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林区松扁叶蜂防治研究
2015-04-05周秀云张金朝
周秀云张金朝
(1.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侯马 043004)
松扁叶蜂近年在中条山林区大量发生,不仅涉及范围广,而且危害严重,虽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防控,但发生面积仍在增加,发生范围还在扩大,每年仍会形成严重危害。笔者自2008年以来,对松扁叶蜂的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就防治方法作了尝试,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 松扁叶蜂生物学特性
松扁叶蜂在中条山林区主要危害油松、华山松,每年发生1代。3月下旬松扁叶蜂幼虫开始化蛹,蛹室椭圆形,蛹在土中形状如蜂,但翅膀和身体粘在一起没有分离;4月上旬蛹蜕变成蜂开始出土、羽化,5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多集中在晴天羽化,有补充营养的习性。4月下旬-5月上旬叶蜂在松针上开始产卵,卵长2.0mm左右,呈长条形分布,卵间距2.0mm~3.0mm,颜色绿色。5月中旬卵孵化成幼虫,开始吃食针叶,并在取食过程中吐丝用白色丝网缠绕针叶。5月底-6月上旬为幼虫危害盛期。6月下旬-7月上旬幼虫开始吐丝下落进入土层(腐殖层7.0cm~25cm),准备越夏越冬。老熟幼虫入土时土温高于12°C则变为后预蛹,次年3月下旬再羽化为成虫,因此,一般为1年1代(跨2.0a)。老熟幼虫入土深度与其身体大小成正比,而与土壤温度成反比。松扁叶蜂具有滞育性,滞育期少的2.0a~3.0a,多的长达5.0a~6.0a。松扁叶蜂成虫喜光,善飞行,寿命一般不超过10d。松扁叶蜂以幼虫取食针叶,在针叶上取食形成小缺刻,大发生时针叶受害率达80%以上,枝梢上布满残渣和粪屑,林分似火烧一般。成虫受惊后落地假死,不久即飞翔,夜间不活动,对日光灯无反应。
2 松扁叶蜂在中条山林区发生情况
中条山林区2005年以前发生的松扁叶蜂主要以华山松为寄主,之后,在林区的晋南片的祁家河、泗交、石门、陈村、皋落、同善等林场相继发生。以油松为主要危害对象的松扁叶蜂,起初每年总发生面积2 667hm2。近两年,食油松松扁叶蜂发生范围扩大,面积增加,阳城县境内的横河、台头、北坛、析城山等林场也相继发生了以油松为寄主的松扁叶蜂。2013年全林区共发生面积为6 800hm2(其中轻度5 267hm2、中度 1 533hm2),2014 年发生面积 6 133hm2(其中轻度5134hm2、中度1000hm)2。且有扩散趋势。
3 松扁叶蜂主要危害对象
松扁叶蜂是以油松、华山松为主要危害对象的林业有害生物,对林木的危害性及所造成的损失较大。自从中条山林区松扁叶蜂发生以来,每年发生面积都超过2 667hm2,近两年发生面积达6 667hm2左右。松扁叶蜂虽然食量小,但其虫口密度大,每株多达1 000条~1 500条,取食部位重要,主要危害2.0a生针叶,对林木影响速度快。每年6月油松林分被危害后,受害树木针叶被全部吃光,从远处看去,受害松林好像被火烧过一样,连续受害2.0a~3.0a部分松树常常导致枯死。据日本1985年报道,松扁叶蜂危害期约为10年,损失材积约为20%。
4 防控松扁叶蜂的主要措施
4.1 营林防治
林业防治是防治森林害虫的根本方法。在选种、育苗、造林、抚育等营林生产中都要注意防治害虫问题。良种壮苗,营造针阔混交林,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木抗虫能力,可以有效防治松扁叶蜂的大发生。
4.2 人工防治
松扁叶蜂幼虫都是在虫巢或卷叶中生活,发生面积较小时,可以进行人工捕杀消灭。老熟幼虫都在土中做土室变为预蛹越夏越冬,可在其羽化前挖取预蛹,加以处理;或在初冬浅锄6.0cm~10cm表土层,破坏松扁叶蜂的越冬场所,让越冬虫体暴露地表,使之干冻而死或为天敌取食,以防止其大发生。
4.3 生物天敌防治
据报道,松扁叶蜂已知的天敌有深井凹头蚁、黑蚂蚁、狗獾、猪獾、鸟类、赤眼蜂、白僵菌、黄僵菌、苏云金杆菌等,这些都能取食松扁叶蜂,减少松扁叶蜂的发生。在松扁叶蜂发生的林地中放养土鸡或森林猪,破坏松扁叶蜂越冬场所,也能有效控制松扁叶蜂的发生。试验表明,人工破坏预蛹及老熟幼虫越冬的栖息环境,杀虫效果可达87%以上。
4.4 生物制剂和化学药剂防治
在5月底至6月初根据松扁叶蜂发生情况,选择最佳防治时期采用灭幼脲、森得保、苦参烟碱等生物制剂,树冠喷雾、喷烟或喷粉,可以防治松扁叶蜂。
4.4.1 喷雾防治
在地势平缓、交通条件较好、距道路较近的林缘和有水源的地方,宜于喷雾防治。可供选择的药剂有:1.20%苦参烟碱乳油1000倍液,或1.80%阿维菌素乳油8000倍液,或0.36%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6000倍液,或5.0%的氟虫脲1000倍液,或25%苏脲3号胶悬剂等喷杀。
4.4.2 喷粉防治
喷粉作业时,防治时间选择在每天清晨和傍晚效果最好。上山风,机器放在沟口或沟底;下山风,机器放在岭顶或高处。根据风向调整机器位置和喷粉时间,无风时要暂停喷粉,每台机器配备3人~4人。每作业1.0h喷粉机停机10min~20min,以便于机器散热,否则长时间连续作业,可能导致机器损坏停止作业。一般每公顷喷施“森得保”粉剂150kg左右。
4.4.3 喷烟防治
对陡山或沟谷较深的地段,适宜于采用喷烟防治。在阴天、早晨或傍晚,有微风的天气对林地采用烟碱烟剂进行喷烟或放烟防治。使用苦参烟碱烟剂防治作业时,首先要清空烟雾弹周边的杂草及枯枝落叶,然后挖坑把烟雾弹放入其中,避免发生火灾。放烟时要根据风向逆风拉燃烟雾弹,作业人员要及时撤离,烟雾弹燃尽后要对残留物进行清理掩埋。
5 松扁叶蜂及其危害的主要特点
5.1 有滞育性
滞育性就是在土中越夏、越冬的幼虫,留存时间可以长达3年以上,每年都会有成虫形成。
5.2 幼虫孵化不整齐
成虫从4月下旬开始产卵,直到6月上旬一直都有幼虫孵化,一旦孵化即可危害。
5.3 危害部位关键
尽管松扁叶蜂食量小,但其虫口密度大,一旦幼虫孵化,首先取食针叶叶基,相当于整个针叶被取食了,形成枯叶,状似火烧。
5.4 刚孵化的幼虫对药物十分敏感
孵化2.0d~3.0d较小的幼虫,一旦遇药,就会死亡,十分敏感,效果很好。
6 拟采取的主要防控措施
1)从每年的5月5日开始到6月上旬结束,每隔3.0d~5.0d进行1次防治,将松扁叶蜂除治在刚孵化期。这样不仅用药少,而且效果好。
2)地势平坦,用水方便的地方,以用灭幼脲为主,因为灭幼脲不但对松扁叶蜂幼虫有效,而且对其卵和后代的形成有影响。
3)地形复杂,通行困难,作业难度大的地方,为节约成本,宜以烟剂和粉剂防治为主。
4)采取防治措施后,如遇下雨,则对防治效果影响大,应及时进行补充防治。如采用其他防治方法比较困难时,宜用烟剂防治,以免防治间隔时间过长,使刚孵化的幼虫形成危害。
5)使用粉剂、水剂防治过的区域,间隔时间可以相对长一些,达到5.0d~7.0d;使用烟剂防治过的区域,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