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社会救助建筑外部形态认知解析

2015-04-05炜,

四川建筑 2015年2期
关键词:识别性救助对象

丁 炜, 潘 卉

(1.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江苏南京 211816; 2.三江学院建筑系,江苏南京 210012)

城市社会救助建筑外部形态认知解析

丁 炜1, 潘 卉2

(1.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江苏南京 211816; 2.三江学院建筑系,江苏南京 210012)

城市社会救助工作形成由封闭式管理模式向服务性模式的转变,对救助建筑外部形态认知的分析从识别性、大众认知、色彩环境、细部多样性等方面展开,以达到形成特有认知元素与提高认知度的目标。

救助建筑; 外部形态; 认知

目前城市社会救助建筑形成向功能复合型转变的趋势,为方便管理与资源共享,整合了城市救助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家庭暴力援助中心等多种形式,在实际选址与建设中常常构成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的建筑群体。随着救助建筑由封闭式管理模式向服务性模式的转变,对救助建筑外部形态的认知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与提升。

1 建筑外部形态的识别性

(1)建筑外部形态的视觉形象随建造过程的结束而稳定形成,并将随时间变化产生微妙的改变。现状调研发现,许多改建与新建救助建筑外部形态趋向于办公或宿舍建筑的特征,整齐的开间与大面积的规整开窗,立面造型元素采用装饰线条线脚,内部空间特色与功能变化与外部造型脱节,建筑外部形态未能形成明显的视觉特征,导致救助建筑的识别性较差。

(2)提高救助建筑外部形态识别性的方法首先是在与周围环境相和谐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手法提炼形成其特有的认知元素(包括入口与门厅、外窗防护构件、公共活动空间的差异性等),再通过建筑色彩的运用、开间大小变化、屋顶形式等来进一步加强建筑识别性。不同地区救助建筑也可根据地域风格、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等因素适当运用灯光设计、标识设计、色彩设计提高建筑可识别性。

2 大众认知对建筑外部形态的影响

(1)对于建筑的大众认知其过程往往具有多维性、相对性、联想性、发展性以及整合性,从最基本的遮风避雨的场所以及空间划分的形式,逐渐发展至一种艺术形式或地域的标志,建筑师在功能布局的基础上更多考虑建筑带给使用对象、环境与社会的影响,在建筑中注入了一种情感的交流与表达。

(2)救助建筑外部形态的组合形式如果要满足大众认知特点,就要避免出现突兀的建筑风格,建筑体量组合应适度控制,在造型上应满足被救助者渴望帮助、希望得到安抚的心理特点,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人性化,建筑外部形态应合理体现空间过渡的节奏感,并适当增加空间的通透感,避免造成压抑的空间氛围。

3 建筑外部形态与色彩环境的互动

(1)救助建筑的色彩需要结合建筑外部形态与周围环境,使人们对救助建筑的内外空间、功能布局形成整体认识与清晰感受,强化建筑特征和扩展建筑空间。建筑整体色彩需要考虑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原则,设计中恰当把握各种色彩色相、明度的差异,更好地表现建筑外部形态所反应的内在功能属性。

(2)建筑单体色彩根据“温馨、舒适、人性化、亲和感”的原则,注重色彩的有机构成,适应受助对象心理与生理的需求,用暖色来满足明快、温馨的需求,用冷色起到冷静、安宁的作用,用适当有节奏感的色彩变化愉悦人的心情,避免大面积出现体量大、纯度高、令人兴奋的色彩。

(3)对于部分智障或未成年受助对象,通过不同简洁明确的色彩区分救助建筑内外部活动区域,可以帮助他们迅速适应救助环境,熟悉交通路线,避免情绪的波动与抵触。

4 细部设计多样性的积极心理作用

(1)建筑细部设计是表达与建构空间场所、创造建筑意境的重要手段。救助建筑细部设计的多样性如果贯穿于建筑设计的全过程,针对受助对象的复杂性及生理、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设计策略,对完善建筑功能、烘托建筑氛围、体现文化传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救助建筑根据受助对象的年龄、性别进行内部动线的控制与功能分区,在符合整体风格的情况下,采用多种细部设计手法,不仅丰富建筑形态,也能引导受助对象有效识别活动区域。许多建筑细部设计可以给受助对象以积极的心理作用。例如建筑视觉空间向前、向上、旋转、起伏产生的动势和柔美的自然曲线可以缓解人们紧张压抑的心理变化。

(3)针对受助对象的防伤害设计要求在人体接触的建筑表面、转角、门窗、楼梯、家具及建筑构件等部位均应采用倒角或曲线造型处理。这种要求与细部设计的结合可以营造舒适、柔软、安全的氛围,减轻疲劳感和枯燥感。

(4)建筑细部设计中可以采用富有韵律的形态变化,反应建筑平面上的交错组合或剖面上的高低配置、空间的疏密运用,使建筑外部形态活泼生动,提高受助对象的审美感受。例如国社会救助建筑中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桥”项目,沿街采用半透明墙面,从街道就可以看到流浪题材的文学诗歌以及内部的职业培训区和教室。救助建筑与环境的交融表达了“桥”的寓意:为流浪者架一座回归主流社会的桥梁。

(5)与救助建筑空间布局的特点相适应,建筑细部设计中可增强过渡空间到外部形态的多样性。从救助建筑的入口到内部空间、受助对象住宿区域到公共活动区域、社会志愿者及心理辅导活动区域都可以形成一定的空间节点,这些节点的形态变化降低受助对象审美疲劳,激发受助对象愉悦、兴奋、

放松的情感,将生理上的知觉转化为心理上的感动。

5 结束语

除了上述内容,影响对救助建筑外部形态认知的因素可能还包括受助对象的文化与知识背景、生活习惯、建筑印象等主观因素。要达到提高救助建筑外部形态认知度的目标,需要进一步结合图形学、建筑心理学,通过调研、测试受助对象的基本视觉体验来实现。

[1] 高中华. 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的变迁[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27(6):86-93,127-128

[2] Bradley Wheeler,Sigma Ning,Charles Davis Smith. Bridge无家可归者援助中心[J]. 中外建筑,2011,(9):26-33

丁炜(1971~),男,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研究型建筑设计方法与实践、生态建筑、老年建筑、救助建筑设计等;潘卉(198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老年建筑、绿色建筑、建筑维护与再生、建筑空间形态等。

TU241.93

A

[定稿日期]2014-11-19

猜你喜欢

识别性救助对象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水下救助抢险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国产汽车标志设计批评
水下救助抢险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符号的识别性在广告视觉形式中的体现——以标志设计为例
以改性松香为交联剂的甲硝唑磁性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分子识别性研究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