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疫病诊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5-04-05史顺宏

兽医导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疫病实验室防控

史顺宏

(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济源 459000)

动物疫病诊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史顺宏

(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济源 459000)

动物疫病诊断是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手段,是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针对动物疫病诊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动物疫病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动物疫病;问题;对策

动物疫病诊断关系到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畜牧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大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动物疫病诊断工作是一项技术性、群众性、社会性的,政府为社会服务的公益性工作,也是进行预测、预警以及疫情认定等工作的基础。因此,很有必要认真做好动物疫病诊断工作。

1 动物疫病诊断存在的问题

1.1 基层动物疫病诊断技术力量还有待提高

基层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力量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一方面动物疫病临床诊断技术工作开展滞后,技术力量不足。动物疫病诊断技术队伍看上去数量很庞大,也很健全,但是真正从事动物疫病诊断工作的人员还是太少,诊断技术较好的人员则更少,还有一些基层兽医站取消了门诊服务,由于一些门诊缺乏检验设备和技术人员,很少进行诊断服务,主要从事兽药销售;另一方面,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建设比较落后。一些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技术人员较为缺乏,实际工作开展受到影响,从而造成基层的动物防疫人员主要从事数字统计、疫苗的发放以及一些推广项目等行政性质的工作,逐渐远离技术支撑这个轴心。

1.2 忽视病例诊断、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诊断,重视实验室诊断

由于实验室诊断具有结果可靠、准确定位动物疫病传染源等优点,目前动物疫病诊断越来越倚重于实验室诊断,而流行病学诊断、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等技术逐渐被弱化甚至忽视,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同时也阻碍了这些诊断技术和学科的发展。从事兽医临床诊断(宠物临床诊断除外)、病理诊断的人越来越少,当下缺人、后继乏人。实践中混合感染、隐性感染、条件致病、个体差异等往往给疫病防控和治疗设置了重重障碍,光靠单纯的实验室诊断就显得孤掌难鸣。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取综合、全面的诊断才能找到病因,有效地控制疫情的蔓延。而在动物疫病诊断程序中,流行病学诊断、临床诊断、病理学诊断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1.3 对于新发动物疫病诊断技术储备不足

由于重大动物疫病社会影响较大,危害较为严重,对于重大疫病的防控从监测、诊断、资金、物资等方面受到重视,但对一些普通传染病尤其是地方性流行病和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和诊断重视和支持不足。此外缺乏对新发动物疫病的诊断的技术储备,一旦发生新的动物疫病,从诊断检测层面上将会经受很大的考验和风险,从而会影响到疫情的控制和防控措施的制定。

1.4 对动物疫病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并认真执行

2007年颁布了《动物防疫法》,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还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因此动物疫病诊断执行难度较大。首先是现场进行采样较难,大部分的养殖户并不愿意配合相关的监测人员,缺乏相应的法律效力和应对的措施。其次是进行动物疫病的诊断和监测缺少长效的监督机制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等。再次,目前动物检疫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并不是很高。很多的养殖场并未认识到动物疫病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大部分养殖户不情愿或者拒绝配合,因此加大了疫病监测的难度。

2 针对动物疫病诊断存在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2.1 不断完善动物疫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做好疫病监测的宣传工作

加大力度地对动物疫病检测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进而提高地养殖场户对动物疫病诊断和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此外,国家相关部门要强化《动物防疫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突出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对动物疫病监测的相关常识进行广泛普及,进而纠正养殖场户的一些错误认识,解除养殖场在思想上的担忧和顾虑,使其能够积极主动跟动物疫病检测人员配合,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

2.2 采取综合性诊断技术进行动物疫病的诊断

在动物疫病的诊断中重视基础性诊断,统筹应用各种诊断技术进行综合性诊断,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实验室诊断检测结果,应加强兽医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寄生虫、毒理等诊断技术的培训和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

2.3 认真做好动物疫病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通过采用不同的形式以及不同的方法来提高技术人员对动物疫病检测和诊断方法的了解和掌握,研制出快速且效果较好的相关疫病诊断的试剂盒。此外,加大对动物疫病监测、免疫程序以及消毒和净化等防治技术的有效监控管理,形成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等,同时积极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不断提高检测专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2.4 调整兽用诊断试剂产品结构

加大兽用诊断试剂产学研结合力度,从实际出发,保生产、保供应,重视和加大普通动物疫病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和供应,切实保证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工作的需要。

2.5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动物疫病诊断手段

由于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缺乏长期性的资金投入,无法满足目前复杂多变的动物疫病监测和诊断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大相应的资金投入。首先要将检测实验室的相关经费纳入到财政的预算当中,确保检测实验室的相关工作能稳定且有效地运行。其次要增加相关疫病防控技术研究及推广的经费,确保动物疫病监测技术能够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并且尽快地在各个地区的畜牧业生产当中进行有效的推广和应用。此外,需要不断改善并且引进必要的疫病检测相关仪器和实验设备,进而提高动物疫病监测的技术和水平。

[1] 冯琼.动物疫病诊断的现状及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14,(6):89-91.

[2] 段载金.当前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工作情况与发展对策[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2,(3):1-3.

[3] 周启容,陈德平.动物疫病诊断及防治措施[J].农技服务,2010,27(2):235.

猜你喜欢

疫病实验室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