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居民建筑特征在现代建筑中的表现

2015-04-07尚百平

四川水泥 2015年1期
关键词:庭院民居居民

郭 蕾 尚百平

(1.天水师范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2.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中国传统居民建筑特征在现代建筑中的表现

郭 蕾1尚百平2

(1.天水师范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2.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传统居民建筑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努力,在实践中创造的宝贵财富。建筑总是在不同的环境中为适应人们的不同需求而发生变化,而现代建筑的设计总是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以下是从传统居民生态观、传统建筑色彩美学、传统居民文化三个方面论述中国传统居民建筑特征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生态观 色彩美学 文化

传统居民建筑是各个民族、地域,历史、经济、文化、社会以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人文需求、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习惯变化的载体,是艺术的精华。接下来,我们将首先从传统居民建筑中的生态观特征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说起。

1.传统居民生态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1.1 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特性

岭南古城的规划则是巧妙的将建筑与自然生态结合在一起,使河道、街道、路面、店铺、房宅、庙宇、山水、树木融为一体。江南地区成为传统民居代表的原因在于其对水体的巧妙利用,江南地区对于水体的利用贯穿于山地、平原、丘陵。粤中地区居民总体布局是依山傍水,迎风朝阳,亲近山水、充分体现了对大自然的尊重。

1.2 传统居民气候设计经验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老一辈的建筑师们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在继承和发扬中国民居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了适应不同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适应人们生活方式的设计理念。例如,建筑专家们通过研究窗洞,探索出了对浅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对于现代建筑的情况而言,建筑师们极尽采用地下空间,如地下车库、地下超市、地下商场的建立。

1.3 传统“原生态”居民建筑对现代生态科技的充实

由于受到经济、科技水平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传统民居建筑具有了许多生态建筑技术手段与方法,但是,也客观存在了大量问题。例如:南方居民天井院落的设计中,狭小的天井院落的普遍存在,致使室内光线昏暗,采光不足;北方的居民多以各家为单位以烧煤为主要的取暖方式,从而导致了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现象;窑洞夏季环境潮湿阴冷,通风也不好。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使传统居民中的“原生态”思想得以继承发扬下去,从而有利于能源的节约,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例如,窑洞居民利用地下土壤热容量大并且保持恒温的特点,启示我们利用土壤蓄能的技术从而来改变我们居住的环境。太阳能、风能、沼气等现代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利用,改变了传统居民建筑的能源消耗结构方式,降低了环境的污染程度,通过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的使用,我们可以满足生活的必要需求。我们应充分利用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各地域的不同生态自然能源,实现对现代生态科技的完善。

传统建筑的发展已经有了千年的发展历史,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而色彩则在建筑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其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

2.传统建筑色彩美学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2.1 传统建筑色彩发展概论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色彩因素与西方的建筑完全不同,中国古代的匠师们或许是最敢用颜色的,并且最擅长运用颜色的。独特的木框构架结构形式是我国古代建筑最明显的一个特征,而木材虽然有资源充足,方便加工制作的优势,但其所不可避免的劣势仍然存在,例如,遭受风雨、虫害等的损毁,进而导致其使用寿命的缩短。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将木材建筑涂上一层油来避免所受的外来侵蚀,后来由于种种限制因素,如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制约、建筑体量变小、木结构建筑的高度被限制、外观变得朴素的影响,并且为达到防蛀、防腐、美观的要求,彩色油漆被用在了建筑体上,而且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最终,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的色彩美学形成了。

2.2 传统建筑色彩反映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色彩美学发展史上,“正色”“间色”的概念早早的就在周代确立了。五色体系的产生,奠定了古代传统建筑色彩的基本规律。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之一,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深入到方方面面,五色观就是从阴阳五行学说中引申并发展出来的,体现了形象的古典哲学思想。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统治中占据主导地位,“礼”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要素,制约着社会的各个层面。建筑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必然受到其影响。孔子认为在五色体系中,“正色为尊,间色为卑”色彩从而成为了等级的重要体现方式之一。清时期是建筑发展的顶峰时期,并对色彩的使用颁布了明文规定。青、赤、黄成为了统治阶级的专用色,仅用于宫殿、庙宇的建筑。而近年来,红色的运用得到了世界的关注,更是成为了中国最鲜艳的代表色。

2.3 传统色彩的现代运用

由于等级制度的严格制约,在中国的建筑史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风格,皇家建筑极尽奢华,传统民居淡雅清新。传统色彩的现代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皇家建筑色彩体系的现代运用,另一个则是传统民居的色彩体系的现代运用。与皇家建筑色彩的浓墨重彩相比,传统民居的五彩色调更得到现代居民的认可并逐渐成为发展主流。

3.传统居民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3.1 传统居民

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多样,而不同的建筑样式则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因素、传统工艺、宗教信仰等决定的。当然,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传统工艺等因素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淡化,但是还是有一些固有的因素对现代的建筑设计有着持续有意义的影响。

空间方面的影响,在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中,庭院是其一大特色,庭院被古代人们当做娱乐、休息和消遣的场所,同时人们也在庭院中进行祭祀等活动。更重要的是庭院还能起到调节光线和促进空气流通的作用。例如北京的四合院,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架原生态庭院等。而在现代民居中则庭院相对较少,这就启示现代建筑中应在建筑时考虑到庭院的重要作用,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达到与大自然的和谐,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不过我国的现代建筑还是以楼房为主,所以在建造时应该借鉴传统民居的庭院的特点,建造公共庭院,使传统民居在空间上的特点有所体现,达到居住环境的和谐。

3.2 设计的影响

在传统民居的设计中,为了满足其不同的因素的要求,就需要传统民居在设计中有自己的特色,以方便自身进行建筑施工,这一点就需要现代民居进行借鉴。在传统民居的建造中,对阳光的考虑排在首位,这一点对于现代民居而言更应该借鉴,由于现代民居以楼房为主,建筑的采光度不好,所以应该把阳光当成至关重要的因素。

还有,现代的民居建筑秉承着节能环保的理念进行建造,但总是依靠技术手段来完成,而传统的民居例如北京的四合院,利用中心庭院与周围的园子形成一个口字型的循环,不仅有利于空气的流通,还可以调节温度。这就启示着现代民居建筑要充分利用建筑自身的特点来实现建筑节能环保的要求。

3.3 传承的影响

在古代的民居建筑中,可以窥见对过去文化的传承,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其他,都有着相应的体现。这一点尤其值得现代民居建筑进行借鉴,以进一步的对中国璀璨的传统文化,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传承。

4.结语

中国传统民居有着千年的历史,像一位踽踽而行的老者,充满智慧,而现代民居建筑则像一个孩子,永远需要老人的指点,从而慢慢成熟,形成自身鲜明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传统民居文化的介绍,传统民居对现代建筑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对待传统民居,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现代民居建筑则会取得质的飞越,从而为中国建筑艺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TU7

B

1007–6344(2015)01–0182–01

猜你喜欢

庭院民居居民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石器时代的居民
回到庭院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庭院
庭院中的童年
斑鸠飞落的庭院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