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与技术研究

2015-04-07崔炎飞

四川水泥 2015年6期
关键词:建筑物施工人员稳定性

崔炎飞

(142233198411198013)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与技术研究

崔炎飞

(1422331984111980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建筑行业得以迅速发展。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区域的地质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施工人员必须做好地基处理工作,以增强建筑物的牢固性,确保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法和技术水平有着明显的提高,并且对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技术

前言:做好地基处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具有重要性,既能够有效改善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基条件,又能增强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方式和采用合理的技术进行地基处理,对提高建筑物的稳固性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地基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根基,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性、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关系着建筑工程的安全水平,否则可能酿成重大事故,使建筑单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经济损失。为此,我国建筑单位在开展建筑工程时,必须加大力度做好地基处理工作,以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

一、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目的

建筑工程开展地基处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人工手段对建筑工程的地质条件加以改善,以适应工程施工的需要,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增加建筑工程的安全系数。目前,在建筑工程中使用较多的人工手段主要有五种,即置换、排水、挤密、夯实、加筋。通过这些人工手段以改善建筑工程的地基条件,促进地基工作的有效开展[1]。

首先,利用人工手段进行地基处理,能够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建筑工程的地基如果受到剪切破坏,则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性,因而施工人员需要采取有效手段以增强地基的抗剪能力,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然而,我国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有着明显的差异,受到剪切破坏的程度不同,因而需要施工人员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技术加以处理。

其次,利用人工手段进行地基处理,能够减少地基的沉降。建筑工程地基具有压缩性,尤其在地基经过长年累月的时间后,其沉降度相对较为明显,使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明显下降。为此,建筑施工人员必须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以改善地基的压缩性,使之保持不变形、不沉降,增强建筑工程的安全[2]。

再次,利用人工手段进行地基处理,能够减少地下水对地基的侵蚀。地下水对地基的侵蚀能力较强,对地基具有严重的威胁,所以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进行地基处理工作时,必须注重做好地基的防水工作,既减轻地下水的压力,又可以有效将地基变为不透水层,从而有效防止地下水对地基的侵蚀。为此,施工人员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改善,有效避免地基的透水性。

最后,利用人工手段进行地基处理,能够提高地基的抗震能力。地震灾害多发区的建筑工程,必须增强地基的牢固性,以提高抗震能力。地震能够将粉细沙液化,降低地基的稳固性。所以,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地基土层液化,并且提高地基的抗震能力,使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系数更高,尤其对于地震灾害多发区,更应如此。

二、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效开展地基处理工作,可以避免建筑物下沉、倒塌、倾斜等各种工程事故,既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又可以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使得地质条件有明显的差异,要想更好发展建筑事业,建筑单位必须根据地区的实际而确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技术、方法、地基处理方案等,以增强建筑物的耐久性、稳固性、安全性。由此可见,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工作不仅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而且具有较大的经济意义[3]。

三、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与技术分析

地基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承载着整个建筑物的全部重力,所以对施工材料、质量的要求相对较高。地基必须能够承受住较高的强度。为了防止地基在日积月累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建筑工人必须在地基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岩土加固,二是基础措施。由于地基决定着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单位必须选择正确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地基处理,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4]。

首先,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通过此种方法,可以有效将地基中自然的相对较为软弱的土层加以剔除,进而换填质量较好的施工材料,将其夯实,作为建筑工程的垫层。尤其适用于不够均匀的地基施工中。采用此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时,选择粗砂或中砂,不可选择强度不够的细砂,将其摊铺均匀、压实,以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在进行地基处理中,如果有淤泥土质、季节性冻土等,施工人员必须对其进行正确处理,避免影响地基的质量。

其次,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在地基施工中,为了缩小地基的密度,施工人员有必要利用夯锤对地基范围内进行反复夯打,以达到稳固地基的目的。通常情况下,采用此种方法进行地基处理的工作人员,将夯锤升高至7-30米的高度之后,任其自由下落,以更好打好夯实的目的。对于碎沙石、石土、密度较大的土质等,采用强夯法最为有效,不仅能够减少地基的压缩性,而且能够提高地基的强度、抗震能力、液化能力。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地质条件,以夯实地基的密度,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定性[5]。

再次,采用挤密法进行地基处理。此种方法的地基处理主要针对黄土层、杂填土、素土等。利用挤密桩法而开展地基处理工作之前,必须事先制定有效的布置桩孔方案,之后将准备好的材料填入桩孔中,再进行夯实。直到达到预期标准后,方可停止。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在采用挤密桩法进行地基处理时,可以选择土或者灰土材料,前者对淤泥等湿陷土质十分有效,后者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避免地下水对地基有过多的侵蚀。为此,在土质相对不够稳定的区域内,选择挤密桩法进行地基处理,能够充分发挥地基的积极作用。

最后,采用砂石桩法进行地基处理。通常,建筑工程对地基的稳定性、承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此时利用砂石桩法进行地基处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成效。由于砂石的强度、密实度都相对较好,所以能够提高地基的稳定性能,避免地基变形而引起建筑物倾斜、沉降等现象。另外,在粘土土质条件下,也可以采用砂石桩法进行地基处理,既能避免地基变形,又能使粘土与砂石桩形成复合的地基,更具稳定性和承载力[6]。

结论:总而言之,地基处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系数,因而建筑单位在建筑工程中,必须做好地基处理工作,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而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和技术,并且加以规范化施工,以打好建筑物的根基,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目前,我国建筑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多样化的地基处理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对我国建筑工程地基的处理提供着越来越多的选择,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进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更好更快发展,地基处理方法和技术必定越来越多,以适应不同地质的需求,更好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维护国家的财产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薛江炜.桩伴侣(变刚度桩)对直接基础与间接基础的优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2]王雪浪.大厚度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机理、地基处理及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

[3]罗杰.萧山机场飞行区地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G322

:B

1007-6344(2015)06-0031-01

猜你喜欢

建筑物施工人员稳定性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非线性中立型变延迟微分方程的长时间稳定性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火柴游戏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鉴定评估
浅谈电力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素质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模糊微分方程的一致稳定性
一类离散非线性切换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