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病40例临床观察

2015-04-07通讯作者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4期
关键词:三字经运化流派

贾 斌 通讯作者:张 瑜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157000)

小儿泄泻也称小儿腹泻,其主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如水样,或夹有不消化的乳食,为小儿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尤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多见。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主要是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等,其病变在脾胃,因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精微,若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清浊相干,并走大肠,遂成腹泻。腹泻病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

我院儿科采用“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泄泻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40例小儿泄泻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及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急性腹泻病、迁延性腹泻病、慢性腹泻病进行诊断及疗效判定。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进行诊断及疗效标准判定。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根据脱水情况,给予补液盐补液或静脉补液治疗。根据血清电解质结果,合理补充相应成分以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不使用抗生素及收敛止泻药。治疗期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乳食为主的婴儿可换无乳糖的乳制品,呕吐频繁者可暂禁食不禁水。治疗组加用“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辨证治疗:①伤食泻:取穴八卦10 min,清胃15min,天河水15 min,腹痛重者加揉外劳宫10~15min;②湿热泻:取穴六腑15 min,清大肠15min,清脾胃10min,下推七节骨;③风寒泻:取穴外劳20min,清胃10min,天河水10min;④脾虚泻:取穴外劳10min,清补脾10min,平肝5min。各型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3d。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3d内腹泻停止,大便次数如常,饮食、精神基本恢复,小便正常。显效:治疗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h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h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止泻时间比较(例)

如表1所示,治疗组在疗效评价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结合“三字经”流派推拿在治疗小儿泄泻病方面有明显疗效。在疗程上大部分患儿在接受1次“三字经”流派推拿后即有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讨论

《幼幼集成》曰:“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虚弱,运化功能不健全,常易为饮食所伤,导致脾虚湿盛,运化失司而发生泄泻。

小儿推拿疗法是中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在体表和四肢特定的部位和穴位施以特殊手法,达到儿童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简练,具有取穴少、用独穴、推时长等特点[2],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确切,可重复性强,无明显不良反应,减少患儿痛苦,可缩短病情,值得推广。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2]葛湄菲.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几点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2011,1:5-6.

猜你喜欢

三字经运化流派
俄罗斯藏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成就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百川何以争流
——关于戏曲流派传承的再讨论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朗朗韵味话经典
当代诗词“实验体”流派与艺术风格的建构
脾主运化浅议
上如浮云 下如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