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风险管理现状及措施

2015-04-07吕文龙

四川水泥 2015年4期
关键词:项目风险风险管理建筑施工

吕文龙

(承德世纪兴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承德 067000)

建筑施工风险管理现状及措施

吕文龙

(承德世纪兴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承德 067000)

风险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要想达到良好的持续发展必须做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开展风险控制与风险评估、开展风险识别工作,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控制、消除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害健康的危险源,使全体职工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实现降低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安全风险的目的。

建筑施工 风险管理 现状 措施

引言:目前由于我国建筑业长期采用粗放式管理的方式,建筑行业仍然处于手工作业层面,技术含量处于低水平阶段,导致我国的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风险。虽然研究者已经对项目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但是完善的建筑施工风险管理并未取得进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为此笔者将对建筑施工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为研究者提供新的视角。

一、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概述

建筑施工项目具有复杂、庞大的特点,建筑施工项目正朝向环保化、综合化、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机械化等现代化方向发展,施工单位从参加招投标与签约、施工准备、施工阶段,到竣工交付使用,都会遇到各种类型的风险,如政策性的风险、可预料的风险以及其他类型的风险等。

风险也就是将来可能发生,但是不在计划内或不期望发生的事件。风险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就是损失和不确定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一般包括人们的非正常行为、外界的干扰、事件的偶然性,为消除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与风险的代价,二者权衡的结果,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差距而造成。有学者研究发现,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主要风险是人才风险、管理风险、制度风险、资金风险、标准风险、技术风险、安全风险。

一些建筑工程项目都需要进行风险分析,也就是一种特殊的规划方式。对于任何一个建筑施工项目可以有较高的期望值,但是也应当做好最坏的准备。因此,面对风险管理低下和险恶的风险环境,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对企业的所有员工进行风险知识培训,强化风险意识。

二、目前建筑施工风险管理现状

1. 建筑施工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当前国内的许多建筑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在企业内部开设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组织部门,没有招聘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正是不够健全的建筑施工风险管理机制,导致建筑施工单位自身抵御能力较差,增加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运营风险。同时,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人员缺乏对风险管理机制的研究和学习,导致建筑施工企业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应用项目风险管理机制。

2.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够规范

由于许多建筑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规范,导致建筑企业没有及时建立完善和全面的信息处理机制,加之建筑企业对数据和经验的分析不足,导致企业难以对投标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提前的分析,难以对投标对象做出准确的估计,一旦出现投资项目就投资,结果中标率不高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另外,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规范,使企业难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做出全面的分析,难以根据出现的风险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调整,往往产生错误的决策,致使企业管理效率低下。

3. 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自身对风险管理意识的认识不足,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薄弱,没有进行有效项目风险管理。虽然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采取了一些风险管理措施,但是仅仅局限在工程的安全、进度和质量层面,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项目风险管理措施,对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有效的风险监督。同时,建筑施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对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改善,难以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三、对建筑施工中风险采取的措施

1. 对风险进行转移

所谓的风险转移是指建筑施工单位将不愿承担的风险转移到其他实体经济单位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风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风险转移:其一,对工程进行联合投标。此种风险转移方式主要针对许多大型的建筑项目,因为仅仅依靠单个投标个体难以完成此类建筑项目,需要多个承包企业一起合作降低风险;其二,对工程进行分包。由于建筑市场的发展涌现了许多专业高水平的承包单位,可以有效降低主承包单位的施工风险。为此,可以对施工工程进行分包,这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项目的管理风险;其三,对合同的有效利用。签订不同的合同,建筑施工企业往往承担不同的风险,比如成本加酬金的合同形式就比固定总体价格的合同形式风险低。为此,承包商为了降低风险可以建议业主更换合同形式。还可以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合同签订,比如通过调整价格条款回避风险。

2. 采用工程保险

所谓的工程保险是指对因意外和自然灾害对各类工程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的一种保险。为此,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利用工程保险的形式进行风险转移,让工程保险承担建筑施工项目存在的风险。虽然工程保险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进行风险转移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的工程保险种类还不够丰富,仍然采用陈旧的保险条款,难以满足建筑施工市场的需求。另外,许多法律条款和合同没有对工程保险的细节进行明确规定,导致建筑企业难以在出现问题时获得有效的补偿。

3. 采用资金风险措施

目前,建筑施工行业普遍存在资金风险问题主要是工程款的拖欠和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防范资金风险的措施:其一,企业自身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和业主资信的考核,避免资金不到位问题的发生;其二,政府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监督。比如资金不到位时,不准施工单位开工建设,保证施工单位的利益不受损害。

4.建筑施工风险优质管控

为优化建筑施工风险管控,首先应做好战略目标规划、明确相关操作标准、整体环境状况。对于实际存在风险应做好有效识别分析,科学评估研究,衡量风险影响具体作用标准及发生机率。而后应选择良好的施工风险管控策略,明晰操作制度,创建有效的风险反应方案及实践手段、控制制度。对于风险管控效果应进行动态管理评价,做好风险管控效能、水平、不足缺陷的优化管控机制评估总结,并高效完成风险管控上报工作,做好相关操作流程的进一步优化更新。风险偏好各异现实存在,为有效降低建筑施工风险影响,应由企业风险偏好意识入手,令其体味到建筑施工风险形成的严重影响,进而在重视管理中,降低风险作用。同时,针对施工环节应做好工程保险,促进风险转移。可通过三方保险,对建筑安装施工、设备机械应用、高空作业、危险项目操作、意外人为事故、自然风险影响引发的经济财务损失、人身安全威胁做好补偿管理,进而激发风险转移。当前,我国针对建筑工程保险的实践服务类别相对有限,操作款项内容陈旧滞后,无法全面符合建筑市场快速扩充建设需求。因此,应对款项进行更新设计,依据建筑施工风险类别做好完善补充,明确施工保险费具体出处标准,令工程保险操作有据可依,真正创建完善的建筑施工风险保障。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由于项目工期较长、现场环境相对复杂、恶劣,令其体现了显著的风险性与粗放性特征。因此,如何有效降低风险影响,优化施工进度安排,排除不良隐患,加强对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认识和了解,及时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实现对建筑施工风险的管理。

[1]王卫星 . 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 [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6).

[2]郭丽丽 . 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 [J]. 科学之友 ,2010(11).

[3]何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风险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2010(15)

[4]吴秀国.风险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

TU723

B

1007-6344(2015)04-0027-01

猜你喜欢

项目风险风险管理建筑施工
基于ISM模型的EPC项目风险网络分析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联锁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制定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