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窑古村落规划建设的思考
2015-04-07原卓群
原卓群
(山西建苑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中华民族在历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散布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古村落是其重要的载体。随着现代文明的渗透,在规划建设古村落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成为重要的课题。
1 碗窑古村落的现状特质
碗窑古村落位于浙江省苍南县桥墩镇境内玉龙湖河谷的中上游,背山面水,地处偏僻,仅数十户人家,是清代浙南地区烧制民用青花瓷的主要基地。整个村落融民居古建筑、古陶瓷生产线和庙宇戏台古文化于一体,是至今仍能较完整地保留商品经济萌芽时期以手工业工场为中心的古老村落,是一座鲜活的历史文化博物馆。
碗窑以其良好的自然生态风貌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是苍南县具有桥墩特色“山、石、湖、溪、流”和文化特色的农业休闲观光产业的重要旅游景区,其主要特质表现为:
1)村庄建设依风水定律。碗窑村规划建设在溪流河谷的北岸,坐北朝南临溪面山,向阳沿坡,拾级而建,鳞次栉比。前有不息川流,一腰带水,南岸有山为朱雀,后有巍峨玉苍山峦为玄武,东西各有礁滩山与大岗头二山伸围,为左青龙右白虎,又各有坑涧溪瀑汇注入溪,村顶建水圳覆盖入村,村落被四水合围。村中有一蛮石道路蜿蜒而上成中央主干道,沿路又有羊肠小道延伸至各宅院、厂房,完全迎合了中国建筑的风水文化定律。
2)水为村庄的血脉。水的引用与布设也是碗窑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从村西的瀑布凿水圳引水入村,流经各住房、厂房、水碓,有着四大功能:a.生活饮用、洗涤,村民们晨起挑几担清水入缸作为饮用水,而全天候川流不息的水圳便可供村妇淘米、洗菜、洗碗、洗衣之用;b.供水碓运转的动力;c.生产生活的垃圾倒入山坡坑涧,随水流自然排放消运;d.消防功能。
3)山地三合院宅庭。村中所有的住宅建筑皆为一正房两厢房或单厢房兼门楼前辟庭院之三合院形制,与传统的中国建筑模式一脉相承。但又能因山势利导,能动地顺应自然。除在院前砌石墙,确保庭院,凸出部分作围护女儿墙外,在厢房处往往为顺应山势坡度而建成三层吊脚楼。吊脚楼如若临路(街),底层即辟为铺面房,典型的如上窑的华厝;一旦临山坡即辟为存放农具、仓库、圈养家畜之辅房,如上窑“门屋内”;有的厢房吊脚楼所临道路比较弯曲,便转折成型,例如半岭上部的陈厝(现称为“八角楼”);有的山坡地势陡峭,便就势于内部设为拾级多层,但外观却是一层平房加一小庭院,如半岭“细督宅”(现俗称为“五层楼”)。
4)多功能建筑混聚。由于碗窑是逐渐发展形成,所以厂房、作坊、水碓、泥寮与住宅建筑是填充式的穿插而建,戏台、庙宇也为见缝插针式地布局,商业也是临路而设,但它们在一起,不但能和谐共处,而且使得村民的生活、生产便捷,富有节律与动感,让寂静的山村充满跃动的音符。
5)就地取材,别具一格。碗窑建筑主要的材料有三种:木材、蛮石、碗厘(盒)片。木材在临近的山上砍伐;庭院道路皆采用蛮石,取自村下溪滩,取后通过洪水来自然输送;碗厘(盒)片为生产废物的利用,用来筑房屋的外墙。
以上的这些特质,使碗窑村体现出一种承袭传统元素,而又别具一格的山地村落建筑的风范,生态、自然、科学、美观,既有整体和谐之美,又各具单体地域特色,还顺应村落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是现代村镇建筑所无法企及的。
2 碗窑古村落存在的问题
碗窑古村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村庄空间利用分散。我国长期以来的农耕文化决定了农村村民点的分布有着较强的地域性,有的为了适应气候需要,有的为了适应地形地貌需要,也有的与自然山水结合分布,但它们都具有“空间利用分散”的共同特征。这是为了便于农业耕作,农民的宅基地基本选择与各自的农田相邻。随着城市化逐步向农村推进,广大农村地区传统的“小而全”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大量原来的公共建筑的职能逐步丧失,其用地却未能得到及时置换,造成农村地区空间利用过度分散。这种分散的布局虽为村庄建设空间利用提供了广阔的余地,但大规模集中建设需要大量建设资金,实现难度大。
2)自然环境优雅,但生态有恶化的趋势。地处偏僻的碗窑古村落背山面水,房屋依山就势,涧水潺潺环绕,绿树婆娑掩映,石砌的路径崎岖蜿蜒,晨炊暮霭,鸡鸣犬吠,给人们展现了一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乡村画卷。而随着碗窑古村落知名度的提升,仅有数十户人家的古村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这对古村落有限的资源是极大的挑战,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3)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传承不够。碗窑古村落至今仍保留着300 多间清初样式的古建筑,古陶瓷生产线、古庙古戏台融于其中,诉说着这个因为做碗而在江南赫赫有名的小小村庄曾经的繁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鼎盛了近三百年的碗窑从20 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停止生产,现在只有村庄北边住着的一户人家的一个老人,还保持着这种古朴的手艺,已经很少有人会做这样的陶艺了,久负盛名的青花陶瓷若干年后的命运着实令人担忧。
4)产业经济不强,人口外流。目前,碗窑古村落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依靠旅游门票、开发农家乐和农耕等,这种小规模、分散的经营方式未能形成高效的经济产业链,缺乏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导致大部分青壮年都远走他乡找生活,常住人口减少,使得古村落多多少少有点暮气过重,难以积聚人气,与曾经的繁华形成极大的反差。
5)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配套不全。出于对古村落保护的目的,导致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设施配套不全,与现代生活差距较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影响了村民生活质量,这也是缺乏对年轻人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3 碗窑古村落开发建设策略
碗窑古村落在开发建设中,要高屋建瓴,以人为本,科学设计和规划,对其灿烂的历史文化遗迹按照原真性、完整性的原则加以保护和利用,使得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保证古村落的持续性发展。
1)建立和完善古村开发建设的管理工作机制。目前,碗窑古村落中的老建筑基本上属于私人所有,年代久远,已是老态龙钟,面临着修缮问题。对于修缮的方式、程度,就村民个体来说,缺乏对老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的动力;对于修缮的资金来源,村民自己没有承担能力。为避免碗窑古村落陷入因政府限制或禁止使用而导致古村落沦为“空心村”的境地,应及时建立和完善开发建设的管理工作机制,对保护、修缮工作统一部署,合理分配政府和村民对修缮资金所承担的比例,使古村落保护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迹。另外,碗窑古村落中的老建筑大多为木结构,应加强防火管理,建立可靠的防火防灾预案,防患于未然。
2)维护古村落生态环境,统筹发展规划。从长远保护和发展角度考虑,碗窑古村落应以保护为主,避免过度使用,考虑村民生活和发展旅游与其他产业的需要,应另外再建新村。古村落生态环境保护,应由政府牵头,对所有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详细的摸底普查,登记造册,了解需修缮的工作量、资金投入量等,聘请专业的设计单位,制订详细的修缮方案,保护古村落原生态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优秀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发以“碗窑+古戏台”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新村建设首先要合理选址,科学规划设计,除为村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增加对村民的吸引力外,还需考虑完善古村落旅游服务设施,如餐馆、旅店、游乐、商品等,避免在古村过度的建设而破坏古村的古朴氛围。古村落建设新村时,应对新村和古村落的功能进行明确定位,“利用古村吸引游客,利用新村完善的设施服务游客”,两者相互协调,统筹建设。此外还应注意使新村与古村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位置和高度上服从山水格局的控制和引导,以免对古村落古朴、自然的环境氛围造成干扰和破坏。
3)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是古村落经济持续发展,村民生活改善,传统文化保持活力的重要物质基础。碗窑古村落现阶段居住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与城市现代生活反差巨大,这是其缺乏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以来,由于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对古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明确的标准和要求,使基础设施建设处于管理真空状态,另外没有建立一个稳定、持久的财政投入机制,致使碗窑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较城市滞后,不能满足现代人日常生活的需要。对古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以保护古村落的整体风貌为前提,对道路、下水道、饮水工程、电网改造、网络通信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古村落内的石板路是碗窑古村落建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行保护,对部分破损、凹凸不平的部分可通过固定石块、重新铺砌等方式进行修补;重点建设饮水工程,保证村民能够用上可靠、清洁的水;对排水系统的整治应尊重古村落原有的山水格局,以清理淤泥杂物、疏通渠道为主,以保留每个院落都有溪水环绕的特色;对供电线、网络线、电视信号线等应尽量埋地铺设,避免乱拉乱扯,影响古村落的原生态风貌。新村的基础设施应按较高的标准进行建设,人均配套的各项建设指标应适当增加,以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
4)利用资源优势,以产业经济带动发展。a.发挥旅游业优势,带动产业发展。碗窑古村落占据了开发旅游业的区位优势、知名度优势、自然资源环境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这些优势得天独厚,碗窑村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着力培育旅游产业。此外,还应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创新文化的多元传承手段,带动餐饮业、旅游饰品加工等的发展,推进碗窑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变。b.利用资源优势,实施产业转型战略。虽然碗窑陶瓷制作的手工工场已成为历史的陈设,但贮量丰富的高岭土还在,丰沛的溪水还在潺潺地流淌着,制作工艺考究的青花瓷荷叶盖碗的文化传承还没有消失,加之交通通畅,发展陶瓷业得天独厚,碗窑可借此大力发展陶瓷工艺,重振陶瓷产业,实施产业转型战略。通过技术革新,改变纯手工制作的落后现状,提升久负盛名青花瓷产品质量和产量,带动碗窑经济的发展,使“碗窑”的称号名落实处。
4 结语
碗窑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历史遗迹的古村,是难能可贵的资源,需要我们用心去保护。处理好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对古村落面貌的冲击问题,不只是简单地除旧迎新,也不是被动、消极地保护,而应积极主动寻求历史文化的传承策略,探索古村落的发展之路,才能使古村落重获活力,焕发生机。
[1]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等.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的景观安全格局途径——以马岗村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6(5) :56-58.
[2]郑 莉,冯 红.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考——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村庄规划探索[J].规划师,2009(15) :85-87.
[3]陶德凯,彭 阳,杨纯顺,等.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农村规划工作思考——以南京市高淳县薛城村第九自然村村庄建设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0(3) :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