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防洪工程备防石储备管理方法探讨

2015-04-06韩晓南张清军徐发义济阳黄河河务局山东济阳251400

山东水利 2015年9期

韩晓南,张清军,徐发义(济阳黄河河务局,山东 济阳 251400)

黄河防洪工程备防石储备管理方法探讨

韩晓南,张清军,徐发义
(济阳黄河河务局,山东 济阳 251400)

【摘要】针对黄河防洪工程备防石现有储备方式存在的问题,论证了更改储备方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更改储备方式,规范备防石管理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备防石;储备管理;集中存放;黄河防洪

备防石就是按照一定数量储备于黄河堤防工程险工段和河道整治工程(控导)坝顶及其附近的石料,其主要作用是以备汛期抢险的应急之需,同时也可以满足平时工程养护修理的需要。现有备防石垛位置分散,排整不规范,工程面貌差,管理难度大。因此,改变现有备防石储备方式是规范备防石管理,改善工程面貌的有效措施。

1 备防石储备现状

济阳河务局管辖有5处险工、7处控导,350段坝岸,分布着379个备防石垛,共储备备防石47 780m3,平均126m3/石垛,现有50m3,100m3,200m3三个基本型号。

为规范备防石垛管理,黄委会于2003年颁布了 《黄河防洪工程备防石规范化管理规定》,2007年又颁布了 《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管理标准(试行)》,都对备防石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内容:备防石存放要充分考虑工程管理和防汛抢险需求,合理规划存放位置,达到整齐美观,整体划一。每垛高1~1.2m,长宽尺寸要尽量一致,垛间距1m,距迎水面坝肩不少于3m、背水面坝肩2m。每垛50m3,以10的倍数为准递增,坝垛号和方量标注清晰。备防石采用水泥砂浆抹边、抹角,边、角抹面宽度15~20 cm。备防石标志尺寸:主垛长0.6 m,宽0.4m,一般垛长0.5m,宽0.3m。备防石垛的5个面要求平整,纵横断面范围内凹凸不超过5 cm。备防石垛无缺石、坍塌、倒垛、杂草等。

按上级的有关要求,该局自2003年开始逐步规范所辖工程上的备防石垛,特别是2005年水管体制改革后,组建维修养护公司,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工程管理和考核标准不断细化,备防石垛整修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到2008年全部整修一遍,虽然未全部达到《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管理标准(试行)》的要求,但基本上达到了规范有序、标牌清晰的要求。

2 现有储备方式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困难

由于备防石数量大且存放分散,加之近年来维修养护、工程整修、防汛抢险动用石料较为频繁,用后补充不及时,破散垛较多。同时,因普查、丈量、统计、标牌喷字、出入库登记等管理环节较多,难免出现错误,造成标实不符,账实不符等现象,也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2.2不利于工程安全

从抢险的角度考虑,备防石就近存放在坝顶前尖上无疑是有利的,但备防石放在坝面上增加了坝顶的附加荷载,降低了坝岸的稳定性。一垛100m3的备防石,重量达到170 t,在石垛位置约80m2的地面上相应增加了2 t/m2左右的附加荷载,降低了坝岸的稳定性。同时,石垛底部出现的动物洞穴、裂缝、陷坑等隐患不易被发现,加大了工程的不安全性。

2.3不利于工程维修养护

石垛间距只有1m,距离坝肩也只有2~3m,维修养护机械化作业难以展开。排边整垛时大多数没有处理基础,雨后经常倒边塌垛;同时,有些群众还经常拆掉备防石垛上的石块当座位使用,造成石垛破损,给工程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2.4不利于机械化抢险

专业抢险队伍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抢险工作向着全面机械化发展。大量的石垛星罗棋布地存放于坝顶上,在应急抢险作业时,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等大型机械设备根本无法展开,严重时甚至贻误战绩,给防汛抢险带来不利影响。

2.5石料风化严重,备防功能降低

有些旧石垛储存年代久远,有的甚至超过了20年,石料风化严重,一碰就碎,使用时经过抛投过程的创击,抛入河中,变成了10~20 kg的小石、碎石,水溜很容易冲走,起不到防冲护根的作用。并且,过去购进的石料以人工作业为主,个体较小,一般为25~75 kg,在水下石料容易走失,防冲护根的效果较差。

3 更换储备方式是管理的必要途径

鉴于目前备防石管理存在以上问题,必须改变现有的储备方式。通过基建工程、维修养护、根石加固、工程抢险有计划的使用现有的备防石垛,逐步取消坝顶背备石垛。同时在维修养护实施方案中每年列出部分新购石计划,在埽面之外重新选址,规范排整,集中存放,争取在5年左右的时间淘汰掉全部旧石,全部整理成整齐美观,整体划一,标示规范的新石垛,使备防石成为一处独特的工程景观。具体措施如下:

3.1存放地选址

本着就近存放,使用方便的原则,险工备防石的存放地应选择主坝对应的淤背区内,临近上下堤辅道,交通便利之地,一般每个工程布置1处存放地,大工程也可布置2-3处。控导工程备防石的存放地应选在本工程对应的护坝地之内。

3.2技术要点

1)合理规划,正确布局。根据历年来的经验,备防石的动用频率和数量都不大。每处工程上将80%左右的备防石垛成500m3、1 000m3、2 000m3的大型石垛,没有大型险情不得动用。将20%左右的备防石垛成100m3的小型石垛,以便日常维修和小型抢险周转使用。石垛间应留出不低于5m的通道,以便于大型抢险机械通行。

2)严格购石管理,确保购进石料质量。要对所进石料的石质、尺寸、重量都做出明确要求,对风化石、山皮石、分层易碎石坚决不予进场。鉴于较小石块(25~75 kg)易风化、碎裂,水下易走失,在抢险机械化的今天,使工程抢险使用大块石成为可能,建议新购进石料的质量应不低于75~250 kg。

3)石垛排整技术要点。石垛排整的总体要求是毛料石垛边,大块石填空,小块石封顶,水泥砂浆抹边,达到边线齐整,顶平顺直,高度一致,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要求。

3.3后期管理要点

1)认真丈量,准确标示。石垛排整完成后,要认真丈量、测算、统计石垛的方量,并在垛牌上准确标示。垛牌用白漆涂底,统一刻板喷字,要求白底黑体红字,标示准确清晰,做到标实相符,注意标志牌尺寸、边框线体、颜色要求、字体标准、喷刷位置等细节问题。

2)建立备防石电子数据库,逐步实现备防石管理网络化。随着水利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网站建设不断完善。结合“数字黄河”、“数字工管”工程建设与推广,为提高备防石管理水平,将备防石垛所在单位、工程名称、工程尺寸、方量、购进时间等参数和石垛数码照片,建立一个准确、翔实的资料数据库,逐步实现备防石网络动态管理,便于翔实、准确的反映各工程备防石料情况,使备防石能够快速查询、快速调拨、快速到位,更好地为防汛抢险发挥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改变备防石的储备方式,消除了坝顶存放备防石的各种弊端,逐步实现了备防石管理的规范化、网络化。使备防石成为一处独特的工程景观,同时险工、控导埽面上没有了备防石垛,即为维修养护、工程抢险带来了便利,也为险工、控导的绿化美化,建设生态景观工程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责任编辑迟明春)

【中图分类号】TV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9-0028-02

收稿日期:2015-03-30

作者简介:韩晓南(1964—),男,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