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施工技术》 2009 年S2 期

TU75

B

1007-6344(2015)06-0254-01

猜你喜欢

高性能骨料市政工程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技术指标系统化研究
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一款高性能BGO探测器的研发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骨料自动温控技术
不平衡报价在市政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探讨
SATA推出全新高性能喷枪SATAjet 5000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