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创新铺路

2015-04-07汪燮卿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5年2期
关键词:生油原油学报

汪燮卿

(中国石化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3)

为创新铺路

汪燮卿

(中国石化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3)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创刊30年来,在我国石油炼制科技领域,通过发表基础研究论文,传播科学知识,促进学术交流,为创新铺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 回 顾

《石油学报》创办于1980年,它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石油学会主办的机关刊物。由于石油工业科技的迅猛发展,原来上、下游合一的刊物内容迅速扩展,一个刊物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中国石油学会在1985年将刊物分成上、下游二个刊物分别出版,从而促成了《石油学报(石油加工)》这本期刊的创刊出版。

我参加了中国石油学会成立大会,会议是1979年4月在成都召开的,主持会议的大都是中国石油界的老前辈,如炼油界的侯祥麟会后被选为中国石油学会的理事长,武迟、朱亚杰都是我的老师,被选为常务理事。当时我已46岁,在老师们看来我还属于年轻的技术骨干,会上我当选为中国石油学会第一届理事。在全国各行业成立学会,上面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牵头,对于促进学术繁荣和进步,普及和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很难想象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的具体经历,以及粉碎“四人帮”迎来科学的春天无比喜悦的心情。我手头还保存了一份1966年出版的《理化通讯》。那是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而征稿都在1965年底完成的一期刊物,我相信编辑花了很大的力气和勇气、带上政治髙帽、唱着政治高调才得以出版的。这期的目录有一半以上的大块文章都是伟大领袖和副统帅、中央文革的大块政治性文章,这样才体现政治挂帅,才不至于被批判。要发表学术论文,能躲过一劫最好不要以个人署名,而用单位署名比较稳妥。我投了一篇稿“着色探伤液的剖析与试制”,就没有敢署名,怕人家批判你有资产阶级名利思想,当然也不敢署假名,而是署名为石油研究院。至于文责谁负,也无人追究,也没有什么知识产权的概念,反正是吃大锅饭。对这篇论文,实事求是的说,应该署我和华伟英二人的名。

2 体 会

要有原始性的创新,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研究;要跟踪国际上已有的创新成果,也不是顺手牵羊就可以作到的,即便是拿来主义,也要有个吸收消化的过程。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用得好,而真正理解就要做扎实的基础研究工作。因此,基础研究,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或缺的。下面我用在《石油学报》第1卷第1期的论文“中国某些盆地的生油岩和原油中的生物标记化合物” ,和第2卷第4期的论文“我国一些原油中镍卟啉化合物的初步研究”的发表,以及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上发表的“石油卟啉的分离和鉴定方法”,和《Geochemistry》上发表的“ Petroporphyrins in Gaosheng Crude Oil”共4篇论文的背景和效果,谈谈自己的体会。

2.1 发挥了基础研究“领头羊”的作用

在《石油学报》的第1卷第1期刊登的论文“中国某些盆地的生油岩和原油中的生物标记化合物”,在用近代先进的物理仪器,探索分析生油岩和原油中微量的生物标记化合物领域带了个头。有机地球化学作为石油勘探开发的手段,需要分析化学作支撑。由于石油组分的复杂性,对于那些具有标记意义的微量化合物,需要用浓缩、富集技术与高精度的近代物理仪器鉴定相结合,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实质上,石油的生成过程就是形成生物质的碳水化合物,在复杂的地质变迁条件下,经过百万年到亿万年的反应,由碳水化合物转变成碳氢化合物。如果一个人的生命逝去,埋葬一段历史时期还能检测到他的DNA,那么在石油里已找不到DNA了,唯有这些少量的生物标记化合物,因为它们的结构十分稳定,在石油中还能保留下来,但含量很低,需要富集分离,而且要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仪器,才能检测出来。上述分离和鉴定,我们称之为分子水平上的识别与鉴定。我们从事仪器分析的同志,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建立了较完整的分析方法,针对我国大庆等陆相生油的理论,鉴定出甾烷和萜烷类生物标记化合物,并发现有降解的藿烷结构。这些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分析结果,引起了国内外有机地球化学家广泛的兴趣,在1981年应邀参加美国质谱年会时,有很多华人科学家与我们讨论时觉得很惊呀。在甾烷、萜烷的初步分析基础上,我们又开展了石油中卟啉化合物的分析工作。卟啉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由四个吡唂环组成的卟吩核,它的镁络合物和铁络合物是动物体内如血红朊等不可缺少的成分。我们用液体色谱、化学处理、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质谱和原子吸收光谱,重点对高升原油卟啉系列化合物,作了较为完整的分离和鉴定,研究结果发表在《石油学报》第2卷第4期。

要做这些具有创新性的成果首先要有好的仪器设备。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先进的精密仪器,不可能进行此类研究。时任研究院院长的侯祥麟院士,从不吝啬购买仪器设备。我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就负责订仪器,从发订单到安装调试再到应用出成果,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在实践中出真知。从翻译说明书到操作规程的制定、分析方法的建立,都是与周围一班年轻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起摸、爬、滚、打过来的,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批判洋奴哲学、崇洋媚外的严苛的政治气氛下,我们还在引进国外的先进仪器,例如国内第一台激光拉曼光谱仪是我们在1975年首先引进的。为了解决髙压电源接地,我们亲自挖一米深十米长的地沟埋地线。为了质谱的液氮供应,我们科研人员每周轮流到中关村用三轮车拉回来。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只要一个电话,人家就送上门来。

2.2 建成表征分子群的分析方法,探讨成油理论

我们是从事炼油分析表征和未知样品剖析工作的,在石油地质领域是外行,但我们掌握了当时在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精密分析仪器和知识技能,在此领域从1980到1983年共发表了4篇论文,1980年和1981年分别在《石油学报》发表了“中国某些盆地的生油岩和原油中的生物标记化合物”和“我国一些原油中镍卟啉化合物的初步研究”, 1980年在《石油勘探与开发》发表了“石油卟啉的分离和鉴定方法”,1983年在《Geochemistry》发表了“Petroporphyrins in Gaosheng Crude Oil”。总结上述工作提供了以下有价值的信息:(1)建立了生物标记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方法。(2)从三萜烷质量色谱图确认了15个化合物类型,其中奥利草烷是陆相生油的标记化合物。(3)发现了5类卟啉型化合物:初型、脱氧叶红型、玫红型、氧钒脱氧叶红型和镍脱氧红型45个化合物类型。(4) 初步探讨了原油的成熟度、陆相成油的机理。(5)对比生油岩和原油中生物标记化合物的相对丰度,探索了原油的形成、运移和积聚规律。其中,发表在《石油学报》创刊号(1980年第1期)上的“中国某些盆地的生油岩和原油中的生物标记化合物”一文被引用次数为12次,下载74次。这篇文章自1981年~2011年30年来仍被引用,说明该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也证明了文章的学术价值。该文提出了“在分子水平基础上研究生油岩与原油亲缘关系;可以考察原油从生油层到储油层的运移情况”等重要结论。其所涉及研究内容应该是国内最早的,并在本研究领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2.3 发挥接力棒作用,为后来者铺路

我们在此领域的工作,仅仅是开了个头,真正大量系统的研究和成果是属于有机地球化学家们的。例如我们在陕甘宁盆地的原油中,发现具有陆相原油特征的奥利烷标记化合物。其后,王铁玲在2011年《石油与天然气学报》发表的“奥利烷在沉积物和原油中的分布及其地球化学意义”,姚丹姝、商出岫在《化学研究与应用》1998年第5期上发表的“生物标记烃类在生油岩母质类型与成熟度判定中的应用”,姜乃煌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8年第1期上发表的《我国陆相原油的钒镍含量和钒镍比探讨》都在不断发现、不断应用,迈出了创新的步伐。

3 创新是兴趣,创新是责任

2009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物理学家李政道在为《科学新闻》写的题辞中引用了唐朝诗人杜甫的一句诗句,我记得是“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伴此身”,体现了一个大学者的为人风范,从钻研学问中求取人生的乐趣。在物欲横流、追名逐利不择手段的年代里,提倡这种精神尤为重要和可贵,希望《石油学报(石油加工)》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成为干净的学术讨论和创新的平台。

1001-8719(2015)02-0205-03

汪燮卿:男,1961年获民主德国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历任题目组长、室主任、副院长、总工程师、中石化科技委委员和高级顾问。主要从事石油分析研究和炼油工艺开发。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获国内授权专利170余件,国外授权专利40余件,专著3部。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猜你喜欢

生油原油学报
《中国陆相油源岩生油理论及模拟实验技术》出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CO2气氛耦合粉煤灰催化生物质热解生油特性分析
致敬学报40年
中俄原油管道进口俄罗斯原油突破8000万吨
放开我国原油进口权的思考
初探原油二元期权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大数据是“原油”,不是“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