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
2015-04-07王志平
王志平
(七煤集团土建工程处,黑龙江 七台河 154699)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
王志平
(七煤集团土建工程处,黑龙江 七台河 154699)
在工程项目中,土建工程相对较为复杂,与施工现场的很多因素都具有密切关系。现代土建工程建设主要采用混凝土施工方式,应用日益广泛,其施工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建工程质量。本文基于混凝土施工技术,较深入地探讨了该技术在土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提出了有效解决措施,对于提高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质量
1. 前言
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十分重要,对工程质量将产生重要影响。随着近年来不断频发的各类安全事故,国家日益提高对各类土建工程的重视,并对施工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所以,对于各类工程项目建设,都要在施工中严格管理混凝土施工技术细节,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质量,有效避免发生各类建筑安全事故。
在工程项目中,土建工程相对较为复杂,与施工现场的很多因素都具有密切关系。混凝土施工中应严格管理各施工环节,混凝土质量、运输、浇筑及施工细节等方面都不能忽视,才能提高施工质量,进而避免发生各类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施工建设企业信誉,这对于提高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在土建工程中所涉及的内容较广,不同类型工程需要选择不同的建筑施工材料,但对任何建筑工程采用的混凝土施工材料进行选择时,都需根据施工质量要求进行选择。通常骨料、水泥及水等材料都在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比较常用,以下针对选择这些材料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2.1 混凝土对水质的要求
在混凝土施工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水,工程建设初期及后期维护也需要水。通常认为施工建设中可任意采用各种水,但混凝土施工及护养对水质也具有较高的要求,诸如水的PH值,含有硫酸盐的量等都根据不同类型工程而需要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只有水质与标准相符才可应用于混凝土施工,如普通污水、海水及没有进行处理的沼泽水等都不可随意应用于混凝土施工中。如这些不达标水质的水违规应用于混凝土施工中,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材料配置,也许在短期内一些问题不会发生,但对施工质量及建筑物使用寿命等都将产生比较严重的隐患,在不久的将来会产生严重问题,而造成巨大损失。
2.2 混凝土对水泥的要求
在混凝土施工中,水泥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建筑材料,在选择水泥类型时,应特别注意质量和价格两方面问题。土建、道桥、防洪及交通等工程对水泥都具有不同的质量要求,在选择水泥时应首先确保工程质量,不能因节约成本而采用与标准不相符的水泥;但也不可随意选择,应基于质量安全,尽可能选择具有较高性价比的水泥材料,进而实现成本节约的目的。
2.3 混凝土对骨料的要求
混凝土施工除水和水泥外,骨料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中材料,在混凝土中骨料通常都占有较大的比例,1立方米的混凝土中通常需要1.5立方米松散砂石骨料。混凝土施工中,土建工程有很多类型骨料可进行选择,通常住宅及路桥工程施工可采用人工或天然骨料,砂石骨料在这两种骨料中都比较适合。所以在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前,为提高施工质量,在选择混凝土类型时,应全面了解混凝土采用的水、水泥及骨料质量情况,为施工选择质优的混凝土,以利于混凝土顺利施工及保证施工质量,这在施工个环节中是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的一个环节。
3. 土建工程中浇筑混凝土的技术要点
一些施工单位采用商业混凝土,不只是浇筑混凝土,在浇筑前也需要注意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采用何种方式,确保不改变混凝土质量,这都是在施工中应引起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影响搅拌好的混凝土有运输距离、温湿度等很多因素,所以混凝土运输应尽可能选择较短的距离,保持好温湿度等指标,进而使混凝土质量得到充分保证。在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核心环节,通常在浇筑时应注意层次性与持续性两方面,浇筑过程中要分阶段、分层次实施浇筑,并结合建筑结构特点及钢筋疏密确定浇筑高度。
另外,浇筑混凝土过程不可随意间断应持续进行,模板尺寸、位置、强度、刚度及标高等都应在浇筑前详细做好检查,若在土基或者地基上浇筑混凝土进行,应彻底清除杂物、淤泥等,并进行排水和防水工作的实施。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捣实等技术比较重要,需要不断加强。若浇筑混凝土持续性不佳,中间发生间断情况,就可采用施工缝技术解决,可在浇筑混凝土前根据设计要求及实际施工方案对施工缝位置进行确定。通常在混凝土施工设计中,一般都需要留有一定的施工缝,由于新旧混凝土在间断施工位置不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在结构中相对较为薄弱,因此施工缝主要在受到较小剪力的结构且不易于施工位置进行保留。浇筑后期较长采用的技术主要有捣实技术和养护技术,主要用于对工程建筑施工的完善。
4. 土建工程中养护混凝土要点
混凝土表面为避免形成较大的色差,减少由于水分不足而产生一些微裂缝,对建筑外观质量和耐久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就需要特别注意在混凝土早期硬化期间加强必要的养护。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施工中一般分为控制温差、早期养护和常规养护三个阶段。
4.1 控制温差
控制温差主要是指依据使用性质和截面各不相同的构件,采用有关措施对温差进行控制,诸如循环水管冷却法、蓄水养护法及温度钢筋和表面覆盖法等,对混凝土中心温度及表面温度差的有效降低,控制混凝土温差低于20℃。
4.2 混凝土早期养护
混凝土早期养护主要是指在适宜时间将外侧模拆除后,采用覆盖养护浇水方法进行全湿养护,避免受到日晒、风吹及昼夜之间温差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全湿养护时间一般都应超过两周。混凝土构筑物现场要求应在48小时后将其侧模拆除,拆除模板后养护不能采用草垫或草包作为遮盖物直接铺盖其表面。以免永久性产生黄颜色污染,一般可采用塑料薄膜将其覆盖严密后进行养护,养护时间通常应超过两周。
4.3 混凝土常规养护
混凝土常规养护主要是指在常温条件下,对混凝土进行两周全湿养护后还需要继续养护三周时间的养护方法。
5.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比较重要,其施工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建工程质量。只有在施工中严格管理混凝土施工技术细节,才能确保施工质量,提高土建工程施工水平。
[1] 孙卫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3.10
[2] 铁兰芬.试论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城市经济,2012.16
[3] 王玉瑛.抗渗抗冻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筑工人,2012.8
[4] 李正士.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耐久混凝土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3.10
[5] 杨英记.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学之友,2012.16
TU75
B
1007-6344(2015)04-0094-01
王志平,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