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皮肤病的诊断和防治
2015-04-05喻芙蓉王丽萍
喻芙蓉王丽萍
(1.吉林省通榆县草原管理站,吉林通榆 137200;2.吉林省通榆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通榆 137200)
畜禽皮肤病的诊断和防治
喻芙蓉1王丽萍2
(1.吉林省通榆县草原管理站,吉林通榆 137200;2.吉林省通榆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通榆 137200)
皮肤病就是指在理化因素(机械力、化学物质、热、紫外线等)、生物因素(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等)和自身因素(如肿瘤、代谢障碍、自身免疫等)作用下,导致畜禽皮肤发生损害并出现各种症状(如出血、炎症、瘙痒、脱毛等)的疾病。
根据皮肤病是否具有传染性和其致病因素的不同,可分为2种类型。非传染性皮肤病 主要包括一般性皮肤病(物理化学因素损伤),过敏性皮肤病,内分泌性皮肤病,营养代谢性皮肤病、遗传性皮肤病、肿瘤性皮肤病。传染性皮肤病 主要包括细菌性传染病、真菌性皮肤病,病毒性皮肤病,寄生虫性皮肤病等。
畜禽;皮肤病;诊断和防治
1 皮肤病的诊断方法
(1)询问病史:病史一般首先包括动物的年龄、性别、品种等。其次主诉就诊目的、发病部位、疾病经过及病期;然后了解动物的现病史,如动物精神、食欲、呼吸、运动以及其他异常行为等,发病后的治疗情况,如曾用过何种药物,疗效如何,有无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引起本病的内因、外因、或诱因等,动物的饲养管理情况;再次了解动物的既往史,如过去有无同样的发病表现,有无传染病,治疗过程及疗效。
(2)全身状态检查:包括精神状态、营养状况、体格发育、体温、行为等。精神状态是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反映。健康动物表现灵活,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神经功能异常时,则表现为抑制或过度兴奋。营养状态代表机体内物质代谢的水平。营养良好的动物表现肌肉丰满,被毛平顺有光泽,皮肤有弹性,营养不良的动物则相反。行为异常的动物表现异常叫声,摇头,食欲异常增加或减少、摩擦臀部、啃咬或舔嗜等,根据动物异常的表现,可以对疾病进行系统和器官确定,以便有重点的详细检查。
(3)被毛和皮肤检查:主要检查被毛状态、脱毛情况、皮肤温度、湿度、皮肤弹性、皮疹及体表肿胀性质和有无外伤等。①被毛:营养和饲养管理良好的动物被毛平顺、富有光泽,不易脱落。长期患病或营养障碍时,往往被毛粗乱、无光泽,外观不洁或易脱落。②脱毛:动物自然脱毛与季节有关。当换毛季节以外的脱毛或局部脱毛时则可认为有皮肤病。③皮肤弹性:健康动物皮肤柔软,可捏成皱褶,松手后立即恢复原状。如果恢复很慢,则是皮肤降低的标志。④发疹:发疹是皮肤病的表现。根据皮疹的性质可分为水疱、脓疱、溃疡、糜烂、脱屑、痂皮、瘢痕等。根据其病变的性质。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⑤皮肤肿胀:常见的有水肿、气肿、脓肿、淋巴外渗、炎性肿胀及肿瘤等。⑥外伤:检查刀伤、棍棒伤、酸碱灼伤等。
(4)皮肤病的实验室检查:针对皮肤病的病因,可以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细菌检查、真菌检查、寄生虫检查、过敏反应检查等。①细菌检查:以脓汁等新鲜病料在清洁的载玻片上直接涂片,用火焰或甲醇固定后以吉姆萨染色法染色,镜检。②真菌检查:在皮肤的环状损害边缘位置刮取皮屑,先用70%酒精消毒,后用乙醚蒸发干燥,将少许病料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封固液,盖上盖玻片,压紧,用低倍镜观察病料内有无菌丝或孢子。③寄生虫检查:刮取病变皮肤边缘位置皮屑,先用70%乙醇消毒,后用乙醚蒸发干燥,将少许病料置于载玻片使病料散开,分开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④过敏反应检查:常用方法为皮内试验。该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强,应用范围亦广泛。通常将致敏原稀释至一定浓度后,注入皮内,观察皮肤的反应程度,并根据此判断动物对此致病原的敏感性。
2 皮肤病的预防
第一,清洁皮肤。经常给动物洗澡 梳理皮毛,保持动物皮肤洁净。第二,保持动物生活环境的卫生。某些动物传染性皮肤病是由蚊蝇、虱子、臭虫等媒介而传播的,因此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蝇等害虫而孳生地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对于某些过敏性疾病,保持环境卫生也有利于减少致敏原,从而减少发病。第三,经常检查动物被毛。注意动物的脱毛、瘙痒、舔嗜等异常表现,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第四,对于某些致敏原已经明确的过敏性皮肤病,如药物性皮炎等,应避免再次导入或接触致敏原。
3 皮肤病的治疗
针对诱发皮肤病的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过敏性皮肤病:首先消除致敏原,然后使用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钙制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
(2)细菌、寄生虫、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可常用抗生素类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等;也可经常用抗寄生虫的药物有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硫磺等;常用抗真菌药物包括克霉唑、制霉菌素、水杨酸、苯甲酸等。
(3)营养代谢性皮肤病:主要是针对于所缺乏的营养因子进行相应的补充。引起皮肤病的营养因子主要是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2等。
[1] 陈文新.家畜皮肤病临床治验二则[J].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Veterinaryence,2005,(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