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丹毒诊断及防治

2015-04-05文明华

兽医导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疹块心内膜炎猪丹毒

文明华

(四川富顺县中石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富顺 643212)

猪丹毒诊断及防治

文明华

(四川富顺县中石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富顺 643212)

猪丹毒为古老的人畜感染病患之一,迄今为止尚未被彻底净化干净,给国内各养猪大省的养猪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初步诊断此症,结合流行特点、典型症状等,基本可判断。而确诊,通过实验室镜检,如果发现有紫红色细长小杆菌,可确诊为猪丹毒。文章在阐述诊断要点的基础上,就治疗建议做汇总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猪丹毒;防治;治疗

1 前言

猪丹毒为猪丹毒杆菌诱发的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此病历史悠久是古老的人畜感染病患之一。此病以架子猪为主要侵染对象。此症为自然疫源性疾病,迄今为止尚未被彻底净化干净,给国内各养猪大省的养猪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国内首例感染病例出现在四川,随后波及周边各省,为威胁生猪养殖业的重要传染性疾病。文章阐述诊治要点,提高防病此症的认识程度,同时就防治要点做汇总阐述,为今后科学养猪减少此症发生提供技术指导。

2 猪丹毒的诊断

可根据流行特点和典型的临床症状,及应用青霉素治疗疗效显著,可初步作出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细菌学检查。镜检如果发现有紫红色细长小杆菌,可确诊为猪丹毒。

2.1 流行特点

猪易感之外,禽类、畜类均易感,甚至人也有感染的可能。临床人感染,被称之为类丹毒。但是,最主要还是发生在猪身上,以2~6月龄猪架子猪,易感性最强。此菌可寄生健康猪的扁桃体、淋巴组织内。而且,在富含腐殖质、沙质的土壤中,此菌繁殖力极强。由此,此病流行期土壤污染影响最大。猪丹毒主要传染源为病猪和隐性带菌猪,致病菌源随排泄物排出体外。并经消化道、破损皮肤等进行感染。蚊虫、蝇虫、虱子、蜱虫等吸血昆虫,都是重要的传染媒介。经细菌侵染的带菌猪,受外界不良应激,自身抗病能力降低,可诱发内源性感染而发病。猪丹毒流行期有明显的季节性,比较而言,夏季发病率较高,冬春季节为散发。就流行形式而言,多数为地方性流行,部分情况下,可呈爆发性流行。

2.2 典型症状

根据症状不同,猪丹毒可细分为急性型、亚急性、慢性型。

2.2.1 急性型

此症临床较常见,早期流行期,为爆发性流行,急性经过,病死率较高。早期,体温骤升,达42℃以上。食欲不振,高热稽留,严寒颤抖。关节僵硬,久卧不起。经1~2d后,耳根、背部、大腿外侧、背部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紫斑,而且,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按压消失。治愈不及时,经2~3d,死亡,死亡率在80%以上。

2.2.2 亚急性型

又称“打火印”,呈良性经过,皮肤有疹块。体温骤升,至41℃。通常情况下,在发病后的2~3d,身体不同部位——背部、胸部、颈部、耳后、四肢等处,皆出现不同程度的疹块,性状大小不一,有的可融合在一起。发生疹块的部位,略显凸起,如烙印,明显不同周边皮肤。由此,称“打火印”。一经疹块出现,病情减轻,1周左右康复。部分病例,可转变为败血症型,死亡率达2~5%。

2.2.3 慢性型

此症有急性型转变而来,可细分为浆液性纤维素性关节炎、疣状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三种类型。

浆液性纤维素性关节炎,腕部关节、肘部关节,明显可见肿胀、疼痛、僵硬,步态蹒跚,甚至跛行。

疣状心内膜炎,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听诊有杂音。此症很难治愈,多数因心脏麻痹而亡,没有治愈价值。

皮肤坏死型,猪的背部、尾巴、耳根等部分,受染部位的皮肤,脓肿、隆起、坏死、发黑,坚硬如皮革,并逐渐分离新生组织,最终脱落形成瘢痕。

3 综合防治策略

3.1 日常防病建议

提高猪体抗病能力,预防内源性传染。有些健康猪体内有猪丹毒杆菌,机体抵抗能力降低时,能引起发病。因此,要加强猪群的科学饲养管理,喂给全价日粮,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则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杜绝外来的畜产品入场,不准把市场销售的生猪肉带入生猪养殖场区。场内食堂用肉,由场内自己解决供应。搞好猪群的预防接种工作,要坚持定期的免疫接种工作,其免疫注射密度应达到100%。可选用猪瘟—— 猪丹毒——猪肺疫三联 冻干苗,每头皮下注射2ml,对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的免疫期分别为 10、9、6个月。三联苗,用量小,使用方便。还可使用猪丹毒弱毒菌苗进行皮下注射。大小猪均用皮下注射1ml,注苗 7d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9个月。但稀释后的菌苗必须在6h内用完,以防菌体死亡。

3.2 临床施治

猪丹毒病型种类不同,用药疗法存在显著性差异。通常情况下,急性及亚急性败血型病例,使用青霉素G钾(2万单位/kg)和长效菌毒星(3万单位/kg)肌注,每日2~3次,坚持2~3d;同时使用蒲公英和土大黄煎水服用,每日2~3次,能够快速的治愈急性猪丹毒。在治愈后,应坚持使用药物治疗1~2d,以免该病再次发生。而根据多年施治经验,中西药合治效果较理想。取青霉素80万IU、安乃近10ml,肌肉注射,每天2次。配合用中药,土大黄150g、银花藤300g、蒲公英200g、车前草200g,混水煎服,每天3次,内服康复效果理想。而且所选的四种中药材,取源广泛,路边、田间皆可采摘,很好缓解地方农户经济负担。而且,有用药实验者,用中西药疗法,症状轻的,1d好转,3d基本痊愈。症状重的,2d好转,3~4d基本痊愈。慢性型猪丹毒主要分为慢性关节炎型和疣性心内膜炎。所以要结合听诊判断有无心脏瓣膜病变,由于心内膜炎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若听证判定为心内膜炎则无治疗价值。对于患有慢性关节炎的采用下方治疗:取木通、甘草各10g;陈皮、柴胡、秦艽、防已、白术各15g,山楂、神曲、大黄各30g,芒硝60g,混水煎汁,每天1剂,上述用量分2次服用,1~2个疗程后,可取得理想的效果。但疾病爆发流行时,爆发心内膜炎的地方、没有接种而发生疾病的地方,要长期坚持通过饮水或者饲料添加大量的青霉素或阿莫西林药物,会使病情慢慢的到缓解。

[1] 付凌,张睿,杨建成,柴自强.猪丹毒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体会[J].畜禽业,2009,(7):74-75.

[2] 罗新民.生猪屠宰场猪丹毒杆菌污染情况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08,(2):34.

猜你喜欢

疹块心内膜炎猪丹毒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亚急性型猪丹毒并发皮肤感染的治疗
浅谈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生物被膜形成的机制及诊治进展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丹毒病的检疫及处理方法
猪丹毒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猪丹毒的防治
一例猪丹毒病的诊治体会
家畜急性心内膜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