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以及预防措施研究

2015-04-07莫惠发

四川水泥 2015年6期
关键词:通病预防措施模板

莫惠发

(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1)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以及预防措施研究

莫惠发

(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1)

现浇混凝土工程在土建工程中占很大比例,主要用在承重部位,其质量通病对建筑工程影响非常严重,会影响到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严重时甚至给人们的财产乃至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其施工质量的通病进行研究与防治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以下本文就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及处理方法,供同类工程参考。

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处理方法

1.混凝土工程常见通病的防治及处理措施

1.1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3)混凝土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或浇筑方法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混凝土浇筑后没有按规范要求进行振捣或者漏振,因而出现蜂窝麻面。

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应保证平整光滑,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4)混凝土入模后,应及时进行振捣,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1.2 露筋

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浇注时,振捣器碰撞钢筋,使钢筋垫块移位,造成钢筋紧贴模板或钢筋被移位致使拆模后露筋。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没有填满钢筋周围,使该处产生露筋,因配合比不当或下料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都会造成露筋。

预防措施:(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垫足垫块,保证厚度,固定好。(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3)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处理方法:首先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渣子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润湿,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1.3 混凝土板表面不平整

产生原因:(1)有时混凝土梁板同时浇灌,只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然后用平锹一拍了事,板厚控制不准,表面不平。(2)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就上人操作或运料,混凝土板表面出现凸凹不平的卸痕。(3)模板没有支承在坚固的地基上,垫板支承面不够,以致在浇灌混凝土或早期养护时发生下沉。

预防措施:(1)混凝土板应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在其表面进行振捣,有效振动深度约20厘米,大面积混凝土应分段振捣,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5厘米左右。

(2)控制混凝土板浇灌厚度,除在模板四周弹墨线外,还可用钢筋或木料做成与板厚相同的标记,放在灌筑地点附近,随浇随移动,振捣方向宜与浇灌方向垂直,使板面平整,厚度一致。(3)混凝土浇灌完后12小时以内即应浇水养护 (如气温低于+5oC时不得浇水)并设有专人负责。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后,方可在已浇筑结构上走动。(4)混凝土模板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支承结构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浇灌混凝土时不发生下沉。

1.4 混凝土裂缝

产生原因:一般是由于水泥水化热以及外界气温湿度变化和混凝土不同程度的收缩,地基不均匀沉降,拆模过早,早期受振动,在混凝土施工期间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或者是混凝土浇筑后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等原因都有可能引起裂缝的产生。

预防措施: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期间应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原材料进行控制,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的控制,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应合理设计浇筑方案,避免出现施工缝。控制好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养护,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

处理方法:当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后,用水泥浆抹补;如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并用水冲洗干净,用1:2.5水泥砂浆抹补。此外,加压灌入不同稠度的改性环氧树脂溶液补缝,效果也较好。

1.5 混凝土夹芯

产生原因:浇灌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混凝土表面,这些杂物如不认真检查清理,再次浇灌混凝土时,就夹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芯”。

预防措施:浇灌混凝土前要认真检查,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可在模板与沿施工缝处通条开口,以便清理;如只有锯末等杂物,可采用鼓风机等吹,全部清理干净后,通条开口再封板,然后浇灌混凝土。

1.6 缺棱掉角

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时方可拆模,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

1.7 混凝土强度不足

产生强度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砼配合比设计、搅拌、现场浇捣和养护四个方面造成的。(1)配合比设计方面:有时不能及时测定水泥的实际活性,影响了砼配合比设计的正确性,另外套用砼配合比时选用不当;外加剂用量控制不准,都可能导致砼强度不足。(2)搅拌方面:任意增加用水量,配合比以重量折合体积比造成称料不准;搅拌时颠倒加料顺序及搅拌时间过短等,造成搅拌不均匀,导致砼强度降低。(3)现场浇捣方面:主要是施工中振捣不实及发现砼离析现象时,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纠正。(4)养护方面:主要是不按规定的方法、时间对砼进行妥善的养护,以致造成砼强度降低。

预防措施:(1)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图纸,掌握不同层次、部位、不同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或标号,并用表格形式记录在案,便于核对查考。(2)现场试验人员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和塌落度、按标准方式制作、养护试块,及时进行试压,试块组数必须按验收规范规定数量制作,并提供系统的强度资料,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3)严格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适量的添加外加剂,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要控制好混凝土搅拌时间,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浇筑,控制好塌落度,均匀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完应振捣密实,不可以出现漏振或者是过振的现象,加强后期的养护工作。

2.结语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建筑主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影响混凝土质量因素有多方面,从设计到施工,包括施工的环境与材料等多方面因素。但是由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以及成功的施工工程实例都表明,只要在施工设计、施工工艺和材料的选择以及在后期的养护过程中注意防范的措施,充分考虑到大体积的混凝土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危害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出现。

[1]关赛飞。论高层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2010(z1)

G322

:B

1007-6344(2015)06-0025-01

猜你喜欢

通病预防措施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给排水施工如何预防一些常见通病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治理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通病”等7则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