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低干预景观的社会心理职能
2015-04-05符佳赵冰
符 佳 赵 冰
(1.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2.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1)
·规划·建筑·
略论低干预景观的社会心理职能
符 佳1赵 冰2
(1.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2.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1)
在论述场所记忆、场所精神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低干预景观对于延续场所记忆的作用以及方法,以场所记忆为引导,通过分析空间、物质结构、行为模式几个因素,以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和美国拜斯比公园以及美国达拉斯城市为例,阐述了用低干预景观手法去延续场所记忆、重构场所精神的方法,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体验需求。
场所记忆,低干预景观,延续,场所精神
0 引言
“场所”是人的记忆的物化与空间化,场所记忆也能理解为人与场所的连带归属和认同,也包括了场所本身所具有的特征,这些特征为场所赋予了某种特定的情感或个性。场所记忆是动态的,并且需要不断更新。虽然场所的更新是动态的,但不是彻底的重建,不能割裂了场所记忆,记忆应该是连续性的。在当下中国城镇化的推动下,带来的是同质化的景观、零碎化的空间、割裂化的场所记忆。人们在繁荣的城市建设下看到的是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没有了方向感和归属感,无法产生新情感,于是就有了场所的“认同危机”,但是人们没有把这个看作是值得重视的问题。面对此困境,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营造场所来让人们产生深刻的认同。景观园林作为改善环境和营造美好空间的有效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景观设计师有责任引导正确的设计价值观,研究通过最小的环境影响来营造有意义的场所,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体验的需求。其中,低干预景观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1 低干预景观
低干预景观一般是指为了对场地和周围的环境以及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设计时对场地的介入要最小、对环境的影响要最低、要达到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高的资源回报。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的发展,城市化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掠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也意识到肆意破坏环境的后果,提出不同的理念来保护生存环境,其中不乏提倡低干预景观。通常低干预景观的研究着重于对生态和环境的保护与修复,这一方面的努力也确实得到了一些显著的效果,但是物质环境改善的同时没有关注到人们的心理体验需求,营造和改善空间时忽略了人与场地的情感交流。低干预景观并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最低干预,还应包括对人们场所记忆最低干预。所以,在营造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应该要营造人们有“认同感”的场所,充分发挥低干预景观的社会心理职能,这才是真正的低干预景观。
2 低干预景观的社会心理职能
低干预景观的社会心理职能在于对场所文脉和记忆的延续。文脉是由人们集体记忆连续性存在而形成的,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就是从不断更新的集体记忆中沉淀下来的。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脚步加快带来的是一片陌生的“新鲜景观”,人们丢失了原有的场所记忆,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到处充斥着缺乏本土特色,同时也割裂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记忆。好的景观设计不仅给人视觉上的美感,还应当有情感上的交流。对于场所记忆的延续,下面可以从空间结构、物质实体、人的行为模式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2.1 空间结构的延续
很多人认为场所或者空间结构是一种永久固定的状态,相反的是,场所和空间会变迁,有时变化还很大,而且任何的场所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是跟周围的环境形成整体的。低干预景观的目的之一在于对场地影响降到最低去延续场所记忆,空间结构的组织和延续对景观项目的成败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做一些场地的整改项目时,怎样在最小的干预下去延续原场地的历史文脉。因此对场地进行改造时要注意场地和周围环境的空间联系,以及现在与历史中的场地空间关系。
历史城区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底蕴,低干预用历史城区上的意义就是保护,因此,如何在保护老城区的过程中发展新城区,进而延续历史城市的文脉精神场所记忆,保持其城市特色成为历史城区的首要任务。以历史名城扬州为例,对历史城区的保护做得比较好保存较完整,包括城市布局、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建筑风格等都保留了下来,这里主要探讨一下城市空间结构的延续。
现在的扬州历史古城区就是明清时期的扬州城,古城具有特色的空间格局被保留了下来,城区的空间结构按层次可分为三层,一是外围运河的走势,二是内部街巷的延伸,三是整个建筑的布局。从现在的扬州城依然可以看到当时城市格局的最大特点——依运河而建,这说明京杭大运河对于当时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还有人们对运河的依赖。由于当时盐业在扬州很发达,需要利用运河运送货物,很多盐商都沿着运河在两岸选址建宅,成片的盐业建筑和民宅分布在扬州城里。而今遗留下来的各个文化街区也都被运河串连起来形成整体,与大运河一起成为重要的历史景观。在扬州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大大小小的街巷有几百条之多,形成以街为主的主干道,以巷为辅的支道,就像一条鱼骨一样,连接各街区民宅。这些街巷在空间上也很有层次感,是从主要街道延伸到主巷再延伸到次巷和小巷最后到民宅,从开放空间进入到私密空间的一个过程,而且每条巷子都不一样,有其独特的空间形态,迂回转折,人走在其中仍然会感受到几百年前古城的风韵。扬州的民宅建筑也很有特色,外观主要是青砖堆砌没有过多的装饰,显得清新古朴。建筑一般为围合形式成“回”字形,内部空间布局将廊、楼、门、巷等和各房间有机联系独具特色,多个单元建筑组合相连,整体上看错落有致具有韵律感。
扬州这种具有特点的城市空间结构得以延续有赖于历史城区大量的保护工作,历史城区的保护和发展要从城市传统的空间特色入手,把握大格局的同时改造不合理的布局,这样延续了空间结构也延续了城市的空间独特性和人们的空间记忆。
2.2 物质实体的延续
场所中的一些物质实体,比如建筑、座椅、院墙、栏杆、廊架、花卉植物等等,在最初设计时都是具有功能性的,包括实用或者审美。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后,有些场所破旧不堪甚至完全荒废了,物质实体大多也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但是它们都有人们使用过的痕迹,在人们的记忆中永存。然而这些物质实体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功用,即使是枯倒的植物、破败的墙体、残缺的建筑,甚至是肌理和色彩,都充满了时间留下的记忆和精神内涵。当人们要重新改造场地时,这些物体能够成为延续场所记忆的景观元素的最佳选择,在重构场所记忆的同时也起到了废物再利用的环保作用,减少资源浪费。
以哈格里夫斯的拜斯比公园为例,他巧妙的利用了原场地的一些物体作为公园的景观元素。比如公园里的一些艺术装置,是用的原场地的旧水泥和旧木柱,裸露的水泥结构唤起了原场地的相关记忆,艺术性的木柱阵列装置顶部齐平,与场地起伏的地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自然与人工的相互融合。遗留的白色砾石沼气口作为现场地的景观元素,暗示着场地的历史作用。在与周围环境形成统一时,哈格里夫斯只用了一些简单的艺术装置,比如用V形的高速公路隔离墩,在基地上与地形相结合序列而成,象征着附近机场跑道的延伸,既具有场所的标示性也强化了场所记忆。在拜斯比公园的设计中,场地没有过多复杂的物质结构,用的材料也是最简单的,哈格里夫斯没有把原场地的废弃物移除,也没有用它们去展示充满弊病的工业文明,而是用艺术的手法表达对现实和历史的尊重。他构建这样的景观展现出一段历史,重新唤醒人们的记忆,并感受历史的变革,提醒着人们要用慎重的态度关注并且尊重历史。哈格里夫斯这种讲究艺术性的同时又关注景观生态效益和历史文脉的设计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
拜斯比公园的改造是成功的,通过对原场地的充分解析,提取一些关键的有寓意的物质元素进行艺术化处理后保留在场地中,不时的提醒着人们原来场地的模样与用途,在动态的场景中延续了以前物质结构的同时也塑造了新的场所精神。
2.3 行为模式的延续
人是人类社会的主体,人生活的城市中建造了各种各样需要使用的建筑和活动场所,这些实体空间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才有了意义。场所记忆也是人们对环境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塑造场所认同的这个过程也就是人们对场所进行感知的过程。这个感知的过程并不是人们的空想,而是需要人们参与到场所中去的,在场所中走过的路,摸过的石头,观赏过的植物,进行过的活动等等,这些所有经历之后成为记忆都是人们与场所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反过来,场所也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模式。人们在一个生活环境待久了会形成一定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传统”或“习俗”,人们的这些行为活动成为动态景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在塑造场所记忆的时候,也要从人们的行为模式出发,对人们的行为做到正确的引导,在新的环境中人与景观相互交流,行为模式也会得到延续。
由杰姆斯伯内特工作室设计的美国达拉斯城市公园于2012年年末完工,现在已经成为当地居民和游客不可缺少的休闲活动场所。公园的占地面积并不大,在一条高速公路的上方,这条公路之前严重阻碍了市中心和人口密集的居民区,项目启动后将城市重新布局,把基础设计、建筑、景观融为一体,促进了区域的繁荣。公园横跨两个街区,把中心文化区和北边新建的居民区联系起来。建筑师杰姆斯伯内特非常注重公园的实用性,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将多种娱乐休闲设计融入公园中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儿童游乐、社区活动、演唱会、家庭聚会等等,人们的各种活动在这里不断进行着,展现了公园无限的生命力。由于公园的建造使得市中心、居住区和其他区域之间人行道、自行车道增多城市中心交通更加畅通,并倡导城市从车行文化转向步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资源消耗、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正确的引导了人们的行为模式。
在达拉斯城市公园的设计中,设计师通过提取了场地不同时期的文化产生的活动特点,充分考虑周边不同人群的需求,最大化降低干预,把各种日常的行为活动融合到一个场地中,让场地处于“忙碌”的状态,使人们在新的环境中继续保持活力形成场所记忆。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美好健康的生活环境是多么重要,景观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正蓬勃的发展壮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外来文化冲击着本土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反而越来越少,许多标新立异的建筑景观跟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人们看不懂也没有认同感,值得庆幸的是有很多设计师意识到场所精神和场所记忆的重要性,只有具有精神内涵的设计,才是最能打动人的。
场所的历史性是经过时间一层一层的沉淀下来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就算在场所中建造了新的东西,几十年以后再回过头来看,它都是具有历史感的东西,这就是场所记忆的一种延续。笔者认为,我们提倡低干预景观,要减少对古建筑古遗迹的破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资源的消耗,更应该减小对人们场所记忆的干预延续场地的精神,让人从内心情感中与环境产生共鸣,实现人与环境的互动、和谐。
[1] 埃米里奥·马丁内斯·古铁雷斯,冯黛梅.无场所的记忆[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2(3):26-37,5,8.
[2] 李 杰,杨茂川,李沁茹.情感的体验——当代景观设计中文脉主义的探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4):93-95.
[3] 朱 蓉.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讨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J].南方建筑,2006(11):5-9.
[4] 张晓燕,黄利兵.触“景”生“情”——论环境设计中场所记忆的连续性[J].美术向导,2013(5):93-94.
[5] 过伟敏,郑志权.城市环境——从场所文脉主义角度认识城市环境改造设计[J].装饰,2003(3):39-40.
[6] 屈湘玲.李胜·场所——一个人的记忆[J].中外建筑,2009(7):14-19.
[7] 朱晓明,陈天宇.场所·记忆·变化——英国当代遗产园林[J].时代建筑,2006(2):40-43.
[8] 杨 波.扬州历史城区的特色与保护[J].江苏城市规划,2011(9):10-13.
On social psychological functions of low-prevention landscape
Fu Jia1Zhaobing2
(1.SchoolofArt,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410000,China;2.ChinaMachineryInternationalEngineeringDesignandResearchCo.,Ltd,Changsha410001,China)
Based on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spatial memory and spirit in the landscapes desig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and methods of low-prevention landscape to prolong the spatial memory guided by the spatial memory, analyzes the factors including space, matter structure and behavior modes, and illustrates the low-prevention landscape can prolong the spatial memory and rebuild the spatial spirit to meet the demands of daily life and psychology of people by taking Yangzhou and Byxbee Park and Dallas City of America as the example.
spatial memory, low-prevention landscape, prolonging, spatial spirit
1009-6825(2015)28-0001-03
2015-07-26
符 佳(1990- ),女,在读硕士; 赵 冰(1984- ),女,助理工程师
TU98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