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回族清真寺建筑形态发展研究
2015-04-05杨新新
杨 新 新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黄河流域回族清真寺建筑形态发展研究
杨 新 新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以中国黄河流域的回族聚居区为研究范围,以回族清真寺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黄河流域回族清真寺的建筑形态发展,分析了回族清真寺在我国回族穆斯林生活中的作用,并对其保护与发展措施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我国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研究和回族清真寺的发展提供参考。
黄河流域,建筑形态,保护,发展
1 研究背景
作为回族穆斯林宗教信仰的物质空间场所的清真寺是我国伊斯兰建筑的重要代表,是我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产生以及回族穆斯林生活方式的变化,回族清真寺也因其所处的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环境而呈多元化发展。本文以中国黄河流域的回族穆斯林聚居区为研究范围,以回族清真寺为研究对象,对回族清真寺的历史演变、建筑构成和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多个方面研究了回族清真寺的物质形态,并通过分析回族清真寺在我国回族穆斯林生活中的作用,对其保护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2 回族清真寺的历史演变
回族清真寺之于回族穆斯林如影随形,回族清真寺的历史是随着我国回族穆斯林的形成和发展逐渐演变而来的。我国的回族清真寺建筑伴随着回族穆斯林的发展经历了移植、形成、高潮、衰退和多元化的几个时期。其中从唐代伊斯兰教的传入到元代期间,回族清真寺主要是在我国东南地区采用砖石结构建造具有阿拉伯样式的清真寺。到了明代结合我国的传统木结构院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回族清真寺建筑,并在鸦片战争以前得到大力发展。随着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政府部门的压制,回族清真寺逐渐走向衰落。改革开放以后,回族清真寺逐渐得到复兴,在建筑形制上逐渐呈多元化的发展状态。
3 回族清真寺的建筑构成
在回族清真寺中并没有统一的建筑形制,在清真寺建筑单体的构成上也因其规模的大小、经济基础、建设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从整体而言,我国的回族清真寺主要由大门、礼拜殿、浴池、邦克楼、经堂以及其他附属用房组成,其中大门、礼拜殿和浴池是清真寺必不可少的建筑。具体的组成中,大门、礼拜殿、邦克楼和水房的分布位置差比较大,但鉴于回族清真寺宗教信仰需要和中国的地理位置,礼拜殿统一坐西朝东。
4 回族清真寺的空间形态分析
回族清真寺的发展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笔者在对回族清真寺分类研究的基础上,从其外部空间环境、建筑单体特色、室内空间布置以及建筑细部装饰灯方面对其空间形态进行分析研究。
4.1 回族清真寺的外部空间环境
回族清真寺的外部空间环境主要与清真寺的建筑样式和整体规模有关。在传统回族清真寺和新中式的院落中,外部空间的营造侧重于吸收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运用景观小品营造丰富多变的外部环境,增加寺院空间层次。如在大同清真大寺中,就是采三组院落多进深的空间组合模式。第二类是阿拉伯建筑样式的回族清真寺,如银川南关清真大寺的外部空间环境,即以大门、礼拜殿和左右辅助用房围合成的回字形院落空间,以中心广场组织各建筑单体,形成集中式的外部空间环境。
4.2 回族清真寺的单体建筑特色
在黄河流域的回族清真寺中根据其建筑类型的不同,其建筑单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体的寺院样式。笔者结合回族清真寺的主要建筑组成,分别对其大门、礼拜殿和邦克楼等主要建筑进行形态分析。
4.2.1 大门
黄河流域的回族清真寺的大门按建筑样式主要有中国传统式、民国清水砖式、阿拉伯样式以及新中式等。其中中国传统式主要是指采用单层或双层的中国传统屋顶,如硬山、卷棚等营造的门堂式大门;民国清水砖样式主要是指运用清水砖墙进行房屋和大门的连体建设,并通过拱圈技术、山墙和山花进行开窗及立面塑造的样式;阿拉伯样式主要是由尖券、拱圈和镂空的门窗等营造的入口;新中式的大门入口主要是指结合我国传统的建筑元素,采用现代建筑材料营建的相对简洁的大门。
4.2.2 礼拜殿
礼拜殿是整个回族清真寺中的核心和主要使用空间,一般由卷棚、前殿、中殿、后殿和窑殿组成。黄河流域的回族清真寺礼拜殿按类型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中国传统屋顶样式。中国传统式的礼拜殿主要是由多组开间的硬山、卷棚等沿东西方向进行勾搭链接组成;另一类是阿拉伯样式。阿拉伯样式的回族清真寺礼拜殿主要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营建的大空间。平面布置相对灵活,立面开窗上多采用尖券样式,并在屋顶建设有阿拉伯风情的穹窿顶天窗。
4.2.3 邦克楼
回族清真寺的邦克楼要有木构、砖砌以及混凝土结构等。平面组成上主要有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和圆形等,层数不受限制,一般有两层、三层和五层等。在位置和数量上没有统一的规定,有的与大门及两侧的配房结合建设。建筑形式主要有传统攒尖亭中国传统样式和穹顶的阿拉伯样式两种。
4.3 回族清真寺内部功能空间布局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清真寺内部的功能空间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延续传统的院落式布局,如大同清真寺,通过集中复建和重建等工作,完善清真寺的功能空间,呼应原有传统建筑风格,形成历史韵味浓厚的传统清真寺;另一种是进行功能空间的集约化重构,如银川南关清真寺的礼拜殿和浴池以及陈列馆等功能空间进行组合,运用二层结构竖向集约组织功能空间。
4.4 回族清真寺建筑的细部装饰特色
回族清真寺的细部装饰一般采用的都是几何纹样、花草纹样、古兰经经文书法等进行装饰和点缀。在其室内和室外建筑细部上分别采用镂空、浮雕以及雕刻等方式进行伊斯兰风格的塑造。回族清真寺建筑室内外装饰颜色上多采用绿色、蓝色和金色作为主要色,且整体以素雅、稳重为基调。
5 回族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生活中的作用
回族清真寺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更是回族穆斯林生活中婚丧嫁娶等各种社会活动的重要公共场所。它在回族穆斯林的生活中发挥着多方面的综合作用。
首先,回族清真寺是举行宗教仪式和进行宗教传播的场所。回族清真寺一般都位于回族穆斯林聚居区,是回族穆斯林每日五时拜、每周五的聚礼、每年的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的会礼举行地;其次,是回族穆斯林聚居区社会活动场所。回族穆斯林从婴儿的出生到老人的去世,包括穆斯林的婚嫁等事物都需要到清真寺由阿訇主持举行;再次,是回族穆斯林文化知识传播的场所。回族清真寺是培养穆斯林宗教人才、传承伊斯兰文化和发扬伊斯兰教的重要场所。
6 回族清真寺在现代城市中的保护与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一些年代久远的清真寺有幸被保存下来,并逐渐成为了文物,但这些清真寺并没有丧失其社会功能,它仍然服务于当下的回族穆斯林生活,是活的伊斯兰建筑。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保护和发展中不能照搬对待普通文物的方式进行保护和发展。应该结合这类清真寺的特点进行修复性的保护和保护性的开发。在保护开发的过程中坚持清真寺建筑的实用性和使用性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全球的经济和信息实现一体化,回族清真寺的社会职能也应当把握时事作出相应的调整,如在回族清真寺的规划设计上进行现代多层复合建设,配置现代社会穆斯林生活学习需要的功能空间、转变寺院的管理维护模式等。
7 结语
回族穆斯林在我国地域上分布广泛,回族清真寺伴随着回族穆斯林生活林立于我国的大小城市和乡村中。回族清真寺是伊斯兰文明和我国传统建筑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重要建筑表现形式,是回族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和纽带。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回族清真寺呈现出多种建筑样式,建设发展走向多元化,但在其具体的保护和发展中难免出现问题。因此,回族清真寺深厚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1] 刘致平.中国伊斯兰建筑[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2] 张雪峰.清真寺建筑的特色和地域特征[J].阿拉伯世界,2002(3):77-79.
[3] 李卫东.宁夏清真寺建筑类型及特征[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5):295-298.
Study on mosque architectural form development of the Hui Nationality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Yang Xinxin
(CollgeofBuilding,MongoliaUniversityofIndustry,Huhhot010051,China)
Taking the Hui Nationality concentrated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n China as the research scope, taking the Hui Nationality mosque as the research target, through explores the architectural form development of the Hui Nationality mosque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the Hui Nationality mosque in domestic Muslim living, and studies it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with a view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domestic Muslim building arts research and the Hui Nationality mosque development.
Yellow River Basin, architectural form, protect, develop
1009-6825(2015)28-0020-03
2015-07-28
杨新新(1988- ),男,在读硕士
TU25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