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2015-04-07

山西建筑 2015年9期
关键词:垫块保护层构件

郭 少 峰

(山西 阳泉 045000)

论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郭 少 峰

(山西 阳泉 045000)

从施工现场出发,分析了梁板式构件底部、墩柱、梁板式构件上层、节点等不同位置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并对影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有利于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保护层厚度,构件,混凝土,控制措施

混凝土构件保护层的重要性在建筑业已经达成共识,在这里就不赘述了,下面我就保护层的控制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

在施工中严格控制保护层的厚度,根据其在构件中的位置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1)梁板式构件底部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此类保护层的控制较为简单,钢筋与底模之间的距离就是构件成型后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底模板下有竖直支撑,要求其既无沉降,又无侧移。而钢筋(架或网)在重力作用下贴近底模板。需要在钢筋(架或网)与底模之间垫支垫块或支架进行隔离,隔离距离便是梁板式构件底部的保护层厚度。要求垫块或支架高度一致,保证在振捣混凝土后,仍然布置均匀,即不变形与不侧移。

2)墩柱、墙、侧面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此类保护层的特点是控易,制难。即对保护层的厚度很好掌握,通常用卡撑式定位件即可将钢筋网与模板相间隔。但钢筋(网)与模板间很难平行,做到保护层厚度规整,为解决这种难题,在墙筋的安装施工中,应采用梯子筋来控制钢筋(网)与立面模板于平行位置。梯子主筋比钢筋网主筋大一号。梯子筋间的间隔,根据情况0.8 m~1.2 m一个,以钢筋网浇筑振捣中不走位为原则。梯子筋的横撑控制墙厚板保护层厚度,设置数量不少于2个,以墙高方向的模板的立体刚度不走形为原则。

3)梁板式构件上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此类保护层的控制一直是施工中的难点。a.上层筋距底模板距离远,依托下层模板的难度大。b.除底模之外,上层筋难以寻得固定之处。c.由于重力作用,上层筋易下坠,弯曲,尤其是大部分上层筋较下层筋较细较软(悬臂梁板除外)。d.上层筋频繁受到人员踩踏,施工设备碾压。

控制措施:a.从底模向上增加支撑,一般0.6 m范围相间隔。效果良好。但此措施易水平侧移。b.以底模向上,利用钢筋间空隙搭设满屋架,用以吊挂上层钢筋(网),此有三利:第一,能严格控制上层保护层的厚度;第二,能牢固控制上层钢筋(网)的三维位置;第三,满堂架给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提供了行走和作业的平台。但此措施施工时间长,施工成本大,需要在浇筑过程,拆除满屋架时,各工种配合默契。

在我部承建的开发区恒大花园A-1,A-3幢的楼房施工中就采用了满堂架对上层钢筋网进行定位的施工方案。

这两幢建筑顺山势而建。沿长轴方向,或巨砾地基或夯填地基,巨砾最宽处为8 m,夯填最宽处为5 m。沿短轴方向,一端靠于山体,一端临空。设计图纸采用筏板基础,筏板高1.2 m,上下两层钢筋网,针对基础而言,承受正弯矩和负弯矩都有不确定性。因此对上下两层网的定位准确,严格控制好保护层厚度,上下两层钢筋是同等重要的。另起一段沿长轴方向,每隔1.5 m倍数的点上焊制一个小槽,钢管的架设高度距筏板的上平面设计标高为0.250 m(此高度过低时不利于抹面收水操作;过高时影响浇筑平台)。绑扎钢筋后,在每根钢管的小槽位置用8号铅丝将上层钢筋网固定。这样上层钢筋网的位置就准确到设计的预期位置。

应该解决的问题:a.钢筋的挠度:采取了如下措施,沿长轴方向,将悬挂钢筋网的钢管拉结两道架子管,分别在钢管两端1/3的位置。只需在两道架子管的下方支撑并控制其高度即可。b.浇筑过程中,顺利撤掉支撑,并保持钢筋网位置不改变。

措施一,架子管的支撑选用木质且两段,下端为固定段,上端为活动段,活动段上平下斜,用钉子钉于下段顶端,但不可钉牢,可转动。撤除该支撑时,只需轻敲活动段,使其转动,便可撤掉支撑。不会对相邻支撑扰动。

措施二,在浇筑前,对钢筋网位置进行测量,然后选用相应长度的支撑,支撑长度的精确度由活动段调节,必须做到支撑点和支撑柱一一对应并确保支撑受力相对均匀。

措施三,为杜绝对钢筋网的践踏和踩压,搭设施工平台,施工平台采用1.5 m长×1 m宽×1.6 m高的木质(灵便搬动)平台,用这些平台搭设两条通道(也可搭设两条以上),同时浇筑。我部在确立施工整套方案前,就有关问题,同甲方,设计方,监理方,多次论证沟通。因此施工方案(包括基础上层钢筋网的定位)实施中,难点少,实施后,效果好。

4)节点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此类保护层厚度的控制与其说是控制,其实是权衡与对比。梁柱节点,梁节点,梁板节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相同的三维点(线)上布置两根或三根钢筋,一直是施工的一个难点,现场无非有两种处理:a.将一根钢筋按图纸设计的三维点(线)布置,将另一根或两根钢筋向节点内部核心区斜向延伸。b.将一个钢筋按图纸设计的三维点(线)布置,将另一根钢筋节点外缘斜向延伸布置。两种处理或两种处理的合并使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与原图纸的设计意图和设计计算不相吻合的。对节点的处理问题上,第一是否改变设计思路,第二哪种布置更符合承载和使用的要求,第三斜向布置时,钢筋是否弯起。所以对节点保护层厚度的控制,就是对节点钢筋和节点模板施工之权衡和对比过程。

设计方,甲方,监理方,施工方都应该提出建议,最后综合比较,形成定文。

2 保护层控制的主要因素和几个问题

保护层控制的主要因素是人。我国现在的施工以人工劳动为主,半机械化为辅。尤其在钢筋绑扎安装和模板的支护施工中,几乎全部由人工操作。所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保护层厚度控制的根本保证。

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图纸会审首先是领会设计意图,其次是根据设计情况发现设计问题。这个过程是反复领会,发现,提问,直至设计与施工完全融合的过程,例如节点的施工,必须有设计人员,现场技术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相互融合。有了这个过程就意图明确,方案顺畅了。技术交底就是将完善后的设计意图传达至施工现场的操作层,让设计意图在操作工人心里明朗化。

注重钢筋翻样工作,一定要做到按实放样,切忌纸上谈兵,只有按实放样,才能发现问题的难点和关键点,然后请求设计变更或改进施工方案。

注重钢筋的成型。无论是绑扎还是吊装,都是钢筋工程的重要环节,也是保护层控制的重要环节,将与设计图纸相同的成型钢筋架(网)固定于设计图纸的固定位置。这是保护层厚度控制工序的大部分。

加强模板的支撑支护,保证模板的位置准确,站位牢固。这是保证钢筋架(网)与模板之间的相对距离,也就是控制了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统筹好垫块的使用。垫块从材质上分为钢筋,水泥砂浆(混凝土),塑料。钢筋垫块的优点是:1)可以根据需要放成各种形状。2)与钢筋架(网)的连接可绑扎,也可焊接。3)降低了材料成本(因为可以采用不同粗细钢筋边角料);其缺点是:1)上部钢筋网架过重时,往往不能满足垂直支撑的强度。2)隔绝要求高的结构(如贮水池),不能使用。

砂浆垫块(混凝土垫块)的优点:与所在构件同质同材,利于构件一体化。利于垂直竖向支垫,应用广泛,建筑工人使用熟练。其缺点是在上层钢筋的支垫上和侧面钢筋的支垫上受到限制,高度的延伸不能满足要求及难以稳固牢靠地固定。

塑料垫块(含卡撑式)的优点是:尺寸精确,能按要求工业化生产。安装灵便,尤其是侧面保护层的施工,准确持久地控制了钢筋架(网)与模板之间的距离,有效抵抗混凝土浇筑的干扰。其缺点是:与混凝土构件不同质,与混凝土构件同体性差。与混凝土垫块相同,二者都在支撑上层钢筋网(架)上稳固不足,延伸不足。

对技术管理人员来说,垫块本身的刚度和摆放密度,固定方式都是首要任务,既无图可依,又无规范可参。每一项都要求技术管理人员,实地实测,充分实践,积累第一手资料,一切以可靠、稳定,准确为目的。对施工人员来说,精准扎实稳当的操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施工目的。

3 当前困扰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规范》中设计图纸未加明确

新《设计规范》对保护层厚度的规定针对基础,梁柱,板壳的下限做明确规定。新《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保护层厚度的规定针对基础,梁柱,板壳的施工偏差的上限和下限作明确规定。而对柱梁节点,梁梁节点,梁板节点,在相同的三维点(线)时,不同构件的钢筋间位置关系未加明确规定。因而,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随“地形”变化。在保证厚度前提时,常常不达横平竖直;在保证横平竖直前提下,常常厚度不均。在设计图纸时,对梁柱,梁梁,梁板分别计算,分别设计,在施工图上不明确相互间的主次计算关系,对节点处,同一三维点(线)上的钢筋间位置关系也未加明确,导致施工现场无据可依。

3.2 结构使用特点的限制

在绝大多数结构中,需接长结构钢筋,如柱子的电渣压力焊的焊接和机械连接的接头较钢筋本身粗大30 mm~40 mm。在接头处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明显达不到要求,现阶段无明确统一的措施。

4 结语

混凝土保护层应满足建筑(构筑)物耐久性的要求。既要保证大体保护层的厚度,也要对特殊部位的保护层采取措施。在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与施工质量发生冲突时,应以保证施工质量为宗旨。例如,前面所提的“满堂脚手架”(甚至是在底模上)控制板壳上层钢筋,以严格控制上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施工措施,会增加施工组织成本,增加施工工期,但能有效地控制上层钢筋网的位置,从而控制上层保护层的厚度。

现代建筑技术,工厂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含量较小,仍以手工操作为主。要充分调动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推动现代施工技术发展的动力。

Discussion on protective layer thickness control

Guo Shaofeng

(Yangquan045000,China)

Starting from construction field, the paper analyzes concrete protecting layer thickness control measures of deep-plate-style component bottom, pier column, deep-plate-style component top and joint and other different aspects, and studies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concrete protecting layer thickness, which will be some help for continuously improv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level.

protection layer thickness, component, concrete, control measure

2015-01-15

郭少峰(1963- ),男,工程师

1009-6825(2015)09-0083-02

TU745

A

猜你喜欢

垫块保护层构件
轧钢加热炉垫块的选型应用及发展趋势
CL体系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垫块制作的施工工艺
寻找空气保护层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近距离煤层群上保护层保护范围的数值模拟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保护层开采工作面过地质异常区期间瓦斯综合治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