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当代学术刊物与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

2015-04-07张智华�ぶ焘�璇

艺术百家 2015年1期
关键词:多元化

张智华�ぶ焘�璇

文章编号:1003-9104(2015)01-0085-09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当代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研究”(项目编号:12BC021)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智华(1963- ),男,汉,安徽合肥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研究方向:电视艺术理论,影视文化传播。

摘 要: 伴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新时期的中国电影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与之相应的电影批评也走进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电影类学术期刊就是电影创作者、研究者和欣赏者进行观点表达和思想交汇的媒介,是沟通创作者和研究者的有效渠道,一本高水平的专业电影期刊对于电影理论乃至电影创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当代学术刊物中电影批评的历史进程比较明显,多元化呈现引人注目,这些多样性的电影批评具有互补作用。中国当代学术刊物中电影批评的特点及价值取向比较明确,在文化艺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术刊物;电影批评;多元化;互补作用;中国电影创作;电影理论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新时期的中国电影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时至今日,中国电影面临着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空间,与之相应的电影批评也走进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评论家彭加瑾在《电影评论的三分天下》中提出了电影评论分为专业的学理批评,网络、媒体的大众批评以及专业、准专业的面向大众的批评三分天下的划分方法,这样的分类为中国电影批评的探究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他在文中指出学理批评“以论题的方式,或以单篇影评的方式,学术性是其显著的特点,而学术价值则是它的灵魂。专业的学理批评,本质上是对电影创作、电影现象的一种理论观照。它从一定的理论基点出发,通过批评再达于新的理论认识。理论基点往往是社会已有的成果,新的理论认识与把握则是专业人士的发现与贡献。”[1]相较于媒体批评特别是像网络批评这样选择自主、表达自由的“草根影评”,彭加瑾提出的专业的学理批评更注重理论阐释,着力于专业与深刻。这类批评的作者基本是大学、研究所及各影视机构中的影视教育工作者、影视从业人员或是其他领域的知识分子,他们有着较为深厚的文艺、电影理论功底和电影专业素养。专业的电影报刊、学术刊物、研讨会、规范的电影评奖是上述作者们表达意见和发表文章的园地。其中学术刊物更是专业的学理批评得以发表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术刊物是在特定的学科领域内专门刊载学术文章,展示研究领域成果并经过同行评审的刊物,它是传播学术信息,交流学术思想的主要平台。而电影类学术期刊就是电影创作者、研究者和欣赏者进行观点表达和思想交汇的媒介,是沟通创作者和研究者的有效渠道,一本高水平的专业电影期刊对于电影理论乃至电影创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发表有研究性电影评论的学术期刊约五六十种。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五类:1.CSSCI来源期刊,20余种,如《电影艺术》(双月刊,北京)、《当代电影》(双月刊,北京)、《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双月刊,北京)、《世界电影》(双月刊,北京)、《艺术百家》(双月刊,南京)、《艺术评论》(月刊,北京)等;2.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近30种,如《电影文学》(月刊,长春)、《电影新作》(双月刊,上海)、《电影创作》(双月刊,北京)等;3.一般专业期刊10余种,较为知名的有《电影评介》、(半月刊,贵州)《文艺评论》(双月刊,哈尔滨)、《艺术广角》(双月刊,沈阳)等;4.院校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报,如《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月刊)、《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双月刊,上海)、《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月刊,上海)、《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月刊,金华)等。

在这些学术刊物中,《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这三本刊物具有代表性,这三本期刊已为学界和业界普遍认可,其中发表的影评研究文章注重电影理论的学理性探讨与阐释,重视电影创作中规律的总结以及经验的反思,代表了电影批评理论研究的前沿方向。根据 CNKI最新一期公布的影视类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排名,《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毫无争议地成为了电影类专业期刊的三面“旗帜”。(见表1)

《电影艺术》创刊于1956年10月,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一本双月刊。《当代电影》创刊于1984年7月,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管,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的一本月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创刊于1984年,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电影学院主办的一本双月刊。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三本电影艺术学术期刊,《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从理论角度对中国电影的创作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CSSCI来源期刊中的《艺术百家》《艺术评论》等刊物着重刊发各类艺术学科综合性的学术研究成果,虽不是电影专业类学术刊物,但电影学作为重要的艺术学科也是这些刊物关注的重点,每期都会有一些有价值、有深厚思想性的电影论文发表。其他诸如以《电影文学》为代表的核心类期刊以及以《现代传播》为代表的高等院校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报上也都刊载有一些高质量的电影批评文章。因此本文重点以这些学术期刊中发表的电影批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此为例来折射出中国当前学术刊物中电影批评的流变、特点以及价值取向。

一、中国当代学术刊物中电影批评的历史进程中国当代学术刊物中电影批评的历史进程比较明显,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是从1979年到1984年,这一阶段中国的电影批评强调真、善、美,反对假、大、空。《当代电影》2008年第12期发表了中国电影评论协会会长章柏青的文章《电影批评:在反思中前行——中国电影批评30年的演进与嬗变》,重点回顾了中国电影批评自1979年以来重新踏上寻求现实主义批评传统路径之后的发展历程。将1979年之后中国电影批评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自1980年前后到1984年,这是新时期中国电影的起步阶段。“1980年前后,我国文艺界一度掀起了关于文艺批评标准问题的讨论,人们纷纷表示了对多年沿用的‘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这一习以为常的批评标准的质疑。有人认为,文艺应以思想性、真实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为批评标准,有人则主张文艺批评的标准是‘真、‘善、‘美。电影界集中炮轰的是帮派文艺中的‘假、‘大、‘空现象及以‘革命浪漫主义作为挡箭牌的实质上的‘伪浪漫主义,进而进入到对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呼唤。新时期的电影批评正是由此起步,继30年代之后,掀起了第二个电影批评的高潮。”[2]

比如,“在1983年《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正式创刊前推出的创作评论选辑,就是有关《邻居》《沙鸥》的一系列讨论文章,汪岁寒的《从〈樱〉、〈沙鸥〉到〈邻居〉》(1983年创作评论选辑)用真实观、典型化这些传统的电影和艺术观念对这些影片进行分析和评价”[3],“1984年刊登了谢飞的《现代电影新观念浅探——影片〈我们的田野〉创作谈》”[3],“这些文章虽没有严谨的理论探讨,但是其所表达的基本的艺术理念却为理论工作者提供了依据。”[3]发表在《当代电影》1984年第1期上的陈犀禾的《论巴赞的电影真实观念》重点分析了巴赞理论的缺陷和不足,为电影真实观念确立一个更为科学、全面、切实的基础。

1984年第2期《当代电影》上发表的石方禹的《关于当前电影创作的几个问题》[4]从当时影片创作中存在的特技滥用、画外音旁白使用不当、变焦摄影、电影音乐等技术角度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还提出了影片应当多一点娱乐性的建议,对当时电影创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个人的思考。而来自于香港的学者林年同的《中国电影研究中有关古典美学的探讨》[5]一文则就1949年以后的中国电影在民族艺术形式的传统探索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两个继承”即中国电影的美学传统的继承和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继承。从上述两本学术刊物在这一时期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电影批评体现着明显的两个特点:

一是电影理论与电影创作联系非常紧密,许多电影批评学家都着力于从电影创作中来吸取经验教训,理论对电影的创作推动作用很大;二是许多电影批评都在关注中国传统电影理论重要问题的再阐释和西方电影理论的初步引入。

而同样的《电影艺术》在这一时期发表的学术论文也有此特征,比如1980年第1期发表的陈立德的《探索和创新必须源于生活——从影片〈小花〉的艺术倾向谈起》,1981年第3期发表的周传基的文章《电影艺术中的一个被忽视的方面——声音》,1983年第10期发表的郑雪来的文章《现代电影观念探讨》,1984年第7期发表的罗慧生的文章《现代电影思维的美学特征》,这些文章都体现了上述特点。第二个发展阶段是从1985年到1999年,这一阶段中国的电影批评逐步走入了多元化发展的时代。“1985 年被称为‘方法年,全国性的‘新方法讨论会就召开了四次。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方法论被引入对当代文艺的研究,给文坛注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活力。”[2]“80年代中期之后,对电影本体性研究的范围更为广泛、深入,如对‘谢晋电影模式的讨论,不仅表达了批评界对创作个性的不同评价与理解,事实上,也触及到政治、文化的深层内核,而对‘电影娱乐性的争辩,有些代表性的文章已经开始运用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精神分析学等学科的知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2]《电影艺术》1988年第5期发表的张铭堂的文章《谢晋电影之谜》,从基点、视点、焦点等角度分析了30 年来谢晋电影何以能称雄中国影坛、赢得亿万观众的奥妙。马军骧在《当代电影》第8期上发表的《结构与意义——谢晋电影分析》则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分析了谢晋导演的电影。发表在《电影艺术》1987年第7期上的张子恩的文章《电影的娱乐性随想》提出了先吸引观众再影响观众,做“高档的娱乐片”,这一观点在当时的电影学界和业界还是富有创见性的建议。

《电影艺术》还在1987年中展开了对民族电影文化传统与电影创新问题的讨论。比如1987年第1期发表的张卫的《传统文化制约着中国电影》,第2期发表的羽山的《继往开来走自己的路——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回顾与反思》,第4期发表的张瑶均的《略论中国影视艺术的美学特色》,第6期发表的少舟的《是“科学反思”吗?——〈传统文化制约着中国电影〉一文辨》,第7期发表的钱海毅、陈翔的《新时期电影美学结构》,第11期发表的金恒源的《电影与‘文以载道关系之我见》,都从文化、美学等方面对中国电影的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电影创作创新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进入20世纪90 年代,“伴随着商品经济大潮而来的是又一次思想文化转型。中国社会及其批评进入一个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中心话语,以各种‘新潮理论为边缘话语的‘众声喧哗的杂语时代”[6]。 中国电影批评进入到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传统的社会学批评、电影本体批评及引进西方理论形成的意识形态批评、神话原型批评、观众学批评、电影叙事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等批评范式一齐登场。这一局面的形成是对以往单一的批评模式的反拨与整体性超越,在电影批评的深度与广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2]“1991年第2期《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将历史题材电影研究作为焦点,发表了戴锦华的《历史叙述与话语:十七年历史题材影片二题》与钟大丰的《作为叙事和表象的历史——历史写作与历史题材创作》等文章。他们的文章虽未明确出现西方电影的某个具体理论,但已经对以前的历史观、历史影片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质疑,开启了借助西方史学理论、电影理论重读中国电影史、电影现象的进程。”[3]

戴锦华发表在《电影艺术》1994年第1期的《本文的策略:电影叙事研究》一文介绍了电影语言学和电影叙事学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而她在《当代电影》1994年第11期发表的《不可见的女性: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则从女性主义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年第6期发表的马军骧的《讲述历史并被历史所讲述——从林农的导演创作说起》和他的另一篇发表在《当代电影》1990年第6期上的文章《〈上海姑娘〉:革命女性及‘观看问题》也分别从历史语境和女性主义理论视角谈中国电影。从以上学术刊物中发表的电影批评,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批评的发展是一个对西方电影理论的全面吸收、接纳也有困惑、质疑的过程。这十年中,语言学、符号学、意识形态、女性主义、大众化、后现代主义等理论被逐步引入中国电影界,众多学者不论是对电影史、电影现象的研究,还是对具体电影文本的详细解读,大多是以各种西方电影理论作为理论支撑,而以《电影艺术》为代表的学术刊物对这部分理论研究给以充分的肯定,提供给许多以先锋姿态出现的学者以巨大的施展和交流的空间。第三个发展阶段是从2000年至今,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关于中国电影的全球化与民族化的探讨是这一时期中国电影批评的热点话题,而我国的电影批评也进入到一个更为兼容并包、多元并蓄的时代。2000年以来中国电影批评多数以阐发电影的民族文化特征为批评目的,以多元化形态的影视生存格局为批评标准,采用综合观照和整体研究相结合的批评方法,传统与现代交融并举,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国电影批评也从此进入文化批评的历史时期。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学术刊物中的电影批评的理论建设有三个明显的趋势:

一是回归电影本体研究的学术论文多了,这一时期学术刊物中关于电影美学的讨论、电影产业化的研究,对电影艺术与技术关系的探讨、对电影表演及电影创作的思考等这些对电影本体研究的学术论文比例明显高过于上一时期。

二是越来越多的电影批评开始高度关注一些电影的热点现象,比如对华语大片创作的研究、对香港电影的研究、对动画电影的研究、对新锐导演的研究、对明星制的研究等等注重内容的多元性和话题的时效性,《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都曾以专题的形式刊载各位专业学者对这些热点话题的深度探讨与解析。

三是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电影与网络的互动与融合越来越紧密,中国电影批评同样也在与时俱进地关注着这一新时期的新现象,蒲剑、赵梦然的《电影产业中的互联网思维》[7]、周雯、王卓明的《数字格局中电影产业的战略处境和策略选择》[8]都是以网络时代为背景来分析电影产业的。网络平台和新媒体的出现拓展了中国电影批评的研究领域,同样,中国电影批评也遭遇到网络普及化的冲击,李建强《网络影评的兴起与发展—— 一个值得关注和期待的电影批评现象》[9]、马楠楠《论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形式的转换》[10]、李道新《网络影评的话语暴力及其权力运作的生产机制》[11],这些文章都是关注网络影评这一全新的电影批评形式的。学者们对网络影评与传统影评进行分析与比较,较为深入地从各个方面来审视网络影评与传统影评的发展。

二、中国当代学术刊物中电影批评的多元化呈现中国当代学术刊物中电影批评的多元化呈现引人注目,这些多样性的电影批评具有互补作用。国内几家主要电影学术刊物,均设有以当下中国电影为主要批评对象的电影批评专栏。如《电影艺术》的“电影批评”、《当代电影》的“新作评议”、《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的“锐影评”等。这些批评文字评论电影的视角往往多元而新颖,涉及电影领域的方方面面:思想的,文化的,艺术的,经济的,技术的,产业的,类型的,通常都会涉及当年在政治、艺术、商业等各个层面有广泛影响力的影片。

进入新千年后电影制作、发行层面上的“中国崛起”令人欣慰,100亿票房在2010年得以实现。面对这看似繁华的电影盛世,丁亚平针对2010年电影工业的变化在《大电影时代——异彩纷呈的热播影视》一书中提出了“大电影时代”的概念,“从大电影竞合、市场结构转型以及进入公共生活的动态关系而言,2010年中国电影、电视剧、动漫、新媒体和进口影视剧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电影在进入跨媒介“融合”、“崛起”的同时,日益占据关注的焦点,而旧有的电影概念已无法囊括全新多元的电影图景。与“大电影时代”相对应的“大电影批评观”的建构意味着今天的电影批评眼光与范围是大大地拓展了。的确,电影作为一种具有大众娱乐消费特质的艺术文化样式,其批评与批评者也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电影学术刊物所发表的电影批评文字,其作者除了电影学科之外,还有文学、艺术学、传播学、哲学、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者,从而给电影批评带来了多元的文化特质。因此,今天学术刊物中的电影批评早就不仅仅局限于狭义的电影本体,而包括了更为繁复的内容,正如《如何写影评》的作者蒂莫西·科里根所指出的,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电影包含了文学、造型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甚至建筑;电影工业依赖于技术进步,并且技术的进步很快地反映在电影工业里;电影技术、生产和发行是一种商业和经济行为。[12]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影批评由以往较为单一的艺术、文学、戏剧、电影文化批评演变为批评者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运用各自的学科知识积累和批评方法,对电影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解读,并由此形成对于同一文本的不同阐释。而以《电影艺术》为首的电影类学术期刊面对这种多元杂糅的理论探讨,更是海纳百川,为更多学者提供了进行学习、交流、探讨的空间与平台。

(一)东西方电影理论的阐释——学理性电影批评注重学理、重视专业性是电影类学术刊物中电影批评重要的价值取向,因此,运用西方现代电影理论和方法探讨中国电影的学理批评是电影类学术刊物中电影批评关注的热点之一。在《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一书中,李道新重点阐述的电影多元化批评包括电影的叙事批评、后现代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批评的研究范畴还包括了意识形态研究和女性主义研究而这些电影理论几乎都在进行着西学东渐,把西方电影理论引进并逐渐融入中国电影理论,成为电影理论界的普遍知识。[6]

1.电影叙事学张一的文章《电影叙事学及其批评》主要分析了电影叙事学的基本内容并从实践的维度较为客观地评价了这一新兴理论[13]。李显杰的《当代叙事学与电影叙事理论》从叙事学的角度,梳理、论证了当代叙事学和电影叙事理论的源头、基本框架和理论特征,并提出20世纪以来的符号学理论思潮和神话学理论思潮对叙事学产生了重大和直接的影响,当代电影叙事理论已经形成了四种有影响的理论形态[14]。龚金平的《在褪色“江湖”中寻找“英雄”的再生——香港黑帮片的叙事学研究》则以《英雄本色》《喋血双雄》《龙城岁月》和《以和为贵》四部影片为例,从“用‘动素模型开创新的批评空间”,“在情节结构的变化中彰显不同的主题建构方向”,“对叙事技巧的理论自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指出香港黑帮片致力于叙事技巧的创新,是这一题材电影的一次异化[15]。

2.意识形态理论王一川《茫然失措中的生存竞争——〈红高粱〉与中国意识形态氛围》运用符号学和叙事学理论分析了《红高粱》本文结构中潜藏的某种意识形态,并且着重从1989年6月以前中国特定意识形态氛围角度, 揭示了《红高粱》在与观众的“对话”中所产生的意识形态功能,并由此反思了当前的电影创作和文艺思潮[16]。李道新《意识形态话语与电影批评》分析了姚晓濛、王一川、汪晖、戴锦华等学者在中国意识形态电影批评中有代表性的学术文章,指出了在引进西方最新电影理论批评话语的潮流中,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也进入了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工作者的视野。指出中国的意识形态电影批评正在一步一步地拓展自己的视野,也在不断地从学步走向成熟。[17]另外,汪晖《政治与道德及其置换的秘密——谢晋电影分析》[18]、陈林侠《从普适到特殊:人性话语与国族政治的辩证——以〈南京!南京!〉、〈拉贝日记〉等为核心》[19]都是用意识形态理论分析中国电影的代表性论文。

3.女性主义理论以《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的中国女性导演访谈和1998年第1期发表的邓晓川的论文《中国八九十年代女性电影的叙事策略》为先声,此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也是各个电影类学术刊物中较为常见的电影批评方法之一。比如周晓露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在中国》[20]、陈犀禾、程功的《从〈女儿楼〉到〈孔子〉——中国电影女导演胡玫研究》[21]、田卉群的《瓶中恶魔:不在场的男性——李玉电影的精神分析》[22]、金梅的《为女性电影而战——中国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述评》[23]依托于女性主义理论视角从文本、案例等不同角度回顾、探讨了女性主义电影及相关电影批评。

4.后殖民主义理论李道新的《后殖民主义与中国电影批评》[24]对后殖民主义电影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梳理,以大量学界对于后殖民主义电影理论的研究成果为例,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后殖民主义电影批评倾向于在全球文化的参照系中, 把电影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来讨论; 同时,力图在西方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语境中, 观照中国电影的“他者化”历史及现实;并以中国电影的运作经验如张艺谋、陈凯歌的电影创作实践为对象,对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进行验证、质疑或重构。指出中国后殖民主义电影批评以拆解中国电影的后殖民语境为批评目的,以电影的本土化立场为批评标准,作为一种主要从西方理论思潮中汲取话语资源的文化批评及电影批评模式,中国后殖民主义电影批评在批评立场、批评途径等领域,都应有更进一步的整合和超越。黄式宪的《从“后殖民”批评到新左翼激进文化批判——质疑某种“精英视角”对“第五代”电影的“盘点”》质疑了我国理论界所谓“后殖民”或新左翼激进文化批判的话语,对张艺谋和“第五代”电影给予的种种否定性的“盘点”,作者对这种盘点提出了驳难,指出这类“盘点”,貌似激进,究其文化立场却退回到了前新时期式的保守状态, 对于“第五代”电影给予了根本性的解构[25]。李大恒的《回顾与反思:关于中国后殖民电影批评——以张颐武的几篇文章为例》以学者张颐武发表的几篇关于后殖民主义电影批评的文章为例,指出中国后殖民主义影评把来自西方的话语上升为当今中国所面临的主要压迫形式,把所谓“外向化“以及全球化的冲击当成中国电影困境的全部原因,一直难以穿透批评话语和中国当代现实之间的隔膜,难以做出对中国电影真正具有建设性的贡献[26]。这样的论断毫不客气地分析了中国后殖民主义电影批评的方向性错误和弊病。

5.其他西方理论的译介与阐释除了以上文章,还有许多学者从结构学、符号学、后现代语境与后现代文化等多种西方现代电影理论与方法探讨中国电影,比如张卫的《后结构主义与中国电影的阐释冲突》[27]、尹鸿的《告别了普罗米修斯后——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电影》[28]、戴锦华的《新中国电影,第三世界批评的笔记》[29]、陈思如的《以电影精神分析理论浅析〈二次曝光〉》[30]、徐枫的《电影研究中接受美学的三个向度》[31]。

(二)对中国电影批评现状进行批判与反思的电影批评除了学理批评,从电影类学术刊物来看,对于电影批评理论探讨的文章中有相当数量对中国影评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对适合中国电影批评发展的道路进行了思考。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章柏青的《影评的光荣、希望与悲哀》回顾了电影批评的繁荣与衰落,道尽了期望与急切,并指出影评人不应视影评为名利工具,踏踏实实才能做好影评[32]。张会军的《电影批评的思考》全面地分析了电影批评的主客体构成、批评的五种形态、作用、地位等,并指出电影批评与电影创作的关系,明确了电影批评的意义和电影批评应确立的地位,提出电影批评要形成话语的权威性,对电影批评做了精炼的分析与定位[33]。

李道新的《电影理论与电影史视野里的中国电影批评》从电影理论和电影史两个角度去重新审视电影批评,指出走向独立的电影批评,以对电影理论与电影史的充满个性化的、具有相当深刻程度的理解为基础,提出了建构电影批评学和电影批评史的重要性。将中国电影批评置身于电影理论与电影史视野中,反思中国电影批评的理论形态,建立中国电影批评的历史叙述。[34]而饶曙光的《重建电影批评体系和权威》则在文中指出了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电影市场化、产业化的历史进程改变了电影批评的生态和格局:电影批评阵地发生“位移”,电影批评传播方式、途径和形态发生变化,中国电影批评进入了“众声喧哗”失去了“主旋律”,也失去了对电影的影响力乃至公信力。面对全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危机,应重建电影批评体系,鼓励大众化的电影批评,引导网络批评,努力建设一个开放性的批评体系,形成多元互补的批评格局。鼓励专业性批评与大众化批评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有机融合和统一,实现批评自身的跨越与新的发展。[35]从上述电影批评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相当数量的电影学者始终站在电影批评理论研究的前沿,高度关注着中国电影批评新时期的新发展,为中国电影批评和中国电影的发展提出创见与忧思,能有这样一批为中国电影呐喊的学者可谓是中国电影的一大幸事。

(三)针对电影作品和各类电影热点现象进行多方位审视与分析的电影批评

学术刊物中也有大量的电影批评是针对电影作品和各类电影热点现象进行多方位的审视与分析的,尹鸿、雷建军的《近期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黑马”现象》[36]、胡克的《综合与创新——简析中小成本电影发展策略》[37]都对中小成本电影进行了审视与分析。

饶曙光的文章《喜剧电影与产业化发展》中指出近年来在低成本、高回报的利诱面前扎堆创作的喜剧电影的整体质量依然令人堪忧,国产喜剧电影创作在叙事、内涵等各个方面重需创新。如何在本土经验基础上有效推进和发展包括喜剧在内的类型电影,直接影响着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进程。作者认为,喜剧电影要从中国文化传统、尤其是中国喜剧电影传统中吸取营养,突破叙事瓶颈、合理优化资源配置、走出同质化、低质化泥沼,打造本土喜剧精品以赢得更多的观众和更大的市场。[38]

陈旭光、宋法刚的《喜剧电影的新美学与新文化——从〈泰囧〉〈西游降魔篇〉看当下喜剧电影的新格局和新态势》以《泰囧》和《西游降魔篇》两部喜剧电影为例探讨了当下喜剧电影的新格局和新态势,总结了以两片为代表的喜剧电影成功的美学和文化归因,在肯定《泰囧》和《西游降魔篇》票房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这些喜剧电影本身在故事逻辑、情节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呼吁在这个娱乐不会供过于求的文化环境中,面对当前焦虑悲剧的现实生活,更有条件与责任拍摄一些饱含社会忧虑的悲喜剧影片,让观众笑了同时又能折射社会问题。[39]

蓝凡的文章《电影类型新论》[40]、陈咏的《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类型化尝试》[41]、赵卫防的《〈天机·富春山居图〉:从类型到叙事的缺失》[42]、夏咏的《如何做中国的类型电影》[43]、丁亚平的《论类型片与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转型》[44]则分别从类型电影的叙事、文本、创作、产业等方面对我国类型电影进行了审视和分析。王一川的《华语电影的跨模块拼贴——21 世纪以来两岸三地电影新景观》回顾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两次大流动,并指出第一次大流动结束后,中国电影业在20世纪50年代逐步形成了北部电影模块、香港电影模块和台湾电影模块三分天下的格局。文中关注了第二次流动中,中国电影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跨模块拼贴景观。指出了这种跨模块拼贴涉及原有电影模块碎片之间的全方位或多层面拼贴,从电影演员间的表层交融,到故事场景、电影资本和电影制作间的交融,再到华语电影艺术观念间的深层交融,这种跨模块拼贴呈现出了四种风格。随着各层面跨模块拼贴的深入,两岸三地华语电影之间至深的电影艺术观念正在日益实现彼此边界的跨越和价值观念的混融。[45]

陈旭光的《“后华语电影”:“跨地”的流动与多元性的文化生产》在文中解析了“华语电影”这一术语,指出“华语电影”的提出代表了电影研究的新视野,是一个适时的富有整体意识和理论延展性的术语,它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中华文化、华语的独特性,而经济领域的合作,大中华经济圈的形成则是必要的外部条件。作者从跨地流动、融合与变异等几个角度探讨了“后华语电影”的文化生产,指出这种文化生产表现为三地文化或电影文化的跨地流动、拼贴、融合,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和新的文化符号、文化意义的生产,新形态文化、新型亚类型电影的创生等。这些复杂多元的文化资源的冲突、拼贴、融合乃至错位,营造了多元化的“后华语电影”生态景观与文化格局。[46] 一些学者还体现出对电影热点的及时把握以及对中国电影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的敏感。尹鸿、何映霏的《大时代与轻电影——2013 年中国电影创作备忘》从类型意识的强化、电影美学的转向、电影样态的多样化、开放的文本和冲突的价值观等多方面解析了2013年的众多电影作品,指出2013年国产电影的亮点都来自一些相对回避了现实社会的尖锐矛盾,比较单纯地表现青年人爱情、友情、理想、追求、青春、创业的所谓“轻电影”。指出如青年电影人的集群崛起,电影类型意识的普遍提高,影视分流重新趋向合流,当代都市青春题材的兴起,轻喜剧风格的流行,独立电影的丰富,动画电影的受众定位分化等等,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创作现象,客观上促成了电影文化的多样性,也促进了电影观众观影趣味的多样性,观众观影行为突破贺岁档限制的日常性和经常性。[47]杜永明的《全媒体时代的电影转型》[48]、张晓艳的《全媒体语境下中国电影的“微”业态发展》[49]、石迪的《全媒体视域下的中国生态电影与电影生态》[50]、司若、程功的《全媒体时代电影的微博营销——以电影〈失恋33天〉为例》[51]、刘婧雅、文田的《大数据时代的电影营销》[52]、刘涛的《大数据思维与电影内容生产的数据化启示》[53],则以对专业的高度敏感,对全媒体语境下电影创作、电影产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此外,一些学者则从专题性角度、在世界范围内对我国的电影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研究,比如凌燕的《全球化背景下国产商业大片的本土接受》[54]、严前海的《欧美与中国电影中的“后屠杀”叙事》[55]、黄海的《中国与欧美电影美学特征及思潮的比较——兼谈中国电影流变过程中的外来影响》[56]、张英进的《简述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的发展》[57]等。三、中国当代学术刊物中电影批评的特点及价值取向中国当代学术刊物中电影批评的特点及价值取向比较明确,在文化艺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国电影批评主要有两种:传统形态的电影批评——包括学院式批评,也即文中探讨的学术刊物中的电影批评;媒体批评——包括大众媒体批评和新媒体批评。随着媒体批评的发展与不断扩张,尤其与表象上如日中天的网络批评相比,传统形态的电影批评文字由于其刊物定位、专业需求、作者构成等方面的原因,其读者面和影响力都受到相当限制,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力表面看来好似在缩小,然而与鱼龙混杂的媒体批评相比,它在理论意义上或“正规”意义上的主导性与引领地位并未改变。从这个意义而言,它非但没有“失语”,而且还掌握着足够的“话语权”。上述分析的学术刊物中电影批评在各个理论层面的呈现是多元化的,而学术刊物中的电影批评的价值取向也是多元化的。何谓“价值取向”?“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 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58]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受市场经济大潮的驱动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性特点。价值的多元性为个体提供了不同的选择目标和视野。电影批评主体同样受到这种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影现象时,不同的立场、视角、范围、批评标准形成了电影批评不同的价值取向。当下学术刊物中的电影批评涉及诸多领域,其中包括文学艺术层面的电影文学批评、影视产业层面的电影文化批评、市场经济层面的商业媒体批评等等。尤其是针对电影热点现象和电影文本分析的电影批评,它们立场不一、视角不同,其价值取向也是多种多样的。正如张智华在《注重科技的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一文中指出的,电影批评中“注重文化的电影批评强调人文价值取向;注重科技的电影批评强调技术价值取向;注重市场的电影批评强调商业价值取向;注重娱乐的电影批评强调娱乐价值取向;注重创意的电影批评强调艺术价值取向;注重美学的电影批评强调审美价值取向。”[59]这些批评在批评标准、价值取向上呈现较大差异。而这些差异的存在也是我国当代电影批评建立良性批评生态的必然。学术刊物中的学理性电影批评尤其是一些追踪西方当下前沿的学术话语和批评理论模式的电影批评则是有的为人所诟病。虽然电影批评家关注西方当下前沿的学术话语和批评理论模式本身并没有错,不过有些批评实际上扮演的是西方电影批评传声筒的角色,无视西方前沿学术话语形成的语境,直接将西方学术话语移植到中国,出现了用西方学术理论演绎中国电影的现象。“为了将中国电影文本套进西方电影批评的框架,不惜削足适履,堆砌概念,大量使用专业人士都不一定能看懂的词汇以显示理论的高深与‘学术。为了证明批评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他们首先在西方各种电影批评新方法中去寻找依据,而很少去质询这些批评话语是否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食洋不化”的倾向,甚至陷入了‘方法论崇拜、‘工具论崇拜。”[60]

在大量西方电影理论特别是以电影符号学为代表的当代电影理论渗入电影批评之后,一方面,电影批评的学术和理论品味的确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普通观众和读者却在充斥着包括“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俄狄浦斯情结”、“视觉快感”等陌生概念面前望而却步。当然,这并不是说只有拒斥电影理论和取消理论模式的电影批评才是我们提倡的,但目前是,若没有其依赖的西方电影理论背景,想要读懂一篇由满眼看似认识的字句组成的电影批评着实费力。

其实,问题并不在于强大的现代电影理论和高深莫测的概念“高、大、上”上了我们的电影批评,而在于电影批评理论化之后,电影批评尤其是学术刊物中的电影批评则不再以指导电影创作为价值取向,而是强调对于作品的阐释即通过最新的理论去发现原有批评所无法看到的影片意义。“一方面,在理性主义的大旗下,我们不再满足于原有个人的观影经验,而当我们转向通过电影理论寻求对电影更深入的认识的时候,我们又过分地相信批评理论模式对于电影阐释和批评的强大功能。因此,在电影批评的实践中,我们的着眼点不再是电影作品自身,而是电影的阐释方法和批评模式以及其背后的理论立场。在我们没有充分了解某一西方电影理论的批评语境的基础上,匆忙套用中国电影的情况便屡见不鲜,90年代以来的电影批评实践也已昭示了上面的判断。”[62]“因此,如何克服亦步亦趋地追逐西方当代最新理论批评的倾向,如何融合中西批评话语建构中国电影批评的特色话语体系,仍是摆在中国电影批评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62]幸运的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这种电影创作与电影理论之间的对话困难,身体力行地去搭建有效创作与理论间的对话平台,在增强理论高度的同时,注重其实用性的拓展,做真正可以与实践互动的学术语理论。

从近几年学术刊物上的电影批评来看,电影批评呈现出多元开放、多姿多彩的面貌,并努力摆脱旧有的、广受诟病的学理晦涩、曲高寡合、脱离实际创作的状态,努力地紧随市场步伐、贴近创作和作品实际。学者们积极运用多种电影批评手法,注重对电影作品和现象本身进行多方位的审视与分析。比如对于中小成本电影、喜剧形态电影、类型电影、华语电影、“轻电影”、“青春怀旧片”,对全媒体新语境下的电影创作走向,对许多当代电影的崛起与嬗变以及对二三线电影市场等的集中注视和深入研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电影批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得对电影文本有了多角度的不同读解方式,拓宽了电影批评的视野。近几年来电影批评方法贴近实际、关注创作,更接地气、通人心。电影批评开始重视读者、重视观众的需求,不再一味地陷入自说自话的高深理论中去,而是努力将电影创作和电影观众两头衔接起来。

比如近几年来学术刊物电影批评中对话题电影的关注,对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泰囧之人再囧途》等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的类型片的关注,学者们抛弃高深莫测的理论语系,用更为通俗易懂、贴近大众的语言,对影片的情景设置、内涵意味、表现手法、类型特点、风格特征、演员表演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深人的分析,并从文本出发进一步诠释影片的思想。

如李道新的《〈致青春〉与赵薇的我们》[63]与同类题材影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进行对比评析,指出在男权社会和消费主义时代,影片中或隐或显的女性意识给中国电影带来了难得的思想与文化。尹鸿的《近期中国电影内地市场的黑马现象——以〈致青春〉等系列影片为例》[64]在肯定“黑马”影片的成绩,深入分析中小成本“以小搏大”成功的原因后,提出成熟的电影市场不仅是票房“黑马”,更是可控的供求关系,市场结构应当由相对可以预测的大片主导,多样化的小成本电影作为补充,适应不同观众长期形成的观影习惯的类型片支撑。中国电影发展要从危机看到转机,也要从转机看到危机。给沉迷于票房成功、一时过度乐观于“青春”的国内市场敲响了警钟。

这些价值取向多元的电影批评从不同角度审视和反观了中国电影创作的实际,对中国的电影创作实践有一定意义的启示价值。这一类电影批评都体现了学者们倾心关注创作、贴近作品实际的写作姿态与价值取向。这类电影批评虽不直接参与创作,但间接、潜移默化地影响创作。学术刊物上各类电影批评的刊载发表不断推动、践行、引领着电影学术领域内“百家争鸣”的新气象,探究、缔造、锤炼着电影领域内崭新的公共学术话题,在带动电影研究风气的形成、倡导电影学术风潮、促进电影学术交流方面功不可没。相对于广为传播的类似于《看电影》这类大众通俗电影杂志,学术类期刊中的电影批评在价值取向上更加重视对电影专业理论的探讨与推广以及对读者欣赏水平和趣味的引导与培养,在这个基础上以期达成良好的电影理论与电影创作之间的互动。总之,以《电影艺术》《当代电影》《艺术百家》等为代表的电影学术期刊重视对电影理论的阐释与推介,努力总结电影创作与电影理论探究过程中的一些规律与经验、反思与疑惑,积极关注电影体制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电影领域内理论、创作、审美、改革、管理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多样化的、综合的研究,推动了我国电影艺术与产业发展,为我国电影批评与理论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帅慧芳)

参考文献:

[1]彭加瑾.电影评论的三分天下[J].电影,2006,(06).

[2]章柏青.电影批评:在反思中前行——中国电影批评30年的演进与嬗变[J].当代电影,2008,(12).

[3]汤梦箫.电影理论研究综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10).

[4]石方禹.关于当前电影创作的几个问题[J].当代电影,1984,(02).

[5]林年同.中国电影研究中有关古典美学的探讨[J].当代电影,1984,(02).

[6]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12.

[7]蒲剑、赵梦然.电影产业中的互联网思维[J].当代电影,2014,(06).

[8]周雯、王卓明.数字格局中电影产业的战略处境和策略选择[J].当代电影,2008,(01).

[9]李建强.网络影评的兴起与发展——一个值得关注和期待的电影批评现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10]马楠楠.论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形式的转换[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12).

[11]李道新.网络影评的话语暴力及其权力运作的生产机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8).

[12][美]蒂莫西·科里根著,宋美凤译.如何写影评[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20-24.

[13]张一.电影叙事学及其批评[J].当代电影,1991,(10).

[14]李显杰.当代叙事学与电影叙事理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11).

[15]龚金平.在褪色“江湖”中寻找“英雄”的再生——香港黑帮片的叙事学研究[J].电影新作,2007,(09).

[16]王一川.茫然失措中的生存竞争——《红高粱》与中国意识形态氛围[J].当代电影,1990,(03).

[17]李道新.意识形态话语与电影批评[J].福建艺术,2001,(04).

[18]汪晖.政治与道德及其置换的秘密——谢晋电影分析[J].电影艺术,1990,(03).

[19]陈林侠.从普适到特殊:人性话语与国族政治的辩证——以《南京!南京!》《拉贝日记》等为核心[J].文艺研究,2010,(01).

[20]周晓露.女性主义电影在中国[J].山花,2009,(02).

[21]陈犀禾、程功.从《女儿楼》到《孔子》——中国电影女导演胡玫研究[J].艺术百家,2013,(05).

[22]田卉群.瓶中恶魔:不在场的男性——李玉电影的精神分析[J].当代电影,2014,(05).

[23]金梅.为女性电影而战——中国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述评[J].电影评介,2007,(04).

[24]李道新.后殖民主义与中国电影批评[J].福建艺术,2001,(08).

[25]黄式宪.从“后殖民”批评到新左翼激进文化批判——质疑某种“精英视角”对“第五代”电影的“盘点”[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9).

[26]李大恒.回顾与反思:关于中国后殖民电影批评——以张颐武的几篇文章为例[J].艺术广角,2005,(07).

[27]张卫.后结构主义与中国电影的阐释冲突[J].当代电影,1990,(10).

[28]尹鸿.告别了普罗米修斯后——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电影[J].当代电影,1994,(03).

[29]戴锦华.新中国电影,第三世界批评的笔记[J].电影艺术,1991,(01).

[30]陈思如.以电影精神分析理论浅析《二次曝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05).

[31]徐枫.电影研究中接受美学的三个向度[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2,(03).

[32]章柏青.影评的光荣、希望与悲哀[J].电影评介,1998,(02).

[33]张会军.电影批评的思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08).

[34]李道新.电影理论与电影史视野里的中国电影批评[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08).

[35]饶曙光.重建电影批评体系和权威[J].艺术评论,2013,(09).

[36]尹鸿、雷建军.近期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黑马”现象[J].当代电影,2013,(07).

[37]胡克.综合与创新——简析中小成本电影发展策略[J].当代电影,2011,(11).

[38]饶曙光.喜剧电影与产业化发展[J].大众电影,2013,(05).

[39]陈旭光、宋法刚.喜剧电影的新美学与新文化——从《泰囧》《西游降魔篇》看当下喜剧电影的新格局和新态势[J].艺术评论,2013,(04).

[40]蓝凡.电影类型新论[J].艺术百家,2012,(06).

[41]陈咏.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类型化尝试[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10).

[42]赵卫防.《天机·富春山居图》:从类型到叙事的缺失[J].当代电影,2013,(08).

[43]夏咏.如何做中国的类型电影[J].中国电影市场,2013,(08).

[44]丁亚平.论类型片与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转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4,(03).

[45]王一川.华语电影的跨模块拼贴——21 世纪以来两岸三地电影新景观[J].电影艺术,2014,(05).

[46]陈旭光.“后华语电影”:“跨地”的流动与多元性的文化生产[J].艺术百家,2014,(03).

[47]尹鸿、何映霏.大时代与轻电影——2013 年中国电影创作备忘[J].当代电影,2014,(03).

[48]杜永明.全媒体时代的电影转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2).

[49]张晓艳.全媒体语境下中国电影的“微”业态发展[J].当代电影,2014,(08).

[50]石迪.全媒体视域下的中国生态电影与电影生态[J].电影新作,2013,(07).

[51]司若、程功.全媒体时代电影的微博营销——以电影《失恋33天》为例[J].当代电影,2012,(05).

[52]刘婧雅、文田.大数据时代的电影营销[J].电影艺术,2014,(01).

[53]刘涛.大数据思维与电影内容生产的数据化启示[J].当代电影,2014,(06).

[54]凌燕.全球化背景下国产商业大片的本土接受[J].文艺研究,2009,(12).

[55]严前海.欧美与中国电影中的“后屠杀”叙事[J].文艺研究,2010,(01).

[56]黄海.中国与欧美电影美学特征及思潮的比较——兼谈中国电影流变过程中的外来影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7).

[57]张英进.简述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的发展[J].电影艺术,2005,(03).

[58]价值取向.百度百科.价值取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151625htm?fr=ala0_1.

[59]张智华.注重科技的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J].艺术教育,2014,(02).

[60]饶曙光.补上电影批评这块短板[N].人民日报, 2011-04-22.

[61]李道新.《致青春》与赵薇的我们[J].电影艺术,2013,(04).

[62]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99.

[63]尹鸿.近期中国电影内地市场的黑马现象——以《致青春》等系列影片为例[J].当代电影,2013,(07).

Abstract:With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al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Chinese film presents to advance in a plural way, and correspondingly, film criticism enters in a era of plural development. Academic journal of film is a medium for film creators, researchers, and appreciator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and also an effective channel for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reators and researchers. An excellent and professional film journal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film theory and film creation. Plural presentation and studies of film will complete one another. Since the features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film criticism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of film are definite, they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ural and artistic construction.

Key Words:Academic Journal; Film Criticism; Pluralism; Complementary Effect

猜你喜欢

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道德与法治多元化作业应用分析
多元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商务数据分析》课程多元化评价初探
当代陶瓷礼器创作中的多元化审美趣味
道德与法治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多元化研究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
董明珠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