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升门以来的艺术学研究综述(2013)

2015-04-07李心峰李新

艺术百家 2015年1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文艺理论

李心峰 李新

文章编号:1003-9104(2015)01-0105-11

作者简介:李心峰(1958- ),本名李新风,男,汉,安徽灵璧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通讯评审委员。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艺术思想史,马克思主义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

李新(1979- ),女,汉,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摘 要: 2013年,是艺术学独立门户,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升格为“艺术学门类学科”的第三年。这一年,我国艺术学领域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思考中国的文化艺术发展与实现“中国梦”的密切关系,强调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强调中国文化艺术的民族价值和民族气派,探讨推动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有效途径,取得一些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中国艺术的当代发展与当代性是2013年艺术学界热议的一个重要议题。三联书店出版王文章艺术评论集《艺术当代性论评》,所收文章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作者对艺术当代性问题的认识,《确立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文艺的当代性》《中国当代艺术需要建构自身的当代性》等文章更是直接探讨了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在艺术学研究中,有关艺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年度的艺术基础理论探讨出现了一些很有价值、值得重视的研究成果。“艺术民主”作为一个带有艺术政治学、艺术社会学色彩的命题,无疑带有很强的现实性、实践性,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基础理论问题。而“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也是“十八大”报告所描绘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蓝图题中应有之义。此外,本年度有关艺术语境、艺术意象、非西方化的艺术定义等问题的探讨也值得关注。艺术批评是艺术学理论学科重要构成部分。2013年,有关艺术批评的讨论较为热烈,在这些讨论中提出了新的问题,作出了新的思考。另外,本年度在艺术史、艺术教育与艺术管理等领域,也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2013年;艺术学;艺术学理论;中国梦;艺术当代性;艺术民主;艺术批评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是艺术学独立门户,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升格为“艺术学门类学科”的第三年。这一年,艺术学的研究走过了2011年“升门”热议的喧嚣,延续了2012年对艺术学升门后有关艺术学发展路径的思考及关于“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发展对策的探讨,面对学科发展的各种问题与声音,其理论探索和学术批评,面对着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体现出更加宽阔的视野,呈现出新的展开和深度的介入。现对2013年我国艺术学研究的总体情况综述如下。

一、“中国梦”与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号召。“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深刻阐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按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愿景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013年,我国艺术学领域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思考中国的文化艺术发展与实现“中国梦”的密切关系,强调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强调中国文化艺术的民族价值和民族气派,探讨推动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有效途径,取得一些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比较重要的文章有仲呈祥《文艺宗旨是提高民族精神力量——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笔记》、陈晋《文化建设提升历史感,凝聚“中国梦”》、董学文《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学》、陆贵山《科学发展观与文艺发展路》等。仲呈祥在《文艺宗旨是提高民族精神力量——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笔记》一文中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功能作用,指出:“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16个字高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功能作用,极为精辟。文化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总和。风尚引领好了,人民的精神力量提高了,才能确保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全面提升,才能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我们一定要相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艺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艺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中的永生魅力,相信世界优秀文艺中适合中国国情为我所用的东西的借鉴价值,相信在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胜之路;那么,我们的目的就一定能达到。”[1]陈晋《文化建设提升历史感,凝聚“中国梦”》一文分析了我国当前文化建设与民族历史感、与“中国梦”精神的关系,指明了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下文化艺术应担当的责任。他说:“就当前的文化建设来说,培育、深化和提升人们的历史感,是发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体现文化自信,增强道路自信的应有之义……‘中国梦是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和努力方向。这就要求文化艺术事业和文化艺术作品,高扬时代精神,反映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立足现实,求真务实、扎实奋斗的风貌。这也是文化建设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担当。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在走向未来的行程中,人们的思维方式、理论建树和实践创造,如果有充分的历史感作为基础,就会始终保持自己的主体意识和核心价值观,否则,对历史的淡忘,常常会出现对未来的迷茫。”[2]董学文《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学》一文探讨了新形势下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学的意义及如何建设的重大问题,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民族的重任,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出的时代最强音。面对这样一个令人振奋和自豪的复兴伟业,面对这样一种充满风险和挑战的发展机遇,我们文艺理论界也必须不甘落后,跟上步伐,有所作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那么,对于我们文艺理论工作来说,在这个历史和思路的大格局中,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学建设好。”

他认为:目前真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设还不够成熟和完善,特色还不够明显和突出,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是理论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学的理论自觉和学理意识,往往依然陷在一般的常规的文艺学构建之中;二是对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学,其必要内涵、理论范畴和体系框架,还缺少比较深入系统地探讨和研究;三是不能很好地将日渐成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多方面成果,合理能动地运用和转化到文艺理论体系的构建上来,缺乏深度消化和融会贯通。”“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问题的关键是还没有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学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西方现当代各种文艺学说以及我国传统文论资源之间的关系,没能内在而非浮面地把当代中国文艺的经验科学地提升和概括出来。”[4]他还强调在当前的文艺理论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努力克服文艺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不良文风和学风,尤其要克服形式主义。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文艺理论,是学术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陆贵山《科学发展观与文艺发展路》一文就如何在文艺理论研究中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他的看法:“不仅要尊重文艺的特性,而且特别应当理好文艺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社会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的相互关系……我们应当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正确对待文艺的科学资源,创造文艺的科学理论,把文艺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文艺的科学发展。为此,必须处理好对文艺的科学研究与对文艺的相关的研究模式、研究理路的关系。”[5]以上文章针对“中国梦”与中国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怎样在文艺理论建设中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等问题,提出了重要观点,对中国艺术及文艺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战略性总体思考。

二、中国艺术的当代发展与当代性中国艺术的当代发展与当代性是2013年艺术学界热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来,中国艺术应呈现什么样的“当代性”,如何呈现其“当代性”,应如何认识它的“当代发展”,是新时期以来人们曾经反复思考与讨论的重要问题。2013年4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王文章艺术评论集《艺术当代性论评》,收入作者30多年来从事艺术管理和艺术研究所留下的“对作品的感悟、对艺术的理解、对文艺发展进程思考的文字。……这些文章虽大都不拘统一体例写来,但概括或研究的内容,都是艺术的现实问题,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我对艺术当代性问题的认识,故以‘艺术当代性论评名之。”(《自序》)文集中《确立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文艺的当代性》一文最初发表于2008年,系作者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文艺发展的历程,明确提出应“确立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文艺的当代性”。

文集中另一篇文章《中国当代艺术需要建构自身的当代性》,是作者2009年11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艺术院成立仪式上的讲话。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系统论述了中国艺术的当代性问题,指出“艺术当代性的追求,永远是艺术与历史相生相伴的灵魂”,认为历经30多年改革开放及全球化进程应运而生的中国当代艺术已形成自身一些鲜明特点,但中国艺术的当代创新仍面临一系列重要课题:“1.如何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体现艺术的当代性,即如何在本土与国际、民族与世界、东方与西方的语境中发展中国的艺术,确立自身的文化身份;2.如何面对商业文化的冲击而保持文化艺术的独立品格,这里涉及到如何重新评价、思考文化艺术具有的地位、价值、意义功能等问题;3.文化艺术应该与现实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建立适合艺术发展的社会机制,以及如何从艺术的传播、欣赏、收藏等角度思考艺术的发展战略,等等。”他指出:“中国当代艺术的追求,应当紧紧把握中国当代社会发展进程的脉博,关心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诉求;紧紧把握文化艺术自身的发展趋向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发展变化,以独创性的表达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形式以及深刻的思想、观念揭示、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正确表达对时代前进的关注和对这个时代人的命运的关切,用作品的丰厚蕴涵、直指心灵的震撼力量和艺术魅力赢得观众,不断以作品观念和形式的创新,为当代中国艺术的创新增添亮色。”[6]2013年,中国艺术的当代发展及中国艺术的当代性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热议。5月19日,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时代与使命——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研讨会”。研讨会以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实存在及其价值诉求为出发点,针对当代艺术概念的界定、中国当代艺术的内在精神、基本特征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几个重要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分析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内在本质,提倡开展更深入的中国当代艺术史论研究与案例分析,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提供理论指导和路径指引。这次研讨会以中国当代艺术发生与发展的现场为研究对象,指出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潘公凯《关于“当代艺术”概念的自主性阐释》对两种不同范围的“当代艺术”概念作了界定,着重强调了对后一种意义上的“当代艺术”应有“中国立场”的解释:“‘当代艺术实际上有两种所指或者说是两个层面上的所指:一个是比较窄的范围,一个是比较宽的范围,这两个所指所代表的语境是不一样的。窄的范围实际上是在现实讨论当中所使用的范围,是指国际主流、世界主流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举例来说,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798、宋庄、国际上很多双年展所展现的那部分艺术形式、艺术理念和艺术语言,包括它背后整个所谓的艺术界就是这样的一个操作系统,这是属于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当代艺术概念,这个概念在中国人看来是一个比较窄的概念。如果更密切地跟中国现实相关联,我们理解的一个比较宽的概念,就是一个基于中国立场的阐释。中国当下正在百花齐放、正在蓬勃向前发展的多种艺术形式都属于当代艺术的大范围,但这样的一种解释是中国立场的解释。中国立场的阐释从理论上、从国际上来讲,需要中国人作出我们本土性的论证或者说自主性的论证或者说自主性的阐释。……我们需要尽快在中国立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建构起中国美术的基础理论和一套基本的阐释语言,这是一项非常学术化的工作。”[7]范迪安《“大当代观”与“主体建构意识”》对当代艺术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如何推动当代文化艺术的建设。“当代艺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实,也是非常复杂的研究对象,如何能够在今天的条件下从更多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难课题。当代艺术如此活跃的现状,如此活跃的格局,如此本土与国际、理论与实践的交叉,导致我们对其的观察和研究必然是多角度的、多维的。第一,当代艺术研究要有‘大当代观。第二,在当代艺术的创作上要有‘主体建构意识,‘大当代观包括如何处理好当代时间与属性的关系,当代艺术发生的契机,有时是在一个时间节点上发生的,具有时间的历史价值。”那么,除了要有大当代观还要有主体建构意识,“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艺术学理论研究”。[8]吴为山《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分析了当代艺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他认为:“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展望未来前景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当代艺术存在的种种问题。艺术市场化给中国当代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也使得少数艺术家为了迎合市场而丧失对崇高精神价值的追求。另外,与伟大的时代和民众的需要相比,中国当代艺术尚需要有足够分量的精品力作,与国际当代艺术的发展潮流相比,中国当代艺术不仅在新艺术媒介的运用上需要加强,并且在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和物质世界的广度的发掘与表现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加强理论探讨,明辨艺术真谛,表现时代主流价值。”[9]叶朗在观看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先生的画展“弥散与生成”之后有感而发,立足于中国美学的立场,在《对我国艺术当代发展的两点思考》一文中对中国艺术的当代发展发表了他的独特看法:“第一,中国水墨画是一种很纯的艺术,是一种形式化、心灵化的艺术,即抽象的笔墨形式直接呈现生命情调、心灵节奏的艺术;第二,中国古人重视日常生活的审美,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诗意弥漫的‘氛围(‘境),这种‘氛围给人以完整的生命体验,引发多种感觉器官的美感的交会。这两点对我国艺术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了启发。一、在新的时代,我们是否会迎来一种更形式化、更心灵化的水墨艺术,即水墨的笔墨形式本身更直接、更有深度地呈现生命情调、心灵节奏的艺术。二、在新的时代,我们是否会迎来一种营造诗意环境氛围的艺术。”[10]本年度有关中国艺术的当代性与当代发展的探讨主要是在美术界展开的,但这种讨论显然远远超出了美术领域,对于整个中国艺术均具有普遍性的意义。艺术的当代性与当代发展,是所有艺术类别都无法回避、亟待加以认真思考、探索的重要问题。这种艺术的“当代性”与以往讨论的艺术“现代性”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有关中国艺术的当代性与当代发展的实践选择与理论思考中,如何体现中国的立场,如何与当代历史相契合,如何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体现中国自己的核心价值,仍需要继续予以深入的探索。

三、艺术基础理论研究和艺术学学科建设的挺进艺术学理论(学科代码1301)是2011年从文学门类独立出来成为与哲学、经济学、文学等学科门类相并列的第13个门类学科的艺术学(13)的五个一级学科之一,与其他四个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1302)、戏剧与影视学(1303)、美术学(1304)、设计学(1305)相并列。由于艺术基础理论的研究一直居于“艺术学理论”的中心,以及艺术学理论具有“一般艺术学”的学科属性与独特地位,有关艺术基础理论、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问题一直是艺术学升门以来引起人们更多关注的领域。2013年在这方面延续了前两年的探讨,在某些问题上则有更加深入的挺进和新的拓展。(一)艺术基础理论在艺术学研究中,有关艺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往往具有某种稳态性,一般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甚至想取得一点引人注目的成果,都甚为不易,因此,这个领域常常显得冷冷清清,波澜不兴。但本年度的艺术基础理论探讨却出现了一些很有价值、值得重视的研究成果。“艺术民主”作为一个带有艺术政治学、艺术社会学色彩的命题,无疑带有很强的现实性、实践性,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基础理论问题。而“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也是“十八大”报告所描绘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蓝图题中应有之义。在艺术思想史上,特别是在当代中国艺术理论研究中,有关“艺术民主”的思考不乏其人。但是,真正将“艺术民主”作为一个艺术基础理论命题,用充分的篇幅从学理上对其作富有深度的、相当系统的理论探讨的成果却很少见到。

中国艺术研究院公共文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列生发表在《艺术评论》杂志上的长文《“艺术民主”的命题指涉、历史参照与现实反思》便是这样一篇值得我们充分重视的研究成果。该文首先界定了“艺术民主”的内涵:“所谓‘艺术民主,乃是文化制度目标诉求意义上的价值取向,而非艺术本体追问维度的意义指向,代表着政府治理过程中对艺术涉身者、艺术涉身方式、艺术涉身范围、艺术涉身过程等艺术涉身事态的政治承诺,而非那些涉及艺术存在形态的本质属性显形,是意识形态前置条件下对无视艺术规律、阻碍艺术繁荣等‘极端意识形态进行有效规避的制度理性思想成果与知识陈述。艺术民主的制度诉求价值目标,其次在于政府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国民提供开放性艺术公共空间,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政府资源、社会资源、民族传统与民族间文化交往的聚集资源,为促进公民个体的有效艺术参与机会提供制度支持。(1)民主制度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刺激着个体的想象力并直接导致不同艺术种类的创造性生长。(2)民主制度对公共生活空间的拓展,使得更多的生存个体获得艺术家身份或者广泛艺术参与机遇。(3)民主制度对公共文化生活方式的非限制性宽容,使得古希腊艺术能在吮吸丰富的异域文化营养过程中,生长出富有民族身份感的伟岸文化身躯。”[11]作者分别从命题指涉、历史参照与现实反思三个方面,第一次对艺术民主这一重大理论命题进行了系统阐发,具有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有关“艺术语境”的探讨,是本年度艺术基础理论研究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在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中,“艺术语境”已成为人们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语汇。在国外,甚至出现了所谓“语境主义”理论思潮。但是在国内的艺术理论界,关于艺术语境问题,一直无人专门作为研究对象从基础理论的角度给以系统的理论探讨。2013年,孙晓霞专著《艺术语境研究》出版,成为国内第一部系统探讨艺术语境问题的学术著作。李心峰《艺术语境:艺术理论新焦点》一文,呼吁人们对于艺术语境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将“艺术语境”看作艺术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焦点。他指出:“研究艺术的语境,严格地说并不是一个新课题。在艺术思想史上有不少相关的思想资料。特别是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艺术理论思潮从结构主义走向了解构主义及各种后现代理论形态。其中,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新马克思主义,以及开放的艺术概念理论、艺术界理论、艺术制度论、艺术场理论等等的兴起,让人们看到,任何一个‘文本都是特定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条件下的产物,而要解读这个文本,则势必会关涉到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如果没有语境性要素的支持,一件艺术品甚至都有可能会成为非艺术或反艺术。如果具备了一定的语境,原本是非艺术的东西却有可能被重构为艺术。关于艺术与语境有着密切联系;艺术品意义的形成受语境制约,已成为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共识。”

作者认为,在艺术创造过程中的艺术环境、艺术家、艺术品和艺术接受这四大基本要素“均已被艺术理论的聚光灯所聚焦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流派的情况下,艺术理论思考的重心,理应转移到从整体上思考艺术与语境的关系上来”。在作者看来,“从艺术基础理论建构的角度对艺术语境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便是一个极有价值的理论课题”。“关注艺术语境问题,加强有关艺术语境的理论思考,这既是艺术理论发展到今天的一种历史必然要求与逻辑上的内在需求,又是破解当下艺术生产中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难题的一条富有前景的路径。”[12] 对于艺术的定义,一直是学界所热衷的话题,但有关艺术的定义能否超越西方的话语作出某种新的言说?刘悦笛《当今西方艺术定义与非西方的挑战——兼论一种全球艺术定义的可能性》一文对艺术的重新定义提供了东西方融合的新的视角及可能性。他认为,当下西方对艺术的定义以分析美学为主导,逐渐形成以功能性、程序性与历史性三种艺术定义方式为主流的西方艺术概念。随着全球化互动的增长,从有关艺术的定义开始朝着非西方拓展,呈现了一种“全球性”艺术定义的可能性。但这种回到人类学的新构想,仍要超越西方—非西方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13]他认为回到人类学将作为重构艺术定义的一种适宜的选择,由此可得到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艺术概念,从人类学意义上重新建构艺术的定义。艺术意象作为美学、艺术理论和艺术学的核心范畴[14],它与以往艺术理论中所谓“艺术形象”及中国古典艺术论中的意象、意境、境界等概念的关系、与审美意象的关系,它作为艺术之为艺术的本体性规定的意义,以及艺术意象的内涵与外延究竟应如何阐释,等等,是当代美学与艺术理论长期关注的核心问题。2009年,叶朗一部美学原理著作分别以两个不同的版本即彩色插图本和黑白插图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前者书名为《美在意象》;后者书名为《美学原理》,书中“美在意象”、“意象就是美的本体”、“艺术的本体就是审美意象”、“艺术创造始终是一个意象生成的问题”等命题更加突出了“意象”作为美的本体、艺术本体的意义。他的这一成果再次将美学、艺术理论的探讨聚集于“意象”问题。此外,在新时期研究意象问题的学者中,安徽师范大学汪裕雄教授(1937-2012)贡献良多,曾出版“意象三书”即《审美意象学》(1993)《意象探源》(1996)《艺境无涯》(2002)。2013年,人民出版社重刊汪裕雄上述“具有清晰的内在逻辑关系,反映出汪裕雄先生一贯的治学态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的“审美意象学三书”,使我们得以在新的语境下重温作者有关审美意象、艺术意象探索的心路历程,以期对这些重要问题作出新的思考、新的探索。在有关艺术意象的新的探索中,2013年问世的施旭升专著《艺术即意象》是又一部从艺术本质与艺术本体的维度深入系统地探讨艺术意象的值得重视的研究成果。该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从意象角度理解艺术及艺术创造之门。该书从意象本体的角度阐释中西艺术及审美文化,认为意象乃是理解中外艺术审美及各类艺术创造的“众妙之门”,从美学、心理学、符号学、传播学、文化人类学的多维视角来审视中西艺术中“意象”范畴的丰富内涵,确立“艺术即意象”的本体观念;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艺术意象的生成、构造的特质及其传播、流变的规律,进而就中西意象艺术的发展及其相互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大众传播时代的意象消费展开了具体讨论。以上论文及著作对艺术民主、艺术语境、艺术的全球定义及艺术意象等问题的探讨,在艺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了新的拓展与深度挖掘,呈现出一种日渐活跃的可喜景象。(二)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学科建设有关艺术学尤其是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学科建设,是2011年、2012年艺术学界讨论较多的问题,2013年,围绕这一话题的讨论仍在继续。其中,有些研究成果作了很有意义的新的探索。黄惇《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艺术学理论研究——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特别强调了艺术学理论作为艺术学一级学科在研究对象上走向真正自觉的重要意义。文章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教学实践尤其是硕士博士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困惑出发,有的放矢地提出自己有关艺术学理论学科对象的鲜明看法。针对艺术学理论的对象应是“艺术一般”而非具体艺术门类现象这一流行见解,他认为:艺术学理论研究不应该仅仅以艺术一般或艺术世界的整体作为对象,“而是应该把所有的艺术门类都当作是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对象。我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艺术学理论研究并不是越抽象、越宽泛就越好,也不是一定要跨越多少艺术门类,这是因为,如果选取具有典型阐释意义的某一个艺术门类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也同样可以讨论具有一般意义的艺术规律问题,那么这并不妨碍它成为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好选题。”“一个美术学或者音乐学的研究论文选题,哪怕是一个很小的个案研究,只要它能够指向一般,并对艺术门类有上升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的,甚至对其他艺术门类活动也有启示或参证的功能,它便具有了一般的意义,便可以视作为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具体形态,视之为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课题。因此,有一些艺术学理论研究选题与艺术门类研究选题相吻合是很自然的事情,关键是看其着眼点与结论是否指向一般。……我们认为,艺术门类研究与艺术学理论研究之间虽然存在着复杂的交叉关系,但其中的区别是可以界定的。总体而言,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可以是艺术一般,也可以是艺术特殊,但其研究指向必须是对一般规律的揭示。……艺术学理论论文无论是以艺术一般还是以艺术门类为对象,其最终都应当指向艺术一般规律的研究,否则,它便不具有理论的普遍意义及其应有的指导价值,便不能被视为艺术学理论论文。”[15]该论文从实际出发展开讨论,通过对艺术学理论学科在对象上的一般与特殊关系的深入辨析,解决了艺术学理论在研究对象上一直困扰着我们的一大难题。于平《大数据时代的艺术学对策研究》一文指出了艺术学学理建构方面的薄弱环节:“对于艺术学的学理建构,事关学科门类独立后的学科品质,艺术学各艺术样式学理建构的特质,在于其具有极高艺术含量的实践性,如何将这种‘实践性上升为‘实践理性,是艺术学学理构建的核心课题。两年过去了,我总觉得艺术学学理建构似乎还缺点什么,而这个所缺之点不只是在‘实践性上升为‘实践理性方面显得薄弱,而且在‘学理性转化为‘学理对策方面显得极度疲软。”[16]文章认为,应掌握大数据时代艺术发展量的宏大,正视艺术的多元与多产,关注大数据时代的思维转变。要运用大数据时代的科学手段,来开展艺术学研究,以适应时代的需要。王一川在《艺术学理论:在体制空间与中西差异中探路——2013年度学科观察》一文中,从本年度艺术学理论事件与发展动态、艺术史与艺术类型史的辨析、艺术学理论的本科专业建设、艺术学理论学科正式名称的确定等几个方面,对2013年艺术学理论的发展做了全面概括和整体分析。他指出:“缠绕于艺术学理论学科四周的疑团在所难免,可谓剪不断理还乱,但要紧的还是以学科自觉及自信的姿态,尽力利用已经开拓出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体制空间,继续中国特色的普通艺术学探路之旅,并在探路中展开中西对话、以及与其它四个一级学科的对话。持续的探路和对话,宛如学科摇篮,有可能把艺术学理论学科从稚嫩而逐步地摇向成熟。”[17]尹文在《东西方艺术观念比较与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一文中分析了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不同涵义,并就艺术学理论的层次与学科结构做了分析:“艺术学学科课程安排与学科结构有关,遵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论一般规律,处理好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的关系,处理好艺术专业课程与艺术学理论专业课程的关系,处理好艺术专业与文科各专业的关系,处理好艺术专业与理科、工科各专业自己的关系,在学科交叉的实践中发展艺术学理论,以科学的严谨、实证、逻辑与艺术的激情、想象、浪漫相结合,展开科学与艺术的两翼开启民智创造未来。艺术理论来自于艺术实践,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长期的艺术发展的历史总结,艺术学理论是由具体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内容构成,绝不是所谓的纯理论。同时艺术学理论还要接受艺术创作实践的检验。”[18] 此外,本年度在艺术基础理论研究和艺术学学科建设方面,还出版了高建平《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艺术》、聂振斌《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转化》、长北《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刘方喜《审美生产主义——消费时代马克思美学的经济哲学重构》、金雅《人生艺术化与当代生活》、范昀《艺术与启蒙:十八世纪欧洲启蒙美学研究》,张法《文艺学?艺术学?美学——体系构架与关键语汇》,李心峰《艺术类型学》,方李莉、李修建《艺术人类学》,顾兆贵《艺术经济学》,李荣启《艺术语言论》,李倍雷、赫云《比较艺术学》,冯钢《艺术符号学》,王一川《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2012-2013)》,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1辑)》等学术专著、研究报告、资料汇编及[美]阿诺德·贝林特《艺术与介入》、[美]纳尔逊·古德曼《艺术的语言——通往符号理论的道路》、[法]夏尔·波德莱尔《美学珍玩》、[日]谷川渥《艺术的言词》、[韩]朴异汶《艺术哲学》等译著。

这些沉甸甸的学术成果的集中出现绝非偶然,表明艺术基础理论与学科建设正愈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应该说,与过去两年相比,艺术学理论在学科发展上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面对升门后的学科发展,亟待对各种现存问题进行厘清与解决,适时调整发展战略,顺应学科建设发展要求,进行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建构。总之,本年度的有关探讨有了切实的推进。

四、有关艺术批评的新思考

艺术批评是艺术学理论学科重要构成部分。2013年,有关艺术批评的讨论较为热烈,在这些讨论中提出了新的问题,作出了新的思考。重要文章主要有王蒙《重拾艺术评论的尊严》,王文章《〈戏曲艺术评论集〉自序》《〈艺术当代性论评〉自序》,仲呈祥《文艺批评: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彭锋《什么是艺术批评》《当下作为话语生产的艺术批评》等,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当代艺术评论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王蒙《重拾艺术评论的尊严》揭示了当代文化生活、生态、观念正在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市场与传播的力量日益壮大,“艺术传播与接受的便捷性、大众性、消费性、参与性飞速增长,而其高端性、经典性、严肃性、思想性的式微,令人不无忧虑。”针对这种变化,王蒙认为:“关键在于必须具有强有力的艺术评论”,大声疾呼要“重拾艺术评论的尊严”,呼唤“我们的艺术评论的态度、水准、公信力、权威性、使命感”,倡导一种“具有高度的学术性、专业性、严肃性、权威性与公信力的评论”,指出我们的艺术评论“需要不滥用行政性资源,需要树立对于艺术专业的敬意与慎重负责的态度,需要树立评论的不屈、不淫、不移、不跟风、拒绝与揭露炒作的独立品格”。面对当下良莠杂陈的艺术生态,作者指出,今日的艺术评论“还需要树立在艺术上看高不看低的观念”。“我们的艺术评论关注的应该主要是这些高品级的东西,并且要让全社会懂得珍惜、尊敬与追求高品级的经典的艺术。”“如今我们可以参考与掌握票房、销量、点击量、出镜率、商业效益的状况,却不可以以之替代艺术本身的标准,我们更不可能为了红包、友谊与公关而向受众发出错误的信息,我们的文学评论、艺术评论应该懂得爱惜自身的形象。”[19]王文章在《〈艺术当代性论评〉自序》中强调了评论者是否有独特的发现的眼光的根本性意义,指出:“文艺论评,应该是论者基于阅读或欣赏的审美感悟,而对文艺作品本身或文学艺术家整体创作的审美分析。古人云:‘操千曲而后辨音,观千剑而后论器。闻多见广,谈艺论文或可中的。但最根本的,还在于论者是否能以具有独特的眼光发现,对作品或文艺现象作出符合艺术本质规律的客观揭示。”[20]仲呈祥《文艺批评: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论述了文艺批评“为人民”的宗旨、文艺批评应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及文艺批评应具有宏阔的哲学视野、必须坚持文艺批评的科学标准等问题。他说:“为生活写真,为人民立言,是文艺批评的核心价值所在”。“与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一样,文艺批评也要为人民服务,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历史观所决定的。”“‘为人民的文艺批评,要求批评家在行动上成为对人民负责任的批评家,要求批评家自觉地深入生活以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从而做到以科学的文艺批评,去培养高雅、文明、幽默、机智的审美创作与鉴赏群体,同时抵制以庸俗的市侩的文艺批评,去造就浮躁、平庸、浅薄、低俗的社会文化氛围。”“国家在新形势下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倡导文化大发展、艺术大繁荣,落实在文艺批评战线的具体表现,就应该是高度重视‘为人民立言的批评宗旨,凝聚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走向文化自强。对于今天的文艺界而言,文化自觉就是要自觉认识文艺化人养心的独特功能,自觉把握文艺创作与批评不从属于经济思维和工具理性思维的独特规律,自觉践行文艺不可逃避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文化自信就是自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红色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永存的魅力,自信世界先进文明中适合中国国情民情的东西能够为我所用,自信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文艺创作与鉴赏的一元化主导作用。”

文章还认为:“文艺批评要有宏阔的哲学视野,一部优秀文艺作品的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产生,即其价值的最终理想实现,不仅凭借作品自身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而且有赖于作品面世后批评家们辩证的哲理思辨及其指导下的科学的文艺批评、对作品做出实事求是、入木三分的科学评价,才能超越作品实现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升华,也才能帮助欣赏者提高审美修养。读点哲学,悟点历史,懂点辩证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文艺批评要加强哲学关注,要提倡批评家从哲学思维层面考虑问题。文艺批评有了宏阔的哲学视野,就能够敬畏历史、珍惜今天、放眼未来,也才有可能重新赢得鲜活的批评生命力。”关于文艺批评的科学标准,作者认为:“科学的文艺批评的体系建设,首先要有科学的批评标准。我一向坚信,‘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辩证统一是评判文艺作品价值的最高准绳。”[21]2013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全国青年文艺论坛”成为本年度艺术批评领域一大亮点。

此前,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于2011年成立“青年文艺评论中心”,每月举办一次“青年文艺论坛”,以青年学者、评论家为主体,关注中国文艺的前沿与热点问题,以介入深、范围广为主要特征,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者和评论家,围绕当代文艺批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讨,对我国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到2013年6月已举办20余期。在此基础上举办的第一届全国青年文艺论坛以“转型年代、青年与中国故事”为主题,与会代表、资深学者、青年批评家各抒己见。

王能宪在论坛开幕致辞中对青年文艺论坛给予高度肯定:“文艺评论是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之间的一种中介与结合,‘青年文艺论坛的青年学者以他们深厚的学科基础和知识结构,介入对当前文艺现象与作品的评论之中,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方式。”并强调了文艺评论的重要性:“文艺评论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辨别优劣,通过选择、分析、评判,促使优秀的作品脱颖而出,同时也使粗劣的作品相形见绌,从而使整个文艺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保持一种良好的生态,这是评论所应尽到的责任。”[22]

吕品田就文艺评论应该“说什么”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在坚持自身的文化立场、切合我们的主流价值诉求的前提下去‘说,要‘说体现中华文化立场的,以至于足以和我们的综合国力相对应的话语。要自信地表达我们的意见,根本地改变我们在国际语境中,在国际话语体系当中的失语状况。”[23]白烨对当代文艺批评表达了看法,认为有四个问题需要注意,第一是“散兵游勇需要整合。”,第二是“代际断档需要接续”,第三是“批评新人需要平台”,第四是“文学批评需要自救”[24]。论坛特别强调了文艺批评的中国文化立场与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问题:“多名资深专家指出,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长,我们应当建立文化自信,站在自身的文化立场上形成一套自己的话语。当前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中国故事。现在文艺作品所表征出的问题,用原有的理论框架已经分析不了。面对如此复杂的现实,如果评论家按照原有的阐释框架对作品进行分析,这样的批评肯定是失效的。新的问题需要新的理论框架和理论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批评者引进了一些新的理论,就直接可以拿来对作品进行分析。但是现在,面对新的中国经验,我们只能去创建一种超越传统的理论框架。他们特别提出,希望青年文艺论坛能够建立一种真正的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体现中国自身价值观的话语体系,从而为中国文艺评论的发展和繁荣留下新的一页。”[25] 全国青年文艺论坛直面当下文艺现状,深入到最前沿的文艺观察与文艺思考中,秉持“好就说好,坏就说坏”的公正立场,体现了青年批评家的批判锋芒,展露了青年批评学者的才气与锐气。论坛以现场性、互动性和对话性为特色,为青年批评家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话语平台。在本年度有关艺术批评的思考中,还出现了颇为系统的对于艺术批评的哲学反思成果,即彭锋《什么是艺术批评》《当下作为话语生产的艺术批评》等文章。这些文章所思考的是:“究竟什么是艺术批评?它与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实践之间具有怎样的关联?理想的艺术批评应该具备哪些要素?”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力图“对艺术批评本身做一种哲学反思,澄清艺术批评的实质”。作者这样回答上述问题:“如果要给艺术批评下个简明的定义,我们可以说,艺术批评就是关于艺术品的话语。”“如果我们将艺术作品理解为语言(广义的‘语言),将艺术批评理解为话语,将艺术理论理解为文本,那么艺术作品、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之间的关系就比较清楚了。艺术作品是事实,艺术批评是话语,关于艺术作品的话语,艺术理论是话语的话语。换句话说,艺术批评是一阶的(first-order)话语,艺术理论是二阶的(second-order)话语,因此艺术理论或者美学通常也被称之为‘批评的批评或者‘元批评。”关于艺术批评的实践性或应用性,作者说:“我们强调批评是介于语言与文本之间的话语,目的是突出艺术批评的实践特征或者应用特征。艺术批评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而是具体的问题解决。……批评是一种以理论为支撑的实践活动……。由于艺术批评是以话语为媒介,我们容易忽视它的实践性或应用性,而强调它的理论性。现在我们可以对艺术批评做出更为详细的规定:‘艺术批评是建立在艺术理论和艺术史基础之上的关于艺术作品的话语实践,以增进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为目的。这里所说的‘艺术作品涵盖所有的艺术门类,‘话语实践包括书面和口头、独白和对话等形式。”在文章中,作者还讨论了艺术批评的“要素和步骤”“标准和共识”等元批评问题,引人思考。[26]今天,网络社会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艺术的生态,对此艺术批评何为?黎杨全《数字时代艺术批评的空间转向》对此作了探索,认为:“随着‘网络社会的来临,文学、音乐、影视与书画等艺术作品不再居于传统艺术场馆,而是借助网络得到了广泛的生产与传播。艺术的‘光韵被不断祛魅,日趋大众化、民主化,然而,艺术批评却未能作出及时、有效的调整,绝大多数艺术批评家仍只愿意在传统批评体制中对一些经典艺术作品进行反复阐释与分析,而较少到网络空间中去发言,对网络空间中的艺术现象普遍‘失语。一面是艺术作品在网上海量的创作与传播,一面是网上专业性艺术批评的‘缺席,艺术批评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共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脱节。艺术批评家应该与时俱进,介入网络,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让学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然而,这种介入并非一件易事,网络空间不同于原来的纸质媒体,它深刻地改变了艺术批评的传统模式,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空间效应,要想有效地进入网络空间发言,艺术批评的主体、方法与话语都必须作出相应的‘转向。”[27]当下的社会,艺术与生活相连接,促进了艺术的繁荣,也导致了劣质作品的泛滥,艺术市场的虚假泡沫,艺术鉴赏的混乱不堪。这就需要艺术批评站在客观公正科学的支点上,为真正的艺术作出公允的评价与判断。艺术批评在今天担负着前所未有的价值评判使命。应该说,本年度的艺术批评不只较以往在数量上有了较大提高,而且出现了直面批评现实与问题的坦率的、有理论高度与思维深度的、系统的“批评的批评”及批评的哲学反思,令人振奋。

五、艺术史研究的新进展艺术史与艺术批评一样,是艺术学理论学科中的重要一翼。艺术学理论学科中的艺术史,一般指艺术的通史、综合史、比较史,也包括对艺术史学科自身的反思研究。2013年艺术史研究方面主要学术著作及文章有:李希凡主编《中华艺术通史简编》(1-6卷)、方李莉专著《中国陶瓷史》(上、下册)及论文《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新艺术史观——以中国陶瓷史的研究为例》、李轶南《开放与重构:中国艺术史研究刍议》、徐习文《中西方学术比较视野下的中国艺术史研究》、李轶南《文化视野下的艺术史观:温克尔曼史学思想探微》等,这些成果呈现了艺术史研究的新的进展。李希凡主编《中华艺术通史简编》(1-6卷)于2013年8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华艺术通史》为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重大课题,李希凡总主编,共14卷,700余万字,上千幅精美图片,2006年初版精装印刷。《中华艺术通史简编》作为它的简编版,将其文字大幅压缩至200余万字,图片也有大量压缩,使之更易用于学术普及和高校教学,让这一重要艺术学研究成果尽可能地发挥更大的作用。该书结合历史遗存、文化典籍以及出土文物实物,以艺术学的视野系统介绍了我国艺术的发展历程。汇聚了学术前沿的最新成果,以历史为线索,勾勒出数千年中华艺术的历史脉络,既注重各艺术门类的演变进程,又留意每一历史时代各艺术门类相互影响、交融互动的纷繁景象,在纵横交错中彰显中华艺术的灵动与壮美,图文并茂地再现了中华艺术千年历史。徐习文《中西方学术比较视野下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一文探讨了中国艺术史学如何在开放的跨学科研究中保持自身学科边界的问题,认为:“中国传统的艺术观一直存在他律性外向艺术观和自主性内向艺术观。西方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之所以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得益于吸收同行的成果和视角,以及艺术史以外学科的启发等。但是,引入西方的研究方法,需要遵守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本土‘家法和‘学规而且以艺术和审美为中心。借助风格、空间、色彩等艺术分析手段,考察艺术风格形成背后的宗教、社会礼仪、政治因素,小心谨慎地进行跨学科研究,由此,既保持中国艺术史学成为一门开放的学科,又使其在与其他人文学科交叉研究中保持自身边界。”[28]方李莉《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新艺术史观——以中国陶瓷史的研究为例》一文探讨了“以艺术人类学的方法和角度来研究各类不同文化的艺术史”是否可能的问题,尝试开创一种艺术史研究的新的范式。作者说:“在这样的研究中,古人的文化语境与社会情景,就是我们所要进入的‘异文化。相对于古人来说,我们可以互为‘他者。而我们的田野就在大量的古文献、古遗址、古文物中,我们可以在这样的田野中与古人对话。”作者以陶瓷为对象来尝试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新的艺术史范式,这对整个艺术史研究颇有启示意义。这是因为陶瓷艺术的历史在中国艺术史中既有其鲜明突出的特性,又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其诞生至今有一万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陶瓷虽然只是一种生活产品的制作,但其涉及到中华民族的整个发展过程,包括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巨大的复杂工程。……在这里,笔者只是发挥自己的专长,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将重心放在对其历代的美学思想和艺术风格形成的动因的描述上,并关注不同时期的思想意识系统、社会系统、技术系统,包括自然系统与信息系统在陶瓷生产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同时得出了艺术的起源是物质与精神、宗教与劳动等多元性的综合因素所产生的;思想意识系统作用于技术系统,并引起社会系统的变革;中国的历史不能用机械的进化论的观点来将其分为原始时期、奴隶时期、封建时期、资本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时期,要用人类学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并以陶瓷史的发展来论定秦汉以后的中国并不是封建社会而是平民社会;在研究中国陶瓷史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到纵向的时间演进,还要关注到横向的空间传播等看法。同时通过中国陶瓷史的研究,认为在文明历史变迁的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有怀特所说的思想意识系统、社会系统、技术系统三个方面,还包括自然系统和信息系统,这种信息系统的表现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的陶瓷器都不是孤立发展的,而是通过世界性的贸易和交流,促使了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并且认为越是到近代,越是现代社会,这种代表着传播和交流的信息系统就越重要,所起的作用就越大,信息传播越快,社会变化的节奏就越快。”

作者特别看重她的以人类学视角研究中国陶瓷史的一般艺术史借鉴意义:“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陶瓷史,是一种新尝试和一种新的探索。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笔者看到不同的理论范式的运用,使得历史凸显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和面貌都会有所不同,其让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历史。而且所有的艺术史,我们都能以此种方式去重新研究,必定会有新的认识和新的解读结果。”[29]作者这种努力突破传统的艺术史研究范式勇于尝试艺术史研究的新的范式的学术探索与创新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她的思考与尝试,也将对其他艺术门类的艺术史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六、艺术教育与艺术管理的新发展随着艺术学独立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艺术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等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3年关于艺术教育和艺术管理的论文主要有:王廷信、楚小庆的《文艺教育必须走出凝固化模式——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王廷信教授访谈录》,王铁军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智态”教学模式的建构》,陈德洪、王越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批评——从公共艺术与公共体育的比较入手》,谭尧升的《高等艺术院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探析》,束霞平的《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方李莉的《走向田野的学术生涯》,梁玖的《确立设置艺术学理论教育的“生态性主体成长课程论”》,孔新苗的《现代美育二题:全球化·跨文化》,刘立明的《提纯艺术境界,承担文化责任——恭王府公共空间的文化艺术营造》,范丹姆、李建修的《审美人类学:经验主义、语境主义和跨文化比较——范丹姆教授访谈录》等。谭尧升在《高等艺术院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探析》中指出:“结合国家所需艺术人才的新特点和艺术人才培养的新实践,提出艺术理论研究型人才、艺术教育教学型人才、艺术技能型人才、艺术应用型人才、社区艺术人才、民族艺术人才和区域性艺术人才等七种人才培养模式;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涉及三个层面的关系问题:一是社会需求与艺术人才的关系,主要涉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艺术文化生活发展的要求、学科发展的要求等方面的问题;二是高等艺术院校的办学宗旨、定位和特色与艺术人才培养的关系,主要有艺术精英人才的培养、艺术大众人才的培养、民族艺术人才的培养或艺术理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培养质量与艺术人才的关系,包含培养的教学质量模式、培养的质量目标、培养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问题。”[30]王铁军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智态”教学模式的建构》中指出:“所谓智态,就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之上,通过人的设计活动与行为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既顺应、适合自然生态本质,又能够满足、适应人的居住与生活等实用需要的人造环境,使自然生态由于人的设计行为而上升为一种‘智态,即智慧地处理自然生态而达成的一种生态智慧的境界。”[31]他认为,“‘智态是关于‘人本的环境艺术教育理念。是与当代‘大教育观相契合的关乎环境艺术学科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构想。新的教学理念需要建构相应的教学模式,如此才能实现环境艺术教育的新突破和学科的新发展。所以,‘智态理念必然要落实到实践策略与教学模式中。使其对教学思路、内容、方法等产生实质的影响。”[32]提出了全新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王廷信、楚小庆在《文艺教育必须走出凝固化模式——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王廷信教授访谈录》中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如果要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的话,那么我认为文化自觉就是要让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公民把创造文化、欣赏文化、传播文化、保护文化当做一种习惯。对于文学艺术而言,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要培养人们自觉自愿地热爱文艺、从事文艺事业的习惯。人们常常说习惯成自然,但教育模式的凝固化、教育方针的意识形态化在很多情形下不合乎人的自然习惯。也就是说,这些模式化的东西往往让文学艺术外在于人的本性。”[33]这些文章结合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值得学界重视。回首2013年,中国艺术学取得了诸多成就。《中国艺术学大系》大型系列丛书在2013年继续出版了一批高品质的学术著作,为中国艺术学研究打造了学术精品。艺术学基础理论和学科建设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艺术批评直面艺术现场与批评本身,与艺术创作携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艺术学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呼唤着艺术学理论与学科建设调整步伐,加速前进。但不可否认的是,艺术学尚处于学科建设初期,在理论体系建构、学术译介、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仍不容乐观。艺术学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责任编辑:徐智本)

参考文献:

[1]仲呈祥.文艺宗旨是提高民族精神力量——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笔记[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01).

[2]陈晋.文化建设提升历史感,凝聚“中国梦”[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01).

[3]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1-06(01).

[4]董学文.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学[J].艺术评论,2013,(02).

[5]陆贵山.科学发展观与文艺发展路[J].艺术评论,2013,(02).

[6]王文章.艺术当代性论评[M].上海:三联书店,2013.4.

[7]潘公凯.关于当代性艺术的自主性阐释[J].艺术评论,2013,(06).

[8]范迪安.大当代观与主体建构意识[J].艺术评论,2013,(06).

[9]吴为山.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当代艺术[J].艺术评论,2013,(06).

[10]叶朗.对我国艺术当代发展的两点思考[J].文艺研究,2013,(11).

[11]王列生.“艺术民主”的命题指涉、历史参照与现实反思[J].艺术评论,2013,(03).

[12]李心峰.艺术语境:艺术理论新焦点[J].艺术评论,2013,(09).

[13]刘悦笛.当今西方艺术定义与非西方的挑战——兼论一种全球艺术定义的可能性[J].文艺研究,2013,(07).

[14]李心峰.艺术意象:超越意与象的对立——现代艺术学核心范畴论[A]//现代艺术学导论[C].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

[15]黄惇.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艺术学理论研究——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J].艺术百家,2013,(02).

[16]于平.大数据时代的艺术学对策研究[J].艺术百家,2013,(05):6-9.

[17]王一川.艺术学理论:在体制空间与中西差异中探路——2013年度学科观察[J].艺术评论,2014,(01).

[18]尹文.东西方艺术观念比较与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J].艺术百家,2013,(03).

[19]王蒙.重拾艺术评论的尊严[J].艺术评论,2013,(10).

[20]王文章.《艺术当代性论评》自序[J].艺术评论,2013,(10).

[21]仲呈祥.文艺批评: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J].艺术百家,2013,(02).

[22]王能宪.“第一届全国青年文艺论坛”致辞[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01).

[23]吕品田.要高度重视艺术批评“说什么”的问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01).

[24]白烨.文学批评代际更迭的标志[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01).

[25]崔柯.第一届全国青年文艺论坛综述[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01).

[26]彭锋.什么是艺术批评[J].文艺研究,2013,(07).

[27]黎杨全.数字时代艺术批评的空间转向[J].民族艺术,2013,(02).

[28]徐习文.中西方学术比较视野下的中国艺术史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29]方李莉.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新艺术史观——以中国陶瓷史的研究为例[J].民族艺术,2013,(03).

[30]谭尧升.高等艺术院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探析[J].民族艺术研究,2013,(03).

[31]李新.“智态”研究——王铁军环艺教育新理念[A]//读画录[C].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

[32]王铁军.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智态”教学模式的建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33]王廷信、楚小庆.文艺教育必须走出凝固化模式——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王廷信教授访谈录[J].艺术百家,2013,(02).

Abstract:Up to 2013, arts science has been upgraded for 3 years. In this year, scholars in arts field profoundly learn the spirit of 18th national congress and actively think of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ultural and artistic development and actualization of Chinese dream. They emphasize national confidence, values, and Chinese manners, and they discuss how to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culture and art. And some remarkable research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The contemporary advancement and contemporariness of Chinese art is another hot issue in arts field in 2013.In 2013, in the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studies, there appear some research results worthy of paying attention to. For example, art democracy is a proposition full of color of artistic politics and artistic sociology. And it undoubtedly is a significant and basic theoretical problem full of a strong sense of reality and practicality. In addition, discussions centered upon definition of artistic context, art image, non-westernization are worthy of paying attention to. Discussion centered upon art criticism is also very hot. Furthermore, fields of art history, art education, and art management also achieved a lot.

Key Words:In 2013; Arts Science; Chinese Dream; Contemporariness of Art; Artistic Democracy; Art Criticism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文艺理论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1942,文艺之春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盛满理论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