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项目非传统安全管理浅述
2015-04-05程先芬,范成金
程 先 芬, 范 成 金
(1.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81;2.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830)
国际工程项目非传统安全管理浅述
程 先 芬1,范 成 金2
(1.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610081;2.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611830)
摘要:海外工程施工环境复杂,非传统安全风险突出。结合多年海外安全管理经验,列出了海外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非传统安全风险,探讨了非传统安全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海外工程;非传统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1概述
近几年,我公司在海外优先战略的引领下不断拓展海外营销市场,国际工程项目迅速增多,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但在营业额不断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突出的安全风险。目前公司海外工程项目的主力市场还处于非洲、巴基斯坦等欠发达区域,其政治局势不稳定、社会发展落后且混乱,非传统安全风险非常突出,如2012年苏丹141公路项目就曾发生过绑架人质事件、2014年非洲爆发的埃博拉传染病毒事件还历历在目。目前的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变,类似的非传统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直接威胁到国际工程项目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因此,加强非传统安全管理,尽可能降低非传统安全风险是国际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国际工程项目非传统安全管理范畴及主要风险类别
针对国际工程项目而言,非传统安全(即公共安全或社会安全)是相对传统安全生产而言的,主要是指境外工程承包和对外投资合作业务中的社会安全方面问题。而传统安全生产管理以外的其他安全方面的管理均归入非传统安全管理范畴。
目前,我公司境外工程项目涉及的非传统安全风险主要包括:
(1)政治风险:主要包括政局的变化、战争、武装冲突、社会动乱、民族冲突等风险;
(2)自然灾害风险:主要包括核辐射、洪涝、台风、海啸、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等风险;
(3)医疗卫生风险:如极端气候下的病毒漫延、食品安全、中毒、传染性疾病等风险;
(4)恐怖活动风险:包括由恐怖组织制造或社会动乱、冲突、政治不稳定引起的炸弹爆炸、炸弹威胁、人身攻击、绑架、勒索等风险;
(5)社会治安风险:如纠纷、抢劫、人身攻击、盗窃、诈骗及其他涉外事件等风险;
(6)其他风险: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风险、信息安全风险和劳务用工风险等。
3针对非传统安全风险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
3.1健全应急机制,避免或降低事件造成的损失
3.1.1成立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
公司层面:公司总部建立以公司第一责任人为首、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境外应急指挥中心,负责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并全面负责公司境外安全事务的管理工作。其职责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1)建立、健全境外非传统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该制度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境外非传统安全管理办法》、《外派人员意外保险管理办法》、《境外劳务人员管理办法》、《境外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和《境外人员信息管理制度》;
(2)定期组织召开境外区域安全形势分析会议,针对国家或权威机构发布的区域安全形势,充分讨论与公司业务有关联性的安全事务;
(3)督促并组织境外机构和人员的安全保护工作,对高危国家(地区)的驻外机构安保工作进行督察;
(4)负责进行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救援预案的制定、演练和完善。及时更新驻外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并报公司归口主管部门;
项目部层面:各境外项目部的项目经理为该项目境外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现场第一责任人,对于项目部及其外派人员(劳务)负有直接管理责任。各项目部应建立现场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突发事件现场的领导、指挥、协调、处置与救援工作。
公司总部和境外项目部均应设立安全官或安全联络员,各级安全联络员负责本层级境外机构和人员非传统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负责境外各种安全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和处置。
3.1.2识别非传统安全风险,编制应急预案
公司对处于安全问题突出的高风险国家和地区新开展的境外业务活动,聘请专业安全评估机构从国别(地区)投资环境、投资导向政策、安全状况、双边关系、地区合理布局、相关国际义务、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认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编制综合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事件上报及处理程序等内容。
3.2加强非传统安全的培训与管理
公司对外派人员和劳务应进行安全教育与应急培训,以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公司对参与合作的分包单位的境外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负总责。未经安全培训的人员一律不得派出。培训包括出境前培训、外事纪律培训、岗前培训、专项培训、反恐培训、特殊状况下生存和自我保护能力培训等。
公司制定派出人员行为守则,规范驻外人员行为方式,要求派出人员遵守驻在国(地区)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对外派人员与劳务的具体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1)国家有关境外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
(2)外派人员与劳务外事纪律及相关管理规定;
(3)专业安全管理知识;
(4)个人特殊状况下自我保护的生存技能。
境外项目部除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制度、意识、技能和岗位相关的非传统安全专业培训外,还应结合项目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风险类别,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和预案培训。
从质谱鉴定结果(表1,2)中可以看到花生中各过敏原蛋白的肽段覆盖率为34.75%~60.56%,主要过敏原Ara h 1,Ara h 2和Ara h 6的可检测肽段在3种样品之间仅有小于6%的被检测肽段在数量上发生显著变化,且其氨基酸序列以及样品处理导致的修饰均无变化。这表明水煮加工后,过敏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鲜花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水煮对过敏原蛋白一级结构的影响不显著[36]。
3.3加强外派人员与劳务的管理
通过中介机构招用外派人员时,应当选择依法取得许可并合法经营的中介机构,并依法与招用的外派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按照合同约定向外派人员提供工作条件并支付报酬,履行用人单位义务。
严格驻外机构与人员的管理,制订驻外人员行为守则,就行动范围、人员交际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法和联系方式等予以规范和指导。
填写在建国际项目人员相关信息备案表,定期更新相关信息并上报至公司海外项目管理部门备案。
公司为外派人员购买境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承担因发生突发事件、或接受其他紧急救助所需费用以及对外派人员的损失进行赔偿的所需费用。
3.4驻外机构非传统安全管理
驻外机构(办事处等)应根据驻在国(地区)的安全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安保管理计划,规划驻外机构的住所,配置与之相适应的安全保护力量,并将该计划交公司海外项目管理部门审批备案。
驻外机构应设置专职或兼职安全官,负责驻在国(地区)各类安全信息的收集与预警,高危险或者重点国家(地区)驻外机构安全官应向公司海外项目管理部门定期报送安全形势简报。
驻外机构应建立驻在国(地区)驻外人员信息备案制度。
驻外机构应及时向公司海外项目管理部门和驻在国使领馆报送安全事故信息。
驻外机构负责驻在国(地区)所有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收集、整理与更新。
驻外机构负责制定驻在国(地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报公司海外项目管理部门审批备案。
3.5驻外项目部非传统安全管理
驻外项目部应根据驻在国(地区)的安全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安保管理计划,规划项目部各营区选址与布置,配置与之相适应的安保力量,并将该计划提交公司海外项目管理部门审批备案。
驻外项目部应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合理解决当地人员就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等工作,为项目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高风险国家(地区)的驻外项目部应在安全官领导下成立应急救援队,平时协助安全官负责非传统安全与应急事务的管理工作,突发事件发生时负责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驻外项目部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公司海外项目管理部门审批备案。针对项目部可能面临的重大危险因素(恐怖袭击、火灾、洪水等),项目部安全官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修订与完善。
驻外项目部应及时向驻在国(地区)的驻外机构和海外事业部如实报告安全事故信息。
3.6非传统安全管理要紧紧依靠所在国使领馆
驻外机构和项目部的非传统安全管理要紧紧依靠我国驻所在国使领馆。在巴基斯坦高摩赞人质事件、苏丹141公路人质事件、缅甸大地震中,我国驻外使领馆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驻外机构和项目部进场时就要与使领馆保持联系,在建立应急机制、制定应急计划、编制应急预案时应主动征求使领馆的意见。
(2)驻外机构和项目部在工作中,安全官员要积极和使领馆保持联系,对使领馆发的安全简报中的内容进行梳理,做好预警和防范工作。
(3)驻外机构和项目部一旦发生非传统安全事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驻外使领馆报告并寻求帮助。
4结语
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海外工程非传统安全管理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发生安全事件所造成的国际影响极大。非传统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各境外项目部应健全机制并配备人员,将非传统安全管理纳入常态化管理范畴,重在预防,对评估出来的主要安全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以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程先芬(1980-),女,四川成都人,工程师,学士,从事海外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工作;
范成金(1964-),男,四川井研人,分局长,高级工程师,从事水电工程机电安装技术与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李燕辉)
收稿日期:2015-10-20
文章编号:1001-2184(2015)06-0017-03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TV513;TV7;TV512;X94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