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传播系统论
2015-04-06
主编寄语
全息传播系统论
秦学智,1967年出生于山西永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先后出版《李贽大学明德精神论》、《李贽大学明德教育论》、《中国道家道教教育思想史(先秦至隋唐卷)》(副主编)、《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论》(合著)、《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合著)、《传媒国际评论(第一辑、第二辑)》(主编)等著作,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并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从事传媒素养教育研究和教育历史文化研究。
为何要选择这个题目来写一写,说一说?主要是笔者一贯地关注宇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系统问题和信息问题,也一直在不断地丰富和修正自己的思考。通过搜索文献,笔者发现,与传播有关的系统论,即传播系统论已经有学者做出探讨,但传播全息论或者将全息论的观点、系统论的观点与传播学结合起来,去探讨全息传播系统论问题的研究成果尚未发现。将这三者结合起来思考这一学术问题,实际上源于2014年9月18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的第十届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该会议的一个分会上笔者提交并宣讲了论文《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塑造》。在这篇论文中笔者提出了事后个人暂且命名的“大众—人际传播思想”(或“大众—人际传播理论”),这个思想主要在论说和强调一个焦点:即包括组织传播、非组织传播等在内的大众传播与小众传播都是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的活动,大众传播和小众传播离开了人际传播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效果不会深刻和明显的。学术、文化、外交等一切人类社会活动都是如此。这就像一位马拉维国家的人士所说的,中国在非洲投入了巨资,兴办了对外传播的传媒体系,但由于在两国人民接触和交流方面的机会较少,即人际传播环节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所取得的传播效果不是很理想的,例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自1961年9月1日正式开始对非洲的斯瓦希里语广播,经过54年的发展,“已从单一的短波节目,逐步发展集短波、中波、海外调频、卫星和在线广播以及海外实体孔子课堂为一体的综合性对外传播媒体,每天播出的广播节目时长累计17小时,覆盖非洲东、中部地区国家的近1亿人口。”*中国新闻网.中国对非洲斯瓦希里语广播形成多元化立体式格局.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1/09-02/3301227.SHTML.按理来讲,传播效果应该提高了不少,但有关调查研究发现,由于收听收看设备方面的不足、语言的障碍和人际交流的严重不足,导致很多的非洲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国情及其特点的了解仍然极其有限,甚至无暇也无从了解。像这种情况要改变的话,只有不断增加和丰富人际层面的交流与对话,不断加强人员互访、真人实地的相互接触和交流,让更多的中国人走进非洲,才能让更多的非洲人走近中国。也正是有了上述认识,笔者才开始借第十届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之机,用力撰写成《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塑造》一文。但是在会议结束之后,笔者一直在思考《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塑造》文中重点论述的大众—人际传播思想的理论基础问题,即笔者在思考:大众—人际传播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是什么?目前的哲学思想中有没有可支撑这一思想的理论观点或依据?
通过思考,笔者很快联想到系统论和全息论的一些进展和观点。这不仅仅是因为传播本身既是一种现象的存在,也是一种系统的存在,还是一种信息化的存在。于是笔者思索再三,决定撰写这篇《全息传播系统论》文章。
一、系统论与全息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系统论的产生与发展
我们这个大宇宙之中存在的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事物,大至宇宙的整体,小至被人们称为“上帝粒子”的宇宙物质最小单位的希格斯波色子,都是一个个相对独立又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的系统。而系统论就是研究和描述系统存在和发展变化现象、规律和特征的科学。所有的系统都是层级性的,更大的系统包含有更小的系统,这个更小的系统可以被称为这更大系统的要素。系统和要素都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也有规定自我存在、发展和演化的内在程序——或说“基因”。这个基因软件规定着要素或说质料的组装顺序和过程,也规定着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例如,万事万物都是由宇宙物质的最小单位——希格斯波色子这种质料组成的,但是由于“基因”不同,棉花的种子长出来就是棉花,而油菜的种子长出来就是油菜。若干的微观世界组成了中观世界,若干的中观世界又组成了宏观世界,因此,不同的事物之间又有普遍性或共性的特征。例如,微观世界的原子结构和宏观世界的星系结构具有相似性,人身体的各个器官结构和功能都不同,但人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有机生命体和一切非有机生命体,皆是由宇宙中最小的物质单位——最小粒子或说希格斯波色子组成、演化发展而来,所以无论是宏观宇宙、中观宇宙还是微观宇宙,所有存在于其中的万事万物都要受到希格斯波色子物理性质和物理运动规律的规定,反过来根据这种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或者我们地球上的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有机生命体和一切非有机生命体的普遍的共同的物理性质与物理运动规律及其特征,我们也可以推断出这种希格斯波色子的原始物理性质和物理运动规律及其特征。譬如,所有的生命有机体和一切非生命有机体,都有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特征,都有不断在膨胀与冷缩之间转换的特征,都有不断新陈代谢的特征,都有不断解构与建构或说不断离散与重新组合的特征,因此,所谓的上帝粒子也应该具有上面的许多特征,如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特征、与其他上帝粒子不断组合和离散的特征等。但因为上帝粒子作为宇宙中最小的粒子,具有不可再分性,是宇宙中最小的时空或物质单位,是宇宙中最小的系统,也是宇宙中其他建立在其上的大大小小系统的最小要素,所以它与其他建立在其上的大大小小的系统也是有一些不同的特征的。如,建立于其上的其他系统都会经历“成住坏空”*世界的成住坏空如何演变.HTTP://WWW.DIZANG.ORG/WD/FX/121.HTM,2015-05-17.或生老病死的变化过程,都会不断地膨胀和冷缩,都会不断地新陈代谢,都会不断地解体和新生,都会有形体的灭度,等等。举例来说,一颗植物的种子会萌发、成长为该植物的成体,在萌发和成长的过程中自己变化了形体,但在此过程中自己正在经历蜕变和死亡。因为有了种子的死亡,才有了植物成体的形成,而植物成体成熟过程中也会结出更多的籽粒来。又例如,当我们的宇宙演化到一定阶段(大约136亿年前)的时候,我们的银河系诞生了,在银河系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形成了诸多的类似我们太阳系的恒星系,这些恒星系里的恒星与行星如同人体内的细胞一样,总是在生生灭灭中,最终某一天银河系也会解体消失不见,或者与其他星系碰撞融合成一体,成为一个新的星系,等等。
众所周知,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上述定义说明,系统应满足如下3个条件:系统是由一些要素结合而成的整体,这些要素可能是单个的事物,也可能是一群事物组成的子系统;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这是系统与一群彼此无关的事物的重要区别;任何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由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和它的结构所确定的、与各组成要素的功能不同的新功能。”*系统概念的定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380070100GCXY.HTML,2009-11-09.
从上面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一般地讲,系统的要素就是更小的子系统。但希格斯波色子作为宇宙中最小的物质单位,具有不可再分性,因此这个宇宙最小的单位自身就是自己的要素,也就是说,希格斯波色子既是自己的要素,也是自己的系统。希格斯波色子所具有的结构和功能,是建立在其上的更大的各个层级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前提和基础。换句话说,以其为基础的宇宙中形形色色的子系统和母系统,都必须是希格斯波色子物质属性、结构和功能的放大与扩展,希格斯波色子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决定着宇宙中万事万物的普遍的共同的性质。
对于宇宙、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化与发展。在2千多年前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中西方都产生了许多的思想家,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有不少系统的思考。例如,苏格拉底的事物的产生与发展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与分散的思想、认为真理是唯一的而关于真理的意见则可以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思想,柏拉图的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组成的思想、认为宇宙是一个圆球与宇宙的运动是一种圆周运动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的世界是由质料和形式组成的思想、学生应该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及宗教中认为一切都是神创造和神的意志安排的结果的思想,这些都是对宇宙或教育进行系统化研究与思考之后得出来的结论。而在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更是对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所做的系统化思考的结果。作为三皇五帝之一的伏羲,通过举头观察天象,低头观察大地的变化,平视观察万物的特征和规律,创造出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的八卦符号,并以此推演万事万物的吉凶变化。伏羲将天、地、人三才进行整体式的思考,将这三者看作是相互联系、彼此作用和影响的因素,从而开启了华夏文明系统论思想的先河。孔子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的思想,*论语·为政。说明孔子的人类历史观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的继承与发展并存的历史观。而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脩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的思想,*孟子·尽心上。反映了孟子将人性与天性统一起来的系统性思想,而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道德经·第25章。反映了老子的天、地、人三合一的思想,以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朱熹的“天人一理”的思想等,都是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系统论思想的反映。总之,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自古以来,都有不少对宇宙、自然和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系统性思考,他们不是孤立地思考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现象与规律,而是将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和分析。这些古代思想家的系统性思考,是人类最早的系统论学说,也是现代系统论的文化思想萌芽。
如果说古代的系统论思想是建立在经验科学的基础之上,那么现代系统论则是建立在近代理论科学和实证科学的基础上。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深化分支科学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交叉边缘学科,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系统科学因而应运而生。这三论的诞生反过来又促进了传统学科的发展和新学科的出现。
系统论一般称为“一般系统论”或“普通系统论”,它是研究系统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现代人对一般系统的认识最初来源于生物学中的机体论。在1925年以前,西方社会比较盛行机械决定论。机械决定论是在机械化大生产的工业化过程和科学家们对物理力学的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17—18世纪的西欧的一些科学家和思想家受到物理机械运动和古典力学的启发,而更多的人相信人与动物发展的因果律、必然性与客观规律性,而倾向于否认人与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与偶然性。以笛卡尔、牛顿、拉普拉斯、斯宾诺莎等人为代表,认为宇宙间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本质上都是力学现象,人与动物不过是一种具有生命活动的机器。应该来讲,这种思想在与当时在思想领域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神学、上帝造人说等上帝决定论思想的斗争中、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属于进步力量,也发挥过重大作用。但是,机械决定论虽然强调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强调自然规律性胜于上帝决定论,将许多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思想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却因其理论思想中天然的缺乏辩证性和对立统一性的形而上学的原因,导致其难以解释与解决人与动物复杂生命系统的现象和问题。也就是说,机械决定论仍然属于一种具有较大偏颇性的思想,这种思想部分地揭示了自然界、人与动物运动和发展的规律,但仍与这些规律的真实相去甚远。就像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宇宙间任一事物的发展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都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都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有机统一。18世纪中叶后康德等人开始意识到机械决定论的错误,并开始批判机械决定论的错误观点。他提出客观世界表现为“物自体”世界和“现象世界”两个世界,人们只能认识这个现象世界,而对物自体世界是永远无法认识的。他进一步指出,人们对现象世界的认识和经验是一种整体性的认识,或者说是一种整体现象,不能将人的认识与经验简单地切割为简单的元素。进入19世纪以后,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出现,机械决定论开始逐渐退出思想市场。
但是,新的能够代替机械决定论的思想,并不是一开始就以比较令人信服和完善的状态展示给世人的。20世纪20年代以后,包括机体论在内的各种系统论思想开始密集出现。1921年,由德国人韦特海默创立的格式塔心理学,又称为完形心理学,是在心理学领域进行一种系统性思维的重要进展。格式塔心理学强调人与动物的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与规律,该学派的代表人物除了韦特海默之外,还有科勒与考夫卡。
192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N.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来代替机械决定论,生物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系统性观点才开始被人们广泛接受。同年,美国学者A.J.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1927年德国学者W.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在此时间前后,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ON贝塔朗菲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1947—1948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并于1954年发起成立一般系统论学会(后改名为一般系统论研究会)。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对一般系统论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进行总结。1972年他发表的《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又是一篇系统论述一般系统概念的文章。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一般系统论方面的学说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
在系统科学研究方面,产生了许多有名的系统理论,如1901年由荷兰科学家德弗里斯提出并经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法国数学家R.托姆系统深化的突变论,20世纪40— 60年代出现的“老三论”——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维纳的控制论和香农的信息论,以及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产生的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的协同论、艾肯的超循环论,等等。突变论,试图对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非连续或突变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对系统的有序、无序现象与规律进行研究,因此而成为推动系统科学发展的学科之一。控制论是研究人、动物与机器之间控制和通信的科学;信息论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百度百科.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是指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方法,研究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机理和规律的理论。*1969年普利高津在一次“理论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可概括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因此被称为“耗散结构”。可见,要理解耗散结构理论,关键是弄清楚如下几个概念: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开放系统、涨落、突变。”*百度百科.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对于维持一个自然的、社会的和人的生理与心理系统的动态平衡、良性循环发展变化都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启迪作用。而协同论,又称为协同学,是研究不同事物的共同特征与协同机理的科学,是研究子系统的相互协同而实现母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超循环论是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基础上探讨细胞起源的系统理论,它将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应用到分子和细胞进化的研究领域,并建立了一个通过自我复制和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的自组织系统模型,从而开创了分子系统生物学的研究领域。1976年,瑞典勘探德哥尔摩大学萨缪尔教授在一般系统论年会上发表了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综合成一门新学科的设想。此后,美国的《系统工程》杂志改称为《系统科学》杂志。系统科学研究开始涉及系统基础理论、系统方法论及其应用、系统分支科学等诸多研究领域。自1979年以来,钱学森等学者也开始致力于系统科学方面的研究,将国内系统科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高潮。
目前系统科学正向纵深和分支学科方向发展。在系统科学思想的影响下,众多学科的学者开始将系统论的思想自觉地应用到各自的学科研究中,并产生了分支系统论的研究成果。譬如,政治系统论、经济系统论、文化系统论、教育系统论、社会系统论、媒介系统论、传播系统论、技术系统论、知识系统论、语言系统论、生命系统论、生物系统论、宇宙系统论,等等。政治系统论将政治领域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政治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政治系统内的统治力量以追求系统本身的平衡与稳定为首要目标,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戴维·伊斯顿、莫顿·卡普兰等。经济系统论是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等理论和方法对经济系统的现象与规律进行解释和描述,包括对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文化系统论比较著名的有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教授罗兰·罗迫逊的文化系统论,他将系统科学的思想引入对全球社会的文化系统的考察,他认为全球化既是整体化也是多样化的过程,全球文化是多元文化基础上的全球文化。教育系统论是系统论在教育学中运用的产物,是研究者将教育看作是一个有着特定结构和功能,并与外部环境进行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子系统。教育系统论还可以有进一步的分支教育系统论,如高等教育系统论论证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追求知识的继承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个教育系统的子系统,从系统论的视角去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论述。社会系统理论以美国社会学学者帕森思(T. PARSONS)、霍曼斯(GEORGE C. HOMANS)、赛兹尼克(PHILIP SELZNICK)、卡兹(DANIEL KATZ)、卡恩(ROBERT L.KAHN)等人为代表,该社会系统论认为,任何一种社会组织本质上都是一个社会系统,社会系统之下又有许多的社会子系统,并且每个社会系统都会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达成其目标、接纳新成员和社会化成员,以及维持系统中各个部分的协调与稳定,防止系统的变故和不良后果。
媒介系统论以媒介系统依赖论和媒介生态学为主要代表。媒介系统论以美国大众传播社会学家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和梅尔文·德福勒等人为主要代表,在他们的《信息观念》(1974年)、《大众传播媒介效果的依赖模式》(1976年)论文中和《大众传播学诸论》(1989)一书中对媒介系统依赖论做过探讨。媒介系统依赖论认为,媒介系统是现代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人、群体、组织同其他社会系统和整个社会大系统之间联系的中介和桥梁。人们必须借助媒介与其他社会系统资源发生联系,完成资源、信息和能量等方面的交换,才能确保个人系统或组织系统的协调与稳定。媒介系统论强调受众对媒介的工具性依赖和内容性依赖(笔者认为,除了受众对媒介的工具性依赖和内容性依赖以外,受众在工具性依赖和内容性依赖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习惯、心理定势的依赖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媒介系统依赖论开启了媒介研究向媒介生态论研究方向的转变。媒介生态学以麦克卢汉、英尼斯、芒福德、尼尔·波兹曼等人为主要代表,主要强调媒介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社会子系统,这个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在共生与竞争中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随着社会与科技的不断进步而保持进化与发展。媒介生态学的研究主要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研究如对媒介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研究,媒介与受众关系的研究,而在微观层面的研究如对媒介信息生产与传播机制的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的研究,以及其他媒介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等等。
传播系统论是将传播领域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来做系统化的研究,马立新《传播系统论》是这方面较好的研究成果。他将传播研究分为7个具有一定内在逻辑关系的方面,即传播本质论、传播谱系论、传播主体论、传播信息论、传播符号论、传播环境论和传播互动论,并将一切社会传播现象分为“单向度传播、二向度传播和多向度传播”三大类,试图从一般系统论的视角对传播系统做自己系统化的梳理和建树。
技术系统论,主要以雅克·埃吕尔等人为代表,试图将技术的发展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子系统来考察。该理论运用现代系统论概念和理论阐释技术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历史发展和环境因素,认为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人类社会的种种变化,而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结果也使得技术的存在和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而有关技术系统的研究也经历了2个主要演进阶段,分别出现技术系统论的2种演进形态,即技术发展逻辑自主决定的技术系统论和社会建构因素影响的技术系统论。
知识系统论,以李喜先等人为代表,认为知识是一个与科学、技术、工程等社会子系统紧密相关的一个社会子系统,是意识化、符号化和机构化的信息系统。李喜先等学者积极利用一般系统论的理论和思想对科学系统、技术系统、工程系统、知识系统等社会的子系统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取得了受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在他们出版的《知识系统论》一书中,将知识系统分为三大部分,即知识生成论、知识本体论和知识价值论。知识生成论探究知识的产生、进化与发展,知识本体论探究知识的性质、结构、分类、分化、整合、传播与扩散等,而知识价值论从认识、伦理、美学、功利等方面论述知识对于社会的价值和贡献。正如查有梁所评论的:“《知识系统论》提出‘知识成为未来社会的中轴’。人类社会依次经历以‘道德’、‘权势’、‘资本’为中轴的社会,现将转向以‘智力或知识’为中轴的知识社会。高质量权力正转向知识,而知识将成为高质量权力的象征。我们的社会正在从知识社会迈向知识主义社会。提出:知识的真正革命性意义还在于,它具有无限的延伸性、共用性、共享性和公有性,只有构建以知识为支配力量的知识主义社会,才能高于、优于和胜过以资本为支配力量的资本主义社会或工业社会。”*查有梁.《知识系统论》:知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J].科学时报,2011-12-06(B4).知识是人类对于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长期打交道过程中所积累的认识经验,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阶梯,也是人自身生存与发展必备的精神食粮,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对知识继承、创新与传播的巨大社会需求正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和终极目标。
语言系统论,以索绪尔等人为代表,是使用系统论思想去考察语言系统的结构、规律与本质特征等内容。索绪尔等人认为,语言是一个由语源、语音、言语、语法等组成的开放系统,包括人与动物的各种语言具有普遍性,不同民族的语言具有某种共同的结构。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重点提出和分析了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系统性与任意性、句段关系与联想关系、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等概念和理论,指出“语言是形式,不是实质”,明确了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之间的本质区别,认为语言系统不仅是一个整体的相对独立的系统,而且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之间具有转换性,即人们可以借助不同的符号形式来表达同一的思想内容。
生命系统论,以米勒等人为代表,主要探究生命系统的结构、功能、行为、存在与发展等问题。米勒认为,生命系统是宇宙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生命系统层级之下,他定义了空间和时间、物质和能量、信息和熵、组织的层次以及物理和概念的因素,在生命系统之上,定义了生态系统、行星系统以及太阳系、星系,等等。”*JOUKO SEPPäNEN, (1998). SYSTEMS IDEOLOGY IN HUMAN AND SOCIAL SCIENCES. IN G. ALTMANN & W.A. KOCH (EDS.), SYSTEMS: NEW PARADIGMS FOR THE HUMAN SCIENCES.BERLIN: WALTER DE GRUYTER.p.198.1996年,帕雷特将生命系统定义为“开放的自组织系统,具有生命特性,并且能够与其环境互动。这通过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来实现。生命系统可以像一个单细胞那样简单,或者像一个超国家组织那样复杂,例如欧盟。不理会他们的复杂性,为了能够生存和超出一代之外继续其物种或类型的繁衍,他们都依赖于相同的20个基本子系统(或过程)。”*ELAINE PARENT, THE LIVING SYSTEMS THEORY OF JAMES GRIER MILLER, PRIMER PROJECT ISSS,1996.生命系统是宇宙自然系统中最高级的形式,包括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如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器官、细胞群组织和细胞等生命子系统。
宇宙系统论,以康德、拉普拉斯等人为主要代表,认为宇宙是一个超级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相对稳定性、相对独立性、开放性、过程性等特征。1755年,康德在《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一书中,根据万有引力原理提出了“微粒假说”。假说的主要内容是:“宇宙中散布着微粒状的弥漫物质,称为原始物质。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较大的微粒吸引较小的微粒,并逐渐聚集加速,结果在弥漫物质团的中心形成巨大的球体,即原始太阳。周围的微粒在向太阳这一引力中心垂直下落时,一部分因受到其他微粒的排斥而改变了方向,便斜着下落,从而绕太阳转动。最初,转动有不同的方向,后来有一个主导方向占了上风,便形成一扁平的旋转状星云。云状物质后又逐渐聚集成不同大小的团块,便形成行星。行星在引力和斥力共同作用下绕太阳旋转。”*百度百科.星云假说。1796年,拉普拉斯在《宇宙系统论》一书中提出一个星云假说,认为宇宙是由各种各样的子系统组成的,这些系统可主要划分为物理系统和生命系统两大类。
(二)全息论的产生与发展
全息论,又称为宇宙全息论或宇宙全息统一论,以王存臻、严春友为主要代表,是研究事物间所具的全息关系的特性和规律的学说。全息论的基本原理是:“从潜显信息总和上看,任一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宇宙全息统一论已更名为‘全息大统一论’,发展为‘一元宇宙全息论’。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是:宇宙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在宇宙整体中,各子系与系统、系统与宇宙之间全息对应,凡相互对应的部位较之非相互对应的部位在物质、结构、能量、信息、精神与功能等宇宙要素上相似程度较大。可以通俗地说,一切事物都具有时空四维全息性;同一个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事物发展的大过程与小过程、时间与空间,都存在着相互全息的对应关系;每一部分中都包含着其它部分,同时它又被包含在其它部分之中;物质普遍具有记忆性;全息是有差别的全息。全息论很好地解释了超距作用的原理与机制。全息论已成为极为重要的方法论。运用这一新的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百度百科.全息论.
全息论是探讨宇宙的整体与各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信息结构、信息量和信息关系问题。它认为,任一个部分中的显态信息与潜态信息之和等于宇宙整体的所有信息量。也就是说,宇宙中的子系统是宇宙大系统的缩影,而宇宙中的子系统的子系统又是该子系统的缩影。所有的子系统或孙系统在信息量和信息内容方面都与整个宇宙大系统的信息量与信息内容完全相等与相同。而某一子系统与另一类子系统,或者某一孙系统与另一类孙系统,他们的区别只是在于显态信息与潜态信息上量的与质的不同。譬如,人的一个细胞和整个宇宙的信息量相等与相同,任一动物的一个细胞也和整个宇宙的信息量相等与相同,但为什么人的细胞和该动物的细胞又是有差别的?譬如基因上的差别。这是因为,人的细胞与动物的细胞在显态信息和潜态信息上的信息量与信息内容有着一定程度差别。又譬如,同一植物所结出的花与果实是信息全息的,但是花是花,果实是果实,两者在形式上是不同的,之所以是如此,是因为花和果实虽然信息量与信息内容相同,但是他们显现出的信息和潜在的信息是有着差别的。
很多人可能会把信息论或信息系统论与全息论相混,但是这二者却是完全不同的理论和学说。信息论是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信源、信宿、信道、编码器、译码器等问题与现象的科学。尽管信息论研究范围极其广阔,但人们一般把它分成侠义信息论、一般信息论和广义信息论三种不同类型:侠义信息论是用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研究信息处理和通信的问题,旨在提高信息传输系统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一般信息论主要研究通信问题,包括噪声理论、信号滤波与预测、调制与信息处理等问题;而广义信息论不仅能包括侠义信息论与一般信息论的问题,而且包括心理学、语言学、神经心理学、语义学等所有与信息有关领域的问题。*百度百科.信息论.
全息论由我国学者创立,这得益于全息摄影技术、克隆技术等现代科技思想的进步、分形理论的产生,以及我国“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太极八卦等传统的“全息性”文化思想的影响。
全息摄影技术,是指一种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波的振幅和位相等全部信息的新型摄影技术,1947年由英国匈牙利裔物理学家盖伯发明,他1971年因此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60年作为一种较好的可用于干涉和衍射光源的激光的发明,使得全息摄影技术的实际应用取得了切实的进展。1962年苏联科学家尤里·丹尼苏克拍摄了第一张激光全息摄影照片。*DENISYUK, YURI N.ON THE REFLECTION OF OPTICAL PROPERTIES OF AN OBJECT IN A WAVE FIELD OF LIGHT SCATTERED BY IT.DOKLADY AKADEMII NAUK SSSR. 1962,144(6):1275-1278.此后,全息摄影技术不断得到迅速发展。“普通摄影是记录物体面上的光强分布,它不能记录物体反射光的位相信息,因而失去了立体感。全息摄影采用激光作为照明光源,并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另一束经被摄物的反射后再射向感光片。两束光在感光片上叠加产生干涉,感光底片上各点的感光程度不仅随强度也随两束光的位相关系而不同。所以全息摄影不仅记录了物体上的反光强度,也记录了位相信息。人眼直接去看这种感光的底片,只能看到像指纹一样的干涉条纹,但如果用激光去照射它,人眼透过底片就能看到原来被拍摄物体完全相同的三维立体像。一张全息摄影图片即使只剩下一小部分,依然可以重现全部景物。全息摄影可应用于工业上进行无损探伤、超声全息、全息显微镜、全息摄影存储器、全息电影和电视等许多方面。”*丹尼斯·加博尔与全息摄影术.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3550020100IQVW.HTML,2010-06-05.全息照片就像一扇窗户被打开时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窗外景物的形象,或者说,一张全息照片上实际上蕴含了无数的更小的从不同角度拍摄到的被摄对象的照片,或者说,全息照片上的每一个位点都记录和存储了整个被摄对象的全部形象信息,即使全息照片不幸被损坏,从剩余保存好的照片部分,也能看到被摄对象的整体形象。也因此,全息照片比普通照片立体感更强,形象更逼真,也更便于收藏。
克隆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生物进行无性繁殖的生物技术。1996年7月5日基因结构与供体完全相同的多利羊的出现,表明人类的无性繁殖的克隆技术取得了一个空前的突破。
分形理论,是指研究部分与整体以某种方式相似的形体的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以曼德尔布洛特为主要代表。分形理论既是一种几何学理论,又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是一种可以用于艺术创作的理论。它认为,事物的局部,无论是在结构、形态、功能、信息、变化、时间、空间等方面会表现出与整体的相似性,而空间维数的变化既可以是离散的,也可以是连续的。根据自相似的程度,分形分为有规分形和无规分形。有规分形是指具有数学模型描述意义上的分形,如三分康托集、KOCH曲线等,无规分形是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分形,如绵长的海岸线、起伏不平的山脉、粗糙的断面、变化多端的云朵、蜿蜒曲折的河流,等等。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分形热”以来,分形理论和思想已经成为一种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方法论。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惠勒说过,在过去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熵”是怎么回事,就不能说是科学上有教养的人;在将来,一个人如果不能熟悉分形,他就不能被认为是科学上的文化人。*长铗.分形——大自然的几何学[J],世界科幻博览,2007(2)。
此外,在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中,一直存在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易经、中医等思想,都与现代全息论具有共通之处,可以说是古典的全息论。譬如,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天是个大宇宙,人是个小宇宙,小宇宙是大宇宙的缩影,因此,人们必须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法则,*道德经·第25章.与道相契,与道合真。从天人合一思想中,必然推导出天人感应思想。天地是万物的母亲,人与天地万物属于同类,因此同类相聚,同气相求,同类相互感应。“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中庸·第24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文言. 道德经·第25章. 中庸·第24章. 周易·坤·文言. 墨子·法仪.“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墨子·法仪.等思想就是天人感应思想观念的体现。
易经是由阴阳符号、八卦符号、六十四卦符号、卦辞、爻辞、系辞等组成的能够模拟事物发展变化并捕捉其存在和变化信息的符号系统。这种符号系统,实际上认为,事物发展的某一时被捕捉的信息中包含有现在的、过去的和未来的发展与变化信息,从全息论的角度上讲,就是历史、现实与未来全息。历史的信息并没有消逝,而是以显态信息和潜态信息两种形式存在于现实当中。正因为宇宙事物发展变化的这一特性,使得人们才能够利用如易经这样的符号模拟系统来预测一些过去或即将发生的信息。我国儒家将易经列为“群经之首”,可见其蕴含的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
我国的中医理论,事实上就是典型的古代人体全息论。中医认为,人体的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存在有机统一的联系。中医的阴阳调和理论、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以及望闻切问、针灸、按摩、养生等理论与方法,都是建立在中医的本末全息对应关系的基础上。2009年3月,李兴广 、郭长青的《中医全息医学》的问世,表明我国医学研究者对我国中医的全息性现象和规律的揭示与阐述进入了比较系统化的阶段。该书主要介绍了中医全息诊疗理论与实用技术,如中医全息诊断、经络全息刮痧疗法、中医全息耳穴诊断治疗和中医全息足部诊疗法,其中中医全息诊断包括头诊、面诊、鼻诊、唇诊、人中诊、手诊、腹诊、脐诊及背俞穴诊等。
在包括上述科学技术发展和我国传统“全息型”文化的基础上,以张颖清、王存臻、严春友等人为主要代表的全息论者,开始了中国本土的现代全息论研究,并取得了不菲的研究成果。以下笔者按照时间顺序,对我国本土的现代全息论研究基本脉络做一系统的梳理。
如前所述,现代全息论的出现有着传统文化思想的原因,也有着现代科技进步的原因。传统文化思想上的原因是我国自古以来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相类等古典全息论思想,而现代科技进步的原因是全息摄影术的发现和克隆技术的发展。全息摄影术,让人们想到了全息照片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继而推论联想到宇宙中所有事物,特别是生物的整体与部分的全息性。而无性生殖克隆技术的发展,从实验科学方面验证了普通的细胞与生殖细胞的信息全息。这使得一些擅长于做更进一步观察和推论的研究者们在这一总的方向上取得更大的进展。1948年盖伯发明的全息照相术和理论,是一个很重要的现代意义上的全息性思考的启蒙,1960年激光技术的出现,使得全息照相术和理论走向了实际而广泛的运用。1971年,盖伯因其研究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使得全息照相术的思想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笔者搜索知网数据库和网络文献发现,1970年已经有介绍全息照片和激光的使用的文章。1974年3月申吾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刊物第1期上最先发表全息论方面的论文,其论文题目是《全息原理与生物全息》。该论文提到,葛力古斯(Greguss)等人在1967年提出了一个生物全息信息加工的模型。从这点来看,最早开始生物全息论方面的研究和思考的是国外的葛力古斯等人。该论文认为,“全息术是近年来取得的最重要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它的出现,不仅发展了信息储存、加工的新方法,在干涉计量学、显微放大、三维立体显示等方面有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对其他学科,包括生物学的研究,也有着重大的影响。”*申吾.全息原理与生物全息[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74(1).该论文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关于全息的定义,即“所谓全息,就是指包括振幅、波长、位相三者所携带的有关波动的全部信息。”并认为,所有生物系统的全息信息加工模式和全息摄像记录是相似的,即所有的生物系统接收周围环境的信息是立体性的、三维空间的全方位、全息式的接收。“人和动物的记忆象全息图一样,是分散存储的,而不象目前计算机那样,这个结论可以从Lashley等人的动物实验中获得。Lathley把动物与视觉有关的大脑皮质切除90多以上,动物仍然产生映象记忆。生物体中实现全息存储的物质是什么?近几年有人认为记忆是与RNA、DNA分子有关的。由于神经细胞兴奋的结果,细胞核的DNA分子的电场强度可以引起它最初的基本序列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将长时间保留在DNA的分子上,因此它实际上是长期记忆的存储信息的‘元件’。”*申吾.全息原理与生物全息[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74(1).由此可见,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全息照片的全息原理引出的对于生物的全息信息加工和处理模式的研究与关注开启了中国对于生物全息现象的广泛与深入研究。
197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郭爱克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第2期上发表了《神经全息加工原理的一般论据》。1980年,张颖清在《潜科学》第2期上发表了《生物全息律》一文。
1981年,张颖清在《自然杂志》第4期上发表《生物全息律》一文。同年3月2日,张颖清在《自然辩证法通讯》第1期上发表了《生物全息现象》一文,文中指出他早在1973年就发现了一个新的微针系统——第二掌骨侧,这里的穴位对应着人整体上的某部位,后来他经过对很多人的测试,又发现人体的任一个节肢(指的是指骨、掌骨、尺骨、肱骨、跖骨、趾骨、胫骨、股骨)都是这样的微针系统。医师可以根据这些穴位上是否有压痛点来判断整个人体哪个部位有病症,并可通过对压痛感比较明显的穴位进行按摩或针刺来质料人体上对应部位的疾病。我国传统的针灸疗法实际上遵从的就是这样的普遍联系的原理。同年5月1日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孟庆云在《医学与哲学》第4期上发表了《祖国医学对生物全息现象的论述与现代系统论》,同年的12月31日秦箴在《陕西中医》S1期上发表了与张颖清《生物全息现象》相同题名的论文——《生物全息现象》以及《针刺是信息疗法》等论文。可以说,张颖清等人对全息现象和规律的研究激发了更多学者对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关注和参与。
1982年,叶眺新在《潜科学》第3期发表了《自然全息律》,同年8月29日,朱文锋在《上海中医药杂志》第8期上发表了《中医学所揭示的“生物全息律”》。在同一期《上海中医药杂志》上张颖清发表了《生物全息律简介》,开始不断将自己发现的全息现象和规律的研究成果发表出来。生物全息律认为,生物体中相对独立的部分,如同全息照片的每一个位点都有一副被摄对象的形象信息一样,包含了整个生物体的病理、生理、生化、遗传、形态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例如,利用克隆技术理论上可以将羊身上的任何一个细胞克隆出一个与该羊具有完全相同基因信息的个体。张颖清的生物全息论中还提出了一个全息胚学说,该学说是用泛胚观点说明生物全息现象、生物全息规律的科学假说。
无独有偶,1982年,分形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学者曼德尔布洛特出版了著名专著《大自然的分形几何学》(该书1998年12月由陈守吉、凌复华翻译,并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同年,我国学者张颖清也出版了自己的著作《生物体结构的三定律》。这两部著作异曲同工,都对自然界的部分全息现象与规律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1982年,张颖清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生物体结构的三定律》一书。该书对穴位和经络的实质、遗传势等内容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生物全息律、生物衍生律、生物经纬律三大定律,以及生物体成长变化的广义中心法则与广义逆中心法则。所谓生物全息律是指生物体的任一相对独立的部分的每一位点的化学组成相对于这一部分的其他位点,都和整体上的其所对应部位的化学组成相似程度较大。这些位点在这一相对独立部分的分布规律与其所对应的部位在整体的分布规律相通,且彼此之间有着对应与感应关系,等等。所谓生物衍生律是指由某部位衍生出的部分上的穴位总是和该部位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所谓生物经纬律是指生物体的任一相对独立的部分,平行于生长轴线的同一经线或垂直于生长轴线的平面上的同一纬线路上的各点相对于其他经线或纬线上的各点,化学组成相似程度较大。所谓中心法则,是指生物体机能的一部分的化学组成的变化,必然要在仍然存留的没有改变的部分的作用下使已经改变的这一部分恢复原状。这是生物机体进行整体作用以维持各个部分的稳定。所谓广义逆中心法则,是指当生物机体的一些部分的化学组成发生改变时,就必然会使得其他与之对应的部位也发生化学组成的相应改变,以使整个机体服从生物全息律。*张颖清.生物体结构的三定律[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张颖清《生物体结构的三定律》的出版,奠定了其在生物全息科学研究方面的“带头人”的地位。
1983年,王兆强在《潜科学杂志》第2期发表了《试论广义全息》。这是目前为止笔者发现的首次提出广义全息论点的学者。对广义全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和理解。王兆强的理解是:类似于全息照片的这种现象,一般被称为全息现象。他所谓的广义全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涵:(1)系统的部分与整体具有相似性。(2)系统与系统之间具有相似性。(3)全息现象在空间上表现为结构全息,在时间上表现为过程全息。例如,生物的个体胚胎重演着祖先进化的主要过程。(4)信息不全。全息的“全”是一种特定的“全”,全息并非绝对一致和完全的“一一对应”。“重演”不是绝对的简单重复,而是简要的带有差异的重演。“全息”显示了事物的相似性,而事物之间的差异更具有绝对性。*王兆强.广义全息与信息不全——《兼与〈宇宙全息统一论〉作者商榷》[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9(6).这种对广义全息的理解和王存臻、严春友等人是有差别的,王兆强的理解的广义全息是相对的,而王存臻和严春友的理解却是绝对的。因为绝对化的理解,所以王、严二人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1983年6月30日,张颖清在《上海中医药杂志》第6期上发表了《穴位分布的全息律及其临床应用》。此文的发表推动了全息论在临床医学和保健医疗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1984年,王身立在《自然信息》第1期发表了《广义全息论》一文。3月1日,彭文发在《中国棉花》第2期上发表了《棉花叶形与铃形的生物全息》,同年的4月30日,朱锺景、钱其昌、韩福根三人合作在《心理科学通讯》第2期上发表了《略谈记忆的全息摄影学说》。同年5月,叶永在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上发表了《生物全息律与辩证法》。
1985年,李进保在《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期上发表《论古植物形态结构的全息性》, 宋为民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期上发表《生物全息律及其在祖国医学中的体现》,王存臻、严春友在《自然信息》第2期上发表《宇宙全息论》一文,张颖清在《潜科学》第5期发表《生物全息学说和全息生物学》。同年10月,张颖清主编有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息生物学研究》论文集,张颖清在论文集里撰写有《全息生物学概论》,吕国欣在论文集里撰写了《关于全息论的探讨》一文。
1986年,肖效武在《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第1期上发表了《全息生物学与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同年,严春友、王存臻在《现代哲学》第4期上发表了《精神全息论》,叶峻在《社会科学研究》第6期上发表了《从生物全息律到辩证全息观》,刘宗超在11月1日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天地生相互关系讨论会上发表了《宏观螺旋全息律》。张颖清在《百科知识》第10期发表了《诞生在中国的新学科——全息生物学》一文。1986年学者们的研究走向一个精神的和哲学的层次,说明全息科学方面的研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87年,王存臻、严春友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发表《宇宙全息重演律》,严春友、王存臻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发表《精神全息重演律》,田里在《绥化学院学报》第3期上发表了《生物全息律·全息思维方式·世界可知论》,张颖清在《山东中医学院学报》第11期发表了《生物全息律、全息胚学说与穴位经络的实质》一文。1987年王存臻、严春友二人有关宇宙全息论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开拓意义的研究,他们直接将全息性和全息律广泛地应用于整个宇宙中的一切事物,认为宇宙中所有的事物都是全息的,即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有整个宇宙中的一切信息,就如同人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信息一样。这种具有标新立异性的研究结论,自然而然会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和争论。但正如归纳法和演绎法都有天然的局限性一样,要想观点对立的双方彼此都拿出压倒性的证据,显然是一个目前、甚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解决的难题。
1987年,张颖清出版专著《生物全息律诊疗法》。人体生物全息诊疗法是张颖清以我国传统的经络学说和他本人先前提出的生物全息律为理论依据,创立的一种全息性穴位按摩或针灸疗法。生物全息诊疗法认为,人体有8个主要的部位分布着反映全身状况的全息穴位群,这8个部位分别是头部、躯干部、上臂、前臂、手部、大腿部、小腿部和足部。在这8个部位的每一部位都具有连通头、颈、上肢、心、肺、肝、胃、十二指肠、肾、腰、下腹、腿、足12个区域的穴位。通过对这些相关穴位的按压、观察或按摩、针灸等刺激,就可以达到诊疗的效果。譬如,在临床上足部按摩就是根据这些区域的精确位置来诊断疾病和治病保健的。实际上,舌诊、手诊、脉诊、耳针等疗法都是生物全息诊疗法的具体运用。在张颖清生物全息方面的学说发表以后,有很多的研究者开始对全息现象予以更多的关注,有的直接将张颖清的理论学说应用于临床应用与实践当中,如杨吉秀在《齐鲁医学杂志》 1992年第1期发表了《生物全息诊疗法的临床应用》,论文提到他们应用生物全息诊疗法诊断各种疾病365例,准确率为95.3%。治疗各种疾病244例,治愈率为56%,有效率为98.4%。章如新在《中医药研究》 1992年第5期发表了《生物全息疗法治疗晕动病的体会》,来谈论自己临床应用与实践的心得和经验。他认为,全息生物医学是近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门介于祖国医学和现代生物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全息生理学、全息病理学、全息诊断学和全息治疗学等,而生物全息诊疗法则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快速、高效、低成本等特点。朱喜章、王杰林、管庆海、夏建平在《世界科学》 1993年第2期上发表了自己的临床应用研究成果——《生物全息疗法临床应用1万例》 ,他们指出,通过采用张氏生物全息疗法治疗疾病166种,一万余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0000例中,治愈5386例,占54%;显效2183例,占22%;好转1278例,占13%;无效1153例,占11%,总有效率为89.5%,等等。
在1987年出版的《生物全息诊疗法》著作中张颖清首次对全息胚学说进行正式阐述。该学说认为,生物体的任何体细胞都具有与原初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受精卵或(无性生殖过程中的)起始细胞相同的基因结构和功能。原初的受精卵或起始细胞如同天热的培养基那样,是生物体各个组成部分得以形成的基础、“种子”或“胚胎”,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生物体的缩影。因为任何一种生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胚胎或种子的性质,所以只要具备一定足够的条件,生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就能发育成为一个新的生物体。克隆技术或植物的培育技术都是基于这同样的原理和机制。生物的细胞作为一个全息胚,具有胚胎性、发育性、镶嵌性、滞育性、重演性等全息性特征。使用生物全息律和全息胚学说可以对传统的中医经络现象和学说做出解释,也可以对疾病的本质和治疗等提出新的看法。根据全息胚学说,一个生物体是由若干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具有不同特化程度的全息胚组成。如同森林是由一个个树木组成一样,无数个同类的小个体“编织”或“联系”成为一个大个体。张颖清等人对生物全息律、生物全息诊疗法等全息科学方面的研究,以及王存臻、严春友等人有关宇宙全息统一论的研究,推动了全息科学在国内的繁荣和发展。
1988年,张颖清在《大自然探索》第1期发表了《全息胚学说与全息生物学》。王存臻、严春友在《理论学刊》第1期发表了《宇宙全息论的哲学意义》,该文从哲学高度对宇宙全息论提出的作用和意义做了审视和评价。该文强调指出,宇宙全息论基本原理的基本命题是:部分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例如,生物体的任一细胞包含着该生物体的全部信息,广播电台发出的电波的每一个位点都含有电波源发出的全部信息,同理,宇宙也是一个巨大的电磁场,宇宙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包含着宇宙的所有信息。即宇宙的每个部分都与宇宙整体全息,而部分与部分之间也彼此全息。
1988年,在宇宙全息论方面或说全息论研究方面的重要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宇宙全息统一论》问世了。该书作者是王存臻和严春友,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1992、1995、1998年分别得到重印,可见该书当年的火爆。如果说张颖清在生物全息科学研究方面是出类拔萃的,那么王存臻和严春友则是宇宙全息科学建树方面的佼佼者。宇宙全息论的出现,给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医学、农学、文学、语言学、哲学、经济学、心理学等众多的学科领域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此产生了众多的交叉或分支研究领域,如全息光学、全息语言学、文化全息学、全息精神学、生物全息学,等等。还有很多的学者都做了有关交叉科学方面的探究,如期刊全息论、情报全息论,等等。同年,刘长允在《理论学刊》第6期上发表了《〈周易〉与宇宙全息统一论》,探讨我国传统的经典《易经》中的全息规律。
1989年,张颖清在《自然杂志》第1期发表了《全息胚与全息胚学说》,还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全息生物学(上册)》。王兆强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第6期上发表了《广义全息与全息不全——兼与〈宇宙全息统一论〉作者商榷》,此文是作者在阅读了王存臻和严春友二人合著的《宇宙全息统一论》之后,发现二人书中的广义全息论观点是“绝对广义全息”观的理论,这否定了其在1983年在《潜科学杂志》第2期上发表的《试论广义全息》中的“相对广义全息”观的观点。绝对广义全息认为宇宙中所有的事物中蕴含的所有信息的内容及其质和量的总和是完全一样的,即信息守恒。既然各个事物的信息是全宇宙中的所有信息,为什么各个事物却表现出不是完全“同质”,而是有着诸多的差别?绝对广义全息认为,这是由于不同的事物尽管“绝对全息”,但信息有显态信息和潜态信息两种方式,由于不同事物表现出的显态信息有多少和程度上的差别,所以各个事物就出现了千差万别。他们认为,事物的统一,是信息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有机统一。显然,相信广义全息但“全息不全”的“相对广义全息”观的王兆强是不能苟同的。他所有的反驳和论证在他的《广义全息与全息不全——兼与〈宇宙全息统一论〉作者商榷》中都有详细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1990年,T.T.Ang、史宇广主编了《第一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新加坡会议),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1年,张颖清在《中国农学通报》第5期发表了《全息胚定域选种法》,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杨天权在《辽宁中医杂志》第5期发表了《全息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叶眺新在《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上发表了《全息胚是一种生物谐振子》。严春友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精神之谜——全息精神学》,同年,在山东人民出版社严春友、严春宝出版了《文化全息论》,台震林等出版了《宇宙全息统一论与传统文化》、《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现代科学》。张颖清在青岛出版社出版了《新生物观》。学者们试图将宇宙全息论的理论应用于文化全息论等各个分支学科中。
1992,张颖清在青岛出版社出版了《全息胚及其医学应用》,还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主编的《第二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奥斯陆会议)。
1993年,长春中医学院的焦敬君、许永贵在《新中医》第5期发表《全息论思想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及影响》,陈少宗在《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第11期上发表了《论穴位分布全息律的科学价值》。王贵学等主编了《全息迷宫探奇——应用全息研究新进展》,由万国学术出版社出版;严春友等主编了《宇宙全息之谜——全息理论及其应用》,由万国学术出版社出版;王贵学、刘伯彬主编了《宇宙全息探索——全国第二届宇宙全息统一论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由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三本著作与1991年台震林等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宇宙全息统一论与传统文化》和《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现代科学》2本著作,都属于王存臻和严春友在1991—1993年间主编的《宇宙全息统一论研究与应用丛书》范畴。
1994年,叶眺新在《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1期独立发表了《关于生命复杂系统的一些思考》,在《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期独立发表了《全息生物学与复杂性》,在《医学与哲学》第6期上独立发表了《生物全息律是客观规律——与〈全息生物学质疑〉作者商榷》,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期上与陆丙甫合作发表了《语言学和生物全息律》。
1995年,周慕瀛在《医学与哲学》第8期上发表了《生物全息律殊难回天——答叶永在先生》,孟庆云在《中国中础医学杂志》第2期发表了《至道在微——《黄帝内经》的全息观》。
1996年,张颖清等主编了《第三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洛杉矶会议),由青岛出版社出版。杨学锋、王吉华在《德州学院学报》第4期发表了《全息胚学说与现代分形理论的比较研究》。
1998年,王存臻、严春友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宇宙统一科学》。
2000年,张勇在《科学中国人》第7期发表了《中医理论的全息观》。
2001年,三峡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董奇希在《中国自然医学杂志》第3期发表了《针刺全息穴位诊疗法》。
2002年,钱冠连在《外语研究》第2期发表了《何为语言全息论?》,王义才在《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发表了《生物全息律与恶性肿瘤全息效应假说》。
2007年,严春友在《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上发表了《宇宙统一于信息——答施启良先生》。
2008年,湖北中医学院的杨化冰、徐丹林在《湖北中医杂志》第2期发表了《浅析中医诊法中的生物全息论思想》,严春友在《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第12期上发表了《全息哲学引论》。
2009年,陈全献在《文教资料》 第1期发表了《语言全息论的哲学思考》。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的陈志渊、陈家旭、薛飞飞在《中华中医药杂志》第1期发表了《从全息论看中医传统民间脉法》,同年8月1日孟庆云在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人类健康理念国际论坛、第四届国际医史学大会、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2届2次学术年会上发表了《人身应同天地纪——中医学小宇宙观及全息观的形成与发展》。
2010年,吴一飞、倪士峰等人在《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第10期发表了《生物全息理论研究概况》。
2011年,许希迎、齐向华在《四川中医》第12期上发表了《全息理论在中医脉诊中的体现》。
2012年,温兴韬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第10期发表了《生物全息论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反证》。
2013年,成都中医药大学的黄海花完成了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心主神明”中全息思想的研究与分析》。
2014年,黄交军在《毕节学院学报》第1期发表了《汉字文化学视野下中国先民的三才全息意识解读》。王洪亮、绪可望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发表了《全息论视角下的语言研究》。杨萍在《经营管理者》第4期发表了《财政法与财政法学性质和地位及财政法学体系——以宇宙全息统一论为视角》。刘峰在《亚太传统医药》第16期发表了《中医望诊中全息理论的应用》,宫素红在《中国实用医药》第26期上发表了《全息按摩疗法治疗肺癌化疗性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等等。
以上笔者尽量按照时间顺序对全息论研究在我国的主要进展进行了梳理。从以上梳理可知,现代有关全息现象与规律的研究首先发端于全息摄影技术带来的思想启迪。全息摄影技术理念让人们对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产生了丰富的联想。此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关分形理论的研究和张颖清生物全息论的研究激发了我国众多领域的学者,特别是中医学、哲学、生物学、临床应用学等领域学者对自己所在的专业研究领域的全息现象与规律进行拓展式的研究与应用。如果说张颖清有关生物全息论的研究掀起了我国现代全息论研究方面的第一个高潮,那么20世纪80年代末王存臻和严春友有关宇宙全息论或说普通全息论的研究则掀起了有关全息方面研究的第二个高潮。这个高潮表现在该理论大大地激发了人们将宇宙全息论的一些定律自觉地应用到自己所在学科的研究中去,并引起了一些学者对该理论的某些观点的批评和质疑,以及普通民众对于宇宙奥秘的探究与思考。
二、系统论与全息论的主要意涵
(一)系统论的主要意涵
我们知道,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集合体。系统论就是对系统现象与规律进行研究的科学。一般地讲,现代系统论具有以下一些主要观点或意涵:
1.系统的整体性和要素性
系统内的各个要素之间必须服从系统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只有这样,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性质才能保持相对的稳定和正常发展。所谓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就是指不同要素和组成部分的组合、充分协调和合作,能够表现出各个要素独自难以具备的功能和优势。
系统除了具有整体性,还具有要素性。一个系统不仅包含着该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而且是更大系统中的组成要素。譬如,人自身就是一个由不同要素组成的系统,但人又属于整个社会系统或整个自然界系统的组成要素。系统的整体会影响部分,反过来系统的部分也会影响整体,以及其他部分。譬如,人体内某一部分发生不好的变化,也会影响周围其余的部分,以及整个人体系统发生一定的改变。
2.结构性和功能性
结构性和功能性是紧密联系的一对概念。结构决定着功能,功能反过来也制约着结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但因为结构不同,却功能不同。又例如,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因为结构不同所以功能也不同。同样地,一个社会系统要实现一定的功能,就必须对社会系统的结构进行相应的设计和建立。对于结构相同的系统来说,要素不同,功能也会不同。因此,要素、结构和功能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3.相关性与适应性
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密切相关,同时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的环境之间存在着时时刻刻的全方位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关系。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作用,而系统除了作用于外在环境以外,更多的是要通过自身的反馈系统不断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变化。前者即系统的相关性,后者则是系统的适应性。
4.复杂性、必然性和随机性
系统的行为变化具有复杂性、必然性和随机性。系统内部不仅有不同层次的小系统和各种可能的组成要素,其组成具有复杂性,而且因为要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系统的行为和状态变化,又具有复杂性和随机性。同时,因为所有的系统必须遵循宇宙运动的普遍规律和质的规定性,系统一旦产生或建立,其发展又具有必然性。可以说,所有系统的发展都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有机统一,或者随机性与必然性的有机统一。
5.方向性和目标性
任何系统都有自己的方向性。按照目前的宇宙大爆炸学说,我们所在的宇宙在开始产生到如今都处于膨胀中,因此我们的星系应该是向远离宇宙中心的方向运动,而同时我们的太阳系和地球以及地球生物的进化都有自己的方向。但对于具有最高生命精神的人类社会来讲,不仅各个社会系统具有发展的方向性,而且具有目标性。
包括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理论、系统论在内的系统科学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分析、结构—功能分析、相关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已经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二)全息论的主要意涵
全息论包括生物全息论、宇宙全息统一论、语言全息论、文化全息论等各种有关全息的学说。因为宇宙全息统一论是在借鉴和学习全息摄影技术理论、分形理论和生物全息论等理论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而成的主张宇宙中的所有事物或所有系统都是绝对全息的,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广义全息论观点,所以这里主要以王存臻和严春友提出的宇宙全息统一论的观点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如前些部分所述,王兆强等人对绝对广义全息论持有异议,故也会在相应地方做出辨别。
王存臻和严春友的宇宙全息论是一种绝对主义的广义全息论,这种绝对主义的广义全息论,受到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和中医经络学说的影响、地理分形理论和全息摄影技术的启发、张颖清生物全息论的启迪,以及此前其他学者有关思想的发酵。一个受精卵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育成一个胚胎,一个胚胎可以发育为一个成体。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将无性生殖的普通细胞发育成一个成体。那么,整个宇宙有没有这样的原始宇宙细胞、胚胎或奇点呢?如果有的话,当这个宇宙细胞的环境具备一定的适宜的条件,那么这个宇宙细胞不就会自我发育成一个有着众多星系、星球、星尘的成体宇宙吗?并且,这个细胞的发育和成长,是按照内部的基因程序周而复始地启动、运行和关闭,永无休止,从而有了成体宇宙以及成体宇宙中的“五脏六腑”、“头颈四肢”的诞生、发展和灭亡,以及再诞生、再发展与再灭亡。显而易见,按照王存臻和严春友的观点,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是绝对肯定的。
根据王存臻和严春友有关宇宙全息统一论的观点,总的来说,宇宙全息统一论的基本原理是:宇宙的整体与宇宙的任一相对独立的部分完全全息,整体中包含着所有部分的信息,部分也拥有整体的全部信息。任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在信息的总和上彼此相等,都等于宇宙中所有的信息量。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中的物质结构、功能在不同层次间相互同构,相互对应,相互感应,全方位对称与全息。在物质、结构、能量、信息、精神与功能等宇宙要素上,凡相互对应的部位比非相互对应的部位相似程度要大。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时空全息,物质与精神全息,过程全息。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具有同质性。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差异主要是显态信息和潜态信息表现程度上的差异导致的。我国许多成语中都有全息理论原理的影子,如窥斑见豹、见微知著、天人感应、一叶知秋,等等。全息大统一论强调事物的全息整体性。这种全息整体观与系统论的整体观有着质的区别。“系统论虽然强调整体性,但它割裂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的有机联系,片面强调整体的整体性,而忽视了部分的整体性。全息整体观则彻底将二者统一起来。全息论很好地解释了超距作用的原理与机制。”*刘明易.全息论.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81033C0101CI53.HTML.
具体而言,宇宙全息统一论主要包含以下基本观点或原理:
1.宇宙同源
王存臻和严春友的宇宙全息统一学说,认为宇宙所有的物质和精神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他们称之为宇宙起源或宇宙原始的“全息包”。这个“全息包”的概念是受到张颖清提出的“全息胚”概念的启发而改进命名的。如同生物有个种子和受精卵那样的全息胚遇到适宜的生命条件就能生长发育一样,我们的成体宇宙也有个像植物种子或动物受精卵这样类似功能和性质的“全息包”,这个全息包遇到适宜的演化条件就会生长绽放。因为种子或受精卵的成长发育离不开外在的环境提供物质、能量和信息等资源的交换,所以这个宇宙原始的“全息包”也不可能是唯一仅有的,也就是说,假如我们所在的成体宇宙起源于一个原始的“全息包”,或我们又可称之为“宇宙种子”,那么除了这个“宇宙种子”,也一定还会有其他的宇宙种子。也等于说,我们所在的总宇宙其实是有众多的“多元宇宙”组成的。
宇宙全息统一论的上述观点似乎能够解答目前已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红移现象、氦丰度等科学证据支持的宇宙大爆炸学说难以回答的问题。譬如,宇宙大爆炸学说认为,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的大爆炸。大爆炸之后时间、空间等都产生了,经过一百多亿年的演化,逐渐形成了今天星系浩瀚的宇宙。那么,这个大爆炸学说无法解释宇宙的这个奇点为什么会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状态下发生爆炸这个问题。
还有,根据全息包的逻辑推论,我们宇宙起源的这个全息包,应该不是唯一仅有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宇宙是众多宇宙中的一个而已。而这一点也与目前的“多元宇宙学说”相一致。2005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理论物理学家劳拉·莫希尼·霍夫顿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理查德·霍尔曼教授预测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不规则分布由来自其他宇宙的引力拖拽导致。在对普朗克望远镜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之后,莫希尼·霍夫顿认为她的假设已经得到证明。根据她的研究发现,人类所在的宇宙之外还存在数量无限的其他宇宙。莫希尼·霍夫顿说:‘这种不规则分布由其他宇宙拖拽大爆炸时形成的我们的宇宙所致。这是我们得出的第一个坚实证据,证明其他宇宙存在。’”*科学家首次发现坚实证据证明多元宇宙存在.http://tech.sina.com.cn/d/2013-05-22/09258365883.shtml.
当今物理学界还存在一种用以解释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这四种宇宙基本力的统一性的理论,即弦理论。弦理论认为,宇宙中的基本粒子都是由线形的弦构成,当弦处于不同的振动态时,就表征出不同的粒子,具有不同的振动能量时,就对应着不同粒子的能量,这样我们的宇宙中就产生了电子、中微子、夸克等粒子形态以及以这些微粒子为基础而形成的中观与宏观世界。这正如朱清时院士曾经说过的:“如果把宇宙看作是由宇宙弦组成的大海,那么基本粒子就像是水中的泡沫,它们不断在产生,也不断在湮灭。我们现实的物质世界,其实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壮丽的交响乐。”*朱清时.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2/120216.HTML.
万物同源,万物同理。从逻辑上说,我们的身心要持续发展,其身体细胞的各个部分必然和整体都是协调一致的,都是有机统一的,而要确保这种有机统一性,来源的同一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必然同源,我们宇宙也必然与其他的多元宇宙同源。只有遵循同源同一的物理定律,我们的宇宙才能得到有规律的有周期的演化和发展。
2.宇宙同构
同源必同构。宇宙同构必然是宇宙同源的逻辑推演。宇宙全息统一论认为,宇宙全息同构,不仅时间全息同构、空间全息同构、物质全息同构、精神全息同构,而且时空全息同构、物质与精神全息同构,一切的一切都全息同构。还有的学者详细地研究了语言全息同构现象,提出语言与宇宙同构的观点,等等。多宇宙论的学者也曾经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宇宙之外可能有一个星系与银河系具有非常显著的相似之处,还有一颗也与我们的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在这颗恒星周围存在着八大行星,其中第三颗行星与我们的地球非常相似,这颗行星上同样也存在着高等直立智慧生物,其中有一个生物和您非常相似,过着同样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此时此刻,他与您一样,也正在阅读这篇文章正文第一段的最后一行。”*百度百科.多宇宙论.
宇宙同构学说也得到了一些科学的证据或观点的支持。譬如,同一类生物具有相似或相同的结构与功能。无论是黄种人、白种人还是黑种人,都具有相似或相同的结构。即使是就人本身而言,人体内的各个细胞结构都是相似的,基因信息也是相同的。这正如生物全息论的观点,“生物体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的模式上与整体相同,是整体的成比例的缩小。并且,在每相联接的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化学组成相似程度最大的那两个端点——相同的两极,总是处于相隔最远。”*许培扬.全息生物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HTTP://BLOG.SCIENCENET.CN/FORUM.PHP/BLOG-280034-889098.HTML,2015-5-10.
宇宙同构定律,也得到了宏观宇宙和微观宇宙的证据支持。我们的银河系绕着更大的宇宙中心公转,自身也在自转;我们的太阳系绕着银河系中心公转,自身也在自转;地球绕着太阳公转,自身也在自转,那么微观世界的电子如何运动呢?科学家证实,电子仍然像银河系、太阳、地球那样既公转也自转,并且电子是永远地以固定不变的速率旋转,被称为“内禀自旋”。其他所有的基本粒子也都有与电子相同的自旋。“每一种粒子的所有成员都是相同的,我们不可能把两个电子或者中微子区别开来。而不同种类的粒子则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主要区别就在于它们的质量、电荷以及内禀自旋都各不相同。这些基本粒子性质各不相同的原因是什么?它们为什么在不停地自旋?这些不同的粒子还能不能找到更深层的、统一的内部结构?这些问题长期以来都在困绕着科学家们。”*超弦理论的简述——宇宙空间有更多维存在.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C9C4BE0102DSB1.HTML,2011-08-25.也许,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波色子规律及特征的发现,将会解答这些困扰人心的问题。我们知道,宏观世界是建立在微观世界的基础上的,所以,与其说是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及特征与宏观世界的相似,不如说是宏观世界是微观世界的放大。
进入现代以来,寻找外星生命成了人们好奇的问题。外星人长得什么样子?他们会与地球人类有巨大不同吗?如果宇宙同构没错的话,这种问题的答案就是:完全可能相同或相似。2013年美国《连线》杂志报道说:“宇宙中生命积木间的关联可能比原先设想得更为紧密,人类与外星人可能有着一样的基因结构。这一模式是在陨星、深海热水孔以及对地球早期情况进行模拟中形成的氨基酸中发现的,看起来它符合热力学的基本原理,适合已知的整个宇宙。来自安大略省汉密尔顿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拉尔夫·普德里兹表示,‘这可能显示宇宙中的首个遗传密码的结构是一样的。’确切地说,就是都有20种氨基酸,这正是组合形成蛋白质的复杂分子,而蛋白质又再能组成核酸,从中完成最简单的自我复制过程。”*美科学家:人类与外星人基因结构可能相同.HTTP://WWW.KEJIXUN.COM/ARTICLE/201304/5909.HTML,2013-04-02.
3.宇宙全息
宇宙同源,同构,也全息。根据宇宙全息统一论,宇宙全息表现在各个方面和部分,例如物质—精神全息、主体—客体全息、时间—空间全息,等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学者张颖清在研究大量生物现象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息胚学说,并以全息胚学说为基础创立了全息生物学。全息胚学说认为,一个生物体是由多重的全息胚组成的,整体是发育程度最高的全息胚,而细胞是发育程度最低的全息胚。张颖清将全息定义为“生物体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的模式上与整体相同,是整体的成比例的缩小。”而无独有偶,分形理论的创立人曼德尔布洛特将分形定义为“组成部分与整体以某种方式相似的形”。*孙博文.分形理论与全息论之比较[A].李后强,张国祺,汪富泉等.分形理论的哲学发轫[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他们都发现了各自研究对象的整体与部分全息同构的规律。随后这种全息理论被推演到广义全息的范畴,全息概念也被定义为“部分包含系统整体的信息”。
宇宙全息统一论概念中的全息与信息概念,是最广泛意义上的或哲学意义上的全息与信息概念。具体而言,宇宙全息具有以下主要含义:
第一,部分与整体全息。部分是较小的全息包,整体是较大的全息包,它们是子包与母包的关系。子包是母包的缩影,母包是子包的放大。譬如,人体内的任何一个细胞含有人这个整体的基因信息和全部信息。否则,人体很难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第二,时间、空间、过程全息。首先是时间全息。时间的每一刻都包含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信息。这也是我国传统易学进行预测应用的理论依据之一。其次是空间全息。空间上的每一个位点都包含着其他位点及整个宇宙的全部信息。再次是过程全息。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任一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包含着过去事件以及未来事件的全部信息,刑侦技术就是利用犯罪过程中的蛛丝马迹或事件痕迹进行推理断案的,这其实正是过程全息的实际应用。正是因为时间全息、空间全息、过程全息,所以我们的社会现实与历史传统也是全息的。
第三,个体与类全息。个体与类的关系,实质上也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或说子系统与母系统的关系。
第四,物质与精神全息。
物质决定精神,还是精神决定物质,长期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判分标准。但物质和精神能否高度统一,即物质与精神密不可分,就如同光的波粒二象性一样,光既是粒子,又是磁场波。按照宇宙全息统一论的观点,我们所处的宇宙的原始全息包中本身就包含有物质与精神的信息,并且物质与精神全息。即这个原始全息包具有物质性与精神性二象性。如果宇宙全息包本身就没有精神性,那么就像一个电脑上没有安装某个程序也根本不会有该程序的开始与运行一样。萝卜的种子因为有了萝卜的原始信息,所以才会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发育成萝卜成体,而不会发育成西红柿成体。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我们的人体更是肉体和精神的统一体。当然,不同事物的精神性如同物质的构造一样也是有层次性和等级性的,譬如,动物的精神层次就比人类的精神性要低很多。
4.宇宙整体性
宇宙是一张巨大磁场能量网,诞生于其中的所有事物脱离不了这个巨大能量网的作用和影响。而每个相对独立的事物是个能量体,每个能量体都在这个宇宙大网中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影响。因为有了宇宙间的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等基本力的作用,宇宙间的万物,才能够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运动和存在的秩序。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这些基本力是普遍作用的力,所以我们的宇宙万物才会浑然一体,彼此相互牵扯又相互依赖,成为绝妙的对立统一体。又因为所有的事物都同源同构,因此,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都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
5.宇宙感应
根据弦理论,所有宇宙中的基本粒子以及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宇宙万物都是处于振动态中。如果振动的频率接近或相同,就会产生共振共鸣现象。牵一发而动全身,宇宙中任何一个事物的振动都会波及到所有宇宙中的物体身上,这是因为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各个部分与整体是息息相关的关系。这个能量大网,和蜘蛛网一样,摇动了其中任何一股网线,都会摇动网中其余各个部分。特别是对于那些振动频率接近和相同的物体来说,它们之间的距离越近,就越容易相互感应。可以说,凡是相互对应、振动频率相同或相近部分,不仅相互感应,而且彼此相似程度也较大。人体、动物、植物乃至宇宙中所有的非生命物体都可能有自己的经络和穴位,事实上这些经络和穴位也就是与其他对应部分的感应区,针刺或按摩这些感应区,就会激发对应部分的能量振动而产生治疗的效果。
6.宇宙重演
宇宙的发展是永远进化的,还是也有可能前进到一定程度会回转到宇宙产生的原点?目前,关于宇宙未来命运的猜测,主要有3类观点:第一种是宇宙会无限地膨胀下去,直到所有的星系、物体解体,重新化为虚空,而某一时候虚空又会震荡出新的宇宙来,重新演化;第二种是宇宙膨胀到一定程度因为宇宙中心引力大于离心力的缘故,而宇宙星系又被拉回到宇宙的原点,之后有可能会再爆炸再演化;第三种就是宇宙全息统一论的观点,宇宙起源于宇宙的原始全息包或宇宙种子。就像植物的种子在长成成体后又会结出更多的种子一样,只要遇到适宜的条件这个宇宙种子便会发芽、长大、衰老和死亡,之后又变回成宇宙的原始全息包或演化出更多的宇宙全息包。如果果真如此,则宇宙的数目只能越来越多了。由此可见,无论是哪种关于宇宙未来归宿的观点,事实上都是重演性的。宇宙总是周期性地重新演化,成为宇宙的一个定律。这一点,可以从我们日常的观察中得到证实,我们可以观察到的事物都免不了产生、发展、衰老和消亡,以及再产生、再发展、再衰老和再消亡。
7.宇宙全能
宇宙的各个部分是不是具有宇宙的原始全息包同样的功能呢?根据宇宙全息统一论的观点,回答自然是肯定的。宇宙的任何一个部分,如同一个细胞一样,本身具有宇宙整体的全部信息,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宇宙的每一个部分都能生长出一个宇宙来。这看起来真的不可思议,但人类通过克隆技术让动物的一个非生殖细胞也能长成一个成体的事实却是无可辩驳。宇宙同源同构,如果我们宇宙原始的全息包不具有这样的特性,孕育在其中的万物又怎么会具备这样的特性呢?显然从逻辑上可以得出结论:宇宙的各个部分也是全能性的。
很多不可思议的事实正在改变着人类对宇宙特性和命运的认知。譬如,有一种细菌能够生活在南非5英里深的金矿内部。麦克卡伊说:“这些生物从我们从没想到的来源获得能量。南非极端微生物细菌是从岩石里不稳定的放射性原子获得能量。阳光和地表水对它不起任何作用。这种情况非常令人吃惊。”*美国《探索》杂志:人类该去哪寻找外星生命.HTTP://SCI.CE.CN/KHQG/200905/15/T20090515_19082689_1.SHTML.我们能否由此得出结论说:宇宙各处也都会孕育出生命,是宇宙的全能性决定的?
8.宇宙对称
宇宙是一个各部相互对称的整体。对立、平衡和统一,是宇宙的一个特性。这个特性也许是由于所有的力量都不能失衡的原因而导致的。
9.宇宙隐显
宇宙中的一切内容可以分为显态的和潜态的两类。譬如,电脑就是由硬件和软件两类内容组成。硬件就是显态的东西,而软件则是潜态的东西。宇宙全息统一论认为,宇宙所有的信息具有显态和潜态两种形式。所有的部分与整体宇宙的信息全息,且部分与部分之间的信息全息。既然部分与部分全息,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部分与部分的差异呢?宇宙全息统一论的解释是:这是因为不同事物虽然信息与宇宙整体全息,但是不同的事物显态的和潜态的信息比例是不同的。这就是宇宙的隐显定律。
宇宙全息统一论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理论和思想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世界物质和精神统一性的具体方式,深化了普遍联系的原理,并能够将一切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统一起来,为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和方法,也使得人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和思考我们的整个宇宙和人自身的生存、发展和未来命运归宿。
三、传播系统论与传播全息论的研究
笔者从知网数据库和网上搜索,发现有关传播系统论的研究比较少,传播全息论的研究尚未发现,而将传播系统论与传播全息论结合起来的研究也是尚未发现。因此,笔者希望能够将系统论和全息论的理论结合起来应用于传播学的研究中来,以拓展或丰富传播学的研究视角或领域。在笔者所做的全息传播系统论的探讨中,也会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或见解。
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传播学领域,有马立新所著的《传播系统论》一书及其在一些期刊上发表的有关论文。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发行。
邢艳群在《在系统的视野下》一文中这样评价马立新的《传播系统论》所做的创新与贡献:“传统的传播学研究基本上都是囿于所谓的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社会传播这样一个自我限定的疆界的。……马立新博士独具慧眼地发现了其固有的理论缺陷,并创造性地为传播学开掘出一大块崭新的研究富矿——商品的市场传播学。作者……开创性地把我们熟悉的商品,看成了一种经济符号文本,从而将其纳入到传播系统的研究领域。……传统的传播分类学更是一个逻辑混乱、概念模糊、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的是非之地……马立新博士以传播系统中讯息流动的向度为据,将人类的一切社会传播现象分为‘单向度传播、二向度传播和多向度传播’三大类。马立新博士所构建的单向度传播、二向度传播和多向度传播三分假说无疑是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在该领域内,它让我们第一次听到了中国学者自己的学术声音,也是对该学科研究的一个开拓性贡献。《传播系统论》以其独到的系统哲学、深刻的学术洞见、多方面的理论创新、严密的逻辑体系为读者勾画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传播学理论蓝图,在众多的同类主题的著作中独树一帜。”*邢艳群.在系统的视野下.HTTP://DZRB.DZWWW.COM/DAZK/DZDS/T20060106_1317132.HTM,2006-05-24.
我们暂且不评论这种评价是过高还是过低,但马立新无疑在传播学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该书从传播本质论、传播谱系论、传播主体论、传播信息论、传播符号论、传播环境论、传播互动论等七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方面,对传播学研究领域做了系统性的研究和梳理,试图建立一个系统化的以“向度传播”为基础的传播学理论体系。这无疑是马立新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理论创新。
传播学学者通常将人类传播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种类型。也有的将传播方式分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五种类型。马立新将传播方式划分为单向度传播、二向度传播和多向度传播三种类型。*马立新.单向度传播论——一种新型传播理论的构建.http://www.1a3.cn/cnnews/dzcb/200910/10021.html.单向度传播是指传者向受者的信息灌输和发送,而受者除了主动或被动接收之外没有反馈的管道和机制。二向度传播是指两个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而多向度传播则是三个及以上主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单向度传播是为了维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组织或群体等各方面的稳定和发展,而必然存在的一种传播方式,这种单向度传播又被马立新分为市场型、伦理型和政治型三种基本的传播架构。因为传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无论在哪个领域都会有资讯和信息的交流和传播,所以笔者认为将单向度传播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也是学者自己的一种观点。
如同水的流动是因为高低不平的缘故,信息传播和交流过程中也有“高低不平”,传播主体和客体之间也存在信息的“高低不平”或不对称。也正是因为有这些“高低不平”和不对称,人与人、大众媒介与人、群体与人、群体与群体、大众媒介与大众媒介之间才会产生相互交流与传播的需要。
因为某一领域的学者受到个人和学科知识结构的局限,对自己专门的研究领域的研究及其结论也存在着诸多缺陷。譬如,目前传播学对传播现象或模式的分类就有着某些逻辑上的缺陷,这正如马立新指出的:“通常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所指称的就是大众传媒组织所建构的传播方式。这种分类模式所看到的仅仅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即观察到了媒介组织的传播行为是面向大众的,跟一般的人际传播行为不同;但仅就面向大众传播来说,所谓的组织传播在其终端难道不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吗?还有历来被传播学视而不见的商品的市场传播难道不同样是面向大众的吗?一切的社会政治组织、行政机构、商业组织难道不都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吗?所以,我以为大众传播这一分类概念及其相应的理论假说存在的缺陷是很明显的,这种仅仅从表象出发的认识论策略显然不仅无法概括和揭示传播现象的全貌和本质,甚至就连大众传播本身的问题也难以理清。用单向度传播来指称更能揭示这类传播现象的实质。”*马立新.单向度传播论—一种新型传播理论的构建.http://www.1a3.cn/cnnews/dzcb/200910/10021.html.马立新揭示出一种以前从未从更广泛意义上来认识的大众传播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只是将大众传播理解为是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的传播活动。显然,这种研究视角忽视了大众传播作为一种更广泛的现象的存在。换句话说,面向大众的传播不仅仅只有通过大众传媒的这种形式,还有市场商品流通、机构宣传、民间组织活动等多种形式。如果一个研究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学者,仅仅将自己的研究对象局限于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的大众传播活动,并由此来推出大众传播的一般性结论,显然是有理论缺陷的。
四、全息传播系统论(或全息传播学)的建构
在充分借鉴和吸收王存臻和严春友的绝对主义的宇宙全息统一论的有关思想成果,以及王兆强等人的相对主义的全息论思想的基础上,笔者试图通过本文建立起一个新的简要的传播学理论体系框架。
(一)基础概念的定义
1.信息
什么是信息?有关的定义很多。有的认为信息是客观事物所蕴含的内容,有的认为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等等。严春友将信息定义为“物质一切属性的总和”,认为物质的每一部分都以潜在的方式包含着物质整体的全部信息(即全部属性),并且宇宙统一于物质的属性,即信息。*严春友.宇宙统一于信息——答施启良先生[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信息包括显态信息和潜态信息两种。
笔者赞同以上定义的部分说法,也认为信息可分为显态信息和潜态信息两种类型。但笔者经过思考,认为信息本身有多层的含义,人们在使用的时候会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和意义。尽管如此,笔者还是希望对信息的基本内涵和意义,以及基本的分类提出自己的观点。
笔者认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谈及的信息可分为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二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三是传播意义上的信息。
首先,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是指事物(即任一个基本粒子、相对独立的母系统或子系统)的内容和形式。宇宙中的任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结构、功能、能量、基因程序、运行规律、空间位置、存在状态、作用力大小、与周围物质进行互动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所有这些构成了该事物的内容),以及在演进过程中不断表现出的形式。事物的内容和形式,即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是信息的本质,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无论世界上是否存在可以认识这些事物内容和形式的生命体,这些事物及其内容和形式也必然存在着和演化着。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决定着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又决定着传播意义上的信息。
其次,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是指人类总体或个体对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的认识,即人类自诞生以来获得和拥有的一切知识,以及人类个体自出生以来获得和拥有的一切知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因此,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的反映或表象。这反映或表象中既有接近本体论意义上信息真相的知识,也有人为的虚构、假想、杜撰或偏执偏见。
最后,传播意义上的信息,是指人类个体或群体作为信息传播者(有时候还是信息的生产者和加工者)将自己亲自或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有关本体论意义上信息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传播出去并与接收者相互反馈沟通的信息。简而言之,传播意义上的信息,是指传者将其获得或拥有的知识传播出去并与受者进行互动反馈和沟通的信息。例如,大众媒体通过记者、编导、编辑、主播等工作人员将获得的关于某一突发事件的知识传播出去,这时候这些知识就是传播意义上的信息。传播意义上的信息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的反映或表象,而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是传播意义上的信息的本质,决定着传播意义上的信息。传播意义上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变形,即这种对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的“反映”也会存在谣传、虚构、假想、杜撰或偏执偏见。
2.全息与传播全息
宇宙全息统一论所谓的全息是指部分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是绝对主义的最为广泛意义上的全息。而笔者持有相对主义的广泛意义上的全息观点。认为,部分包含着整体的聚合信息,而不是全部信息。打个比方说,高速路上三辆车连环相撞,前面的一辆被撞的车直接感受的是其后面的车辆的撞击力,后面车辆的撞击力是该车辆与其后面车辆力量的聚合。也就是说,部分除了包含自己独有的内在的信息之外,还包含着整体的聚合信息,而不是全部信息。正因为如此,我们对某一部分或事物进行研究,能够得到的是该部分或事物的自身信息以及对周围环境整体和整个宇宙整体的聚合信息。而不像宇宙全息统一论所宣称的那样,任一个部分都包含着宇宙整体的全部信息,只要对这个部分进行研究,就会将宇宙一切的一切发展状况和来龙去脉搞清楚了。果真如此的话,科学家就不用研究天文了,只要研究一滴水或一个原子的内容和形式,就可以将关于宇宙的所有知识获得了。显然这是谬论。又譬如说,通过克隆技术能够将一个无性生殖的动物细胞克隆出一个成体来,尽管这个成体包含着原有成体的所有基因信息,但因为时空不一样该成体所包含的有关周围环境整体和宇宙整体的聚合信息不一样,所以该成体与原成体也不会完全一样。因此,如果获得诸葛亮的一个头发细胞,而就能克隆出另外一个身心、心智各方面一模一样的诸葛亮,是完全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传播学意义上的全息,即传播全息。传播全息是指传播过程中传播系统的各个要素、各个部分除了包含自身的内容和形式之外,还包含着该要素、该部分周围环境整体、整个国际社会整体以及宇宙整体的聚合信息,即传播系统部分与传播系统整体相对主义的广泛意义上的全息。可包括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全息,传播内容与接收内容全息,上级传播系统与下级传播系统全息同源同构,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全息,传播要素或部分与传播要素或部分全息,等等。
3.聚合与信息聚合
聚合,是指与某事物间接相关的一切事物会将所有作用力聚合在与该事物直接相关的事物上,该事物与直接相关的事物发生关联,则实际上等同于与该事物间接相关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和总作用力发生关联。信息聚合,则是指与某一传播部分或要素间接相关的一切信息会聚合到与该传播部分或要素直接相关的信息上,该传播部分或要素与该直接相关的信息发生关联,则实际上等同于与该传播部分或要素间接相关的一切信息的总和和总作用力发生关联。
4.传播与全息传播
传播是信息传播主体与信息传播客体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和沟通活动。在笔者看来,英文的communication被翻译为“传播”,其本身就是对“传播学”的误读或偏差性的认知。在信息流通及其学科研究领域,communication一词应被翻译为“沟通”(或“交流”)和沟通学(或交流学)。但鉴于传播学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用语,其意涵也渐渐趋于沟通或交流的意义,笔者也暂时采用这样的术语,也许未来有一天人们会将传播学更名为“沟通学”或交流学。事实上,在一些学科领域,已经是如此认知和进行研究的,如《现代沟通学》、《幽默沟通学》、《现代商务沟通学》、《医学沟通学》、《交流学十四讲》、《跨文化交流学》、《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以及深圳国际交流学院、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等提法。当然,如今它们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目前的沟通学或交流学的研究焦点更多地集中于人际传播领域,而传播学的焦点更多地集中于大众传播媒介和新媒体研究领域。显而易见,这两者其实同属于一般性的沟通学和交流学领域,沟通和交流是人们进行信息传播活动的基本特质。
全息传播,主要有三方面含义。
第一方面,是指传播系统本身的性质和过程而言。在传播系统运动的过程中,传播源或事件的信息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当传播源和事件一旦发生,这种信息的存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其性质和内容量作为一种磁场化的时空性的记录也是永恒存在的。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认知途径去认知和把握他们,对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进行反映,从而形成传者自身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即知识。当传者将自己获得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再进行优选加工后通过媒介物传播出去,这样传播意义上的信息就形成了。如前所述,传者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是对传播源和事件这种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的反映,而传播意义上的信息则是对认识论意义上信息的反映。在反映中,有些被反映的信息是能够被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来,这被反映出来的信息可被称为显态信息。而未被反映出来的信息可被称为潜态信息。因此,所有传播系统及其各个要素的信息都是显态信息和潜态信息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传播过程中传播源或事件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和与其相对应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全息,而传播源或事件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和与其相对应的传播意义上的信息全息,即这三者相互全息。总之,就传播系统本身的性质和过程而言,全息传播是一个由传者将传播源或事件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提炼加工成其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然后在优选加工之后经一定媒介物生产出传播意义上的信息,最后以一定互动的方式与受者进行互动反馈交流的过程。这个意义上的全息传播,要求传者能够尽可能全面、客观和精准地提炼加工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先后生产出认识论意义上和传播意义上的信息,再想方设法通过各种互动的方式使受者尽可能完全接收和理解传播意义上的信息。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个传播系统和过程中,传者和受者都具有相对的意义,即传者同时也可能是受者,受者也可能是传者。主客体角色是可以随着信息传播的流向而不断转换的。譬如,打电话的人,在和对方交流过程中讲说时,自身的角色就是传者,当恭听时自己的角色就是受者。同样地,电视互动传播、电视现场传播也是如此。一个切实有效的传播活动,必须是传者和受者基于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达成传者与受者尽可能的全息,即传者和受者双方对要达成的传播目标有尽可能完全的和相同的认知和理解,这样才能使得传者和受者达成最大程度的一致性或理解性。譬如,要完成好一项作战任务,一个排的排长和有关士兵双方必须能够做到尽可能的共同意愿、信息全息分享和一致明智果敢的行动。如果任何一个人对作战任务和目标的认知和理解存在偏差,那么都可能导致作战任务的失败。因此,传播系统各个主体、要素之间尽可能达到信息的共享和全息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方面,全息传播是指单级或多级传播系统和过程中的全息现象。笔者这里所谓的单级传播系统或过程,是指由2人组成的传播系统或过程,亦即人际传播系统或过程。而多级传播系统或过程是指有限与无限的要素或部分组成的传播系统或过程。所谓有限的要素或部分组成的传播系统或过程,亦即群体传播或小众传播。所谓无限的要素或部分组成的传播系统或过程,亦即大众传播。人际传播是2人之间进行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中信息的流动从此到彼只有一级。群体传播或小众传播,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传播活动。一个群体或小众中,总会有长期或临时的负责人或管理者,也会有一定有限的团体成员。这种系统或过程中的信息流动,可以有负责人或管理者与群体其他普通成员间的集体性的和个体性的级别流动,也有普通成员间的水平流动,还有负责人(管理者)与负责人(管理者)间的信息流动,因此,这样的传播是多级传播。同样地,大众传播是包含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方式在内的多级传播系统或过程。一个单级传播系统中的各个要素是相对全息的,如人际传播的双方都必须对基于一个共同沟通目标的所有信息进行充分的共享和交流,否则就会出现沟通障碍或误解。一个多级传播系统的各个层级的传播系统或过程也必须是相对全息的,如大众传播系统必须与该系统之内的群体传播子系统全息,也必须与该系统之内的人际传播子系统全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大也最好的传播效果。
第三方面,是指传者积极主动地以全息理论和传播全息理论为指导,进行卓有成效、切实有效的传播活动。全息传播不是只管投入不问产出、只管传播内容和信息而不管传播效果如何的传播活动。信息传播者要根据全息理论和原理以及传播全息理论和原理,将传播意义上的信息尽可能完整地、近距地、互动性地、情理交融地传播给信息接收者,以达到最大的切实的传播效果。例如,以前传统的电视只管播出自己的节目,而很少与观众互动,进行双向交流,“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传播出的信息就会失真,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又如,我国对外传播在基础设施、外交工作、外语频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和成绩,但这种做强做大大众传媒的做法是否达到了比较理想的传播效果,投入与希望获得的产出之间是否还有较大差距,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5.全息传播过程
全息传播过程是一个传播环路或传播回路,可简称为传播环。在传播环的第一阶段,传播者将传播源或事件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提炼加工成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然后将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再经过提炼加工优选而生成传播意义上的信息,最后经由传播媒介传播给受者。在传播环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的受者成为传者,将对传播意义上的信息的反馈意见回传给第一阶段的传者,而第一阶段的传者则成为受者,将第一阶段的受者的反馈意见消化吸收而后对传播工作的方式和内容做尽可能的改进。当一个传播环结束,往往会接着进行下一个传播环,甚至是环环不已。为了叙述方便,笔者将主动开启一个信息传播环或沟通过程的当事方称为开启交流方,而将开启交流方的目标对象称为目标交流方。例如,在一个人际传播活动中,开启交流方和目标交流方双方往往会进行多个回合或多个传播环的交流和互动,最后达到信息交流和沟通的目的。而在一个国际传播活动中,如果开启交流方只是一味地向目标交流方播送或发送信息,而从不建立管道争取和接收目标交流方的反馈意见,从不倾听目标交流方的感受和体会,则这样的传播活动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6.全息传播双方
如上所述,全息传播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又一个的传播环的环环相接,开启交流方和目标交流方在一个传播环的前半部分别是传者和受者角色,在后半部又分别是是受者和传者身份,即开启交流方会发生由传者向受者,又由受者向传者的不断转换,而目标交流方会发生由受者向传者,又由传者向受者的不断转换。从此意义上而言,开启交流方又可被称为传-受者,而目标交流方也可被称为受-传者。
在全息传播过程中,要取得最大可能的传播效果,需要传播双方积极的互动和参与,否则就不可能取得最大化的传播效果。
7.全息传播内容
全息传播的内容不仅包括开启交流方或传-受者想要传播出去的信息,而且包括如何让目标交流方更好地接收、认知和理解开启交流方的真实目的、善意和习惯做法,以及对目标交流方回传意见的反馈和答复。还包括目标交流方可能的希望进一步了解的信息和对传-受者的反馈意见方面的信息,等等。
8.全息传播分类方式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我们可以对传播活动的方式进行多种不同的分类。譬如,按照传播的技术形态,我们可以将传播方式划分为体态语言传播、口语传播、文字或图文传播(甲骨文、石碑文、纸张文、印刷文等)、电子传播(声音传播、视听传播、网络传播等),以及各种综合性的传播形态;根据有无组织性划分为组织传播和非组织传播;根据传播的区域范围,可划分为星际传播、国际传播、国家传播、地方传播等;根据传播的行业属性,可分为行业传播与非行业传播;按照传播的时间维度,可分为历史传播、现代传播和未来传播等;按照传播层级的多少,可分为单级传播和多级传播等;按照传播性质的善恶,可分为善意传播和恶意传播等;按照传播的走势,可分为上行传播和下行传播等;按照传播的公益性质,可分为公益传播和商业传播等;按照传播的主动性划分,可分为主动型传播和被动型传播等;按照是否垂直性,可划分为垂直性传播和水平性传播;按照是否显性,可划分为显性传播和隐性传播;按照传播的具体目的,可分为传达性传播、解释性传播、劝服性传播、鼓动性传播、娱乐性传播;按照传播对象多寡,可分为人际传播、小众传播、大众传播等;按照传播的距离,可分为近距传播和远距传播;按照学科研究领域,可分为政治传播、文化传播、经济传播、教育传播等。此外,在大众传播领域,学者按照传播载体通常将大众传播划分报纸传播、电视传播、电影传播、杂志传播、广告传播、网络传播等。还有的学者按照传播的方向多少,划分为单向传播、二向传播和多向传播三类。以上分类方法都可以根据传者受者双方的偏好与应用场合和时机,自主灵活地使用,也就是说各种分类都有其一定的妙用。
在对全息传播学的建构中,笔者倾向于按照传播对象的数量规模对传播方式进行划分。具体而言,可分为人天传播、人内传播(自我传播)、人际传播、小众传播和大众传播五种类型。
人天传播,是指个体与神、佛等精神或信仰领域的主宰者的交流与对话。譬如,个人对神、佛、仙、精灵等信仰世界的祷告、祈求、言说、赞美、说唱、舞蹈等。
人内传播,是指个体在接收到外界环境新的信息刺激后在脑中展开的同化或顺应的平衡与发展心理认知结构的信息交流活动和过程。在人内传播过程中,外界环境新的信息通过人的感知觉等神经网络将信息传至脑神经中枢,然后与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信息进行交流、争论并最终形成判断和推理,达成平衡。
人际传播,是指二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的活动。
小众传播,是指三人及三人以上一定有限数量成员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群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活动。如群体传播、影院传播、剧院传播、微信朋友圈传播等都属于小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广告或网络等传播媒介向无限目标对象进行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活动。如报纸传播、杂志传播、电视传播、微信公众号传播等都属于大众传播。
9.全息传播效果与评价
全息传播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目标交流方能够对开启交流方的真实传播意图、善意动机、习惯做法、传播内容、意见答复等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并最终形成好的印象与较强的给予持续关注和加强彼此友谊的意愿,并尽可能做对开启交流方有利的事情或行为。
全息传播效果评价,即采用各种可行的评价方式方法(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对开启交流方和目标交流方双方的有关状况进行检视和评估,以达到改进交流内容和方式、不断增强传播效果的目的。
(二)全息传播系统的基本特征
1.传播系统同源
根据宇宙全息统一论,成体宇宙的生灭是宇宙原始全息包的“绽放”和“萎缩”,再“绽放”和再“萎缩”,循环不已。根据生物全息论,成体生物本源于原始“种子”,而种子遇到适宜的条件就发芽、成长、结籽,而后再发芽、再成长和再结籽。具体的全息包和种子有形式上的变化和发展,但其蕴含的“基因”信息却是永恒存在的。
事实上,传播系统的本源也是这样。所有的传播系统都有同一的本源。人类的现代传播系统来源于古代的传播系统,而古代的传播系统来源于更为原始的传播系统。人类最为原始的传播系统可追溯到动物的传播系统,而动物的传播系统又可追溯到微生物的传播系统,有机生命的传播系统可追溯到无机物的传播系统,无机物的传播系统最后都可追溯到宇宙原始的全息包的结构、性质与功能。总之,传播系统同源,传播系统同理。
2.传播系统同构
宇宙间的任何同类事物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譬如,微观世界中的电子不仅公转而且自转,而宏观世界中的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等事物也都在公转和自转。这是因为宏观世界是以微观世界的物质和规律为基础同构出来的。
同样地,传播系统也是同构的。高级而复杂的传播系统是以低级而简单的传播系统的物质和规律为基础同构出来的。譬如,网络传播系统是由符号传播、声音传播、视听传播、图文传播、文字传播等更为低级的传播系统同构出来的,印刷传播系统是建立在原来的手抄文字或手绘图文传播系统的基础上,并与之同构。
我们经常会说家国同构。家庭是社会和国家的细胞。同样地,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传播系统也具有上下同构的特征。国外和国内的传播系统也具有同构的性质,一个传播系统都必须有开启交流方和目标交流方、传播内容和方式等要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宇宙中的一切传播系统同构,地球人类的一切传播系统同构,越是高级和复杂的系统,其中所包含的更为低级而简单的子系统也越多。譬如,大众传播系统中,不仅包含小众传播系统,而且包括人际传播系统、人内传播系统和人天传播系统。这五大类型的传播系统本身就是同构性质的。
显而易见,传播系统整体和要素之间是相互规定和制约的关系。当传播系统的要素及其数量发生改变时,传播系统的整体性能也会发生相应改变。当传播系统的要素不变时,传播系统的结构决定着其功能,传播系统的结构与要素都不同则也可以具有相同的功能。同一的传播系统结构可以有多种功能。如同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一样,传播系统也具有等级结构性。一般地讲,低层次传播系统的要素之间彼此结合程度较大,而高层次传播系统的要素之间结合程度较小。更小的传播系统是更大的传播系统的一部分,母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和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构。传播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发生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关系。
3.传播系统全息
传播系统是社会诸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社会诸多系统又是整个宇宙系统的子系统。宇宙本身的全息性、生物本身的全息性,都在说明传播系统的全息性。万事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普遍联系的。普遍联系规律和宇宙的网状特性决定着宇宙的全息性、生物的全息性以及传播系统等诸多系统的全息性。例如,严春友、王存臻在《精神全息论》一文中论述了人类的精神发生史与个体认识发生过程、时代精神的认识层次与个体精神的认识层次之间存在着全息关系。个体认识发生过程由早期感性直观的认识到中期知性分析的认识,再到成熟期理性综合的认识过程,分别对应着人类精神发生史的古代认识、近代认识和现代认识过程。而个体精神的最低、中间和最高的认识层次分别对应着时代精神的最低、中间和最高的认识层次。个体精神和社会整体精神是全息同构的。彼此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传播系统全息不是绝对主义的广义全息,而是相对主义的广义全息。从信息的总和上看,传播系统与传播系统之间、传播系统要素与要素之间的信息内容和总量是相同的,但因为本文前面提到的聚合信息的原因,传播系统与传播系统之间、传播系统要素与要素之间的信息总有差异,并不会完全相同。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才导致了万事万物的千差万别。但另一方面,信息的异同也正反映了宇宙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宇宙全息的本质是宇宙中微观世界基本粒子的客观规律与特征决定着中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客观规律与特征,它们不仅在物质组成上同构,而且规律与特征同构。这种同构以信息的全息来加以保障。也就是说,宇宙整体及各个要素要维持一个统一稳定的系统,宇宙整体就必须对宇宙中各个子系统或要素进行信息的规定。宇宙系统整体将所有的信息“输入”到各个子系统和要素中,来实现对子系统或要素的物质、能量和作用方式等的规定。而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或要素也必须对这一规定予以回应,从而使宇宙整体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如果整体不能将信息输入到各个部分中去,那么各个部分就会产生“执行”上的混乱,久而久之,整个系统也会陷于崩溃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传播系统全息就是传播系统整体对各个部分所做的信息上的输入和规定,以及各个部分必须回应和接受这种信息的输入和规定。例如,人与动物、植物都是由原子组成,但人的信息属性规定了人身上的原子必须具有和接受人的属性,而不是动物和植物的属性。
4.传播系统整体性
传播系统是一个大系统,一个系统自然是一个整体。传播系统整体具有大于各个部分之和的属性和特征。每个传播要素或部分也只有在传播系统中才能具有此种系统的属性和特征。因此说,传播要素是传播系统整体的要素,传播系统整体是传播要素的整体。譬如,一辆汽车的各个部件被拆卸开来就不是一辆汽车,而树身上的树枝被砍掉就很难再发生作用。某一处蝴蝶翅膀的振动会引起另外一地产生龙卷风的蝴蝶效应也是这种相互作用关系的体现。
5.传播系统感应
因为传播系统、要素、环境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整体性、关联性、全息性、同构性等,传播系统各个要素之间普遍存在着感应关系。而且,结构上相互对应的部分,感应越强。譬如,下级宣传部直接对应着上级宣传部,他们之间存在着信息上的对应交流和管理的关系。
6.传播系统重演
传播系统重演,是指新的传播系统的诞生必然会重演整个传播系统的历史发展过程。譬如,人类个体胚胎的发育史就是人类进化史的缩影。
7.传播系统全能
传播系统全能,是指传播系统中的每个要素都具有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更大传播系统的能力。这如同前面提到的克隆技术可以培育出新的成体。
8.传播系统对称
传播系统对称,是指传播系统内存在着结构上的对称关系。对称性应属于宇宙事物的普遍特征之一。
9.传播系统隐显
传播系统隐显,是指传播系统是由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两大部分组成。主要是指传播系统的信息存在和流通,既有显性信息的存在和流通,也有隐性信息的存在和流通。譬如,开启交流方有时候会掩藏自己真正的传播意图和动机,等等。
综上所述,全息传播系统论是从系统论和全息论的理论出发,对传播现象和规律进行新的审视和研究,其中不乏笔者对一些基础概念的自我认知、发现与思考。事实上,全息传播系统论是一种更为完善的系统论,它和一般系统论和一般全息论一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传播系统的规律和特点,并且尽可能充分地利用这些规律和特点去不断地完善我们的传播系统、传播理念、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方法等,不断地优化我们的传播系统工作,不断提高传播效果、质量与水平。
2015年5月17日 北京
▼ 传 播 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