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产后疾病防控研究

2015-04-05李玉芬

兽医导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胎衣调理流产

李玉芬

(甘肃省酒泉市畜牧兽医局,甘肃酒泉 735000)

奶牛产后疾病防控研究

李玉芬

(甘肃省酒泉市畜牧兽医局,甘肃酒泉 735000)

奶牛产后常发疾病为乳房炎、子宫内膜炎、胎衣久排不下等。这些疾病若不加以防控,将会严重危害到奶牛的健康。因此,本文就中医治疗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和西医方式治疗奶牛胎衣久排不下做了专项研究,以资参考。

中医;西医;奶牛;疾病;防控

1 中医治疗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

1.1 理论依据

产后疾病的病因病机,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亡血伤津,由于分娩用力,出汗和产伤失血过多,使阴血暴亡,变生他病;二是瘀血内阻,产后余血浊液易生瘀滞,或胞衣残留或感染邪毒,均可导致瘀血内阻,败血为病;三是外感六淫或饮食伤劳,产后气血俱伤。元气受损,抵抗力下降,是所谓“产后百节空虚”。按照中医理论和实践,自古就有异病同方和同病异方的治疗方法,推迟妊娠总体上属于气血不足不能下养胞宫所致。黄、痛,是痰、湿、气、血郁结不散,化而为炎。所以一般的治疗原则是活血理气,气血双补。用此原则对奶牛进行产后调理,是根据中医学治疗未有之病的特点,把中医保健学运用于生产的切入点。

1.2 材料与方法

1.2.1 方剂的选择

①采用当归四物汤补血活血。即当归、黄芪、熟地、白芍等分各50g,研末。温开水灌服。三剂即可。

②蒲公英散蒲公英60~120g、全瓜蒌30g、银花30g、连翘30g、当归30g、川芎30g、红花25g、乳香30g、没药30g、生地30g、川断30g、甘草15g温开水灌服。三剂即可。

1.2.2 用法

奶牛产后3d,用当归四物汤,研末温开水送服,每日一剂,连服三日。间隔7日后,服用蒲公英散,每日一剂,连服三日。有明显症状着,间隔三日后,继续用药一疗程。

1.2.3 试验牛

选择100头经产奶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头。第一组在用药调理后观察记录当年实产后疾病发病数。第二组作为对照。试验期12个月。

1.3 结果

(1)产后疾病发病率显著降低,对照试验p<0.01,差异极显著。试验中产后疾病,指具有临床症状的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经中西医方法治疗,大多数仍然能够治愈的。试验组比对照组产后疾病发病数减少了8头,发病率降低了22%。两种产后多发病的下降率相近。

(2)日均奶产量显著提高。试验组日均奶产量15kg以下为零,15~20kg 16头,占32%,20~30kg的30头,占60%,30kg以上的4头,占8%;对照组15kg以下4头,占8%,15~20kg 29头,占58%3,20~30kg的16头,占2%,30KG以上的1头占2%。日平均奶产量试验组平均26.5kg,对照组22.72kg,提高了3.78kg对照试验p<0.01,差异极显著。

(3)实际泌乳期平均延长实际泌乳期延长。试验组实际泌乳期在285d以下的为零,达到285d的21头,占42%,达到300d的23头,占46%,达到305d的6头,占12%,对照组270 d以下8头,占16%,达到270 d的14头,占28%,达到300d的3头,仅占6%,达到305 d的为零。平均年实际泌乳期试验组294.3d,对照组为277.3d,平均延长了17 d。对照试验p<0.01,差异极显著。

2 西医医治奶牛产后胎衣滞留

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膜滞留,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胎衣不下时,一方面导致患牛子宫脱出,另一方面致使乳牛发生子宫内膜炎等,不但延长奶牛空怀时间,甚至使其屡配不孕。本实验通过对胎衣不下奶牛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从而提出有效治疗方案,以期为治疗和预防奶牛胎衣不下提供参考依据。

2.1 诊断方法

(1)临床诊断方法

对牛观察其体态特征,进行测量体温,调查其产犊记录,并对其进行触诊、视诊和听诊,同时采用开窒器对阴道内滞留胎衣进行检查,根据临床症状结合病史进行综合性诊断。

(2)化验室诊断

①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将被检血清与布鲁氏菌虎红平板抗原各0.03 ml滴于玻璃板上混匀,在室温下10min后观察是否出现凝集现象。

②若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呈阳性,则再进行试管凝集试验,若试管凝集实验表现为阳性(凝集价1∶100以上为阳性),1个月后复检,仍为阳性者,即可确诊。

2.2 治疗方法

在奶牛流产后立即一次性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0 mg,同时,向子宫内投放青霉素钠和生理盐水混合液(1:5)500 ml,1h后再皮下注射缩宫素100 U,2h后重复一次。24h后,用10%的高渗盐水1500 ml一次灌入子宫,3 d后胎衣仍未排出,最终采取手术剥离,手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术后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1000ml冲洗子宫,肌注青霉素钠400 IU单位,链霉素200 IU单位,连用5d,一次/d。同时,配合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30 ml/次。

2.3 结果

2.3.1 临床诊断

病牛流产后,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40℃,12h后胎衣不下,拱背努责,时做努责排尿姿势。流产后第二天,从阴道口露出碗口大小红色胎膜,上面布有棕黄色粘脓样分泌物,阴道内流出红褐色液体,发出恶臭气味。流产胎儿死亡,根据临床症状,疑似是布氏杆菌病导致流产,进一步进行化验室检查。

2.3.2 化验室诊断

对病牛采用虎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布氏杆菌病检测,结果发现: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阴阳性对照有效,将被检血清与抗原混匀,在室温下10min后出现凝集现象,呈阳性。

第一次试管凝集呈阳性(凝集价1:100时,判定为阳性),1个月后复检,仍为阳性。据此,确诊为布氏杆菌病阳性。

2.3.3 治疗

通过对流产后胎衣不下奶牛进行药物治疗,48h后胎衣仍不能排出,且病牛开始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立即对其进行了手术剥离,但由于流产,胎膜尚未完全成熟,剥离过程较为困难。术后观察发现,病牛在胎衣剥离后子宫继发感染难以控制。同时奶牛泌乳减少,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会随之增加。配种期发现该牛发情延迟,产后32天才表现出发情症状,影响繁殖配种,预后不良。

3 结论

使用中药成方当归四物汤和蒲公英散进行调理,对奶牛产后疾病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中药调理方法简单、效果显著,与西药治疗对比,没有弃奶期,适宜于无公害产品的生产。而西医治疗通过临床和化验室诊断,可以快速得出疾病源头,并给出对应医治方法,非常有效。可见,两者各善其长,不必为此拘泥。

[1] 王志刚,苏子杰.中药调理对奶牛推迟妊娠防控的效果观察[J].中国乳业,2009,(11):70-71.

[2] 温赟,王志刚,苏子杰.中药调理对奶牛推迟妊娠防控的效果观察[J].中国乳业,2010,(3):28-29.

猜你喜欢

胎衣调理流产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过劳肥”的中医调理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流翔高钙系列肥 我能土壤调理剂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秋季蛋鸡 抓好调理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二例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