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尿道下裂术后尿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04-07滕志海王亚轩薛文勇朱鑫黎玮齐进春李景东常学良韩振伟

河北医药 2015年9期

滕志海 王亚轩 薛文勇 朱鑫 黎玮 齐进春 李景东 常学良 韩振伟

作者单位: 050000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尿道下裂术后尿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滕志海王亚轩薛文勇朱鑫黎玮齐进春李景东常学良韩振伟

作者单位: 050000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在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早期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4年7月行尿道下裂手术后出现的44例尿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在给予留置尿管、常规创面换药及对症处理的基础上,试验组瘘口表面应用rhEGF凝胶,对照组瘘口表面涂以0.9%氯化钠溶液,观察2组尿瘘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共愈合14例,总愈合率63.64%,其中大瘘口愈合9例,小瘘口愈合5例;对照组共愈合5例,总愈合率22.73%,其中大瘘口仅愈合2例,小瘘口愈合3例。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总愈合率和大瘘口的愈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瘘口的愈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早期及时处理,小瘘口大部分能够愈合,应用rhEGF凝胶对瘘口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尿道下裂;尿瘘;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E-mail: wangyaxuan87@126.com

尿道下裂是一种常见小儿泌尿生殖系统先天畸形,病因尚不明确,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尿道下裂的惟一有效途径,迄今为止各种尿道下裂手术方法层出不穷,手术方式不断改进,手术的成功率也不断提高,但术后仍出现许多并发症,其中尿瘘最为常见[1]。因此如何处理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成为困扰小儿泌尿外科医生的难题。由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皮肤组织的创伤愈合具有促进作用[2],我院对尿道下裂手术后短期出现尿瘘的患者给予rhEGF凝胶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9月至2014年7月我院共收住并行手术治疗的尿道下裂患者共272例,214例为第一次手术,58例为第二次或有多次手术史,主要为尿瘘患者,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术者根据患者尿道下裂类型、阴茎情况(如有无阴茎下弯,阴茎发育情况,包皮是否充分及尿道板宽度等)及术者熟练的手术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给予伤口加压包扎3~5 d,静脉应用抗生素5~7 d,伤口按时换药,保留尿管10~14 d等常规治疗。拔除尿管后共出现尿瘘44例,尿瘘发生率为16.18%,与文献报道尿瘘发生率15%~30%相似[3]。目前尚无大小瘘口分类标准资料,因尿瘘修补手术方式及难易程度与瘘口大小有关将瘘口以0.3 cm为界分为大、小瘘口[3],将44例尿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共22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2.5±1.8)岁;其中大瘘口16例,小瘘口例;对照组共22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2.2±1.6)岁;其中大瘘口16例,小瘘口6例。2组年龄、体重、瘘口位置分布、瘘口大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n=22,例

1.2方法患者术后10~14 d拔除尿管,出现尿瘘后所有患者均给予继续留置硅胶尿管,引流尿液并保持通畅,并给予伤口换药治疗,常规口服应用抗生素5~7 d,并及时对症处理(如出现膀胱痉挛给予解痉药物治疗,年龄较大患者给予戊酸雌二醇片抑制勃起,应用开塞露或番泻叶协助排便等)。试验组:在常规换药及碘伏消毒后,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将创面的碘伏冲净,并用干纱布将创面擦干,然后将rhEGF凝胶(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公司,规格: 10万U 20 g/支)均匀涂于瘘口创面及周围,厚度1~2 mm,换药1次/d。对照组:在常规换药及碘伏消毒后,以无菌0.9%氯化钠溶液将创面的碘伏冲净,并表面涂以0.9%氯化钠溶液保持湿润,换药1次/d。

1.3疗效判定根据患者瘘口愈合情况,于治疗2 3周后拔除尿管(未愈合者也拔除尿管,待术后6个月以上行尿瘘修补术),观察排尿时有无尿液从瘘口处排出,并继续随访1个月,观察尿瘘是否复发。瘘口无尿液排出为愈合,有尿液排出则为未愈。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组疗效比较试验组愈合14例,总愈合率63.64%;对照组愈合5例,总愈合率22.73%,试验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见表2。

2.2大瘘口愈合比较试验组中大瘘口共16例,愈合9例,愈合率为56.25%;对照组中大瘘口共16例,愈合2例,愈合率为12.50%,试验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见表2。

2.3小瘘口愈合比较试验组中小瘘口6例,愈合5例,愈合率83.33%,对照组中小瘘口6例,愈合3例,愈合率50.00%,试验组愈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5,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瘘口愈合情况 n=22

2.4不良反应试验组中有2例尿瘘愈合患者出现尿道狭窄,对照组中有1例尿瘘愈合患者出现尿道狭窄,均给予定期尿道扩张后排尿顺畅。试验组中有1例瘘口愈合患者脱痂后再次发生尿瘘。

3 讨论

尿瘘是尿道下裂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大部分尿瘘发生在吻合口处,主要原因有尿道覆盖层次少,切口愈合慢、皮瓣血供不良,切口感染、拔管过早、引流不畅等。另外术者的技术因素也可导致尿瘘的形成,例如缝合技术不当、组织对合欠佳、打结过紧或过松,新成形尿道覆盖层次少或缝线不吸收等。

尿瘘的形成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痛苦,再次手术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尿瘘的发生率已经成为评价尿道成形术手术效果的主要指标。因此如何降低尿道下裂手术后尿瘘的发生率成为当前小儿泌尿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近些年的研究大部分注重手术方式的改进及尿道瘘的修补手术,而很少重视尿瘘的早期处理。

尿瘘的愈合关键在于肉芽组织形成和上皮化。表皮生长因子(EGF)在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EGF在机体体液中含量较低,在修复过程很能满足自身需求[4]。研究证实,慢性创面的愈合不良与创面生长因子含量不足有关,因而需补充外源性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5]。rhEGF的活性与结构与天然产物高度一致,通过局部应用可加速创面细胞增殖和肉芽组织发育的应答反应,最终加快创面愈合速度。

目前临床资料证实:在治疗烧伤、创伤、溃疡及促进术后创面愈合等方面,应用外源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rhEGF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因子,通过对靶细胞上EGF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激活,促进皮肤创面组织合成修复过程中需要的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和羟脯氨酸,促使创面肉芽组织的生成和上皮细胞的增殖加速,最终使创面愈合[2]rhEGF凝胶具有水溶性,且无色透明、质地均匀,可使瘘口创面持续处于湿润状态,从而消除干燥对创面的刺激,通过促进创缘表皮细胞的增殖并移行到肉芽组织表面覆盖,及早封闭创面,减少伤口感染机会,促进创面的愈合;同时愈合的创面还可抑制肉芽组织的过度增长,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术后阴茎外观的满意度及降低二次手术的难度。本实验中,试验组瘘口总体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表现在大瘘口中,对照组基本很难愈合。试验组的瘘口愈合率明显提高,且未愈合的瘘口较前明显缩小,降低了尿道瘘修补手术难度

虽然rhEGF在促进创面愈合过程中作用明显,但不能忽视外科常规处理的重要性。尿瘘多于拔除尿管后出现,当发现尿瘘后,给予继续留置硅胶尿管,引流尿液可起到尿道支架作用,同时防止尿液侵蚀瘘口及远端尿道张力过大;由于大部分尿瘘因伤口感染引起rhEGF凝胶本身无抗菌能力,所以给予伤口换药治疗并常规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使感染伤口得到控制这样创面才能与生长因子接触充分,发挥最佳疗效;同时及时对症处理,如出现膀胱痉挛给予解痉药物治疗年龄较大患者给予雌激素抑制勃起,应用开塞露或番泻叶协助排便等。本研究中,试验组及对照组中愈合的瘘口主要是小瘘口,说明小瘘口及时处理能够自愈rhEGF对瘘口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rhEGF凝胶具有良好铺展性和可洗除性良好,且临床使用方便,目前为止,外源性rhEGF局部应用还未出现引起正常组织的不正常增生甚至癌变的报道试验组除2例出现尿道狭窄外(与试验组无明显差别),无其他特殊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早期及时处理,小瘘口大部分能够愈合,应用rhEGF凝胶对瘘口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Evangelidis A,Hansen G.Management of complications after hypospadias repair.Urology,2005,65: 782-785.

2梁伟中,赵作钧,魏世东,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易孚)在压疮创面床准备中的临床观察.中国美容医学,2009,18: 1720-1722.

3谢向辉,黄澄如,孙宁,等.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尿瘘的处理.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5,26: 420-423.

4郑军,黄晓元,韦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研究.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21: 379-383.

5Gohel MS,Windhaber RA,Tarlton JF,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cy tokine concentrations and wound healing in chronic venousulceration.VascSurg,2008,48: 1272-1277.

(收稿日期:2014-09-11

通讯作者:王亚轩,050000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09.032

【文章编号】1002-7386(2015) 09-1372-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 6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